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新区服务贸易发展及创新突破实践

2012-07-16 11:12李宇宏张显东
华东经济管理 2012年10期
关键词:新区贸易服务

李宇宏,张显东

(1.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上海 200135;2.复旦大学 管理科学系,上海 200433)

一、浦东新区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1)服务贸易进出口稳步增长。2011年,按外汇管理部门国际收支统计新口径,浦东新区服务贸易再创新高。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51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占上海市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38.5%【1】。其中,服务贸易出口219.8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占全市45.7%;服务贸易进口131.2亿美元,同比增长19.2%,占全市30.5%,实现顺差86.8亿美元,同比增长15.1%。2012年,预计新区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将实现400亿美元。

浦东新区服务贸易进出口各项中(见图1),金融服务、通讯服务和广告宣传等服务贸易进出口竞争力继续保持上海市各区县首位;运输、咨询和旅游为新区服务贸易进出口的三大引擎;运输和咨询是浦东新区服务贸易进出口顺差的主要来源;而浦东新区服务贸易顺差是全市服务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图1 2007—2011年上海浦东新区服务贸易进出口(国际收支)规模(单位:亿美元)

(2)服务外包增势强劲。浦东新区服务外包业务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见图2)。2011年,新区企业共完成服务外包合同额27.03亿美元,合同执行额13.5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5.4%和50.9%【2】;2012年一季度,新区企业共完成服务外包合同额2.59亿美元,合同执行额2.3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5%和103%,分别占到全市总额的46%和59%。

图2 2010—2011年上海浦东新区服务外包情况(单位:亿美元)

新区获得上海市认定的服务外包专业园区累计已有7个(陆家嘴软件园、浦东软件园、银行卡产业园、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国际医学园区、863信息安全基地、金桥出口加工区),全市共有12个,占到一半以上。

(3)服务贸易重点企业发展良好。根据2011年国际收支统计口径,新区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排名前十的企业,其进出口总额占新区所有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42%,较明显的体现了龙头地位和引领作用。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大部分为运输、货代企业,如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体现了传统服务贸易行业的竞争力,也是浦东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有力支撑;其次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行业,如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等,体现了新区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方向和优势。

(4)服务贸易功能平台建设有力。新区各部门形成推进合力,不断提升各类服务贸易平台影响力。大力推动综合保税区十类专业化贸易平台建设;在巩固和发展已有专业化服务贸易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国外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档消费品保税展示与交易平台建设;逐步完善以银联卡中心为依托的国际结算服务平台,积极争取建设国际供应链服务平台和国家服务外包交易平台。一系列功能平台项目建设得到有力推进,为集聚一批高能级贸易主体、带动新区服务贸易整体水平的提升打下基础。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几年是新区服务贸易发展重要的机遇期:一是经历本轮经济周期调整后,未来五到十年,全球经济一体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新能源等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将使全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将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历史性机遇和挑战。二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服务贸易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促进服务出口,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提高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三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使上海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服务贸易是发展“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带动金融、航运、经济中心建设,推动上海向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的重要环节。上海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同步发展”。四是新区作为我国服务贸易最早开放的地区,以往的先行先发优势使新区已成为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核心区域和重要载体。新区作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先行地区,积聚了大量服务企业,为服务贸易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新区作为我国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政策和制度完善方面具有“先行先试”的优势,为服务贸易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体制环境,有利于形成与国际规范相衔接的服务贸易制度框架体系。

新区服务贸易发展也面临压力和挑战:一是服务贸易发展结构整体尚不合理,服务贸易占贸易总量比重依然偏低,服务贸易发展基础仍显薄弱,服务贸易产业结构尚不平衡。二是服务贸易质量和附加值较低,本土服务企业缺乏国际市场开拓的渠道和经验。目前从事国际服务贸易的企业以外资企业居多,服务贸易的增长存在较大的外部依赖性。三是相对货物贸易多年形成的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政府针对服务贸易发展尚未建立系统的服务和促进体系。四是新区在引进发展高附加值、智力密集型现代服务行业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国际化人才储备方面相对匮乏,影响了浦东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高。五是上海其他区域与新区在服务贸易中的竞争加强。

二、浦东新区服务贸易创新突破举措

浦东新区是上海市首批两个“贸易便利化试点示范单位”之一。在营造便捷完善的贸易环境,提升服务贸易便利化服务水平方面开展了多项行之有效的工作和积极的尝试,主要包括以下九大方面:

(1)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浦东新区出台了《浦东新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财政扶持意见》、《浦东新区进一步推进总部经济、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浦东新区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意见》、《浦东新区促进新兴服务业发展财政扶持办法》、《浦东新区促进商贸业发展财政扶持办法》等一系列支持鼓励服务贸易、服务外包、国际会展旅游、国际金融服务和其它国际专业服务发展的财政扶持办法意见及措施。

