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2-05-08 05:12杨丽丽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27期
关键词:好奇心创造性思维

杨丽丽

摘要文章通过对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的以及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的论述,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的详细方法,同时指出这也是我们新世纪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是现代高科技社会对人才最基本的要求。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观察力问题教学主体意识 ;好奇心

一、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

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没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造性思维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具有发现新事物、新学说、新概念、新设计、新的强烈愿望和主动探索精神,是一切发明和创造的源泉。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新颖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新颖独特和灵活变通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经过培养是可以具备的。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注重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正如著名心家鲁宾斯指出的那样,“任何思维,不论多么抽象,都是从观察经验材料开始。”观察是智力的门户,是思维的前哨,是启动思维的按钮。观察的深刻与否,决定着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因此,引导学生对一个问题深刻观察,去伪存真,这不但为最终解决问题奠定基础,而且,也可能有创见性的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契机。第一,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第二,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总结。第三,要运用直观教具及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注重问题的教学,以问促思,以问促变,以问促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年轻从教时,特别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他总是想办法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问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喜悦、自信,从而对数学充满兴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发现书本的问题,收集大家思考的错误问题,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所提出问题作为问题的来源;例如,“角的概念的推广”的,我们用时钟拨快、拨慢的区别来作为问题,从而引入角的新概念。对于问题,教师应把它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最好能由学生根据情境自己发现问题,将发现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展示问题的过程,因为对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来讲,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式。通常的做法,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活动,将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数学交流的教学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交互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及时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及问题解决后进行小结,将引导思维的方法、策略进行提炼,让学生把握,为今后创新思维打下基础。

3.创设民主氛围,激发主体意识是关键

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意味着学生主动参与自身发展,以达到他们身心充分、自由发展的开始。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其对自己身心发展的自知、自主、自控的程度。主体意识愈强,学生参与自身发展、在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强。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主要是用来传播和再现前人。发现所积累的成果的,不再具有首创性,加上其自身严谨的逻辑性和抽象的理性,要求数学的创造必须创设一定情景、氛围,引导、启发学生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呼唤学习主体能动参与联想、判断、推理、综合、归纳等学习探究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发扬民主教学作风,创设和谐、平等的适学氛围,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自主精神。现在不少学校,课程从早到晚,作业又多得做不完,试问,学生还有什么主体性可发挥,有什么时间去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教育应以丰富多彩的课外话动为载体,离开了时间的保证,又哪里去寻找这样的空间?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師应认真落实素质教育,扎实抓好课堂实效,把学生从“题海”之中解放出来。同时,也要指导学生科学运筹,高效利用时间,开展丰富多彩、自愿性、多样性、灵活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的课外活动,拓宽教育领域。鼓励学生扩大自己的活动领域,向实践求新知,延展学习空间。陶行知曾说:“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只有节余了时间,解放了空间,学生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知的眼界,发挥内在的创造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要多看学生的成绩和优点,多看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并及时予以鼓励。对爱提“怪”问题的学生,不要动辄训斥,轻易否定,而要善于发现他们思想的闪光点,要采取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要求学生自己预习教学,进行独立思考,发现疑难,提出问题;二是要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疑难问题,尤其对教学中疑点和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启发学生思维探讨,逐步解疑,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和创新;三是鼓励学生间积极争辩,陈述矛盾,各抒己见,揭露弊病;四是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向教师质疑提问;五是鼓励学生破除迷信,活读书,敢于对课本书籍提出疑问,“吹毛求疵”,并进行批判;六是组织学生间相互批改作业,评阅试卷,发现问题,改正错误。21世纪是一个知识创新的世纪,新世纪正在召唤大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邓小荣.数学的体验教学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8).

[2]黄红.浅谈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6).

[3]杨培谊,于鸿.高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J].北京学院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好奇心创造性思维
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如何运用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