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标记“也就是说”的语义倾向性研究

2012-05-18 03:19马振芳张应恒
淄博师专论丛 2012年2期
关键词:语料现代汉语语料库

马振芳,张应恒

(曲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一、与“也就是说”相关联问题的介绍

综观“就是”在各种辞书中的解释项目,一般包括“范围副词”“语气副词”“关联副词”“连词”等四个小类,部分词典承认句末的“就是”及其衍生形式“就是了”有“语气助词”的用法。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词典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 (2005)、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1999)、侯学超编《现代汉语虚词词典》(1998)以及张斌主编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2001)中都有此种解释。

本文所讨论的是具有插入语功能的“也就是说”这种话语标记形式。由于“就是”的后面有一个具有言说义的“说”,这一意义实际上已经虚化;前面带有一个表示类同意义的副词“也”,很明显这里的“就是”是副词性的。整个词组具备半个插入语的条件。因为学界对插入语的定义是“在句子中不做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和状语,同时既不表示连接作用也不表示语气,在句子里不跟别的成分发生结构关系。”(叶南薰,1958)表一是学界对插入语的形式的分类,主要参照孔筝的《现代汉语插入语简析》,是四川师范大学的硕士论文。需要说明的是“>”表示在句中位置出现的概率前者大于后者。

从表一可以看出“也就是说”属于完形式插入语,但是由于“也就是说”在句中比句首更为常见,因此具有连接前后不同项的作用,在语义上有多种联系(下文将详细阐释)。因此严格来讲“也就是说”是半个插入语,即形式上符合但是在功能和作用方面与典型的插入语又有不同的一面。

表一 插入语的研究成果

二、“也就是说”研究概况

就目前学界研究的情况而言,针对“也就是说”这种话语标记形式的论述是伴随着“就是说”这种标记形式出现的。徐志红(2003年)研究了电视访谈中出现的“就是”与“就是说”运用不规范而导致的赘言现象;盛新华,邱野(2009年)对“就是说”进行研究并总结出其体现的八种语义关系,分别是:解释与被解释的关系;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深奥与浅显的关系;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强调与被强调的关系;概括与被概括的关系;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前提与被前提的关系。他们还将肯定性语气的强弱程度做了如下排序即“就是说”大于“这就是说”大于“也就是说”。该文仅承认三者之间有着细微的差别,但是并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插入语研究领域,还有诸如重述领域,运用语用学明示——推理原理(何自然、冉永平《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等都给予了多方位的论述。

三、语料说明及数据分析

(一)语料说明

本文使用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检索得到的“也就是说”的句子为语料,并进行了手动筛选。因为:第一,有些句子并不符合本文所要求的条件,即不是处于前后项之中的“也就是说”;第二,更为重要的是此语料库语料来源处于同一文体的较多,例如:

(1)一扇车门实际活动的过程如图1的形状,它是由圆弧MN和星形线弧NP构成。[也就是说]这扇车门活动的范围,是由扇形OMN的面积、三角形ONQ的面积与星形线弧所组成的曲边三角形面积的和所组成。

(2)一般说来,指数大于2的任何次幂不可能表为两个同样方幂之和。[也就是说],当n>2时,n次方的不定方程(x的n次方加y的n次方等于z的n次方)没有正整数解。

(3)[也就是说],这个三角形是等腰的。

(4)47÷35=1……余12。[也就是说],如果笼子里的动物每只都只有1对脚,就会多出12对脚来,把这12对脚分别加到有2对脚的动物身上。

(5)在闹钟、飞机等的外形图中,可以找到一条线(虚线所示),线两边的图形是完全一样的。[也就是说],当这条线的一边绕这条线旋转180°后,能与另一边完全重合。在数学上把具有这种性质的图形叫做轴对称。

以上五个例句来自该语料库并且是连续出现的,全部选自《中国儿童百科全书》。通过下文的语义对照表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们的归属情况(除去例3):解释与被解释(例1)、解释与被解释(例2)、抽象与具体(例4)和解释与被解释(例5)。

