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庆”:西部能源新高地

2012-07-02 05:37李天星
中国石油企业 2012年8期
关键词:塔里木当量大庆

□ 文/本刊记者 李天星

火焰山下采油忙。张洪林/摄

在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史上,一个前人不曾想到、今人格外关注的新丰碑,2015年就将在中国西部的新疆大地高高竖起。2012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国石油)继“海外大庆”建成、“西部大庆”在握的当口,再次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布局—加快建设“新疆大庆”。2015年,中国石油在疆3个油田油气当量达到5000万吨。如今,“新疆大庆”建设如火如荼,一个能源新高地正在中国大西部惊世隆起。

建设“新疆大庆”的重要意义

地处祖国西部的新疆,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宝地,是中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有突出的地缘优势,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重要门户。同时,新疆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和谐稳定的责任重大,“稳疆兴疆,富国固边”的任务艰巨。

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央实施了援疆工程。全面实施对口援疆,是中央新时期新疆工作总体部署和整体安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形成西部大开发新的增长极、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的重大举措。

对口援疆是新疆的需要,也是其他地区和央企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发挥新疆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也有利于拓展全国发展的市场空间和回旋余地。

建设“新疆大庆”,是对新疆的最大支援。以促进新疆发展、建立和谐新疆为己任的中国石油,在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把新疆建成全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炼油化工基地、石油储备基地、工程技术服务基地,引进中亚—俄罗斯油气资源战略通道。

2010年夏天,围绕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贡献,中国石油在新疆独山子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大家认真分析形势和任务,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思路,切实增强主动性、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持续推进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石油党组对加快在疆业务发展进行专题研究,制定了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各单位特别是在疆企业,以经济援疆为重点,全面做好各项工作,为促进新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贡献力量。

“中国石油在新疆召开2010年领导干部会议,全面部署公司发展,并在疆实施一系列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方面的重大项目,充分体现了中国石油认真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举全系统之力支持和助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宏大气魄和坚强决心,体现了对新疆各族人民的深厚情意。”这是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主席努尔·白克力的赞誉。

在2011年中国石油领导干部会议上,董事长、党组书记蒋洁敏在主题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设“新疆大庆”的发展愿景。今年初,中国石油在2012年工作会议上又明确提出建设“新疆大庆”的工作目标;3月27日,中国石油召开党组扩大会,听取新疆3家油田“十二五”油气发展规划汇报,强调解放思想,持续创新,推进市场化机制,实现新疆2015年油气当量5000万吨目标,建设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新疆大庆”。

建设“新疆大庆”,是中国石油立足国内、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迫切需要,是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是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现实选择。

人们知道,我国陆地勘探找油基本分为东部和西部两大战略战场。从油气当量来看,西部的长庆油田、塔里木油田与东部的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成为中国石油工业的主力军。这正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石油工业战略布局—上世纪,东部被列为原油稳产1亿吨的主阵地,西部则是重要战略接替区。

如今,西部战略接替区的作用凸显。未来1至2年内,西部油田将和东部油田一样,成为国内石油工业的主阵地。按照确定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中国石油规划的“西部大庆”和“新疆大庆”油气当量就将突破1亿吨。

中国石油“新疆大庆”建设目标的提出,标志着继松辽、长庆之后国内第三个5000万吨级油气生产区建设的大幕正式拉开。

建设“新疆大庆”的资源考量

建设“新疆大庆”,油气资源是基础。有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撑“新疆大庆”建设,是业内外关注的焦点。

新疆矿产种类全、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目前发现的矿产有138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80.7%;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种有96种,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5种,居前5位的有27种,居前10位的有41种。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金、铬、镍、稀有金属、盐类矿产、建材非金属等蕴藏丰富。据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新疆石油预测资源量209.2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预测资源量11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煤炭预测储量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储量的40%。在东部传统能源基地产量下滑的背景下,新疆正在成为我国重要的油气战略接替区和“能源走廊”。