(2)在区级层面开展服务贸易统计分析工作。初步建立新区服务贸易统计分析体系,发布年度服务贸易发展统计报告,加强服务贸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服务贸易进出口研究,为下一步深化研究、进而建立新区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基础平台和数据统计分析和反馈预警机制打下基础。

(3)开展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工作。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同意,2010年10月外高桥保税区首批8家企业启动试点,2011年9月将试点企业扩大到20家。截至2011年底,试点项下贸易收支累计7357笔,专用账户结算额累计完成24.13亿美元。

(4)作为浦东综合配套改革改试点项目之一,2006年7月新区设立了“上海浦东国际展览品监管服务中心”。为延续和发挥世博效应,更好的服务会展企业,充分发挥监管服务中心作用,2012年2月15日,此中心迁至世博物流中心2号仓库运营,并正式挂牌,实现国际展览品“统一报关报检、统一查验、统一监管、统一保管”,提高了通关监管服务便利化和效率化。

(5)试点开展针对会展主承办及服务企业口岸签证备案资格申办服务,通过快捷通道,大大简化出入境办理手续,方便境外人员来沪参展、办展。

(6)开展张江生物医药企业便捷通关试点。新区海关部门从09年开始对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企业开展通关试点,通过提前报关、货到放行,事前评估、事后反馈,建立归类审价备案制等措施,提高通关效率,有力促进了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和生物医药服务外包的发展。

上海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06年开始对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企业,开展入境生物材料检验检疫行政审批和检疫监管改革试点,在风险“可控、可测、可承受”的前提下,建立“事前备案、分类管理、优化审批、强化监管、确保安全”的检验检疫新模式,实现了严密监管与快速通关。

(7)为促进入境旅游、开展商务活动便利化,开展专题调研,形成课题方案,争取包括对总部等商务人士入境实行免签政策,对过境签证的时限从原来的48小时放宽到96小时,将落地签证放宽到2人,签证时间放宽到30天。

(8)搭建服务贸易功能性平台。2011年10月27日,外高桥文化服务贸易平台挂牌成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平台”,积极为文化贸易企业提供进出口代理、保税仓储、保税展示交易及拍卖、文化专项服务等,重点发展文化信息、数字出版、动漫服务贸易,加快发展演艺、影视、出版、印刷服务贸易,在促进文化出口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9)积极发展离岸数据产业。2011年11月22日,上海云海数据中心正式揭牌,落户洋山保税港区。该中心将成为上海市最大的离岸数据产业集聚区,由“数据中心产业区”、“商务运营区”和“扩展区”组成,重点集聚云计算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增值服务产业。

三、下阶段浦东新区服务贸易工作思路及保障举措

(一)指导方针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大战略,抓住国内外服务贸易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以提升服务贸易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培育“浦东服务”品牌为中心环节,把服务贸易发展作为今后十年浦东经济贸易发展的重点,把浦东建设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示范引领区。

(二)发展目标

新区服务贸易的发展目标是: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大战略,抓住国内外服务贸易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今后三年以提升服务贸易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培育“浦东服务”品牌为中心环节,把服务贸易发展作为今后新区经济贸易发展的重点,把新区建设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示范引领区。

(1)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新区服务贸易进出口占本区国际贸易总额的比重持续稳步提高,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继续保持全市主体地位和全国领先水平。到2013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达到500亿美元,年均增速超过20%,占上海市服务贸易总额比重进一步上升。

(2)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继续保持运输、旅游和保险服务贸易等传统服务贸易的规模。增强金融、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等体现浦东比较优势的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专利和特许、教育、医疗保健、文化、体育等具有潜力的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借力上海世博,拓展文化创意、会展服务贸易。

(3)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吸引国际知名服务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营运中心和研究开发中心等入驻上海,提高服务业外资企业的质量,提升其经营服务水平。加快支持有条件的服务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逐步扩大对外投资规模,使境外商业存在规模明显扩大,企业跨国经营水平逐步提高。鼓励发展更多的专业型、技术型自然人流动,尤其重视通过自然人移动提高浦东服务业发展水平、培养服务贸易专业人才。

(4)“浦东服务”品牌逐步形成。促进新区服务贸易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品牌意识,在运输、金融、保险、旅游、计算机和信息、专业服务等行业率先培育一批品牌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逐步树立“浦东服务”品牌。

(三)发展领域

目前,新区作为国际服务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之一,在发展货物贸易、转口贸易、服务贸易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和较高的起点。新区服务贸易要重点发展运输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会展服务、旅游服务、咨询服务及文化服务。

1.运输服务

新区是上海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具有较强的运输出口竞争力。2011年新区运输服务进出口交易共涉及15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香港地区、美国和日本所占比重位列前三。新区运输服务进出口中港澳台投资企业占比最高,其次是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新区运输服务进出口主要集中在一般贸易区,其次是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占比较小。新区运输服务进出口行业集中度较高,主要是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其次是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

