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中的美育渗透

2012-05-08 05:12王剑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27期
关键词:美育教育小学体育渗透

王剑

摘要本文就小学体育教育中如何进行美育的渗透进行了阐述。强调了美育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价值,提出了有关体育教育中美育目标实现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美育教育;渗透

一、小学体育中渗透美育的意义与功能

1.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可能与重要意义

美育,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在当代小学教育中,美的实现往往是依靠在各个学科中的有效渗透。按照现代心理学观点,人的心理结构由认识、伦理、审美的三大结构组成。所以从人的身心发展来看,教育目标中“五育”的结构,可将其分为心理发展(德、智、体)和生理发展(体、劳)两部分。前者为精神前提,后者貌似物质基础,“五育”目标是相辅相成的有机复合体,各种功能若因偏颇而失衡的话,将会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从全面发展的教育内涵来看,德智体美诸方面教育的实施,正是为了使人类“在变易绝对运动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从而“生产出他的全面性”。所以它与智育、德育、体育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2.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及功能

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体育和美育都并列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周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中的射(射箭)、御(驾驶战车)都含有体育的因素,而居第二位的“乐”则是美育。在当代体育教学中,根据前人研究成果,体育中的美育,至少有如下三大功能:(1)培养人体美。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就曾用十分热情的诗句赞美过人体古铜色的皮肤和坚实的肌肉。人体美是人体自然美的表现,人的身体生长发育,除畸形的以外,都符合美的规律,具体表现为:身体线条、姿态的造型美,筋骨、肌肉、肤色的肌体美和生命活力的生气美。人体美历来就是无数艺术家“代代耕耘美的沃土,美的矿源”。体育教育可培养人体美。(2)培养精神美。列宁说:“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毛泽东也说:“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可见精神美与身体美是密不可分的,精神美可以使体育运动放出光和热。由于体育运动有进取、竞争、对抗、承担负荷、战胜艰难困苦和经受胜败考验等特点,因此它有利于培养人们精神上追求优胜、追求祖国荣誉的理想美,勇敢顽强,坚毅果断,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不屈不挠,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美和体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情感美。(3)培养技巧美。体育中精湛的技巧与身体美、精神美交相辉映,形成一个体育健儿的完美形象,技巧美包括动作协调、节奏明快、反应敏捷等,这些运动中的技术、战术,把各种精湛的运动绘成动人的画卷,编就成美妙的诗篇。

二、小学体育教育中美育的渗透

小学体育是促进人体正常发展,养成正确姿态,培养协调动作,发展身体素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并不是一种无根源的、抽象存在的东西,它存在于老师的优美的教学语言中,存在于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中,存在于运动目标的达成中,存在于学生健康体魄与健全人格的成长中。一堂体育课上得好不好,活不活,主要决定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这个指导所用的主要手段就是指——体育课堂中的语言艺术,也就是我常说的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表达能力的艺术。称之为艺术,是因为它教你在课堂中导什么,怎样导,怎样去鉴赏美和创造美。体育课表演的技巧性、和谐性和美感愉悦性的特点,就是教师内在的人格显露。因此,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力求充满激情、富于鼓动性、优美。许多活动项目如唱歌游戏、集体体操、自由体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花样游泳及花样滑冰等都是在有节奏的乐曲配合下进行的,这其中充满了美的教育。有些活动如田径、体操、武术、游泳、球类活动等,虽无明显的韵律,但均具有内在强烈的节奏感,在高速度、高难度情况下完成最美妙的动作……。一个短跑运动员在竞赛中赢得千万人的欢呼,一个体操运动员表演高难动作,往往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是人体美的显示,给人以巨大的影响。

在当今美育活动的拓展与延伸中,美育目标的构建力求遵循施美于运动之中,置体育于美中,体育在美中升华、美在运动中多彩的思路中进行。所谓施美于运动之中,就是在体育内容中施以美学理论与实践教育,使美育洛于体育内容之中。所谓置体育于美中,就是揭示体育中美学现象与规律,研究怎样将体育教育活动提高到美学高度,以获得最佳效果,让美育溶进体育之中。所谓体育在美中升华、美在运动中异彩,是指在体育活动中,让受教育者主体从生理层次进入功利层次、再上升到道德层次,从而升华到美学层次,在体育运动中忘却自我、和谐身心、丰富灵性、发挥潜能,从而使人格得到美化。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美育的目的和任务。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养成人格美,即养成丰富的具有完美个性的人,美育的中心任务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美的规律,养成感觉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2)掌握美学基本知识。自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方法。对学生,体育理论课中确定1—3课时为美学基本知识讲座:对教师,作为知识结构更新的内容之一,纳入教师高素质的培训活动之中。(3)参加美育实践活动。制订体育活动中各项美育指标,进行各种培训活动。例如体育舞蹈就是体育与音乐(美育)相结合的最好活动之一。(4)研究和开发体育中的美。组织专题研究小组研究体育课程中美育开发,在体育理论课中加一些美学知识章节,使之逐步形成“体育美学”之學科体系。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身心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甚至反感,尤其是小学体育中缺少美的渗透,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倦,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育人质量,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我们只有意识到体育教学中美的渗透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美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刘海慧.新课程与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教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美育教育小学体育渗透
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