新疆能源产业将跨越到一个新高地。据悉,备受关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已获批实施。《规划》涉及新疆到2015年油气当量目标、石油储备库容目标、成品油储备基地、疆电东送等多个重要内容。

作为西北边陲的能源大省,新疆在我国能源保障供应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无论是西气东输还是疆电东送,均对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规划》的实施,将对推动新疆“十二五”期间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转变,提高能源资源探明程度、能源加工转化水平,实现能源外送又好又快和发展先进能源装备制造业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据了解,新疆《规划》到2015年油气当量超6500万吨,石油储备库容1300万立方米,其中重点确保塔里木、准噶尔和吐哈三大盆地油气产量稳步增长,重点建设独山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南疆和吐哈四大石化基地。同时,新疆将积极推进独山子、鄯善和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国家级成品油储备基地建设。

新疆油气资源丰富,仅中国石油在疆3个油田拥有的资源量就占整个集团公司的1/4,是我国油气上产的主战场。此外,新疆还将建设国家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目标是到2015年煤炭产能达4亿吨以上,外运达5000万吨。

“新疆大庆”,顾名思义,是指在新疆境内建成一个油气当量5000万吨的石油生产基地,具体包括中国石油所属的塔里木油田、新疆油田和吐哈油田,是一个3家油田油气当量集合的概念。

建设“新疆大庆”,资源条件是具备的。

联合站工作人员现场调整参数。

作为新疆石油工业的开端,独山子油矿建立于上世纪初期,是我国近代的四个油矿之一。全国解放初期,又发现了克拉玛依大油田,实现了中国石油地质勘探的第一次重大突破。从70年代末开始,在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东部、南缘和沙漠腹部展开大规模勘探,接连获得突破,发现10多个新油气田,使新疆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基地。

新疆油田是随着克拉玛依油田的勘探开发逐渐发展起来的。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1号井喷出高产油气流,宣告了克拉玛依油田的诞生。1960年,原油产量达到166万吨,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40%。目前,新疆油田已先后开发29个油气田。2002年原油年产突破1000万吨,1981-2008年原油产量保持28年持续增长。2010年,生产原油1089万吨、天然气38亿立方米。

新疆油田的勘探领域主要是准噶尔盆地,油气总资源量107亿吨,其中石油86.8亿吨,天然气2.5万亿立方米。此外,准噶尔盆地还有煤层气资源2.7万亿立方米、油砂矿资源1.3亿吨。

新疆油田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原油产量达到1200万吨,天然气产量增长到65亿立方米。奋斗目标是,到2015年油气当量达到2000万吨。

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勘探,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曾经历了几上几下的艰难历程。早期曾在盆地周缘山前地带和沙漠边缘地区打了一批深井和评价井,先后发现了依奇克里克油田和柯克亚气田,但未能取得重大突破。1979年,石油工业部地球物理勘探局从国外引进一批先进的数码地震装备和沙漠运载工具,闯入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陆续做了19条横穿沙漠的地震大剖面,发现了一批大型和特大型圈闭构造。1986年,石油工业部再次组织队伍,勘探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经过近3年的努力,轮南2井获得重大突破。1988年11月,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正式成立,并从全国调集26个地震队、40个钻井队以及其他施工队伍15000多人,各路大军会战塔里木,勘探战果不断扩大,大开发的局面迅速形成。

1989年10月18日,塔中1井喷出强大油气流,这是塔里木勘探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两新两高”(新体制、新技术,高水平、高效益)体制的指引下,塔里木先后找到了轮南、英买力、吉拉克等5个油田,一举拿下中国最大的牙哈凝析油田。1995年,塔里木建成年产500万吨原油产能,成为我国油气储量增长最快最多的地方。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总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据最新一轮资源评价,塔里木盆地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150亿吨,其中石油80.62亿吨、天然气8.86万亿立方米。截至2011年,盆地油气探明率仅为18%,勘探前景广阔。

