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场MRI对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12-06-09 03:03陈茵茵刘朝晖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7期
关键词:轴位宫颈癌检出率

陈茵茵 刘朝晖

(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 江门 529200)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67例在2008 年6月至2011年5月期间进行宫颈癌根治术的宫颈癌的患者。其中行MRI检查为34例(以下简称MRI组),年龄30~61岁,平均年龄54.32岁;其中Ⅰa期4例,Ⅰb期23例,Ⅱa期32例。行CT检查为30例(以下简称CT组),年龄28~63岁,平均51.22岁;其中Ⅰa期8例,Ⅰb期27例,Ⅱa期24例;两组患者均为鳞状细胞癌。

1.2 方法

1.2.1 磁共振设备及操作方法

采用SIEMENS NOVUSTM 0.35T永磁开放型MRI成像仪及正交体线圈,检查平扫序列为盆腔轴位TSE T1WI,TE11ms,TR 480ms,TSE T2WI(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TR 2500ms,TE 90ms加脂肪抑制,检查中将对比剂钆喷酸葡胺(Gd-DTPA)0.2mL/kg经肘正中静脉注射后扫描T1WI轴位及冠、矢状位,层厚均为6mm,矩阵均为256×256。

1.2.2 CT设备及操作方法

扫描仪采用SIEMENS SOMATOM PLUS 4螺旋CT。扫描操作过程:用纱布填塞阴道来增强CT机对器官组织边界的确认。检查前憋尿。扫描范围:从耻骨联合下缘向上至髂嵴。本组患者均经肘正中静脉注射100mL造影剂碘海醇(商品名:欧苏,300mgI/mL,扬子江药业集团)后行60s增强扫描,高压注射器速率3mL/s。

1.2.3 资料分析

将两组患者的MRI结果和CT结果进行诊断、对比。

1.3 统计学处理

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对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及四格表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共34患者行MRI检查,其中本组中有2例Ⅰa期病例均未检出,13例Ⅰb期病例中检出12例(92.3%),19例Ⅱa期病例检出14例(73.7%)。33例患者行CT检查,其中3例Ⅰa期患者均未检出,13例Ⅰb期病例检出9例(69.2%),17例Ⅱa期病例检出2例(11.7%)。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MRI在宫颈癌Ⅱa期病例检出率上与CT组具有差异性(P<0.05),而对于Ⅰa期、Ⅰb期检出率无明显差异,见表1。图1、2为宫颈癌Ⅱa期与宫颈癌Ⅱb期患者检测结果。

MRI组34例病例中,共检出有31基质浸润(91.1%);20例阴道侵犯(86.9%);5例宫体侵犯(83.3%);2例淋巴结转移(28.5%);2例宫旁侵犯(100%)。CT组33例病例中,共检出有24例基质浸润(72.7%);2例阴道侵犯(9.5%);2例宫体侵犯(28.5%);没有淋巴结转移;3例宫旁侵犯(100%)。经过统计学分析表明在基质浸润、阴道侵犯、宫体侵犯等方面MRI的检出率优于CT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宫旁侵犯检出率方面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情表2。

表2 患者浸润、侵犯、转移结果

图1 女性,50岁,不规则阴道流血,手术、病例证实为宫颈癌Ⅱa期(a:T2WI矢状位;b:T2WI轴位;c:T1WI增强扫描轴位,显示宫颈右后壁实性肿物,呈等T1稍长T2信号,边缘较清晰,侵犯阴道后穹隆,无明确宫旁侵犯,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

图2 女性,57岁,不规则阴道流血,手术、病理均证实为宫颈癌Ⅱb期(a:T2WI矢状位;b:T2WI轴位,宫颈左后壁实性占位,T2WI信号不均匀增高,左后壁浆膜层见破坏,宫旁脂肪间隙见少许T2WI稍高信号影,边缘不清晰)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①基质浸润:MRI组在对于有基质侵犯的患者中,MRI检测出91.1%,而CT只检查出72.7%的病例,二者差异局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也应注意有12例Ⅰa期宫颈癌两种方式均未检测出。因此,可得出MRI对于深度<5mm的Ⅰa期基质浸润较CT没有优势,还需要手术前进行病理活检。而对于对深度>5mm的基质浸润MRI则优势明显[1]。②阴道侵犯:MRI组中对于有阴道侵犯的患者中,MRI检测出20例,其中有3例巨块型肿瘤误诊为阴道肿瘤,MRI检出率(86.9%)远高于CT组(9.5%)。本组研究可发现MRI较CT检查对阴道侵犯的诊断更加准确,极大的降低了阴道手术中假阳性的出现和残端复发率[2]。③宫体侵犯:MRI组对于有宫体侵犯的患者中,MRI组全部检测出,但术后病理证实有1例为假阳性,但其检测率(83.3%)远高于CT组(28.5%),符合目前临床上多采用MRI确诊患者是否存在宫体侵犯的趋势。本组研究MRI组对于肿瘤蔓延超过出口的检测率国外文献报道不一致,可能是影像科医生对此诊断持保守态度有关,但MRI的检出率远高于CT检查,故目前临床上MRI检查已成为是否对年轻宫颈癌患者行子宫颈根治术的一个重要检查手段[3]。④盆腔淋巴结转移:两组患者全都进行了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处理,34例MRI组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7例,MRI正确诊断2例,假阳性1例,检出率28.5%。CT组33例手术病例中,经手术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7例,CT正确诊断0例,假阴性6例,假阳性1例,检出率为0。但综合比较CT 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标准与MRI相似,二者之间统计学差异无意义。⑤宫旁侵犯:本研究MRI组及CT组宫旁侵犯样本数过少,不足以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MRI检查对于Ⅰb期及Ⅱa期宫颈患者在浸润深度、阴道侵犯、子宫体侵犯方面得到较CT检查更加准确的影像信息,但在淋巴结转移、宫旁侵犯的判断上,MRI较CT无明显优势。

[1]Ozsarlak O,Tjalma W,Schepens E,et al.The correlation of preoperative CT,MRI imaging,and clinical staging (FI-GO) with histopathology findings in primary cervical carcinoma[J].Eur Radiol,2003,13(10):2338-2345.

[2]Sheu M,Chang C,Wang J,et al.MR staging of clinical stage ⅠandⅡa cervical carcinoma : a reappraisal of eff i cacy and pit falls[J].Eur J Radiol,2001,38(5):225-231.

[3]孙建衡.子宫颈癌及子宫体癌国际临床分期及修订的问题[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4):250-252.

猜你喜欢
轴位宫颈癌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眼镜光学成像与眼内屈光力需求须吻合
屈光不正误诊为弱视49例视光学因素影响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