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疗效观察

2012-06-02 08:37罗秋育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6期
关键词:腺癌宫颈癌辅助

罗秋育

宫颈癌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位居女性肿瘤第二位。2002年全球约有49.3万的宫颈癌新发病例,27.4万例患者死于该病,其中83%的子宫颈癌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传统治疗是根治性手术和放化疗。Ⅰa2和Ⅱa期宫颈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Ⅱb期以上宫颈癌以放疗为主,辅以手术,而放疗适合所有期别的宫颈癌。随着新的化疗药物的出现以及新的化疗方法的使用,化疗在宫颈癌中的作用也从术后的补充化疗、姑息性化疗,发展到术前化疗,即新辅助化疗。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在理论基础、应用指征、疗效评价等各方面渐成体系,相关研究方兴未艾[1]。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Ⅰb~Ⅱb期宫颈癌高危患者的近期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宫颈癌患者110例,年龄35~65岁,中位数年龄86岁。根据1998年FIGO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Ⅰb期40例,Ⅱa期38例,Ⅱb期32例。局部肿块大于4 cm者82例,内生型28例。病理类型:鳞癌86例,腺癌24例。化疗前后宫颈直径根据妇科检查及B超确定,所有肿瘤病灶均经宫颈活检病理检查证实为宫颈癌。治疗前做血常规,心、肝、肾功能检查,胸部X线,腹部B超,心、肝、肾功能无明显损害。卡氏评分(Karnofsky评分)≥70分。

1.2 方法 全部采用静脉化疗。86例鳞癌患者采用PVB化疗方案,PVB具体用法:第1天用顺铂(DDP)60 mg/m2或澳沙利铂130 mg/m2和长春新碱(VCR)1 mg/m2,第1~3天用博来霉素(BLM)15 mg。24例腺癌采用FCP化疗方案,具体用法:第1天用顺铂(DDP)60 mg/m2和环磷酰胺(CTX)600 mg/m2,第1~3天用氟尿嘧啶(5-Fu)500~750 mg/m2。采用1~3个疗程化疗,化疗间隔为21 d。化疗期间每周查血常规,血象低者予升白处理,化疗后2~3周查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彩超或CT、妇科检查,了解患者不良反应、肿瘤大小等情况,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再次化疗或手术。

1.3 化疗后临床疗效判断 主要结合妇科检查、B超、CT检查结果,根据WHO标准:完全缓解(CR)指肿瘤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指肿瘤缩小50%以上;稳定(SD)指肿瘤缩小或增大不超过25%,且无新病灶出现;进展(PD)指肿瘤增大超过25%或出现新病兆。有效为CR+PR。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临床因素宫颈癌NACT疗效情况 见表1。

表1 不同临床因素宫颈癌NACT疗效分析(例,%)

2.2 化疗毒副反应 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Ⅰ度22例,Ⅱ度14例,Ⅲ度4例。消化道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但程度较轻,52例为Ⅰ度反应,12例为Ⅱ度反应。

3 讨论

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手术或放疗开始前进行的化疗,也称为先期化疗,属于辅助治疗的范畴。一般以2~3个疗程为宜,肿瘤缩小即行手术;如无效则改用其他治疗方案,以免延误治疗时机[2]。Sultana等通过对宫颈癌患者行HPV检测并使用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表明,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是通过p53-Bax调节通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而起作用。也有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可促进宫颈癌患者CD+8和CD+4的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诱导产生干扰素(IFN-γ),通过免疫系统而起作用。由于化疗药物可抑制乏氧细胞DNA修复酶,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损伤修复,增强射线对肿瘤内乏氧细胞的杀伤作用,但对有氧细胞损伤很小,即为放射的增敏作用。新辅助化疗最佳适应证是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LACC是指一组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高危宫颈癌,不良预后因素包括局部肿瘤巨大(直径≥4 cm)。有研究报道局部肿瘤<4 cm宫颈癌5年生存率为80%~90%,而≥4 cm者降至50%~60%;组织分化差;宫颈鳞腺癌、黏液性腺癌和小细胞癌等不同类型的腺癌;盆腹腔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手术切缘阳性等[3]。LACC广义包括Ⅰb2~Ⅳa期宫颈癌。狭义指局部肿瘤直径≥4 cm的临床早期(Ⅰb2~Ⅱa)宫颈癌。LACC宫颈癌单纯手术或放疗不易控制,容易发生淋巴转移或远处转移,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其理想的治疗模式仍在探讨中。在新版FIGO临床实践指南中,新辅助化疗+根治性手术+辅助放/化疗已被列为对肿瘤直径≥4 cm的Ⅰb2~Ⅱa期患者的一种治疗选择[4]。但是,新辅助化疗在临床上的应用仍存有争议。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宫颈癌的前景令人鼓舞,但尚未有研究证实其明显的疗效,尤其在何时进行化疗、如何确定化疗途径、如何选择化疗方案等方面都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因此,目前还不应该在临床上推广对所有宫颈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对于为保留生育功能而以化疗作为主要治疗措施的实践还仅停留在科研探索的阶段。在大样本随机双盲临床对照试验结果公布以前,临床医生要根据目前最佳的循证医学证据,为宫颈癌患者制定最佳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5]。

[1]曹泽毅.子宫颈癌治疗的变迁和思考.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39(3):212-215.

[2]包影,李楷滨.宫颈癌的新辅助动脉化疗.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19(4):208-209.

[3]宋水勤,张国楠,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现状.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2(2):22.

[4]周旭光.32例宫颈癌术前化疗疗效观察.重庆医学,2008,37(16):1822-1823.

[5]胡春秀.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皖南医学院学报,2010,29(1):44-46.

猜你喜欢
腺癌宫颈癌辅助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云南地区多结节肺腺癌EGFR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十二指肠腺癌88例临床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易混淆车辅助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胃腺癌组织eIF3a 和MMP-12 表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