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对围绝经期冠心病患者疗效研究

2012-06-02 01:21田素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6期
关键词:绝经期阿托血脂

田素荣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绝经女性冠心病的发病及死亡率比男性高43%,是绝经前的4~5倍[1,2]。本研究对来我院就诊的147例围绝经期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分析,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围绝经期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来我院心内科就诊的围绝经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绝经前患者45例,绝经后患者102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为(47.23±8.05)岁。排除肿瘤、生殖系统、肝肾疾病。

1.2 研究方法 ①分组及处理 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凝、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肌耗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用阿托伐他汀10 mg/d,每天晚饭后2 h服用。②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一个月后,两个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程度,主要症状,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评估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前后,空腹状态抽取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生化测定仪分别测定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

1.3 统计方法 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采用检验分析;观察组用药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采用t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观察组平均年龄为(48.15±7.0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7.08±8.01)岁,两组患者病因、年龄、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55.7%,95.7%;对照组临床疗效显效率、有效率(治疗效果达到显著、改善的例数总和/总治疗例数×100%)分别为31.2%,80.5%,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2.3 观察组用药前后血脂水平变化 观察组治疗前后TC、LDL-C、HDL-C平均水平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2 观察组用药前后血脂水平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绝经是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从40岁左右开始至停经后12个月内的时期),妇女在进入绝经后会出现许多不同于男性的解剖和功能上的特殊变化,常出现高血压、心前区闷痛不适、心悸、气短,动脉硬化发生率增加,冠心病发病率也上升。临床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脂,可显著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阿托伐他汀治疗后TC、LDL-C、TG水平将会下降,其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55.7%,95.7%,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用药后血脂水平较用药前有所改善。

综上所述,给予围绝经期冠心病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有助于患者心绞痛缓解,降低血脂水平及心血管事件发生[3-5]。

[1] 孙晋国.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高脂血症的降脂作用及安全性观察.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9):1459-1460.

[2] 李红娟,刘军,刘静,等.他汀类药物在中国极高危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现况.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11):1033-1037.

[3] 储毓舜,田军,孙婧,等.围绝经期女性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相关分析.中国循环杂志,2011,26(2):105-108.

[4] 崔美平,廉哲勋,刘伟伟,等.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发病特点.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1,03(5):362-364.

[5] 黄彦生,李静宇.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氧化还原态的影响.中国综合临床,2009,25(9):944-947.

猜你喜欢
绝经期阿托血脂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健康教育在围绝经期阴道炎预防中的效果研究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你了解“血脂”吗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