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现代服务业选择方法——以温州为例

2012-07-16 11:12徐剑光
华东经济管理 2012年10期
关键词:区位商象限温州

徐剑光,陈 斌

(1.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 200062;2.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浙江温州 325009;3.浙江工业大学 经贸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4)

随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中国“十二五”发展的主线,从中央到地方更加注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但一些地方不顾本地发展阶段、产业基础、消费特征等条件的限制,盲目选择“叫起来时髦、听起来振奋人心、做起来显示政绩”的现代服务业,造成规划、政策的脱离实际和资源浪费。科学进行产业选择是地方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是有针对性的出台扶持政策的基础。本文把更为实用、更好反应产业比较优势的定量指标和更具地方化特征的定性指标纳入现代服务业选择基准体系,并以温州市为例进行说明,以期为国内城市现代服务业的选择提供一个更具操作性的方法框架。

一、理论与方法

(一)理论及方法综述

服务业是生产或提供各种服务的经济部门或企业的集合[1]。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第三产业”的概念,指除了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我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第三产业分为15个门类、48个大类,为分类最多的产业。现代服务业是从三次产业的概念中逐渐演变而来的。随着中国工业化的推进,产业形态不断发展与变化,传统意义上的三次产业的划分已不能满足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的需要,从而促使了现代服务业概念的产生。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现代服务业”的概念。2005年9月,中国信息协会常务副会长高新民在“服务创新和服务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上发言指出:“现代服务业是中国的特点……在国外又叫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笔者认为,现代服务业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就是相对于传统的服务业而逐步兴起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服务业。

西方产业选择理论和方法已经就主导产业的选择确立了一些基准,代表性的有“罗斯托基准”、“赫希曼基准”、“筱原两基准”等,主要考虑的方面是产业的比较优势、关联性、增长性、生产率、经济发展阶段、可持续性等[2]。国内关于主导产业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当时主要是引进、介绍、学习和评价国外产业理论及产业政策研究。从“九五”时期开始,各地在发展规划制定中纷纷提出选择和培育各自的主导产业,而且主导产业的研究表现出由国家层面向区域层面转移的趋势。国内关于服务业产业选择的研究多基于国家层面的分析,如闫星宇等(2010)计算了我国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进行选择,主要采用的服务业选择基准包括发展潜力、技术进步、比较优势等[3]。查奇芬等(2010)同样使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进行了选择,主要采用的服务业选择基准是市场需求、增长与贡献、就业、资源环境、关联度、开发度等[4]。由于存在区域差异,国家层面的产业选择与城市层面的产业选择理论和方法都有差别,但选择基准可以借鉴。王旭等(2008)构建了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主导产业选择模型,提出了基于钻石理论的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主要方法是DEA模型和层次分析(AHP),主要使用的选择基准是需求、产业关联、要素、竞争、政府导向和宏观机会等,并以成渝经济区为例进行了应用[5]。由于近年来区域主导产业选取方法、选择理论层出不穷,选择基准也出现了多元化、混乱化的局面,甚至导致同一地区用不同的方法会选取出不同的主导产业,使产业选择的科学合理性越来越受到质疑[6]。对于纯定量方法而言,统计数据缺失或失真、指标和数据的静态性(只能反映过去)、无法全面包容发展阶段、区域差异等多重影响因素,以及方法模型过于复杂,导致了方法应用的局限。另外,在各地的服务业规划编制和政策制定中,主导服务产业的选择也常常受制于领导偏好,一些过于学术性的方法很少使用。

总之,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选择是一个复杂、多元决策问题,首先应明确可行、全面的选择基准。产业选择基准是进行产业选择时考虑问题的角度或进行选择的依据。对于政策咨询领域,产业选择的“辅助政策决策意义”大于其“学术研究意义”,因而方法的简单易操作性、数据的易得性和考虑问题的全面性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本文没有采用常用的产业选择指标体系方法框架,而是使用了一些简单、常用的定量指标和针对现代服务业特征的定性指标。

