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2012-05-08 05:12武清华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27期
关键词:错例数学史情境

武清华

摘要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新课引入是教学的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但会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还能起到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跳高运动员起跳前的“助跑”,电影的“序幕”,演讲的“开场白”,必不可少。

关键词 中学数学;课堂导入

心理学对人的“注意规律”研究表明:人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更能清晰地、完整地、迅速地认识事物、理解事物.因此,成功的导入,不仅能“未成曲调先有情”,磁石般吸引住学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有效地消除其它课程的延续思维,使学生很快进入新课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之,一段失败的课堂教学导入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学习不主动,结果概念不清,主次不明,重点、难点不分。由此可见,研究和讨论课堂教学导入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结合我在教学中的实例,谈谈对中学数学课堂导入的初步认识。

一、课堂导入主要类型及范例

1. 悬念设疑导入

悬念设疑导入是教师从侧面不断巧设带有启发性的悬念疑难,创设学生的认知矛盾,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来导入新课。

2.对数概念的导入

3.错例导入

错例导入就是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常犯的错误或者易被忽略的问题,用错例引起学生注意,启发学生去分析错误的根源,找出解決问题的钥匙来导入新课.错例导入不仅能使学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且对于加强概念的理解,培养严密思维的的良好习惯都十分重要。

4.数学史导入法

数学史引入法是利用数学家的传记或数学发展史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去感染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唤起他们的探索热情.它的设计思路:先讲述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学史,利用科学家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去感动学生,同时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最后教师点题引入新课。

5.多媒体入法

多媒体入法是把不便于课堂直接演示和无法演示的数学现象或规律制作成课件或幻灯片,用计算机模拟或放映图片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点题导入新课.幻灯、录像、投影仪、计算机等电教设备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6.历史故事导入

在人类数学发展的历史上,产生了许许多多值得颂扬、脍炙人口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家轶事。结合课本内容适当的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史或有趣的数学故事,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从中学习数学知识,领略数学家的人格魅力,接受思想教育,如高斯、笛卡儿、牛顿以及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等都有很多故事可以用来设计教学情境。

7.实物导入

导入也可用展示物品的方法导入新课,学生摸得着看得见,有助于学生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而且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展示的物品可以是一张图、一幅画、一张表、一件实物教具等,只要运用得当都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有位老师在寒冷的冬天拿着一把扇子走进教室,同学们感到很惊奇,大热天教师上课从不带扇子走进教室,为啥今日严冬一反常态,带扇子上课?这样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接着老师把扇子打开倒挂在黑板上,点明今天授课的内容——求扇形的面积。这样的导入虽朴实却不乏新意。

三、根据“活动的数学观”进行设计

1.游戏导入

游戏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的协调能力。数学教学中如能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游戏引人课堂,让学生在游戏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实验导入

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实践和认识螺旋上升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应让学生通过实践去证明一个解释或推翻另一个解释。”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去发现规律,主动认识。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印象会更深,掌握知识会更牢。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让学生从多种不同的感觉渠道同时往大脑输送相关的信息,有利于对相应的数学理论的认知和掌握。

3.问题导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课堂教学中,适当的问题可以使学生产生疑虑困惑,积极思考。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也认为, 在学习时, 教师最好不要把教学内容直接告诉学生, 而是向他们提供问题情境, 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有所发现。

教师善“导”,学生方能“入”。 导入设计远远不止以上几种,但无论哪种导入都要重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及数学实际,并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科学设计、灵活运用。比如,对生源比较弱的班级可以实施游戏导入、故事导入等,而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多用问题导入。 另外,不是每一节课的内容都有十分巧妙的导入,所以不必每一节课都要绞尽脑汁去设计, 有时可以开门见山“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这节课我们学习……”一开始就明确目标,单刀直入。无论是设计情境以刺激学生的动机, 还是提出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维,目的都是启发引导,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主动投入、积极思维,所以要短小精悍,达到目的即进入正题, 切忌拖拉, 影响新课教授。另外,预设的导入方案要通过教学实践得到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整,提高实际效果。

猜你喜欢
错例数学史情境
关于“角”的错例分析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多”与“少”错例分析
20以内退位减法四错例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上)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下)
歪写数学史:绝代双骄和数学史上最大公案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做好错例点评 强化正向引导: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