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区域发展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变——兼论3种测度方法的比较

2012-05-09 07:40尹来盛冯邦彦李胜会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年1期
关键词:东翼珠三角差距

尹来盛,冯邦彦,李胜会

(1.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州510632;2.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州51064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伴随着区域差异的不断扩大,主要表现在各省市特别是东、中、西部之间,省内各市及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3个方面[1]。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区域发展战略目标是“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了缩小区域差异,有学者提出通过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来实现东、中、西部之间人均GDP差距的缩小[2-3]。显然,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完全等价于人均GDP均等,也并非通过简单的跨区域人口转移就可实现。在乡土社会(earthbound society)的中国,大规模的人口跨区域迁移所涉及的问题众多且复杂,沿海地区经济和人口的过度集中也并非绝对理想。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应充分发挥各地区要素禀赋优势,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实现“国土空间的高效利用”。正如樊纲针对落后地区通过要素流动缩小“人均收入”差距时所说的:“既要扩大‘分子’,也要缩小‘分母’”[4]。

1 文献综述

关于区域发展差异的长期趋势,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以威廉姆森(Williamson)倒“U”型曲线为基础的趋同派[5],认为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地区经济增长最终将趋同,典型的如扩散效应理论,以及新古典增长模型等。基于此类理论和模型的政策制定者所要担心的仅仅是收敛速度快慢的问题。二是以缪尔达尔(Myrdal)循环累积因果理论为代表的趋异派,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存在有利于区域差距缩小的扩散效应,也存在不利于区域差距缩小的回流效应。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受集聚经济和规模报酬递增的影响,通常总是后者大于前者,从而造成区域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6]。为了缩小区域差距,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来抵消或阻滞回流效应[7]。

针对中国区域发展差异的研究文献已是汗牛充栋。由于问题的动态性和方法的多样性,使得其长期成为研究热点而经久不衰。从研究结果来看,大部分研究得出区域差异存在倒U型或倒V型曲线的趋势,如杨开忠研究得出:我国各省区经济差异变化以1978年为转折点,大致呈现倒U型变动,而沿海与内地经济差异则以60年代初为转折点,呈现倒V型变动[8];林毅夫、蔡昉等人认为1978—1995年间我国各省市区发展差异呈现出先缓慢下降到逐步上升的趋势[9];贺灿飞和梁进社对1952—2002年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得出,省际差异自改革开放以来呈现U型变化态势[10];刘夏明等、王小鲁和樊纲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在20世纪80年代有所下降,但90年代之后则一直在上升[11-12];许召元和李善同认为2000—2004年我国的地区差距虽然仍在持续扩大,但扩展的速度比90年代有所减缓,在2004年甚至出现了地区差距缩小的现象[13]。Bhalla等研究了1952—1997年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发现仅在预先划分的区域内部存在俱乐部趋同;东、中部之间的差距在改革之前较小,改革后迅速扩大;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东、西部之间,所不同的是其波动更大[14]。Sakamoto和Islam研究了1952—2003年我国省际差异,发现在改革前后出现了双峰分布特征,即改革前更多的省份处于低收入集团,改革后更多的省份移向高收入集团[15]。Fan研究了1978—2006年的区域差异,总的结论是:20世纪80年代下降,90年代上升,90年代后期至2004年相对稳定,2004 年后下降[16]。

以上研究很好地描述了我国的区域差异,但也存在以下不足:(1)考察指标不同。大多数的研究只考察了单个的人均指标,如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GDP。(2)测量区域差异的参数不同,既有单个参数的研究,也有学者计算了多个参数。(3)考察时段不同。以上差异使得相关研究结论缺乏可比性。在存在大量流动人口的情况下,现有考察指标容易导致区域差异测度的偏误。同时,在以人均GDP为主的考核机制下,容易出现部分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寄希望于通过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达成人均GDP均等化的做法,这不仅容易导致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过度集中,而且也未必有利于缩小区域差异[17-18]。为了准确考察人口流动在区域发展差异测算中的影响,我们以流动人口大省广东为例,详细考察广东省的区域发展差异及其空间格局演变。

