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评价研究

2012-05-09 07:40薄湘平孙文浩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年1期
关键词:环境友好旅游业景区

薄湘平,付 净,孙文浩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长沙410082)

1 问题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环境友好是核心要素之一,它要求人类应尽量采取对环境无害的方式来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尽可能少地产生污染,保持生态系统平衡,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1]。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纳入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有近30个省份将其作为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来培育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人们也给环境(自然、社会和经济)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如何科学全面地评价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成为政府和学术界研究的首要任务。

“十七大”之后,长株潭城市群(以下简称长株潭)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环境友好在旅游业发展中受到了极大关注。环境友好从属于可持续发展,所以,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即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生态等因素,使其成为相互配合、均衡发展的统一体。只有坚持环境友好型发展,才能最终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综述

国内外专门研究区域旅游业环境友好的成果不多,相关的理论都出现在可持续发展的文献中。Miller通过两轮德尔菲法最终建立了包括环境影响、顾客满意度等指标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2];Hezri,Hasan认为雪兰莪州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包括环境、自然、社会和资源4个维度,下设空气质量、水质量、森林覆盖率等指标[3];Ko从人文和生态系统两个层面建立了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框架[4];Choi,Sirakaya运用德尔菲方法选取了社会(28)、生态(25)、经济(24)等维度共125个指标来衡量社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5];王良健选取景点保护程度、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就业人员比例等34项因子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6];牛亚菲建立了涵盖旅游经济、旅游生态环境及旅游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环境协调度等指标的可持续旅游目标判断模型[7];唐善茂,张瑞梅从社会、资源环境、经济3个子系统建立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8];万幼清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3个方面构建了旅游与区域协调指标[9]。

综上可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已达到一个较高水平,但对区域环境友好型发展评价没有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对社会及生态环境不够重视。鉴于环境友好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本研究在参阅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文献基础上,将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分解为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3个一级指标,从现状及发展趋势方面设立了二级指标,三级指标68个。通过专家法对初设指标进行筛选,在不影响指标体系效用的情况下剔除操作性难、获取性低的指标,将三级指标调整为36个,构建了区域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表1)。

2.2 权重的确定

本研究运用AHP法确定权重。邀请专家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的相对重要性打分,评分采用1~9标度法,发放德尔菲问卷60份,回收48份,回收率为80%。通过加权平均方法确定分值,根据分值构造出11个判断矩阵。然后运用MATLAB软件输入计算程序,通过一致性检验,得到各指标权重(表1)。

表1 区域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评价指标及权重分配Tab.1 The index and weight of environment-friendly development in regional tourism

3 长株潭旅游业环境友好型综合评价

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行政位置对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进一步深入挖掘长株潭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对长株潭最具代表性的景区长沙岳麓山、株洲炎帝陵和湘潭韶山风景区进行了实地调研。

3.1 数据来源及标准化

本研究定量数据来自2005—2009年的年鉴及旅游局、统计局数据,然后采用问卷、实地访谈等方式对诸如旅游者满意度等无法直接得到的定量和定性指标进行分析,问卷发放对象包括景区的居民、旅游者、当地专家、管理机构及景区工作人员。共发放问卷1 200份,其中,有效问卷920份。

由于指标度量单位不同,观测数据得分的单位也不尽统一,因此,本研究采用目标值指数法对各单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依据公式(1)计算各单项指标分值,对具体指标进行赋值,标准化的指标分值见表2。

式中:Fi为单项指标评价分值;Xi为实测值;Xsi为单项指标标准值,实证中按照长株潭旅游业的标准执行。

3.2 三大层次分析

为了解长株潭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水平,更深入剖析旅游经济系统,本研究将按照指标体系构建的三大维度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运用三级指标权重乘以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值得出三级指标得分,三级指标得分求和得出其对应的二级指标得分(表2),采取四舍五入法保留4位小数进行分析。

表2 长株潭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评价指标分值Tab.2 The index scores of environment-friendly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ang-Zhu-Tan

3.2.1 旅游生态环境维度。环境友好要求旅游业产生的影响必须限定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由表2得分可知,长株潭环境保护现状(0.168 6)处于中等状态,现阶段保护能力(0.180 9)还是很强的,旅游环境改善(0.115 1)方面还做得不够;其下属指标中旅游区森林覆盖率(0.074 4)、环保经费比重(0.072 9)、环境立法(0.040 9)得分最高,人工设施合理度(0.010 2)、污水处理能力(0.017 6)、治污方案(0.008 7)得分最低,说明长株潭旅游生态环境较好,但人工设施建设不合理,影响了景区协调度;政府环保经济投入较多,但增长率(0.009 7)不高,治污能力(0.017 6)也不强;立法较完善,但生态宣传与教育(0.013 4)、环境监测(0.013 8)却不够,调研中发现景区一般不会主动监测,只有上级要求时才会监测;旅游资源利用强度得分(0.014 4)较低,说明各景区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由于在监测和环保宣传与经济投入方面做得不够,这样很容易导致环境保护能力跟不上环境的破坏程度,最终导致旅游环境污染。因此,旅游决策机构应在现阶段良好发展势头上不断增强旅游环境保护能力。

3.2.2 旅游经济环境维度。从表2可知,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得分都低且差距大,分别为0.104 0,0.024 0,前者是后者的4.3倍以上,说明长株潭旅游业经济发展现状水平不高;居民消费水平(0.008 7)、星级饭店客房出租率(0.009 8)、旅游总收入的年均增长率(0.004 4)得分较低,说明居民消费水平城乡差异大,星级饭店的客房出租率低,旅游总收入的增长率小;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程度和星级饭店客房出租增加率得分为负,表明旅游经济的增长程度还不足以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需加大旅游投入,积极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