(二)城市现代服务业的选择基准

1.基于市场需求的定量基准

该基准主要针对生活性服务业。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产业增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选择使用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系数E作为考察指标,即可支配收入变化1%所引起的生活消费支出变化的百分比,见公式(1)。E=1时为单位消费弹性,E<1时为消费缺乏弹性,E>1时为消费富有弹性。一个城市拟发展的生活性现代服务业应当重点考虑那些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系数E>1的行业。

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系数

其中I代表所研究的目标行业。

2.基于比较优势的定量基准

该基准适用于生产和生活性的现代服务业。从静态来看,一个区域的现代服务业门类,应该产生于那些本地具备比较优势的服务行业;从动态来看,一些目前产业规模不大,但增长率相对较高的服务行业也应当进入重点培育的可选集。本文用“区位商”来考察静态的比较优势,突出现状产业的竞争优势;用“结构增速矩阵”来考察动态的比较优势,突出对产业成长性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

(1)区位商。又称专门化率,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将其运用于产业选择研究,通过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商,见公式(2),可以找出该区域在背景区域内具有一定地位的优势产业,并根据区位商Q值的大小来衡量其专门化率。Q的值越大,则专门化率也越大。一般来讲,区位商大于1,可以认为该产业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如果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5,则该产业在当地就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其中N1为目标区域某部门产值(或从业人员数);A1为目标区域所有部门产值(或从业人员数);N0为背景区域某部门产值(或从业人员数);A0为背景区域所有部门产值(或从业人员数)。

(2)结构增速矩阵。来源于波士顿矩阵的思想,将不同的服务行业按照现状规模和增长率进行坐标轴对应,以此来判断行业发展特征:Ⅰ象限(右上象限)行业属于现实占比高、增长速度快的行业,优势明显,是重点发展对象;Ⅱ象限(左上象限)产业一般是具有传统优势的支柱性行业,其占比高,但增长速度较慢,根据市场情况或发展条件,可能会演变成Ⅰ象限产业或衰退成Ⅲ象限产业;Ⅲ象限(左下象限)往往都是前景不好或衰退型行业,其占比和增速均较低,一般不予考虑;Ⅳ象限(右下象限)行业属于现实占比低、但增长速度快的行业,发展潜力大,可列入重点培育对象。基于以上特征,本文将Ⅰ象限称之为重点发展行业,Ⅳ象限称之为重点培育行业,而Ⅱ象限和Ⅲ象限作为待定行业。

3.基于地方化特征的定性基准

定性基准是上述定量基准的有益补充,适用于生产和生活性的现代服务业。包括:(1)发展阶段基准。在区域现代服务业的选择中,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阶段非常重要,例如由于我国地区差异较大,东部沿海地区可以发展的很好的服务行业,不一定就可以移植到西部地区,因此要对特定城市的发展阶段做一个基本判断。(2)区位比较基准。一个服务行业的培育发展,与区域发展条件直接相关,例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就离不开区位与交通条件的支撑。(3)产业关联基准。为了考察哪些生产性服务业与本区域的制造业有更大关联,或者说,基于本地优势制造行业,哪些生产性服务业是有发展潜力的,可以设置一个产业关联基准,深入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价值链特征、产业升级动向等,从而延伸出可供选择的生产性服务业。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城市现代服务业选择基准如表1所示,包括市场需求、比较优势(静态)、比较优势(动态)、发展阶段、区位比较和产业关联六个基准。其中定量方面采用了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区位商和结构增速矩阵三个指标(分析工具),定性方面主要考虑了工业化阶段与服务业结构变化、区位条件、价值链升级、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等内容。

表1 城市现代服务业选择基准

二、温州的案例应用

温州是浙江第三大城市,以民营经济为特征的“温州模式”闻名全国。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体制先发优势的弱化,温州经济结构转型的紧迫性愈发突出,温州政府急需选择符合温州实际、具备发展潜力的现代服务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下将本文提出的城市现代服务业选择基准框架应用于温州的现代服务业选择,作为本方法框架应用的一个实践案例。