2 考察指标和参数选取

地区差异的测量受着所采用的指标体系、衡量方法、地域单元以及价格和时段的选择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19]。用于考察区域发展差异的指标通常包括人均国民收入、GDP总量、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GDP增长率等,不同的考察指标所隐含的政策目标导向略有不同。用于测算区域发展差异的参数主要包括变异系数、相对差距系数、泰尔系数、基尼系数等,各参数所衡量的区域发展差异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合适的考察指标和衡量参数。

2.1 提出问题

按照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稳态的经济增长率应等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经济增长的表现之一就是人口规模的增长。通过简单的比较1994年和2008年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与东翼、西翼、北部山区①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惠州9个城市;东翼包括汕头、潮州、汕尾、揭阳4个城市;西翼包括湛江、茂名、阳江3个城市;北部山区包括韶关、清远、云浮、梅州、河源5个城市。的GDP和人均GDP比值的变化,可以发现:从人均GDP来看,1994年珠三角的人均GDP是东翼的3.03倍,2008年是4.07倍,人均GDP差距扩大了34.23%;从GDP总量来看,1994年珠三角GDP总量是东翼的6.22倍,2008年是11.93倍,GDP总量差异扩大了91.8%。用GDP总量指标测算的差距扩大是用人均GDP指标测算差距扩大的3倍。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珠三角与西翼及北部山区之间(表1)。从以上简单的对比分析可知,用人均GDP指标和用GDP总量指标测算出的珠三角地区与其他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存在巨大差异。为何这两个指标测算的结果会如此之大呢?是低估了前者还是高估了后者?应选取什么指标来刻画区域发展差异呢?

2.2 指标选取

人均GDP指标和GDP总量指标测算结果出现如此大的差异,源于两个指标分别隐含着不同的涵义。人均GDP主要用来衡量人民总体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与人均国民收入等具有类似的效果。GDP总量主要用来衡量地区(固定地域面积)总体经济实力(在不存在人口流动的情况下,GDP的变化也可以看成是经济密度的变化,也即地均GDP的变化,其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一致)。因此,衡量区域发展差异的变化必须既能够反映一个地区人均生活水平的绝对差异的变化,也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相对差异的变化。基于以上分析,能够耦合两者的综合指标可以较好的刻画出区域发展差异的变化。本研究分别用人均GDP、地均GDP及两者的耦合指标(人·地均GDP)来研究广东省区域发展差异的演变,并比较不同的结果。三者的计算公式如下:

表1 1994,2008年广东省区域发展差异变化的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difference chang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1994,2008

式中:Pij,Qij,Zij分别表示 i城市(区域)j年的人均GDP、地均GDP、人·地均GDP;Nij表示i城市(区域)j年的常住人口数量;Lij表示i城市(区域)j年的辖区面积(固定不变)。

2.3 参数选取

参数的选取是另一个影响区域差异研究的关键因素。从总体上看,衡量区域发展差异的参数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绝对差异参数和相对差异参数。绝对差异参数有量纲,容易受价格指数的影响,只能粗略地描述地区间发展差异;而相对差异参数可以消除价格水平的影响,能够对不同区域的发展差异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常见的相对差异参数有最大值/最小值、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系数等。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其结论大同小异。因此,本研究选取的参数为最大值/最小值、变异系数两个参数,既考虑了地区间相对差距变动的最大幅度,又包含了所有区域相对差距变动的整体幅度。

2.3.1 最大值/最小值。相对差距系数是衡量地区间相对差距的重要指标,主要用于刻画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大小。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M表示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M值越接近于1,表示地区差距越小;M值越大,表示地区差距越大。xi为地区i的考察指标。

