浅析哈姆雷特与奥涅金的形象对比

2012-05-08 03:44张燕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2年8期
关键词:连斯基哈姆雷特贵族

一、两个人物形象及其各自作者的特点

(一)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劇作家,也是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之一。《哈姆雷特》是他的四大悲剧之一,也是他最负盛名的代表作。莎士比亚生活在英国历史上资本主义与封建制度相互交替的时代,这一时期的英国,皇室宫廷生活奢靡不堪、而底层人民却越发穷困;资产阶级与没落贵族的矛盾日渐激化,社会矛盾也越发尖锐。因此,《哈姆雷特》应运而生。

哈姆雷特的原型是12世纪某王子阿姆莱斯,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演化成为莎士比亚版的《哈姆雷特》,并被莎士比亚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内涵。该作品中,通过哈姆雷特这位丹麦王子的成长环境和痛苦挣扎的心态,深刻表现了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的思想和对当时英国现状的批判。

(二)普希金和“叶甫盖尼·奥涅金”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是18世纪俄国著名的文学家,是俄国的文学之父,也是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生活的时代背景与莎士比亚相似,都是生活在社会矛盾尖锐、统治阶级统治黑暗、腐朽的时期。而出身于没落贵族的普希金对于俄国当时的不同阶层也有不同的感触,其《叶甫盖尼·奥涅金》就体现了他对于贵族生活的独特理解,并创造了叶甫盖尼·奥涅金这一“多余人”的形象。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当时俄国典型的贵族青年,他在过着贵族腐化奢靡的生活的同时,也受到了当时进步的启蒙思想的影响,因此形成了其矛盾、充满悖论精神的性格,突出了当时俄国黑暗的社会现实和贵族青年、知识分子追求理想自由的困惑心态,并形成了当时俄国社会中的多余人。

二、两个形象之间的共同之处

(一)两个主人公的社会地位和所处社会环境相似

哈姆雷特和叶甫盖尼·奥涅金都是出身贵族,都属于统治阶级内部的体制,因而都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和黑暗。哈姆雷特是《哈姆雷特》之中的丹麦王子,他因国王父亲被叔父夺位而被杀,体会到权力之争的黑暗与痛苦。而叶甫盖尼·奥涅金则是当时俄国的一名普通贵族,他有着同其他贵族一样的奢侈生活习惯,走着同样的腐化道路。

同时,哈姆雷特和叶甫盖尼·奥涅金虽然是生活在社会顶层,但是同样受到了新的思想和思潮的影响。哈姆雷特虽是英国贵族的王子,但是因之前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对人间和未来充满美好的希冀,并高呼人类以及各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啊”!而叶甫盖尼·奥涅金属于贵族,但也同时生活在启蒙思想兴起、先进思潮涌动的时期。二者生活在现实生活与理想思潮的夹缝之中,这正是二者矛盾的相同之处。

(二)二者都奏响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悲歌

哈姆雷特和叶甫盖尼·奥涅金都是理想与现实夹缝的失败者,因为现实与理想的无法调和,二者才会有人生的悲剧。

哈姆雷特王子,勇敢、高贵、富有学识,是上流社会、王室贵族的典型。他曾经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接受了大量的人文主义的影响,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自由。然而,其父王的死,却让他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戏剧性转折。哈姆雷特的悲剧性逆转不仅使他看清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还让他开始认识到之前所有对人性的美好理想和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叶甫盖尼·奥涅金有着和当时其他的贵族青年相同的奢靡道路,但是当时他也受到了当时进步思潮的影┫臁—拜伦个性解放和追求自由的诗歌、亚当·斯密《国富论》观点、法国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等都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他对上层社会的观点产生了重要的变化,并对当时的贵族生活产生了质疑。正是受到了新思潮的影响,奥涅金逃离城市进入乡村,投入当时的农事改革活动中。但是好的想法却没有实际的行动,另外之前华而不实的贵族式教育并没有交给他实际的工作能力,还有好吃懒做的性格和习惯,让他无法在跳出贵族圈子之外的领域生存和生活。

(三)二者的道德取向存在着矛盾

哈姆雷特与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道德观都在社会现实与理想之中变得十分矛盾。他们都有着善良、正义、进取的一面,但是也都有着人性的恶劣、自私和狭隘。

哈姆雷特为父王报仇,杀死了叔父克劳迪斯,惩罚了罪恶、弘扬了善行,伸张了正义。但是他也为了杀死叔父而不择手段,不仅仅伤害了自己的爱人奥菲利娅、误刺了奥菲利娅的父亲却毫无怜悯之心、并把自己的老同学、好朋友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送上了死亡的地域……他在复仇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冷漠、绝情、狭隘、自私与他自身所追求的善良、正义、美好的道德取向相矛盾。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道德观同哈姆雷特一样,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地转换,并最终形成了与本身相悖的状况。虽然他早已厌倦了主流社会无聊、奢靡的生活,拥有上进、积极的思想,但是其思想中仍然存在着主流社会的污浊残渣,内心仍有着虚伪、自私、狭隘的一面。这点可以从他与连斯基、塔基亚娜之间的关系中看出。他曾因为勇敢、正义、善良、上进而结识了连斯基和塔基亚娜,并热烈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和事业。但是后来他因为无聊空虚的情绪、虚伪的荣誉感,抢夺已为人妇的塔基亚娜,并因此杀害了自己的最好的朋友——连斯基。然而,他在连斯基死后却有着深深的歉意和惭愧,因而远走他乡。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叶甫盖┠帷ぐ陋涅金身上存在着深深的矛盾,因而也成为俄国文学史上多余人形象的开启人物。

