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乡村别样美
——尉氏县供电局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见闻

2012-05-21 09:38/_郭
河南电力 2012年10期
关键词:尉氏县农网供电局

/_郭 蕾

“现在俺村安装的变压器容量大、电线粗,电想咋用就咋用。俺想用冰箱就用冰箱,想看电视就看电视,能用的家用电器全都可以尽情用,再也不会因为电压低而受到影响了!”8月底,笔者来到尉氏县不久前刚刚进行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的朱曲镇湾李村采访,家住该村3组的村民李瑞高激动得像个孩子。2012年,尉氏县供电局投资1945万元进行农网改造升级,实施了大马、朱曲等32个单项工程,使这些村庄的用电状况得到极大改善,电网坚强、电压提升,给农民铺好了一条幸福路。

“抬脚踏上水泥路,出门开着小轿车”

尉氏县五里岗村是一个只有127户、408口人的小自然村。以前,村里只有一台50千伏安的变压器,光照明都还不够用,更别说干一些副业加工了,村民想都不敢想。去年年底,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施工队将村东头的50千伏安变压器换成100千伏安,村北头和村西头也分别增加了一台变压器,给这个村送去了“财神”。棉短绒加工户奔走相告,欣喜若狂。3个月内,先后有10多户农民办起了自己的棉短绒加工厂。短绒加工形成规模后,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村民纷纷自发联合安装变压器,李振生率先出资在自己的加工厂安装了一台315千伏安的变压器,截至今年6月底,这个400多口人的小村,变压器增加到12台,月用电量达120多万千瓦时。

精心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随着用电量的增加,该村的棉短绒加工业迅速膨胀。从事棉短绒加工的农户由过去的12户增加到现在的60多户,仅棉短绒一项,每年可为村民增加收入100多万元。

致富后的五里岗村民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家家户户购置的家用电器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差,光10万元以上的小轿车就有12辆。“抬脚踏上水泥路,出门开着小轿车”成了村民的口头禅。

做饭不受烟气罪

尉氏县丁庄村有1400口人、1100亩土地。前几年,这个村既不显山又不露水。可近年来,丁庄村突然火得让人刮目相看。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冀灿平告诉笔者:“丁庄村过去是出了名的穷村,现在全村拾起了磨豆腐的看家本领,走上了致富路。”

正在家里磨豆腐的71岁老汉赵全义动情地说:“过去俺家磨豆腐都是由三四个人推,掏力不说,大半天才磨一锅豆腐,现在用上了电,一个人半个钟头就能磨一锅,功效提高几十倍。”

冀灿平向笔者介绍说:“俺村上个世纪80年代从油灯的‘黑暗’中解放出来,走上了光明路;到上世纪90年代,以电铺路、搭桥,迈上了盼富裕、求发展的征途;去年,村里与供电局一道加大投入,新上了电气化村建设的电气设备,改造了村里的所有线路,家家安上了漏电保护器,不仅用电安全了,而且停电的次数也大大减少了。前几天下了一场暴雨,搁过去一定会有很多跳闸、断线的,而现在仅有两户村民家停了一会儿电。过去村民是一年到头靠出力流汗去收割耕种,现在是电闸一合、机器一开去种地,真是大不一样啊!”

农村电网改造,让丁庄村妇女彻底得到了解放。过去烧水做饭,靠的是一把柴一铲炭,一天下来,衣服脏得没法看。现在家用电器进入了农家,什么电饭煲、电磁炉、饮水机……喝水吃饭大都实现了电气化,洁净卫生还省钱。当了几十年“伙夫”的村民刘秀荣,如今是一个农家小超市的老板,一天收入百十块。她风趣地说:“这都是托了电的福,妇女们才不再受那烟气罪啦……”

“石块块”琢成“钱串串”

鹿村是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专业村,是全省著名的玉雕专业村。全村有420户人家,其中210户从事玉雕业,拥有各种玉雕机1000多台,年产值1500万元。

8月27日上午,笔者来到鹿村采访。刚到村头,就听到机器加工玉石的声音。笔者走进村民周洪跃的家中,只见院内摆放着一堆堆料石。

“你家有几台机器啊?有多少人在给你干活儿?”笔者问周洪跃。

“我这里规模不是很大,仅有10台机器,10来个人在家干活儿。”周洪跃告诉笔者,“我才干了3年。”

“10台机器一年能挣多少钱?”笔者问。

“嘿嘿,不多,一年也就七八万元。”周洪跃说,“俺村能有今天,全靠的是电网强壮啊!”

从前的鹿村,解石、雕刻、钻眼、打磨全靠手工操作,几天做不了一件活,虽然作品工艺好,卖得也很不错,但无法形成规模,有大的定单也不敢接,只能望“财”兴叹。后来,县政府决定申报鹿村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专业村。尉氏县供电局了解情况后,立即拨专款20万元,在村子安装了两台50千伏安的变压器,架设线路2300米。2011年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尉氏县供电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鹿村,专门派技术人员勘察负荷使用情况,今年4月28日,又一台150千伏安的变压器落户该村。电力充足了,又有石雕厂、制香厂等近10家企业在该村落户,还有一些新的项目也相继上马。村党支部书记周平正说:“石雕厂从毛坯加工到精品形成,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电。供电所专门安排两个农电工为我们服务,这几年我们从未因为电的问题耽误过生产,真得感谢他们啊!”

如今,全村吸引了邻村600余人在本村就业,工人最高月工资2000多元。电,正带动鹿村村民向幸福生活奔去……

笔者一行在尉氏县乡村采访

猜你喜欢
尉氏县农网供电局
铜仁德江供电局:节后特巡保供电
防城港供电局:多措并举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小鲜农网”带庐江小农户脱贫致富
尉氏县
尉氏县城区地下空间利用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万家灯火 南网情深
尉氏县国瑞种植专业合作社
尉氏县
分析低压集抄系统在农网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农网升级过程中如何有效避免相序相位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