(一)各基准的分析应用

1.市场需求基准

温州市的家庭恩格尔系数从1981年的60%降为2010年的33%,根据国际经验,温州已经进入富裕阶段,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温州城市居民的收入指数(以1957年为100)从1981年的218.2增加到2010年的2252.6,增长了近10倍①。可以初步判断,随着温州市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类型逐渐从温饱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过渡。下面用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来具体衡量市场需求基准。利用公式(1)来计算温州2000—2010年八个行业的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系数,在公式(1)中,I=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行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增长率用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近10年的年均增长率代表②;人均收入增长率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0年的年均增长率代表。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温州2000—2010年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系数

从温州城市居民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计算结果来看,衣着、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居住这五个消费支出领域的收入弹性E>1,也就是说,随着温州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这五个行业的消费需求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行业的市场需求空间较大。在现代服务业具体产业的选择中,基于市场需求的基准,应重点考虑这些领域。

2.比较优势(静态)基准

比较优势(静态)基准用区位商考察。本文选择浙江省作为计算温州服务行业区位商的背景区域,选取服务行业增加值指标,利用公式(2)计算各服务行业区位商。如表3所示。从相对于浙江全省的区位商来看,温州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以及居民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8个行业的区位商大于1。可见,由于温州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居民收入水平较高,金融、信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商贸流通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以及与居民生活服务相关的教育、卫生、居民服务等行业领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这些行业可以作为进一步筛选现代服务业的备选领域。另外,还可以进一步选择上述区位商大于1的服务业的细分行业区位商进行比较③。例如我们在住宿餐饮业比较中进一步发现:在住宿餐饮领域,温州的正餐服务业的区位商大于1,这可能与温州餐饮消费习惯,特别是婚宴习俗和商业交际文化有关。当然,背景区域的选择对计算结果有一定影响。

表3 2010年温州主要服务业行业区位商

3.比较优势(动态)基准

比较优势(动态)基准用结构增速矩阵进行图示化判断。计算温州14个目标行业2005—2010年的服务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以及每个行业增加值占全部行业增加值总额的比重,并列出结构增速表(如表4所示)。选择平均的增长率13%作为横轴划分标准,选择平均的规模比重7%作为纵轴划分标准,画出包括四个象限的结构增速矩阵图,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标识,将各个服务行业用大写英文字母A-N表示,见表4最后一列所示。

表4 温州服务业分行业(增加值)结构增速表

从图1可以看出,Ⅰ象限的金融业可以明显列入重点发展行业;Ⅳ象限的住宿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居民服务业这三个行业属于现状规模占比低、但增长速度快的行业,发展潜力大,应列入重点培育对象。其他象限的行业作为待定行业,可根据其具体的坐标方位,以及从其他基准进行判断的结果再综合考虑。用结构增速矩阵选择产业,由于同时考虑了增长率和现状规模,是一种动态的预测,弥补了区位商静态比较的不足。从选择结果来看,静态和动态两种比较优势基准选择的服务业都包括了金融业、餐饮住宿业、居民服务业,符合直观判断。比如金融业方面,温州民间资本号称6000亿左右④,2012年3月底,国务院批准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有机会成为民间资本集散的“资本之都”,金融业发展潜力巨大。

图1 温州服务业的结构增速矩阵

4.发展阶段基准

西方工业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主导服务业领域也不同。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前期,传统的商业服务和交通通信服务在服务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到了20世纪中期至今,生产性服务业在发达国家都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特别是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商务服务业等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保持着持续增加的趋势。从工业化阶段判断,温州正在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7]。对比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服务业的发展阶段特征,温州正在从传统的商业、交通等领域为主向金融、商务服务、科技信息、教育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发展,这些领域是进行现代服务业选择的重点,至少从发展阶段角度判断,这些领域符合温州现今及往后一段时间的阶段特征。

