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四个一”理念 建设环境友好型水电工程

2012-07-12 00:33中国三峡集团向家坝工程建设部姚元军
中国三峡 2012年11期
关键词:向家坝四个一水保

中国三峡集团向家坝工程建设部 姚元军

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是我国第三大水电站,装机容量640万千瓦。工程于2004年4月开始筹建,2006年11月26日正式开工,2008年12月实现大江截流。经过近八年的建设,向家坝水电站于2012年10月10日下闸蓄水,10月16日蓄水至高程354米,11月6日,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中国三峡集团公司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的新型水电开发理念,在水电开发中正确地处理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精心设计,做好开工前的环境影响评价

一个好的工程建设要有一个好的工程设计。为了做好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作,中国三峡集团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委托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开展了“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和“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水土保持方案”研究,并形成了相应的报告书。

报告书提出的环境保护目标是:

生态环境:维护工程建设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受影响的国家保护动物不致因工程建设而消失。

水环境:维护工程附近水域现有的功能,工程运行期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大气环境:维护施工区及水富县城、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活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使之达到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声环境:维护工程所在区域及周边区域的声环境,工程运行期质量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

社会环境:控制施工区、移民安置区地方病。传染病发病率在现状水平以下。

水土保持:预防、治理工程建设区的水土流夫,妥善处理工程施工和移民安置过程中产生的弃渣。拦渣率、移民安置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和施工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分别达到98%、90%和95%。

以上这些目标对水电工程建设来说是相当高的,要达到这些目标需付出巨大的代价和艰苦的努力。为实现到上述目标,设计方案中提出了强有力的措施。

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设计概算静态总投资(含库区)分别为5.78亿元和8.87亿元之多。

向家坝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通过国家原环保总局和水利部的批准后,工程才正式开工。

二、科学优化,把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向家坝水电站的建设与燃煤发电相比,每年可减少原煤约1500万吨,可减排二氧化氮约18万吨,二氧化硫约32万吨等有害气体。

中国三峡集团不满足于仅仅按照环评报告去做。在主体工程设计和施工阶段,为了把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和附近居民生产生活减小到最低限度,中国三峡集团和设计单位又进行了多项设计优化,最大程度上协调处理了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向家坝水电站所需的3500多万吨砂石料来自距大坝60多公里的云南绥江县太平乡人工料场。需修建一条长59公里的道路用汽车把砂石料运到工地。为了少占用耕地,少破坏林地,同时也为减少汽车运输对沿公路线居民的影响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通过优化设计,把59公里的公路改为一条长29公里的山洞,安装封闭式皮带输送机输送砂石料。此一优化,减少占用耕林地1100多亩,减少尾气排放0.15万吨。

为解决运输问题,需修建一条从宜宾县城到工地的专用公路。在线型布置上考虑到保护环境和减少扰民,中国三峡集团选择了少占土地和减少植被破坏的以隧洞为主的方案,全长12.7公里的公路,隧洞里程达5.3公里。

向家坝水电站施工期有5500万方弃渣需要大型渣场堆弃。原设计规划五个弃渣场。为了减少土地占用,经过对施工场地布置的多次调整,把一部分开挖弃渣填筑莲花池冲沟,平整后做为施工场地,同时取消了左岸磨刀溪、右岸剪刀湾两个渣场,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减少施工占地863亩。

根据经济技术比较,向家坝泄水建筑物本应采用调度灵活、运行维护方便同时也较省投资的挑流消能形式。但为了避免挑流消能产生的严重雾化对云天化生产和水富县城居民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从根本上解决泄洪雾化的问题,对泄水建筑物设计优化为不产生雾化影响的底流消能方式,为此而增加投资17亿元。

此外,在引水发电进水口布置高程、采用大型机械化施工和优化施工方法、水库移民安置方式和迁建方案等也进行了优化,目的只有一个,尽可能地减少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的不良影响。

通过网格梁植草护坡,保护开挖裸露坡地。 摄影/高峰

三、坚持“三同时”,把各项环保措施落到实处

将施工区表层腐质土收集起来集中堆,工程完建后再进行生态恢复。 摄影/高峰

提出一个好的环评报告和水保方案让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是很容易的,但要把环保措施真正贯彻落实却十分艰难。涉及到思想认识、技术难度、经济考量、管理水平、实施方案等多种因素,是个系统工程。

