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人的滇癖与家乡宝

2012-06-26 08:01周重林
读者·原创版 2012年10期
关键词:米汤烟丝蒸汽

文 _ 周重林

“滇癖”

晚清云南籍状元袁嘉谷曾经对自己的学生说,自己百无一好,却有一个很特别的爱好,他称之为 滇癖。何为滇癖 ?就是对云南一往情深的热爱与眷念,对云南地理与文化无法割舍的情感。

袁嘉谷的时代,有滇癖的不只是他一人,还有方树梅、陈荣昌、李根源这些大家。更多的普通人,则宣称自己有家乡宝 情结。

为昆明人性格作注解的,是黑格尔的地理决定论。他认为内陆居民善于沉淀和积累,中庸保守,满足于自身优势,因为他们拥有富庶的资源和稳定的生活及繁衍环境。云南坐拥动物王国、植物王国,资源丰富,气候卓越——天天是春天,人口稀少——少很多竞争压力,作为首府的昆明只用和云南其他地区随便比较便可以获得优越感。

《昆明县志》里说,吾滇人最不喜欢背井离乡。士人除了外出做官,只有赴试才肯离开家乡,否则井田桑麻,以终老田间为乐。为经商而出远门的,那是百人中不见一二。所以昆明比其他地方民风淳朴,当然也有闭塞盲目之嫌。

“悠悠呢”

独特的气候环境造就了昆明人温吞懒散的个性,这样的个性注入到了琐碎的日常生活中。你要是对一个昆明人说:你太懒散了。他会笑嘻嘻地说:懒点有什么不好?悠悠呢。

悠悠呢 是昆明人的口头禅,就是慢慢地,做任何事都不要急。你去拜访昆明人,他会告诉你,悠悠呢来;吃饭的时候,他也会说悠悠呢吃;走的时候,他又会说,悠悠呢去。如果说,这体现了昆明人无微不至的关怀,那么,轮到你等一个昆明人的时候,就会深深了解什么叫 热锅上的蚂蚁 了。昆明人说一分钟就到,结果你可能等了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都来不了。当你看到一个昆明人 悠悠呢 向你走来,你做不做得到笑嘻嘻地迎上去,告诉他慢走有益健康?

悠悠呢 使得这座城市的生活节奏异常缓慢,在昆明很少见到快走的人,一些学者解释说,昆明海拔高,缺氧,人的精神不容易亢奋。加上常年恒温,季节的更替又太不明显,导致这种慢的惰性无处不在。

早上七八点钟,在上班的路上,吃早点是一件很窝心的事情。早上十点以前,昆明的店少有开门经营的。民国时期的昆明警察,每天早上例行的任务之一就是叫昆明街道上的店铺开门,不让人们睡懒觉。

20世纪30年代,历史学家陈碧笙就发现了这个现象,说边地汉人有 四不 主义:不起早 ,怕瘴气; 不洗澡 ,怕风湿; 不吃饱 ,清理肠胃;不讨小 ,即不娶小老婆,养身体。云南是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地区,最先的外地移民几乎都被当地同化。

蒸出来的性格

以蒸锅和烟锅为代表的器皿,是昆明人用原始的繁琐来消耗时间的方式,也是他们表达情感和价值观的方式之一。不难看出,女人煮饭和男人吸水烟筒是云南最有特色的两大生活习惯,且都与蒸汽有关。

昆明人做饭其实包含两道程序:煮饭和蒸饭。流程是这样的:先把米放在锅里煮10多分钟,等煮到半生不熟时,便置于筲箕上漏干,再把米倒入蒸锅用蒸汽蒸熟,这样一来,米是米,米汤是米汤,分得清清楚楚。煮饭 的关键在于把米汤单独剥离出来,让米单独享受蒸汽,还有漏不干的米汤,也会顺着蒸锅流到下面的锅里。吃饭的时候,米汤可以当成饭汤来喝。

