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是怎样追求利润

2012-07-13 02:30张劲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30期

张劲

摘要:总量控制就是垄断者能够基本影响市场交易商品的总数量,这样他们就可以抬高或降低商品的市场价格了。但是总量控制经营也要量力而行,以全国来说对小宗商品的控制也许是可行的。但是没有人能够把小麦、玉米这些巨量商品的价格控制,因为它们的产量特别巨大,任何商人想要靠囤积来影响这些商品的价格,就会像蚍蜉撼大树一样。垄断生产在社会生产中长期存在,它不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可以剥削其他生产要素;但社会主义垄断企业与资本主义的垄断企业其生产目的不一样,因此不能一概以剥削论述。

关键词:总量垄断;区域垄断;勾结垄断;行业垄断;价值剩余

中图分类号:F0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005-04

有一个经济学道理已经被不懂经济的大众所知道。当商品供应量非常充足,供应量大于市场需求时,商品的市场价格会下降;但是,当商品的供应量小于市场需求时,商品供应量非常紧张,商品的市场价格会上升。

这样的事情甚至会出现极端的情况。去年本地市场苹果价格1元/斤,市场销售了100吨,今年苹果丰收,市场提供了200吨的供应量,情况会怎样呢?大家都担心苹果烂在自己手里,会拼命降价销售,最后苹果的市场价格为0.4元/斤。农民们说了:今年还不如不丰收呢!

如果你能掌握市场的规律或者控制市场,你就可以在交易中买到便宜商品。那么你买到了便宜商品,你是不是占到了便宜?怎样才能买到便宜商品?这是我们需要考察的。

一、被控制的市场

商人们在他们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已经能够掌握商品的大致市场需求量,他们也早就知道价格变化的规律。他们利用这个规律,悄悄地追求着自己的利益。

一旦他发现市场供应小于市场需求,市场出现缺货。他决不会公开这个秘密,他会尽量长期地隐瞒市场情况,他甚至会囤积商品。他知道当竞争者介入后,就会抢走他的机会,他赚钱的机会就会变的更小。当大家都买不到商品时,有人就会多付钱买商品,慢慢地商品的价格也就升高了。

我们有时也会吃惊,今年绿豆的价格怎么这样高呢?实际上商人们比我们更早获得市场消息,有一些商人早就大量囤积绿豆,这更加剧了绿豆市场的紧张,导致绿豆价格在市场上的走向越来越高。而我们却是很迟钝地在绿豆价格已经很高时才感受到了这一点。一般来说,商人们囤积的绿豆不会一直压在自己手里,他们通常会在某个高价位时卖掉,就像人们卖掉股票一样。商人们操作市场就像股票庄家操作股票那样,而这种做法我们却很难谴责,因为我们不能限制人们储存稀缺物资,并且在合适的时候出售它们获取利益的行为。除非我们能够证明商人的行为扰乱了市场,并触犯了我们的法律,我们才可以对他们的行为给予制裁。

我们可以做出推定,现在市场或者近些年来,许多商品销售经常受到商人们的操作。在绿豆价格很高时,我们问经销商,今年绿豆是不是供应紧张?供应商告诉我们,按现在的市场价格,要多少有多少!供应商告诉我们的也是一个千真万确的道理,价格高低与缺货本来就没有关系!只要你能接受现在的市场价格,你就能购买到足够量的商品。问题是这个价格到底值不值?却没有人能够告诉我们!而实际这时市场交易的价格已远远背离了市场平时的价格。这是商品总量垄断销售的特点,这里说的总量垄断是指对销售总量有影响的垄断。

也许我们永远不知道商品真正值多少钱。但以下事实却是很清楚的:当绿豆价格较高时,今年市场上绿豆的整个销量就会减少,因为很多人会放弃吃绿豆的习惯,改吃其他的豆类,也就是说社会的总生产会减小。另一种情况是:在垄断条件下,当年的销量被确认减少了,但商人的利润却不一定减少,就像农民增产不增收一样,商人们减产也不一定减收。总利润=单价利润*销量,单价利润=销售单价-进货单价,只要单价利润能保证,商人的利益就能保证。