2.3.2 变异系数。变异系数是一组数据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例,标准差用于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大小,除以平均值使得其在时间序列的条件下具有可比性。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v表示变异系数,取值范围为0~1之间;当系数等于0时,表示最大的平等;当系数值越大时,表示地区间差距越大。σ为标准差,它是衡量地区间绝对差异的重要指标;xi表示i地区的考察指标;表示所有地区该指标的平均值。

本研究考察区间为1994—2008年。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是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分水岭,分灶吃饭拉开了地方政府为发展而竞争的序幕。1994年后市场经济日趋完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社会体制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区域差异问题由此开始凸显。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1994—1999年数据来自于各年度的广东统计年鉴,2000—2008年数据来源于2009年广东统计年鉴,并主要采用当年数据计算。

3 实证研究

为了揭示广东省区域发展差异,我们主要从两个层面来研究:一是广东省21个地级市;二是广东省四大区域,分别用3个指标来测度并进行比较。

3.1 区域差异测度

3.1.1 最大值/最小值。1994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中,人均GDP最高为深圳市(17 990元),最低为河源市(1 766元),深圳市是河源市的10.19倍。2008年人均GDP最高为深圳市(89 814元),最低为梅州市(11 604元),深圳市是梅州市的7.74倍。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在1994—1998年一直呈上升趋势,1998—2001急剧下降,随后2001—2003呈现上升,2003—2008年再次呈现缓慢下降态势。因此,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来看,广东省21个市人均GDP差异变动在1994—2008年间呈现以1998年为分界线的倒“U”型曲线,且2008年差距比1994年缩小了24.02%(图1)。

1994年广东省21个市地均GDP最高为深圳市(0.290 4亿元/km2),最低为河源市(0.003 2 亿元/km2),深圳是河源的89.9倍。随后差距逐步扩大,到2003年达到最大,地均GDP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26.97倍。2003年后差距逐渐缩小,并一直持续到2008年。2008年,最高为深圳市(3.997 2亿元/km2),最低为河源市(0.024 9亿元/km2),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60.5倍。由此可知,从地均GDP指标来看,广东省区域发展差异逐步扩大,且2008年差距比1994年扩大了78.54%(图1)。

图1 3个指标最大值/最小值比值的变化(1994—2008年)Fig.1 The changes in the ratio of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of three indicators from 1994 to 2008

从以上比较分析可知,从人均GDP和地均GDP分析得出的结论出现了显著不一致,但我们难以得出是低估了使用人均GDP所得结果还是高估了使用地均GDP所得结果。从耦合指标来看,1994年广东省耦合指标最大值是深圳市(9.905元/(人·km2)),最小值为河源市(0.112元/(人·km2)),最大值是最小值的88.766倍。此后逐步上升,至1998年达到顶峰,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04.859倍。1998年后呈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的态势。2008年最大值是最小值的63.045倍,相比于1994年发展差异下降了29%(图1)。

3.1.2 变异系数。从广东省21个市人均GDP指标来看,1994年人均GDP的变异系数为0.71,此后逐步爬升,至1998年达到0.73,1998—2000年呈现下降态势,2000年至最低点0.69。在2000—2006年间,一直呈现大幅上升态势,至2006年达到顶峰,为0.78。随后的2007—2008年,再次呈现逐步下降态势,至2008年为0.75。由此可知,广东省21个市人均GDP变异系数在1994—2008年间出现两个波动周期,呈现“S”型曲线。2008年与1994年相比,广东省21个市人均GDP变异系数扩大了5.63%。

从广东省21个市地均GDP指标来看。1994年地均GDP的变异系数为1.29,此后一直呈上升趋势,至2004年达到1.8。2004年后略有下降,并持续到2008年的1.76。从地均GDP变异系数来看,广东省21个地级市区域发展差异从1994—2004年呈现逐步上升到趋于平稳,再到略有下降。2008年与1994年相比,广东省21个市地均GDP变异系数总体上升约36.43%。

