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小麦丰产栽培技术

2012-07-01 03:35张绍强
四川农业科技 2012年8期
关键词:南部县扬花三唑酮

□张绍强

小麦是四川省南部县主要小春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30 万hm2左右,产量15.21 万t。但近年来,由于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在家从事小麦种植的群众又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和小麦科学种植技术缺乏等现象,多按个人经验种植小麦,种植技术很不规范,导致小麦单位产量很低。为此,结合南部县小麦生产实际,本文从良种选用、免耕化除、配方施肥和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小麦丰产栽培技术,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

一、良种选择

优良的小麦品种是丰产稳产的内因。选种时应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包括耕种制度、生产生态条件和自然灾害特点等,因地制宜选用良种,并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具体应选用川麦42、川农10号和内麦9号等抗逆性较强、适应广的丰产优质良种。

二、免耕栽培

小麦免耕栽培是一项省工、节支、增产和增收的有效措施。小麦免耕栽培应选择水源方便,排灌便利的稻田,对墒情足能正常出苗的旱地也可采用,其技术措施如下:

1.开厢理沟 开厢理沟是解决小麦湿害的根本措施。依田而定,及时开好“三沟”,厢面宽3~4m,沟宽0.30~0.33m,沟深0.20~0.25m,做到沟沟相通,明水能排,暗渍自落。

2.化学除草 免耕田土壤缺少翻动,一般墒情较好,杂草萌发早,故播前除草十分关键。应选择除草效果好、见效快、安全性高、耐雨性强的的灭生性除草剂——农达,在播种前10~15天选择晴天用农达220ml/亩对清水45kg,用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土表,做到不漏喷。

三、配方施肥

中等以上肥力田块产量在400~450kg/亩水平,需按氮∶磷∶钾=13∶5∶5 的比例施肥。底追肥比例氮肥按7∶3 施用,磷、钾肥及有机底肥一次清。

1.底肥 一般每亩施用人畜粪2500~3000kg、复合肥40~50kg;也可用人畜粪2500kg、碳酸氢铵30kg、磷肥30kg作底肥。

2.追肥

(1)早施三叶肥,促根增蘖 小麦三叶前及时施肥,每亩用尿素8~10kg、氯化钾10kg、农家肥1500kg 窝施,促蘖早发。

(2)看苗施用拔节孕穗肥 对于生长不良的弱苗,如群体偏小,叶面积不足,叶色发黄,心叶长势不强等,每亩用尿素6~8kg。

(3)扬花初期喷施磷钾动力和速乐硼 以利壮籽,增加粒重,提高产量。

四、科学播种

1.搞好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晒种1~2天,去除病粒、秕粒,提高种子发芽率。为控制苗期病虫害和提高抗旱性,可采用包衣种,即选用2.5%苯咪甲环唑(敌委丹)悬浮种衣剂,按药种比1∶300~500 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或用2%戊唑醇(立可秀)湿拌剂按药种比1∶800~1000 进行拌种;或用20%三唑酮乳油按种子量的0.15%拌种。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可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根病及地下害虫混发地块,可选用以上药剂(杀菌剂+ 杀虫剂),混合拌种,用药量按单独使用的剂量。

2.适期适量播种 小麦应在11月上旬前播种完毕。可采用0.1m×0.2m的规格,每窝播种4~8粒。播种深浅一致、下种均匀。旱作区小麦适宜的播种深度一般为3cm,浅播压水地块宜浅,一般2cm 左右。要做到足墒播种,小麦出苗的适宜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达70%~80%。

3.旱地中厢带状种植 按1.68~2.00m开厢,小麦与玉米对半分带种植。

五、田间管理

1.苗期

(1)查苗补缺,匀密补稀 小麦出齐苗后,及时查苗,发现缺苗断垄的地块,就地疏密补齐,带土移栽。栽后及时浇水,并适当补肥,以利于早发赶齐。

(2)早施分蘖肥 在小麦三叶期或三叶期以前施用。

(3)抓好灌溉与排水。

(4)适时中耕,消除草害 第一次在开始分蘖时进行浅中耕,以松土除草为主;第2次在分蘖盛期,分蘖够数以后进行深中耕。

(5)化学调控 对旺长麦田可于小麦分蘖盛期用20%壮丰安乳油25~30ml/亩,对水30kg 叶面喷雾,能抑制叶片伸长,促进分蘖增加和根系生长,具有明显的控旺转壮作用。

2.拔节孕穗期

(1)巧施拔节、孕穗肥 一般在拔节后叶色褪淡、第1节间定长、第2节间迅速伸长时施用。

(2)合理灌排 小麦拔节以后,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的时期,需要大量水分。这时土壤水分以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

(3)化学调控 对群体偏大,旺长现象严重的麦田,尤其是稻茬麦和优质专用小麦,应在小麦起身期,用20%壮丰安乳油40~50ml/亩(旺长麦田取上限),对水30~40kg 喷雾,防止小麦后期倒伏。注意不重喷、不漏喷。

(4)预防寒流 南部县2月下旬至4月上旬常有2~3次寒流,小麦易发生霜冻危害。这一时期应密切注意天气变化,一旦有较强冷空气到来,应及早采取浇水防冻的保苗措施。如发生冻害,应及早采取浇水、追施速效氮肥等补救措施,以降低冻害危害程度。

(5)防治病虫 主要防治锈病、纹枯病和麦蜘蛛。小麦条锈病防治采取“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减少病菌的扩散蔓延。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100g/亩或20%丙环唑乳油120~180ml/亩进行防治。小麦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250ml/亩、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100g/亩,对水喷雾防治。麦蜘蛛可选用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2000倍液,对水喷雾防治。

3.抽穗成熟期

(1)科学浇水 小麦籽粒形成期间对水分要求迫切,水分不足,会导致籽粒退化,降低穗粒数。因此,对于旱茬麦田,要及时浇好抽穗扬花水。小麦扬花后大约10~15天进入灌浆期,要适时浇好灌浆水,以防止根系衰老,提高千粒重。浇水时应注意与防倒伏相结合,有风不浇,以防止后期倒伏。

(2)叶面喷肥 后期为了防早衰,延长叶片功能期,对叶片发黄有早衰趋势的麦田,要结合病虫防治,在小麦抽穗和扬花后,喷施2~3次0.2%~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在灌浆期喷1%~2%尿素溶液,可明显提高产量和品质,并可减轻干热风危害。

(3)防治病虫 于4月中下旬防治赤霉病、白粉病、锈病和麦蚜。预防小麦赤霉病应于小麦抽穗扬花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100g/亩或3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90g/亩或其他含多菌灵的复配剂。小麦白粉病和锈病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0~50g/亩、20%丙环唑乳油40~50ml/亩对水50kg 喷雾进行防治。如果发病重可在第一次施药后7~10天再施药一次。麦蚜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g/亩、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g/亩进行防治。

六、适时收获

在小麦蜡熟期及时收获,优质麦注意去杂保纯,机械收获尽量减少破碎粒,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猜你喜欢
南部县扬花三唑酮
南部县蚕桑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现状与对策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利用室内微宇宙系统研究三唑酮对淡水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桃花雪
三唑酮和苯醚甲环唑在草莓及土壤中残留消解动态
锌肥与三唑酮配合喷施对冬小麦锌营养品质的影响
重要更正
经过
三唑酮对斑马鱼和稀有鮈鲫不同生长阶段的急性毒性比较
谁是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