从中不难看出,若按照顺序进行语义分析,体现不是很全面,覆盖面较窄。基于以上这两项标准的考虑,最终选出来共计1028个“也就是说”;然后对他们进行了人工统计,以此揭示出了“也就是说”具有的语义倾向性分布情况,见表二。

表二 “也就是说”语义倾向性分布

(二)数据分析

“‘也就是说’这类插入语的作用就是对某一信息进行澄清、重新叙述或更正,甚至是一种求证,目的是使所传递的信息更加简单清楚,让听话人更容易理解该信息。我们发现,插入语之后的信息总是比其前面的信息要简单些,听话人也更容易理解。”(何自然、冉永平,2006年)。虽然以上结论是从口语语料中得出的,但是正如钱冠连先生所说的,“话语无非是加上了标点符号的语言”。因而,虽然本文所用语料是书面性质的材料,但是“也就是说”所具备的话语标记的内涵并没有缺失,只是显性的发话者是作者,接受者是潜在的读者罢了。两者之间传递的依然是信息,语境也变成了言内语境(王建华、周明强等),最终的目的依旧是通过信息的无缝流动,使作者传递知识的意图得到很好的体现。这期间所体现的解释与被解释、概括与被概括、限制与被限制等诸多意义占据很大的比例,这正好符合明示——推理之间的最佳关联原则(“也就是说”使前项更容易理解,信息承载在前项)。另一方面,补充与被补充、强调与被强调、前提与被前提利用率偏少,也是因为他们侧重后项信息的内涵。尤其是前提与被前提,通过严密的逻辑形式所得出的结论与之前的各种意义所获取的信息的难度显然增大(信息承载在后项),例如:

“剧院这个东西你想取胜, 可以, 但是你内涵要好, 取胜的肯定是内涵, 取胜的是创新, 而不是克隆,而不是模仿,也就是说,你必须保持你自己独特的声音。”(舒乙《老舍的爱好》,百家讲坛)作者运用的是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推导过程如下: 大前提: 要在剧院取胜,或者是内涵,或者是创新,或者是克隆,或者是模仿。小前提: 取胜的不是克隆,也不是模仿。所以,取胜的是内涵,是创新,即必须保持你自己独特的声音。(盛新华,邱野,2009)

在语料统计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即剩下的深奥与浅显、抽象与具体一项可以作为一个缓冲地带(频率在中间的位置),成为了信息承载的分水岭,如表三所示:

表三

中间两项都可以在其它不同的意义项中使用,并且也从另一方面揭示了“也就是说”在语义倾向性方面是侧重于前项的。

四、余论

通过对“也就是说”的语义分析得出,此话语标记无论是处于句中还是句首都倾向于信息承载的前置,但是也有很多方面需要继续探讨。本文所搜集的例子来自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在统计过程中,我们发现例子出现的文体覆盖面不是很广泛,局限于科技类的著作。因此,今后对“也就是说”所承载的这些意义所在文体的分布情况需要进一步探索。通过这种广泛的文体覆盖程度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对我们先前的结论进行更进一步的佐证。此外汉语语言学界对存在众多并且广泛的话语标记,个案研究较多,系统研究较少;现在研究的成果当中虽然有些规律性的探讨,诸如从逻辑意义层面所做的形式化的描写等。但是由于语用学语境理论方面研究的滞后性,限制了从外部社会角度进行的阐述,导致了所得结论具有较大的疑惑,确定性的程度受到质疑。本文只是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浅层次的描写和分析。笔者认为,这些现象和方向性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何自然,冉永平(等).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孔筝.现代汉语插入语简析[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3]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盛新华,邱野.“就是说”所标示的A、B之间的语义关系及语用特点[J].延安大学学报,2009.

[5]叶南薰.复指和插说[M].上海: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8.

猜你喜欢
语料现代汉语语料库
基于归一化点向互信息的低资源平行语料过滤方法*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可比语料库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把”字句的句法语义标注及应用研究为例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