商人是以赢利为目的,他们不会关心社会总生产的多少。

二、总量垄断市场是为了提高商品价格或单价利润

古今中外,历史就这样进行着。商人们非常清楚,没有单价利润,即使有再多的销售也是白搭。商人囤积货物不是因为商品多,而是因为商品少。大多数情况下,商人们囤积货物都是成功的,除非他们看走了眼,进了一大堆滞销的货物,假设这种商品长期市场供应仍很充足,这种情况甚至会导致他们倒闭。商人的倒闭还说明一个问题,说明他们没有能够垄断这个销售市场。

我们继续看垄断总量控制经营。总量控制就是垄断者能够基本决定向市场提供商品总数量,这样他们就可以抬高商品的市场价格了。但是垄断经营也要量力而行,以全国来说对小宗商品的控制也许是可行的,如果你能把葱、姜、蒜在中国或者其他某一国的供应量控制,哪怕短时间的控制,你也可以获得利润。最近这些年,葱、姜、蒜这些商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也似乎被人操作过。但是没有人能够把小麦、玉米这些巨量商品的价格控制,因为它们的产量特别巨大,任何商人想要靠囤积来影响它们的价格,就会像蚍蜉撼大树一样。

这里说明商人们对商品的垄断也是有选择的,他们只能选择那些可以影响其销售量的商品,这样才能提高单价利润。

三、区域垄断也可以控制价格

垄断除了用供应总量控制还有区域控制。如果交通不便捷,或者商品的时效性太强,即使粮食这样的商品,在一定区域内也会不一样。20世纪50年代,上海的商人们就想控制上海的粮食价格,新成立的中央政府和上海市政府就加大了外地粮食对上海的供给,击败了商人的阴谋。我们知道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解决了局部市场的运输供给,打破了上海粮食市场的区域垄断。这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垄断能在一个封闭的区域内发生!

关于运输供给影响局部市场价格的情况还有很多:电视上不同城市的蔬菜价格及产地的价格大不一样,差别非常大,这与蔬菜时效性、经营渠道有关,当然也是区域供给问题;你自己生活的城市,不同社区的蔬菜价格也是不一样的,有的社区菜价高,有的社区菜价低,你也不可能为了节省一点点菜价,专门跑到另一个社区买菜。本社区蔬菜也可以形成一个小小的垄断,菜农给你提供的优惠价格,你不一定能够享受。本社区蔬菜价格的高低与本社区蔬菜销量有关,也与菜贩子们对菜市场的区域垄断成本有关。当国家城市管理人员不让菜农们在城市到处摆摊设点卖菜,菜农就只好把蔬菜卖给菜贩子;菜贩子在摊销菜市场一定成本以后,会对蔬菜进行一定比例加价销售。这种销售方式后面还可以看到。

当然,除了蔬菜以外,煤、电、水、气等等销售也都是一样道理,不同的城市或地区他们的价格也可以不一样,也可以产生类似的垄断销售。

四、勾结也是经营者垄断的类型

勾结也是垄断者之间明显的经营特点,这一点在菜贩子们身上表现的非常突出。有时你会非常奇怪,今天农贸市场内各个商家西红柿的价格怎么都是1.5元,豆角怎么都是1.8元,卖菜人好像商量过一样?对的,他们是商量过,这就是勾结。

勾结垄断不但发生在菜贩子身上,国际、国内的大寡头企业一样也会勾结。这也是勾结经营的特点,不要认为那些头顶有着光环的大鳄们就不会勾结。

五、行业控制也是垄断的一种方式

垄断还有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行业控制,国内、国外也都是一样道理,像美国微软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行业控制一般是在国内形成一个大的垄断集团或几个互相勾结的垄断集团。行业控制与行业恶性竞争一样都会破坏行业生产,因此,国家就需要对这些垄断企业进行反垄断制裁。

另外对行业控制考察的还有国家行业管制问题。国家在自来水、天然气、城市交通、公路、铁路、广播电视等领域进行垄断经营或管制,其目的是限制这些行业无序竞争。这些行业中的企业常常无法实现优胜劣汰,任何企业都达不到经济规模,其间恶性竞争持续不断,这会严重损害这些行业的健康发展。

六、中国行业垄断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垄断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1)垄断常常不是人为产生的。由于规模生产可以降低成本,因此企业自己发展规模经济就有了动力。这种规模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在产业界就会产生“自然垄断”。(2)国家行政原因产生的垄断。这种原因是因为历史、现实等主观原因造成的,有的是国家主动鼓励的垄断行为。