3.2.3 旅游社会环境维度。旅游业的发展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包括对目的地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及社会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由表2可知,长株潭社会环境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较协调。社会发展现状下属指标中,当地居民满意度较外来游客满意度高。旅游就业机会、旅游管理者基本素质、旅游者满意程度得分分别为 0.009 9,0.006 0,0.007 3,对长株潭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的贡献值很小,这些与长株潭旅游业的发达程度、市场化程度有关,也说明了其旅游业的市场化发展还不足,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小。

3.3 综合评价模型

本研究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法作为评价计算模型,根据公式(2)计算长株潭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评价指标的综合指数P,即:

式中:P为综合指数;Fk为三级指标层第k个单项指标的评价分值;Ck为该单项指标在该层下的权重;Bj为二级指标层第j个指标的权重;Ai为一级指标层第i个指标的权重。

为了更直观、方便地进行评价,本研究参照环境友好型城市综合指数表[10],将标准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表3),然后将现阶段长株潭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指标的实测值与之比较,就可得出当前长株潭旅游业环境友好程度。

表3 区域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综合指数表Tab.3 The composite index of environment-friendly development in regional tourism

4 结论与建议

根据综合评价模型得出长株潭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的综合指数P为0.670 4,属于弱友好水平,针对长株潭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的不足,提出以下建议。

4.1 将保护工作贯穿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始终

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的核心要素和本质成分,是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的核心构成,保护和培育旅游资源环境是旅游经济持续增长特有的内在逻辑要求。从定量分析的结果看,旅游资源利用强度、人工设施合理度、治污能力及环保宣传方面得分都较低,所以,长株潭旅游资源开发应向深层次、质量型、内涵丰富型发展,根据市场需求合理配置旅游资源,使其效用最大化;建立环境友好管理信息系统,收集旅游环境信息进行评价和预测;开展旅游环保研究,走“科技兴旅”之路;建立将部分旅游收益用于旅游环境管理的反哺机制,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健全环保制度,强化法制观念,加强游客的生态管理和环保宣传;通过环境承载力的测度从时空上疏散游客,严格控制环境容量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4.2 与政府建立长效沟通机制

旅游企业要与政府建立长效沟通机制,获得有利于旅游环境友好型发展的优惠政策。长株潭政府的环保投资增长率较低,环境保护跟不上破坏的程度。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应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获取经费以改善旅游环境,资助景区改造与修缮及保护当地人文、自然资源。调研发现,长株潭旅游业协调仍停留在非制度化阶段。组织的协调结果仅表现为地区领导间的一种承诺,缺乏法律效力,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专门的权威性组织来进行协调。可由各市旅游部门、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学术界人士共同组成一个半官方或官方的“长株潭旅游环境友好型发展委员会”,消除三地间旅游发展的明显政策差异,制订长株潭旅游环境友好型合作发展规划,开展旅游信息交流,实现区域联合发展。

4.3 构建旅游交通通道

旅游乘数效应因3个市没有便利的交通而减弱,所以,长株潭旅游总收入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程度得分低。长株潭应按照“旅游发展,交通先行”的原则,建立科学高效的旅游交通网络,把打通旅游交通要道作为合作前提,在原有交通格局基础上由各交通部门协同旅游管理部门重新规划,美化原有交通线路,开辟新的旅游交通要道,形成具有辐射效应和规模效应的长株潭旅游环境友好协作体系。

4.4 创建国家控股集团

长株潭代表性景区的污水处理能力不强,无积极的治污方案,这主要是因为景区企业多以经济利益为重,而国有控股集团可以有效调节这一现象,通过规范市场竞争引导旅游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方面,在不改变景区国有性质前提下,企业可充分发挥股份制公司在资金筹集、自我约束机制等方面的优势,保证景区发展所必需的资金,促进其良性运营;另一方面,使其在经营上不仅考虑经济目标,而且要考虑社会、环境目标和政府政策,体现景区经营的公益性。

4.5 储备旅游专业人才

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产品质量和旅游业竞争力。长株潭旅游管理者基本素质得分为0.006 0,对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的贡献值很小。长株潭需要留住并继续吸收专业人才,为其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出谋划策。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Miller G.The Development of Indicators for Sustainable Tourism:Results of A Delphi Survey of Tourism Researchers[J].Tourism Management,2001,22(4):351-362.

[3]Hezri A A,Hasan M N.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s in the State of Selangor,Malaysia[J].Ecological Indicators,2004,4(4):287 -304.

[4]Ko T G.Development of A Tourism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Procedure:A Conceptual Approach[J].Tourism Management,2005,26(3):431 -445.

[5]Choi H C,Sirakaya E.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for Managing Community 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2006,27(6):1274 -1289.

[6]王良健.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旅游学刊,2001,16(1):67 -70.

[7]牛亚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6):42 -45.

[8]唐善茂,张瑞梅.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探讨[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6(1):143-147.

[9]万幼清.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与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6(2):10-12.

[10]张新端,郑泽根.环境友好型城市环境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23(9):53 -56.

猜你喜欢
环境友好旅游业景区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食物将成为副产品”:爱尔兰农民创造环境友好型田地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环境友好型阻燃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