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数学练习课

2012-05-08 05:12林琳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27期
关键词:情感激励化繁为简激发兴趣

林琳

摘要 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上好数学练习课。一方面,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使学生想练是练习课成功的前提;另一方面,联系实际生活,训练思维,让学生能练是上好练习课的基础;第三方面,灵活运用知识、化繁为简,让学生精练是提高练习课效率的有效途径;第四方面,分层评价,情感激励,让学生乐练是练习课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激发兴趣;训练思维;化繁为简;情感激励

练习课给人感觉就是做题目,单调乏味,据调查有72℅的同学不喜欢上练习课,教师也往往不重视练习课,不精心准备,大多数按照教材的顺序,按部就班,做一些划分,就粗略地备好课了,或找一些不同类型的练习题,略作安排也就是一节课了,存在极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以致于把练习课上得低效枯燥,难免学生怕上练习课。而实际上教师讲授新知识之后,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并能把它转化为技能技巧,仅靠新授课的练习是完全不够的,必须安排一些练习课针对学生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因此上好練习课是非常重要的。下面谈一下如何让练习课上得高效有趣,如何使练习课如新授课般“完整”、“智慧”吸引学生,让学生在数学练习课上获得真正意义上的锻炼,发展与提高。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使学生想练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把练习的内容通过故事、游戏或课件等形式表达出来,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增强练习的乐趣。例如:在上圆柱和圆锥的练习课时,我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给每个小组同样大的一大块橡皮泥,让他们分组合作完成捏一个圆柱及与它等底等高的三个圆锥,再捏一个等底等体积的圆柱和圆锥,学生有动手的机会很兴奋,都纷纷行动起来,在玩的过程中对“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在等底等体积时,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 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联系生活,训练思维,让学生能练

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因此,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数学课程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教师要发掘生活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练习设计之中。

如在秋游活动中,每个小组活动经费50元,请你思考这些钱如何合理安排?这是一道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题目,学生们可从不同的角度,如口味、营养、实惠、合理、节约等方面叙述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只要方案合理就可以。这首题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练习,激励了学生智力和智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而又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练习课中能联系实际,巧妙出题,加深思维训练是上好练习课的基础。

三、灵活运用、化繁为简,让学生精练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课的依据。要想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我的做法是根据学生实际,强化主干练习,删减繁琐内容,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化繁为简。这是上好练习课的关键。

如:在设计解方程的练习时,可以设计这样两组习题:

A组:2X+6=21.6 0.2X-5.6=1.6 78-1.6X=14

B组: 0.3X-0.4×3=2.19.2+0.2X=21.842.4×( )+1.4=8.6

学生根据对当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灵活选择题组,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练习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如还是在圆柱和圆锥的练习中,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道综合题: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19.2平方米,高是1.5米.

(1)如果每立方米沙子重1.7吨,则这堆沙子有多重?如果派载重量是4吨的汽车来装运,应派几辆?

(2)用这堆沙子在8米宽的公路上铺2厘米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通过本题的练习,沟通知识间的横向、纵向联系,这样有助于学生将各个知识点联成珠,结成网,形成知识体系,取得举一反三、以一题带一串、以少胜多的练习效果。这样既复习知识又灵活运用知识,因此表明精练是提高练习课效率的有效途径。

四、分层评价,情感激励,让学生乐练

一个班级中总会有优等生和后进生,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练习课上,这种差异表现得特别明显,不仅在做题速度,语言表达,而且情感体验也迥然不同。一堂练习课优等生发言机会多多,受表扬多,心中十分愉快,而后进生往往机会少,屡有失误,沮丧着熬过一节课。面对着由这样的个体组成的群体,我们不仅要承认个别差异,而且要尊重个别差异。不是搞“填平补齐”“一刀切”,而是要分层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乐于上练习课,这是练习课成功的保证。

总之,要上一节高质、高效的数学练习课,既要发挥数学的思维价值,又要发挥数学的应用价值,需要教师精心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练习,组织教学,及时总结,做到“情趣”并茂,又要拿捏分寸,其难度不亚于备一节新授课。但我想只要我们用心去浇灌,练习课这片绿洲一定也能生机盎然。

参考文献:

[1]周建平.优化数学练习设计的探索[J].中小学数学,2001(3).

[2]高萍.数学练习与学生发展[J]小学数学教师,2003(5).

猜你喜欢
情感激励化繁为简激发兴趣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化繁为简的几种策略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抓课堂之根本,促素养之养成
让数形结合浸润数学课堂
论情感激励方法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