从21个市耦合指标来看。1994年广东省21个市耦合指标变异系数为1.36,此后呈现大幅下降,至1999年达到最低点(1.303),然后又开始出现上升,到2003年达到顶峰(1.417),2003年再次出现下降,至2008年降至1.36。2008年与1994年相比,耦合指标的变异系数持平(图2)。

图2 3个指标的变异系数变化(1994—2008年)Fig.2 The changes in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three indicators from 1994 to 2008

3.2 空间格局演变

3.2.1 广东21个市的比较。从耦合指标所代表的总体发展程度来看,2008年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深圳、珠海、中山、东莞、佛山,排在后5位的分别是梅州、河源、韶关、清远、湛江。从上升速度来看,耦合指标增幅最大的是河源,从1994年的0.11元/(人·km2)上升到0.88元/(人·km2),2008年是1994年的7.82位。排名最靠后的是云浮市,从1994年的0.68元/(人·km2)上升到2008年的1.73元/(人·km2),2008年仅为1994年的2.56倍。

在珠三角地区,耦合指标最大值和最小值始终是深圳和肇庆,1994年2个市分别为 9.91,0.36元/(人·km2),深圳是肇庆的27.86倍。2008年2个市的耦合指标分别为 45.99,1.28 元/(人·km2),深圳是肇庆的36.05倍。在东翼地区,1994年耦合指标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汕头(2.43元/(人·km2))和汕尾(0.48元/(人·km2)),汕头是汕尾的5.03倍。2008年耦合指标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汕头(9.39元/(人·km2))和汕尾(2.301元/(人·km2)),汕头是汕尾的4.08倍。由此可见,2008年相对于1994年,东翼地区发展程度差异相对缩小。在西翼地区,1994年和2008年耦合指标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阳江和湛江,两者比值从1994年的1.56上升到2008年的2.34,发展差异扩大。在北部山区,1994年耦合指标最高和最低分别为云浮和河源,2008年最高和最低分别为云浮和梅州,最大值与最小值比值从1994的6.03降低至2008 年的2.34,发展差异缩小(表2)。

3.2.2 四大区域的比较。从GDP总量看 ,1994年广东省珠三角、东翼、西翼、北部山区GDP总值分别占广东省GDP 的份额为 66.71%,10.73%,11.63% 和 10.93%,2008年广东省四大区域GDP所占比重分别为珠三角(79.38%)、东翼(6.65%)、西翼(7.73%)、北部山区(6.63%)。从珠三角 GDP总量与其他地区的比值看,1994年,珠三角GDP总量分别是东翼、西翼、山区的6.22,5.74,6.1 倍;2000 年,珠三角 GDP 总量分别是东翼、西翼、山区的 7.89,8.85,11.14 倍;2008 年珠三角GDP 总量分别是东翼、西翼、山区的 11.93,10.82,11.97倍。因此,从总量上看,珠三角GDP总量在1994—2008年间占广东全省的比重不断上升,广东省的经济重心不断向珠三角倾斜。2008年与1994年相比,珠三角与其他地区的GDP总量差距分别扩大了约一倍(表1)。

表2 广东省21市耦合指标及其排名 元/(人·km2)Tab.2 The coupling index and itsranking of 21 cit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yuan/(people·km2)

从耦合指标来看,1994年珠三角、东翼、西翼、北部山区分别为 0.21,0.24,0.12 和 0.04 元/(人·km2)。2008年四大区域耦合指标分别为 1.14,0.98,0.56 和0.20元/(人·km2)。2008年四大区域的耦合指数分别是 1994 年的 5.55,4.14,4.58 和 4.92 倍。因此,从耦合指标的增长速度来看,珠三角增长最快,东翼增长最慢。从横向比较来看,1994年珠三角地区的耦合指标分别是东翼、西翼、山区的 0.87,1.67 和 5.03 倍;2008 年变为1.16,2.02和5.67 倍。2008 年与 1994 年相比,珠三角与其他三大区域的发展程度差异分别比1994年扩大了34.16%,21.2%和12.88%(东翼在 2002 年之前发展程度实际上超过珠三角地区)(图3)。