中国三峡集团坚决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各项环保水保措施,使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与水电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中国三峡集团成立了科技与环境保护部,建立了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管理局(原金沙江开发公司筹建处)-工程建设部“三位一体”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集团公司负责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集团公司环境保护的政策和重大问题的决策,协调内外关系,对环境保护的实际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工程建设管理局负责协调区域性、流域性的关系和研究相关的环境问题,工程建设部负责具体落实环评报告和水保方案的各项措施。

为产生噪声的混凝土生产系统装上隔音罩。

噪声监测。

集团公司把环评报告和水保方案分解到各个单项工程,把环境措施写入招标文件,与工程建设同时招标、同步实施。

集团公司在各工程建设部成立环境保护管理中心,配备专业人员对环保水保工程建设和工作过程进行全方位管理;监理单位配备环保专业人员对工程建设进行全过程的环保监理;施工单位成立或指定专门机构具体落实合同工程中的各项环保措施。

土壤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考虑到工程完建后许多场地要恢复生态,建设期也要进行大面积绿化,需要大量腐质土。向家坝工程建设部组织专业队伍,制定特别的施工措施,在大规模土石方开挖前,对全施工区的表土进行收集、堆存保护。共收集腐质土60多万方。其中约30万方已经用于施工区绿化,完建后的生态恢复用土也全部备好。

为了减少爆破震动和噪声对水富县居民的影响,经过多次研究与试验,把过去全工地同时起爆改为不同爆破区按先后顺序连续起爆,同一爆区采用毫秒微差爆破。同时严格控制单响药量,使爆破震动和噪声大大减小。

每次爆破前后都要拉响警报,警报声尖厉刺耳,水富县居民强烈要求降低噪音。但通过调整扩音器方向或采用挡护方式都不理想。我们把警报声用录音机录下来,每次爆破前后播放警报录音,这样就可调整声音大小。同时加强爆破警戒范围和力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为了降低混凝土生产设备的噪声和粉尘对水富县居民的影响,混凝土拌和楼采用双面泡沫彩板全封闭拌和楼和制冷楼,阻隔拌和楼噪声和粉尘对外部环境的影响。砂石料振动筛分设备的筛网也由原来的钢筛网改为聚胺酯筛网,弹簧垫改为橡胶垫,减少了骨料对筛面冲击产生的噪声。

为了防止出碴车辆把泥碴带上公路,在出碴道路上设置洗车池,严格控制多载,以减少跑冒滴漏。配备专业除尘保洁队伍对全工地道路进行清扫和洒水,对通往主干道的其他道路,设30米以上的硬化带,进一步减少带往主干道的灰尘和泥土。多种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路面扬尘,极大地改善了空气质量。

为了检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的实际效果,中国三峡集团委托专业机构对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效果进行监测。

向家坝建设部还积极主动地接受地方环保部门的执法监察,并按时编制月、季、年报和年工作计划按要求报上级主管部门。

对带渣施工车辆进行冲洗。 摄影/高峰

建设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 摄影/高峰

生活污水监测。

设置砂石骨料系统污水池收集处理施工污水。 摄影/高峰

四、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实现废水零排放,突出环保亮点工程

向家坝工程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为了控制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再到石化景观的异化趋势,向家坝工程选择了符合区域生态及景观特点的当地适生物种进行植被恢复和绿化,引进了先进的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技术,及时保护了开挖裸露坡地。截至目前,施工区绿化面积已达107.56公顷,网格梁植草护坡面积16.63公顷,液压喷播植草护坡面积7.97公顷。绿化美化工程和生态恢复措施使施工区生态景观焕然一新。

由于过度捕捞、江面作业废水污染、采石挖沙以及河道通航等人为因素的影响,金沙江鱼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了较大的破坏。许多水生生物都濒临绝种状态。为了保护金沙江流域鱼类资源的多样性,向家坝工程采取了人工增殖放流的生态补偿措施,统筹安排了向家坝和溪洛渡水电站鱼类保护工作,在施工区建设了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放流站主要承担了金沙江、岷江珍稀特有鱼类人工繁殖、培育和放流工作。站内养殖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达氏鲟、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金沙江特有鱼类岩原鲤、长薄鳅、厚颌鲂、长鳍吻鮈、四川白甲共7种。

2008年7月放流站正式投入使用,站内现已成功对岩原鲤、厚颌鲂、胭脂鱼、中华倒刺鲃亲鱼进行了人工繁育,并掌握了达氏鲟的人工孵化技术。截至目前,放流站已成功举办放流活动7次,共放流珍稀特有鱼苗44万余尾。根据向家坝蓄水阶段水生生物监测结果显示,在金沙江下游宜宾江段,已经采取集到多尾标记放流后的鱼苗样本。

