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与静脉丙球联合治疗新生儿病毒性肺炎临床效果研究

2012-05-31 07:22张志刚张松阳红华夏晓芹
当代医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干扰素抗病毒病毒性

张志刚 张松 阳红华 夏晓芹

病毒性肺炎是新生儿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新生儿健康。本研究旨在观察干扰素与静脉丙球联合治疗新生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6月~2010年5月在我科住院、符合病毒性肺炎诊断标准的新生儿95例,患儿有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肺部可闻 音;血常规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病毒检测阳性,肺部X线片见大小不等的点片状、斑片状影。病程中尚未使用过抗病毒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与静脉丙球联合治疗组和病毒唑对照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患儿中男26例,女19例,平均日龄(14.5±3.5)d;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平均日龄(13.6±3.9)d。两组患儿性别、日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临床症状、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对症支持处理,抗生素防治细菌感染,但均未给予抗病毒治疗。治疗组:给予α-2b干扰素100万U/d,肌内注射,连用5d。静脉丙球1g/kg,静脉滴注1次。对照组:病毒唑5mg/kg,2次/d,静滴,连用5d。

1.3 疗效判定

疗效判断标准:(1)治愈:用药1周内体温正常,咳嗽、气促消失,肺部 音消失;(2)好转:用药1周内咳嗽、气促减轻,肺部 音减少;(3)无效:用药1周后症状、体征无改变或1周后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α-2b干扰素与静脉丙球联合治疗组患儿在退热时间、咳嗽、气促和 音消失时间4项指标上明显短于病毒唑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表2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疗效分析 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亦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新生儿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疾病之一。病毒是新生儿肺炎的常见病原体,特别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1]。由于新生儿呼吸道黏膜清除功能不成熟,气道窄,免疫力低下,易罹患肺部感染[2]。

新生儿病毒性肺炎常规治疗方法以对症、支持、防治并发症为主,在临床应用的抗病毒药物中,因病毒唑抗病毒谱广而应用较多,但其疗效并不理想,抗病毒作用有限[3]。干扰素是机体有关细胞受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低分子量的含糖蛋白,它能抑制病毒的复制和病毒由感染细胞的释放。是目前抗病毒药物中最强的一种,此外,它还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4]。

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是病情容易加重、反复,不易痊愈的主要原因。新生儿IgG反应延迟、抗体产生少而慢,因此,IgG水平在感染肺炎后常无明显变化,且较容易建立免疫耐受,直接影响患儿的康复,因此,对病毒性肺炎患儿,补充丙种球蛋白,将有利于患儿的恢复[5]。静脉丙球是从健康人群混合血浆中分离提取的,保持了IgG分子天然结构的多价抗体血制品,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作用,可阻断异常的免疫反应,同时具有抗病毒抗原和抗细菌抗原的双重功效,使机体被动获得对各种微生物的抵抗力。并通过封闭Fc受体调节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拮抗物的合成和释放,调节补体系统与免疫复合物中的游离抗体结合,减少免疫复合物的炎症反应活性而发挥作用[6]。

本研究显示:与常规治疗方法比较,干扰素与静脉丙球联合治疗新生儿病毒性肺炎可明显缩短患儿气促、咳嗽、肺部 音及发热的持续时间,提高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综上所述,干扰素与静脉丙球联合治疗新生儿病毒性肺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1]李莉,秦雨春,徐放生,等.新生儿肺炎病原及临床研究[J].新生儿科杂志,2002,17(6):244-245.

[2]常立文.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J].新医学,2005,36(2):111-112.

[3]陈自励,李凤英.新生儿临床用药[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1.

[4]曲建慧,张玲霞.干扰素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6,33(1):38-44.

[5]宋燕燕,张要必,刘莎.新生儿肺炎免疫球蛋白水平与临床[J].广州医药,2001,32(3):40-42.

[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59.

猜你喜欢
干扰素抗病毒病毒性
Ⅰ型干扰素抗HIV作用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来10年该怎么做?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对抗病毒之歌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