在“十二五”规划中,塔里木盆地被列入国家能源建设的重点和要推进形成的5个油气规模生产区之一。目前,塔里木油田已经进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新时期。按照规划,2020年,年产天然气400亿立方米,石油800万吨,油气当量踏上4000万吨台阶。

吐哈油田是中国石油在新疆的三大油田之一,地处哈密、吐鲁番两个行政区。上世纪80年代末,在国家提出“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石油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吐哈油田是按照“两新两高”体制,开发建设起来的现代化油田。经过20年的发展,已开发油气田21个,累计生产原油4170万吨、天然气165亿立方米。1991年投入规模开发以来,吐哈油田历史上的最高年产油气当量360余万吨。

吐哈油田以探明规模效益储量为宗旨,以适用配套技术为支撑,坚持油气并举、储量产量并举和资源技术并举,努力实现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浅层稀油天然气、深层水西沟群致密砂岩气、鲁克沁稠油和三塘湖盆地砂岩火山岩油藏四大领域勘探新突破。三塘湖盆地是吐哈油田最具开发潜力的区块之一,现已落实三级石油储量3.57亿吨,计划钻井84口,采用“2+1”风险作业服务方式,合力攻坚开发难题,力争实现原油年产量30万吨并稳产10年。

作为“新疆大庆”的重要组成部分,吐哈油田2012年油气当量将达到342万吨,2015年油气当量要达到400万吨。

油气资源的储量是动态的,随着思想的解放,科技的进步,勘探的深入,还会有新的发现与突破。

建设“新疆大庆”的难度几何

“目前来看,资源已不是主要问题,最大的风险是时间风险。”谈到“新疆大庆”建设时,中国石油总经理、党组成员周吉平这样提醒和告诫干部员工。

形势任务教育是前提。建设“新疆大庆”,最重要、最关键的是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树立员工群众的信心。建设“新疆大庆”,油气产量需要上大台阶,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有一些干部员工对“新疆大庆”该不该建设、能不能建设、怎么建设,顾虑不少,信心不足。当前,应教育干部员工明确责任、增强信心,通过形势任务宣讲等多种手段,向广大干部员工摆实情、亮家底、论优势、明措施、看前景,讲清建设“新疆大庆”的重要意义,讲明油田发展的资源基础和技术条件,讲透面临的挑战和完成任务的措施,使广大干部员工认清形势,打消顾虑,对油田发展的任务清清楚楚,对自己肩负的责任明明白白,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凝聚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

如期建成“新疆大庆”就必须跑赢时间。对于3个油田来说,到“十二五”末油气当量达到年5000万吨,意味着中国石油在新疆地区产量要在目前基础上增加约40%,塔里木油田和吐哈油田油气当量分别要在目前基础上增加近60%和70%。仅以“新疆大庆”建设主力军塔里木油田来说,就要有6个产能建设项目和1000多公里的管线建成投产,新建和改造6座处理厂。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这么大的工程量,在油田建设史上是罕见的。

建设“新疆大庆”另一个挑战来自工程技术。“工程技术是实现‘新疆大庆’建设最关键的瓶颈。”中国石油工程技术分公司总经理杨庆理说。新疆地区工程技术之难,在于这个地区地质环境的特殊。新疆地区素有“地质家乐园”之称,其中又以塔里木油田库车山前构造最为复杂。这里的油气都隐匿在高温、高压和高含硫化氢的地层深处,最高温度达到180摄氏度,最高压力有上百兆帕,埋藏最深超过8000米。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打井,难度可想而知。