马延坡砂石加工系统是向家坝工程所需人工砂石骨料的供应基地。砂石骨料加工系统生产废水处理方案,结合地形优势,将原有的黄沙水库扩建成200万立方米的废水沉淀池—尾渣库,施工区内砂石骨料加工系统产生的废水,在此全部得到了有效处理,同时由于沉清水全部回用,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

为了有效解决混凝土生产系统废水处理难题,向家坝工程在水电行业首次引入了DH高效旋流净化废水处理工艺。为了检验该技术的可行性,首先建立了一套处理能力为200m3/h的废水处理试验工程,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扩建工程建设,将处理能力提升到450m3/h。该生产废水处理厂的建设使向家坝工程布置的四套混凝土生产系统的废水都得到了很好的处理并达标排放,为水电行业解决混凝土系统生产废水处理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施工区建设的生活污水处理厂采用连续间歇曝气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设计处理规模为5000吨每天,污水处理后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类排放标准。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使向家坝工程施工区97%的生活污水得到集中处理,并达标排放。

五、创新管理,提高意识,使环境保护成为全体建设者的自觉行动

为了更好地落实各项环保措施,中国三峡集团制定了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通用合同条款,编入招标文件之中。在招标时要求投标者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单独列项,单独报价。

为了鼓励承包商主动做好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中国三峡集团对主要合同工程还按照合同总价的0.8‰的比例设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奖。

为了让承包商现场各级人员了解合同项目中有关环保水保的内容及其相应承担的责任,指导其做好环保工作,建设部把每个合同项目的环保条款具体要求摘编成册,组织监理、施工单位负责人、生产负责人和环保管理人员共同学习,下发各单位遵照执行。对新入场的施工队伍先进行环保、水保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环保知识的培训。还外请专家、环保部门领导来工地讲课,提高全体建设者的环保意识。如组织赴青藏铁路考察环保工作和赴日本安全环保考察,回来后做大型报告会,介绍情况。

为了做好工程阶段和竣工时的环保水保验收,向家坝工程在建设期间建立了单项工程环保和水保先行验收的制度。工程建设部在组织合同项目完工验收之前,先对环保和水保工程进行验收。环保和水保验收通过才受理合同项目的竣工验收。

工程建设部还建立了环境保护月例会制度,环保管理人员还经常深入施工区周边居民进行走访,征求他们对施工环保工作的意见,了解他们的诉求,向他们介绍我们的工程建设和环保工作情况,请他们帮助我们对施工中的环保工作进行监督。

截至2012年初,向家坝工程施工区累计完成环保水保投资5.74亿元。

建设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保护珍稀特有鱼类。 摄影/高峰

正确的理念,有效的管理,先进的措施,换来了向家坝工程环保、水保工作的成效。在工程施工期间,多次得到了国家环保部、水利部、以及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和同行专家的认可和好评。

2008年10月,由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云南省水利厅、四川省水土保持局等多家单位组成的专家组对工程截流前水土保持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组对工程已建成的水土保持设施和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工程、水土保持管理、监理、监测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同年12月,环境保护部环境评价管理司组织云南省和四川省环境保护厅等多家单位组成的专家组对向家坝工程环境保护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组认为:中国三峡集团在有序开展工程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环境管理体系健全且运行有效,严格执行了“三同时”制度,在工程截流前完成了《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意见要求的各项环保工作。

2010年,昭通市人民政府也授予了向家坝工程建设部“环境保护先进企业”荣誉称号。

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是多方面的,时间跨度也很大。有些问题还没有认识清楚。中国三峡集团在做好建设期间的环保与水保工作的同时,已经对电站建成后,枢纽运行期的环境问题开始了研究。委托相关单位,聘请环保专家对增殖放流技术、大坝下游水体气体过饱和对水生生物的影响、蓄水后水温变化及泄流方案等环境问题进行研究。中国三峡集团将尽自己所能,履行自己的职责,承担起企业所应负的社会责任,在工程建设的同时,促进水电工程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为保护环境、珍惜地球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向家坝四个一水保
向家坝水电站汛期航运调度浅析
向家坝水电站荣获水力发电科学技术特等奖
扎根基层不动摇 倾情奉献为水保
农村水利水保工程建设难题及解决措施
向家坝电站切机事件下应急补水边界条件分析
野蛮时代终结,动保行业要自律,水保协会年会透露出哪些重大信息?
水保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向家坝水生态系统保护及修复思路分析
“四个一”并举,构建自主学习型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