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分析

2012-05-31 06:46王颖瑛
当代医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纤溶标志物血栓

王颖瑛

机体内血管内皮、凝血、抗凝、纤溶、血小板和血液流变学等方面发生变化,破坏了促凝与抗凝之间的失衡状态,导致机体进入促进血栓形成的病理状态,即为血栓前状态[1]。糖尿病(diabtes mellitus,DM)是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其发病涉及多种致病因素,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常常累计多系统、多器官受损[2]。本研究中,2011年3月~2011年9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其血栓前状态标志物进行检测并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3月~2011年9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22.5~41.0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结果,符合WHO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妊娠糖尿病。来自产检中心的10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年龄21.2~39.7岁。在年龄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仪器和试剂

使用日本HITACHI7070A、国产TYXN-96多功能智能血液凝聚仪、318-MICROPLATE READER全自动酶标仪,试剂盒购自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

表1 两组患者PT、APTT、TT结果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PT、APTT、TT结果的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PT(s) APTT(s) TT(s)对照组 100 14.33±1.57 34.83±4.52 18.13±2.46观察组 100 12.82±1.23* 27.87±3.46* 16.34±2.09*

表2 两组患者PAGT:MAR、vWF、FIB、CRP和t-PA结果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PAGT:MAR、vWF、FIB、CRP和t-PA结果的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PAGT:MAR(%) vWF(%) FIB(g/L) CRP(mg/L) t-PA(ng/mL)对照组 100 62.13±6.46 88.42±11.45 2.58±0.34 2.26±1.13 4.35±1.03观察组 100 79.11±4.52* 143.26±16.74* 3.99±0.32* 7.61±1.34* 1.93±0.34*

1.3 检测方法

1.3.1 血样采集与处理 空腹静脉采血2份,其中1份注入以0.109 mol/L枸橼酸钠与全血1∶9抗凝的凝血专用试管,轻轻混匀。3000r/min离心15min,收集上层液;另1份注入试管并分离血清。立即测定空腹血糖、CRP等。

1.3.2 测定方法 采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AGT:MAR(用ADP做诱导剂);采用比色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采用凝固法,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使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CRP)和肝肾功能。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PT、APTT、TT结果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PT(12.82±1.23)s、APTT(27.87±3.46)s、TT(16.34±2.09)s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PAGT:MAR、vWF、FIB、CRP和t-PA结果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PAGT:MAR、vWF、FIB、CRP水平明显升高,而t-PA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的病因目前仍不是很清楚,是多种病因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常累及多脏器受损,而妊娠的孕妇由于自身生理特点,其机体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凝血和纤溶状态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3-4]。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t-PA,具有调节纤溶酶的活性,在凝血与纤溶平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5]。vWF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vWF是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糖基化蛋白质,作为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的标志物,在启动外源性凝血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6]。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vWF水平明显升高,而t-PA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相对较为严重,与文献报道的结果相一致。当机体发生炎症时,血浆CRP浓度就会出现显著变化,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CRP水平明显升高,也证实了这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机制中,有研究发现可能与CRP升高有关,APR激活凝血系统和补体系统,破坏机体的凝血和纤溶之间的平衡状态。所以,上述血栓前状态标志物的检测,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考虑到其特殊的机体状态,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血栓前状态标志物(PT、APTT、TT、PAGT:MAR、vWF、FIB、CRP和t-PA)的检测,对于早期预防血栓形成及防治血管病变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1]王菊荣,闫华,尹桂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栓前状态标志物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基层医药,2008,11(12):1441-1442.

[2]牛海英,牛秀敏,门剑龙,等.妊娠高血压患者血中纤溶分子标志物水平变化的意义[J].中国医药,2008,3(11):718-719.

[3]张有华,孙宇焱,张月芳,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栓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4):8-10.

[4]李玉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5例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J].当代医学,2010,16(4):2-3.

[5]高志玉,张志华,严菊浓,等.47对临产妇及初生儿凝血、抗凝及纤溶水平的对应检测[J].浙江医学,2010,23(7):390-392.

[6]丁芳林,刘丛,李丽文,等.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栓标志物及血小板活化状态研究[J].血栓与止血学,2009,15(3):131-132.

猜你喜欢
纤溶标志物血栓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美国FDA批准Ryplazim用于成人和儿童治疗1型纤溶酶原缺陷症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在妊娠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