三、二者形象之间存在的差异

(一)二者行动的动因并不相同

现实是哈姆雷特行动的主要原因,这是一种被动的动因,现实也是哈姆雷特采取拖延态度的重要原因。尽管宫廷权力斗争相当残酷,但是哈姆雷特却一直拖延复仇行动。因为,他越是逼着自己去调查真相,越发现人性的丑恶,也更能够感觉到自己内心理想的破灭。同时,他多半是受到父亲鬼魂的启发和驱使。从这里便可看出,哈姆雷特在为父报仇的行动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他的复仇行动是身不由己的。因此,哈姆雷特便形成了思想巨人与行动矮子的矛盾。

理想是叶甫盖尼·奥涅金行动的主要原因,这是一种主动的动因。自从受到新思潮的影响,奥涅金就有着跳出贵族奢靡浮华生活的理想;在进入乡下之后,奥涅金也萌生了在农村改革中大展拳脚、实践自我价值的理想;在面对爱情追求的时候,他总是认为会有比塔基亚娜更合适自己的姑娘的理想……但是他的理想却永远无法实现,与他所处的现实、自身的行动充满着深刻的矛盾。所以,理想成为行动的动因,也成为奥涅金悲剧的源头。

(二)二者对于爱情的态度不同

哈姆雷特与叶甫盖尼·奥涅金都有着一段属于自己的爱情、都有着青春期的美好情感,然而二者所表现出来的爱情观以及对女性的认识也并不相同。哈姆雷特在复仇这一身不由己的过程中,已然成为一位只能孤军奋战的战士,并忍受着各种背叛和孤独。他的母亲在国王父亲的离世后迅速改嫁给了他的叔父,让他在严酷的现实中受到伤害,并丧失了原本对于女性的美好认识。“迫不及待地钻进乱伦的衾被”“脆弱呵,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等语言和台词,足以表达他对女性的态度——既依赖又鄙视。因此,可爱、可怜又可悲的奥菲利亚便成为哈姆雷特女性与爱情误解意识下的牺牲者。奥菲利亚因为深爱着哈姆雷特,无意于王权争斗的内容,因而在这场宫廷权力的角逐中被作为一枚权力争斗的棋子,并逐渐在哈姆雷特的眼里变成了他人用来刺探自己的特务、是“上帝给的一张脸”等等。哈姆雷特以偏执的观点,将纯洁善良的奥菲利亚变成了自己随意嘲弄的对象,用粗暴的语言伤害、刺激她,最终间接导致了奥菲利亚的死亡。可见,哈姆雷特对爱情的态度是缺乏信任并偏于嘲弄的,他对于女性的认识则是缺乏足够的信任,甚至是充满了深深的鄙视。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爱情观属于亦庄亦邪、后知后觉。叶甫盖尼·奥涅金曾经到达乡下,与连斯基及其未婚妻奥尔伽成为非常好的朋友。同时奥尔伽的姐姐达吉亚娜也开始热烈地追求奥涅金,并大胆地、主动地给奥涅金写信,表达自己的爱意,而奥涅金也根据自己内心的直觉和选择对达吉亚娜表示了委婉的拒绝和多方的劝说,让达吉亚娜放弃对他的追求。此时的奥涅金对于爱情还是相当负责的,他遵从了内心的选择,也对达吉亚娜负责任。但是,之后由于在生活、事业上的不顺心,奥涅金变得空虚、无聊而又虚荣,他为了打发自己的落寞和庸俗无聊之感,在一次家庭宴会中,对连斯基的未婚妻奥尔伽进行调戏并故意献殷勤,并引起了连斯基的怒火。二人也为此事进行决斗,连斯基也死于奥涅金的枪下,奥涅金也为此事后悔不已,并最终离开了乡下、远走他乡。这一时期的奥涅金的爱情观已经滑向了当时贵族奢靡、腐化的道德取向。这是一种不尊重女性、背叛内心与道德、放纵情欲的恶劣的爱情观。几年后在圣彼得堡一个舞会上,奥涅金和已成为将军夫人的达吉雅娜重逢,发现自己深深爱上了她。这样的奥涅金似乎有些可悲可叹了,他对于塔基亚娜的爱情迟到了多年,却已物是人非了。

在愛情观中,哈姆雷特对女性的态度多是鄙视、嘲讽的却又不得不依赖于女性,但对爱情已丧失了起码的信任。而叶甫盖尼·奥涅金并没有哈姆雷特那样极端,他懂得拒绝并不喜欢的女性、对女性本身及其感情负责,但却不能摆脱纵欲无度的贵族式的浮华感情。

四、结语

总之,哈姆雷特和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人物形象相差了两百多年,但是他们却在现实背景、精神气质、道德观、爱情观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都是对黑暗现实的控诉、对贵族弱点的剖析、对理想现实矛盾的徘徊等的建构和解构,并最终实现作家、人性以及时代的自省。

[参考文献]

[1] 李嘉.俄国作家论莎士比亚及西方蒂斯[J].文艺月报,1941(12).

[2] 陈为艳.爱情·理想·疯狂与死亡——论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J].语文学刊,2009(07).

[3] 幸香兰.浅析《哈姆莱特》剧本中人物情感的瑕┐肹J].时代文学,2009(24).

[作者简介]

张燕(1981—),女,山东枣庄人,枣庄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助教,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连斯基哈姆雷特贵族
泽连斯基和乌将领间冲突加剧
Different Thoughts on Performing Hamlet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从二元对立的角度看哈姆雷特
Pygmalion
“补课”
泽连斯基宣誓就职
福尔摩斯:贵族单身汉(下)
福尔摩斯·贵族单身汉(下)
伊斯坦布尔:飘浮着骄傲和贵族气质
哈姆雷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