1.中央企业改革的二个案例。中国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形成了全国性的大的国有企业,这些生产系统构成了中国比较全面的国民经济体系,在历史上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市场经济以后,靠中央计划经营或一家垄断企业独家经营就没有办法形成竞争的市场。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央政府就对中国经济进行了体制改革,首先实行政企分开,将原来发布生产命令的中央行政机构改制为企业,再将一个大的行业央企分解为若干个央企,然后督促这些转制企业自主经营。(1)将央企推向市场后而竞争力没有下降的例子就是中国电信市场的改革,将原中国电信分解为中国移动、中国网通(联通)、中国电信等中央企业,改革后的各家电信企业更有活力,电信资费普遍下降,服务水平普遍提高。(2)石油行业垄断经营,社会议论很多。对石油行业加强管制,还是放开管制,目前仍存在争议!美国历史上也曾经对石油进行过管制,但美国现在放开了管制。中国目前处于怎样的阶段?有人认为,石油企业加强管制可以保证三大油企的开发投资,也可以为国家提供丰富的税收;再者,石油也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有人认为,石油企业之间开展竞争是有利的,即使产品价格相等,也会导致各油企服务质量竞争,如:使用更高速加油器或更便捷的加油方式等。但最终石油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是价格的,它将缩小原油与汽油的价格差额,这是竞争导致的一种有利于社会生产的自然结果。(3)什么样央企要改革?国家发改委对改革的态度是:若政府办的企业是公益性的,要不以赢利为目的;若企业是以赢利为目标,则要参与市场竞争。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其服务价格由物价局核定。

2.是国家垄断经营好,还是市场竞争好,结论并不唯一。任何行业都想被国家管制,达到垄断经营。因为那不用竞争,不用卖力工作,可以过悠闲自在的生活。一个行业是政府管制还是靠市场竞争,与本国的历史或文化有很大关系,甚至与国家的整体战略有很大关系,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国家的经验。

国有经济放弃垄断并不等于放弃了国有经济主体地位。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中国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中国国有经济对支柱产业进行控制,也是由中国公有制主体性质决定的。但是,国有经济对一个支柱产业的控制,不排除这个产业内多个国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3.地方政府不能设置变相行政许可。实践中,某些地方政府部门为了扩大自己手中的权力,在竞争性行业变相实施行政许可,也会加大该地区的行业不完全竞争。甚至导致了该行业在一定区域出现部分企业垄断。这种行为并非是国家愿意看到的,也完全违背了国家的意愿,也许它仅能满足地方或部门的某些利益要求。

4.中国企业走向市场经济的成功目标。我们再来看企业打破垄断的标准,及要不要打破垄断的问题。

(1)打破垄断的标准。打破垄断就是要形成彼此竞争的企业,且社会的总生产增大,这就是标准。如果将一个垄断企业分解为几个企业后,仍不能形成竞争,社会生产并不增大,那么垄断就仍然存在。以央企为例,在央企自身发展中,行业内形成几个大的互相竞争的央企集团,就可以提高央企自身能力与生产能力,进而降低社会生产成本。央企参与国际竞争也可以提高自身的能力,仅仅依赖国内市场垄断也没有前途,且国内市场迟早要被国外竞争者介入,提高自身的生产能力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获胜把握。

(2)一定程度垄断生产是一种现实存在。我们讲菜贩子垄断菜市场,“菜贩子垄断”是一种大众说法。实际上“这种垄断”是一种非完全竞争生产。“这种垄断”在其他任何社会生产过程都存在。我们说菜市场垄断,就不能认为菜贩子在桃子、苹果大量上市时仍会不降价销售。他们不会让桃子、苹果烂在地里。他们是按价值规律确定自己的价格,他们很清楚,降价能够带来更大市场,也能给他们带来更大利益,他们决不会错过这个季节。

事实上,完全竞争的状态在现实中却是罕见的。大大小小的“垄断”无处不在!它们的存在是一种现实!有的垄断能够被容忍,有的垄断不能被容忍!这也是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真实情况,也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不能容忍的垄断,利用反垄断法律进行制裁,也是我们社会管理的一种手段。

七、价值转移与国际贸易对中国的剥削

在分析了菜市场的经营情况以后,现在我们再来谈一个感觉更重要的问题,国际间贸易生产的影响。我们不能光谈农贸市场的事,虽然那也涉及“能够容忍”的垄断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