对于新疆油田和吐哈油田来说,加强在地质条件复杂的探明领域进行工程技术攻关配套,事关产量目标如期完成。

“新疆大庆”建设的大幕拉开后,中国石油工程技术板块先后多次召开新疆地区工程技术推进工作专题会或协调会,并成立了新疆大庆建设工程技术协调推进组,全力推进新疆地区石油工程技术工作上水平上质量上速度。8月2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工程技术助力“新疆大庆”建设提速专题会在乌鲁木齐召开,中国石油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廖永远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创新管理,持续推进钻井提速,确保“新疆大庆”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在疆期间,廖永远以《七律·考察新疆大庆建设有感》为题,激情赋诗:“库东山涧震天响,三塘湖里腾巨浪。火焰山下热汗飞,天山南北提速忙。新疆大庆旗高扬,石油健儿赴战场。击鼓再战四春秋,能源奇迹在边疆。”

“气要快上、油要稳增”。油气并举是“新疆大庆”建设的特点之一。在5000万吨油气当量目标中,石油占2240万吨,天然气要达到360亿立方米,油气基本上是各占半壁江山。在油气并举的战略下,每个油田战略重点各异。塔里木油田要完成天然气产量目标的86%,天然气是大头。这就决定库车是塔里木油田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贡献60%原油产量的新疆油田来说,虽然也是油气并举,但原油产量是重中之重。2011年到2015年,新疆油田原油产量要以年均53万吨的速度增长。面对几乎再造一个吐哈油田的挑战,吐哈油田油气上产任务更重。面对时间和任务的双重压力,吐哈油田干部员工坚定必胜信心,勇于迎接挑战,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只争朝夕,攻坚克难,坚决实现“上得去、稳得住、管得好”的400万吨,努力开创油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新局面。

老区要稳住,新区要净增。在非常紧迫的建设时间内,新区老区哪个都不能放松,哪一只手软都无法实现“新疆大庆”的建设目标。就目前而言,三大油田都面临老油田递减上升加快的困扰,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等都需要加大力度。

发挥一体化整体优势是建设“新疆大庆”中的关键因素,也是为“新疆大庆”建设争取主动的重要环节。此外,激活体制机制的潜力也显得不可或缺。“两新两高”机制曾为新疆油气发展立下汗马功劳,新形势下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丰富新内容,实现新突破。

实现“新疆大庆”建设目标,需要联合举力。建设“新疆大庆”,是驻疆企业的共同责任和光荣使命,各企业只有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并争挑重担,勇当排头,才能完成建设“新疆大庆”的艰巨任务。

“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建设‘新疆大庆’的规划部署、树立中国石油在新疆的形象,发挥品牌影响力,团结一心,携手共进,确保‘新疆大庆’目标的实现。”4月26日,在克拉玛依召开的中国石油驻疆企业协调组工作会议向全疆30家中国石油企业发出了《共建“新疆大庆”倡议书》。

几乎与此同时,塔里木油田、新疆油田、吐哈油田相继举行盛大而隆重的“新疆大庆”建设誓师会,纷纷争当“新疆大庆”建设的主力军、排头兵。

8月8日,中国石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北京签署协议,三方合作勘探开发新疆克拉玛依红山油田油气资源。红山油田的合作勘探开发,是中国石油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重要举措,符合国务院“新36条”和7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得到党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项目也为促进三方共同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如今,“新疆大庆”建设如火如荼,新疆正逐步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炼油化工基地、石油储备基地和工程技术服务保障基地,以及引进中亚—俄罗斯油气资源的战略通道,造福新疆各族人民的气化新疆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加快推进。

“新疆大庆”建设已经进入时间赛道。我们坚信,“新疆大庆”必将如期在中国西部呈现在世人面前!

塔里木油田井架群。东方IC/供图

猜你喜欢
塔里木当量大庆
长庆油田累计为国家贡献油气超8 亿吨
讲价
塔里木盆地新发现石油资源逾2亿吨
基于FANUC 0i-TD系统刀具磨损偏置当量手动按钮输入方法的实现
塔里木库车山前深井窄间隙小尾管固井技术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壁面喷射当量比对支板凹腔耦合燃烧的影响
大庆师范学院法学院
塔里木
塔里木触动了谁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