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

2012-07-09 18:54张宏河
群文天地 2012年3期
关键词:终生人生

张宏河

父亲辞世将近两年了,如果还活着今天是他老人家第85个生日。在这个日子里,回忆父亲的几件小事,以表达对父亲的无限思念。

父亲是旧社会的高中肄业生,在校期间书读得很好。终生以书为宝、手不释卷。性情中虽有些迂腐,但父亲一生注重个人修养,奉公守法,并以“遇事为他人着想,乃为做人的第一学问”为信条。克己奉公、克己为人、谦虚谨慎。虽遭遇了人生经历的艰难坎坷而坚守,以身作则。给我们言传身教,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榜样。

父亲年轻的时候同我们在一起时,能做的事总是身先士卒、率先而为。后来我们成人了,父亲指派谁去做某件事总是只说一遍,若不见行动,则立马起身亲为,绝不再次催促,也不责备。因此我们即便有时有懒惰之意,见父亲要动身时,就会立刻动弹,不让父亲操持。父亲的这一习惯无形中影响着我们,让我们养成了遇事尽量亲为,少指派推诿的习惯。

在我读初中期间,正是上世纪70年代之初,社会上正在内部有限范围放映日本二战期间《啊,海军》、《山本五十六》、《日本海大海战》,旨在批判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那个年代文化萧条,一票难求,谁都以能看到这类内部片子为荣。我也是十分渴望能有幸看到这耗时近7个小时的三部片子。父亲得知我的愿望,不仅为我找到了票,还专程跑到学校,买了半斤点心(那年头生活困难,点心是轻易吃不上的),一并交到我手中。当时让我惊讶和激动,也让我在15岁时看到了对我具有震撼效果的现代战争的宏大、残酷的场面以及异国社会的人情风物。父亲用自己的行动,为我在尽多的方面接受教育和启迪,体现了父亲为孩子的成长的良苦用心,让我终生难忘。

我初中二年级就中学毕业了,为了避免上山下乡,也为了到心仪的国防工办单位工作,我在家中待了近半年时光。为了得到锻炼,也为了家庭创收,在父亲单位参加货物的装卸工作,遇到重物装卸时,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也感受了为家庭创收的喜悦。记得有一次,父亲让我用人力车去东货场提几件生铁锅(因数量少派汽车不划算)。那天是个骄阳似火的暑天,当我又热又渴、汗流浃背地提上货物,吃力地拉车返回的路上,远远看见父亲匆匆向我走来,父亲接过我手里的车把,并从包里捧出一个大水蜜桃,我三下五除二就吃下去了,不仅解渴,也感受到了父亲的一片亲情。父亲拉着车,一边走一边对我说,“提这点货挣钱事小,敢于吃苦,不怕世俗对体力劳动的说辞,磨练自己的意志,才能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得稳健和长远”。父亲给我的一颗桃子和这席话,为我即将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让我受益终生。

刚参加工作到重庆学习的时候,正值“文革”后期。生产秩序不正常,常常是上班没事干。自己为学不到技术而苦恼不已。将我的经历书信告诉父亲后,父亲在回信中说,“人生在世,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能因为一时的不顺而减弱自己的进取心”。父亲在我初入社会徘徊人生的时候讲的这一席话,时常鞭策自己,使我较充实地度过了在渝近四年的培训时光。

在我的孩子刚上小学的时候,由于妻子病故,我一人父母双兼,又要上班,又要管孩子。父亲当时已退休,又在省委劳服中心兼职。每天不辞辛劳中午总要带着饭菜到我家帮我。记得有一次,我不知道为什么,不懂事的我和父亲争犟了两句,父亲听后不言,流着眼泪说,“两代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和认识会有出入,但你们现在困难,我不怪你,我还是会来的。”听完父亲的话我十分羞愧,也深深感受了父亲为儿子,为孙子那颗金子般的心。

父亲如今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用平凡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为我们后人指引着前进的人生之路。

猜你喜欢
终生人生
一只狗的终生陪伴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最后一次
飘荡的灵魂
天砚
独一无二的你
黑白人生
斜倚人生
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