要是家里小孩问妈妈多久可以吃饭,妈妈会用 煮着了 或 蒸着了 来回答吃饭的大约时间。在蒸饭的同时,也是做菜的开始。

对蒸汽烹调的热爱,不仅体现在煮饭上。昆明最为著名的美食汽锅鸡和过桥米线,无一不是对蒸汽的热爱。尽管蒸被赋予了太多烹调的意义,比如这样可以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和营养均衡,但在生活快节奏的今天,叫人慢慢等待蒸出来的食物,一定会觉得原始和浪费,可是昆明人一直热衷于此。

今天随着电饭煲之类的电器出现,许多家庭已经不采用蒸饭的传统方式。蒸饭却大规模出现在饭馆中,今天到昆明的人还会看到,许多专业的煮饭公司都用很大的木质蒸子把蒸出来的饭送到一些馆子里,原始的蒸饭并没有被现代文化所取代,而是顽强地保留了下来。试想,一个从儿童时代就谙熟这套繁琐程序的昆明人,性格自幼便是蒸出来的,不温吞才怪。

等我咂锅烟

在昆明的男人圈里,还有一句话颇有意味,就是 等我咂锅烟。为什么抽烟不是论 根 呢?因为这里大部分男人都吸水烟筒。就连身边的女人也会抱怨,自家男人怎么会一天到晚抱着水烟筒。出门前,女人都要耐心等着男人把手上的烟丝吸完。而一回到家,坐到沙发上的男人第一件事还是抱起水烟筒,

咕咕咕 地吸个没完。无论做什么,都会听到男人说 等我吸口烟,就来就来。这样的语气,换到另外一个家庭或另外一种场景,都不会有所改变,最多换成这样:急什么,烟都没有吸完呢!

要是一群昆明男人在一起办事,他们会轮流抽一圈水烟筒,当做休息。一个人说我要去吸锅烟,就是告诉别人他想休息一下。如果一群男人中碰到不会抽烟的人,他的休息权会被大大削弱,成为抽烟者的 使嘴人(就是给他们去买点东西、跑跑腿之类的)。也许一个使嘴人开始并不想抽烟,但因为老被使唤,也毅然加入抽烟大军。

水烟筒在云南被叫做 烟锅 ,是一种用竹筒制成的烟具,一般长约一米,用铁条捅穿竹节,竹子三分之一处,开个小孔,斜插上一根手指大小的竹筒,作为烟嘴,灌进半筒清水,便成了水烟筒。抽烟时,将一小撮烟丝按在烟嘴上,边对着烟丝点火,边将嘴巴贴着水烟筒上端筒口猛吸,烟经过清水的过滤,去掉大部分尼古丁和杂质,变得更加醇香爽口,不会因吸烟过多而让喉咙痛、肝火盛。这正是水烟筒的魅力之所在。

昆明市郊曾有两个大型的集市——龙头街和马街,这里都是卖水烟筒和烟丝的地方,但随着集市的拆迁,昆明男人的吸烟方式也被迫从烟筒向纸烟转变,当然,年青一代中,很少见到有人抽水烟筒了。另一方面,伴随健康的理念,许多人已经戒掉了香烟。

有人曾问民国元老李根源——他留学日本,学贯中西,一个有着世界眼光的人,为什么会一直着力于整理云南史籍?李根源回答说,正因为如此,才觉得家乡先贤之可贵,一是他们确实有值得传承的才华与品质,二是自己是云南人,情感上与他们更亲近。

滇癖 与 家乡宝 ,不仅仅在生活里,还在历史和文字之中。

猜你喜欢
米汤烟丝蒸汽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短支烟加工工序间烟丝尺寸分布分析
VAS冷床烟丝回收装置的改进
基于Fluent 仿真的膨胀烟丝回潮筒的优化改进
不同干燥方式下配方烟丝的保润性能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车坛往事3:蒸汽时代步入正轨!
蒸汽闪爆
蒸汽变戏法
哈尔滨冰雪之旅
吉林冬季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