4 结论与启示

4.1 结论

图3 广东省四大区域耦合指标变动(1994—2008年)Fig.3 The coupling index changes in four regions of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1994 to 2008

从最大值/最小值比值来看,用人均GDP指标测算广东省区域发展差异得出的结果(缩小24.02%)远小于用地均GDP指标所得出的结果(扩大78.04%),而用耦合指标得出的结果显示2008年比1994年缩小29%。(2)从变异系数来看,用人均GDP指标得出的结果(离散程度扩大5.63%)小于用地均GDP指标得出的结果(离散程度扩大36.23%),用耦合指标测算得出的结果显示离散程度基本没有变化。(3)从耦合指标代表的综合发展水平来看,2008年发展程度最高的是深圳市,最低的是梅州市;但从发展速度来看,1994—2008年发展最快的是河源市,最慢的是云浮市。(4)在1994—2008年间,珠三角人均GDP相对于东翼、西翼及北部山区的倍数分别扩大了 34.23%,21.08%,12.88%,远低于用GDP 总量指标得出的扩大了 91.8%,88.57%,96.26%;从耦合发展指标来看,珠三角与东翼、西翼、山区的发展差异分别扩大 34.16%,21.2%,12.88% ,略低于用人均指标得出的结果。总的结论是人口变动因素在测算区域发展差距过程中起着重要影响。

4.2 启示

区域协调发展不应简单追求人均GDP指标的趋同,同时也应综合考虑各地区在广东省总体经济中的发展定位。广东省应充分发挥各区域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比较优势,根据各区域(市)的环境承载力,科学制定各区域(市)的发展目标及考核机制。东、西两翼及北部山区的适度发展不仅可以解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可以保持和提升东翼、西翼以及北部山区在广东省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不仅可以降低经济和人口在珠三角地区过度集中的风险,而且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迁移。通过研究发现,弥合人均GDP和GDP总量指标的耦合指标在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1]Chen A,Groenewold N.Reducing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China:An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Policies[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10,38(2):189 -198.

[2]姚枝仲,周素芳.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距[J].世界经济,2003(4):2-11.

[3]陆铭,陈钊.为什么土地和户籍制度需要联动改革:基于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J].学术月刊,2009(9):78-84.

[4]樊纲.既要扩大“分子”,也要缩小“分母”——关于在要素流动中缩小“人均收入”差距的思考[J].中国投资,1995(6):16-18.

[5]Williamson J G.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A Description of the Patterns[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1965,13(4):1-84.

[6]Myrdal G.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M].London:Duckworth,1957.

[7]Hirschman A O.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

[8]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12):28-33.

[9]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6):3-10.

[10]贺灿飞,梁进社.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市场化、全球化与城市化[J].管理世界,2004(8):8-17.

[11]刘夏明,魏英琪,李国平.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4(7):70-81.

[12]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33-44.

[13]许召元,李善同.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2006(7):106-116.

[14]Bhalla A,Yao S,Zhang Z.Regional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China[J].The Economics of Transition,2003(11):25-39.

[15]Sakamoto H,Islam N.Convergence across Chinese Provinces:An Analysis Using Markov Transition Matrix[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8(19):66 -79.

[16]Fan C C,Sun M J.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1978—2006[J].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2008,49(1):1-20.

[17]Fu X L.Limited Linkages from Growth Engines and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China[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4,32(1):148-164.

[18]许召元,李善同.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08,8(1):53-76.

[19]魏后凯,刘楷,杨大利,等.中国地区发展: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地区差异[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东翼珠三角差距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浅析大采深突出矿井通风系统优化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制造业“逃离”珠三角?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港府总部外建围栏强化安保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Flashback phenomenon and residual neurological deficits after the use of "bath salt" 3, 4-methylenedioxypyrovalerone
珠三角,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