5.区位比较基准

温州地处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介于“长三角”和“海西区”两大经济区交界区域,是周边400公里以内最有潜力发展为区域性中心的城市。温州港口资源非常丰富,基本上能满足所有海上运输船舶的靠泊要求;温州永强国际机场是中国航线开通最多、旅客吞吐量最大的地市级航站,目前已升级为一类口岸并列入两岸直航点。温州还拥有金丽温、甬台温、诸永高速公路及金温线铁路、甬台温铁路、温福铁路等一批铁路交通线,陆上外部交通条件较好。从区位比较基准来看,以下两类现代服务业具备优势:一是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业依托的最重要条件是区位和交通,围绕航空、港口和铁路公路枢纽开展的现代化、高附加值物流服务,以及与此相关的会展、商贸等关联服务,在温州具有比较优势。二是体现区域化辐射的高端商业消费服务。作为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温州是浙南闽北商业“洼地”的必然中心,大交通尺度的品牌、休闲、时尚消费可以辐射到周边较大区域。

6.产业关联基准

温州的制造业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一方面,传统轻工产业需要向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两端转移攀升,需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涉及到的服务业领域包括工业设计、品牌营销、物流、电子商务等。另一方面,温州的装备制造业需要迈向“服务化”时代,从单纯的生产制造向提供全方位的客户解决方案转型。这种趋势必然要求现代化的生产性服务业同步发展,并与制造业在技术、价值链、产业链上加快渗透与融合。具体涉及到信息服务、软件设计、商务服务、金融保险、教育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兴起。

(二)现代服务业“可选集”的生成

通过以上基于产业选择基准的分析,可以得到一个温州现代服务业产业选择的目标行业库,并综合得出温州现代服务业的“可选集”,如图2所示。从生活性服务业来看,温州应当从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和特征相关的教育、医疗、文体娱乐、餐饮等相关的现代服务业领域进行具体行业的筛选,如健康产业、教育培训产业、休闲产业、时尚产业等。从生产性服务业来看,温州应当从与城市产业升级、比较优势、区位条件和发展阶段相关现代服务业领域进行具体行业的筛选,如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三、政策启示

本文提供了一个较为简便实用的城市现代服务业产业选择框架,并以温州为例进行了应用和说明,本文对于国内城市的现代服务业选择有如下启示:

图2 温州现代服务业产业选择逻辑框架图

首先,通过本方法选择得出的城市现代服务业目标行业库,是一个相对宽泛的“可选集”,当政府发现一些新兴的服务行业有了发展的苗头,又属于这一目标行业库,可以第一时间快速反应,比如在市场准入、金融支持、税费优惠、人才培训方面适当作为,促进该行业的快速成长。实践中,温州政府已经关注到了我们所提出的健康产业、时尚产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快速成长,并正在制定有关扶持政策。产业选择的“可选集”为政府在产业政策制定中的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可有效避免盲目选择行为。

其次,一个城市现代服务产业的发展有自发的过程,在市场竞争中寻找机会的企业主体永远比政府更早发现市场机会;另一方面,产业融合越发频繁,敏锐的企业家不断创造出新的业态甚至行业。因此,在现代服务业领域,政府的“产业导向目录”不应过细,适当“留白”将为未来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减少约束、预留政策空间。

此外,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选择是一个复杂、多元决策问题,本文的选择框架具有开放性特征,由于各地在本地产业基础、市场需求、比较优势、发展阶段等情况各异,对产业选择基准(特别是定性基准)的选取允许有针对性的调整,但前瞻性、操作性与动态性应有效结合。

[注 释]

① 本文关于温州的数据来源均为《温州统计年鉴(2011)》(实际数据为2010年)。

② 认为消费支出的增加代表了对该类产品或服务需求的增加,不考虑物价因素。

③ 细分服务行业的数据来源为温州第二次经济普查(2008年)。

④ 来源于温州市金融办有关统计,但由于温州资本常常在不同省份(甚至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业态之间随时流动,因此只是估算。

[1]王守法.现代服务产业基础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2):9.

[2]秦耀辰,张丽君.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9,(1):132-138.

[3]闫星宇,张月友.我国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6):75-84.

[4]查奇芬,陈晓燕,朱婷.我国现代服务业主导行业选择研究[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3):15-17.

[5]王旭,陈嘉佳,林云.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3):75-80.

[6]方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述评[J].现代商业,2010,(15):180-182.

[7]朱康对.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摘自“2008年温州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2-37.

猜你喜欢
区位商象限温州
勘 误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基于区位商的合肥市产业结构分析及主导产业选择
难忘九二温州行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
文化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