(1)发展方向。进一步完善国际航运产业服务体系,加快实现航运业向资源配置型业态转型升级。促进“三港三区”一体化发展,加快国际知名船公司、高能级航运服务企业、航运航空物流企业及功能性机构积聚。积极发展船舶、飞机融资租赁等高端运输服务业及其交易平台。建立内部环通和外部联通的多式联运和集疏运体系。继续拓展货物运输、船舶租赁、船舶管理等航运主体业务。

(2)重点举措。扩大航运服务对外开放试验,推动启运港退税、中资“方便旗”等政策落实和效应发挥。深化单机单船融资租赁、期货保税交割、水水中转集拼监管等改革创新。继续突破阻碍航运业务发展的税费、监管等瓶颈制约。建设国际航运服务中心、航运总部机构集聚区、航运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重大项目。大力吸引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船运经纪、航运清算等重点企业和机构。重点发展以保税区物流为主的口岸物流、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物流、以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为特征的现代物流。提高物流产业信息化水平,建立综合保税区运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动运输业向高端信息化运输发展。

2.金融服务

2011年新区金融服务出口在全市处于绝对优势,进出口总额占全市的91.4%。作为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区域,新区充分利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积聚效应,形成金融机构众多、门类齐全、创新活跃的金融核心功能区。

(1)发展方向。积极、稳妥地推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促进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发展国际金融服务外包功能,鼓励建设各类金融服务平台,打造高层次、多功能、现代化的国际金融信息产业基地。推动形成金融与航运、贸易、科技及先进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格局。

(2)重点举措。继续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总部机构、资产管理公司、银证保相互渗透的新型金融机构、信息处理和数据灾备等金融后台服务机构,以及高水平的专业咨询服务机构。加快以陆家嘴金融城为核心的金融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科技金融、金融后台服务和金融外包服务,完善张江银行卡产业园区等区域的综合配套环境。大力发展离岸金融、航运金融服务,在航运金融和保险、期货保税交割、融资租赁、国际结算等业务的发展上进一步深化突破。

3.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新区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进出口近年来持续增长,2011年贸易出口达到17.50亿美元,占上海全市的47.34%。

(1)发展方向。加快发展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重点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出口。重视发展高端信息服务外包业务,继续做大离岸信息服务外包市场,大力开拓在岸信息服务外包市场。把浦东构建成为服务外包国际交易中心、国际国内业务对接平台、企业总部集聚区和品牌营销中心。进一步促进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与其他产业的互动融合。促进高端软件外包、数字媒体外包和金融信息服务外包等集聚。

(2)重点举措。以重点项目和新兴业态为切入点,继续出台浦东服务外包扶持政策。继续吸引国际知名企业集聚浦东,加大引进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完善规划信息服务出口行业布局,继续引导企业落户园区和完善配套环境,强化其在专业领域的引领地位和对相关配套行业、企业的辐射作用。在金桥加工区建设金桥网络文化产业基地、新一代移动通信研发基地。积极争取国家服务外包交易平台落户浦东,重点支持国际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公共培训项目建设,支持外包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浦东软件园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宽“上海服务外包网”的接发包功能【3】。

4.会展服务

凭借新区良好的区位优势、硬件基础、配套服务及政策扶持,新区会展服务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的迅猛态势,会展规模居上海市前列。

(1)发展方向。新区会展服务继续以国际化、品牌化、规模化为宗旨,明确发展布局,从以往的规模化增长转向展会质量的提高。从优先发展展览业转向会议、展览同步发展。从基础硬件设施建设转向软环境水平的提高,推动新区会展服务向发达国家水平靠拢,最终将新区建成亚太新型国际会展目的地。

(2)重点举措。完善新国际博览中心会展管理保障机制,重点发展世博(浦东)会展集聚区,引导浦东南片五角世贸商城、临港地区会展场馆设施逐步开发成熟。培育品牌展会,引进国际资源,促使其向顶级的品牌展会发展。重点引进国际知名会展策划公司落户新区,有选择地引进符合新区产业发展特点的国内外品牌展会,多元化提升新区会展业发展整体质量。引进知名大型国际会议来新区举办,并提供一定的财政扶持,同时引导会议公司或会务服务公司入驻新区会展集聚区。针对当前会展业基础及配套设施尚不完备的情况,建立相关机制及预案,为企业及参展人员提供协调保障【4】。

5.旅游服务

旅游服务在新区服务贸易进出口中占比较高,2011年贸易总额在新区所有服务项目中排名第二,但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现状没有改变,继续成为第一大逆差项。新区旅游服务进出口的主要国家是美国,其次为亚洲国家和地区。外资企业在新区旅游服务进出口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次是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在2011年新区旅游服务进出口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较高,其次是批发业和零售业。

(1)发展方向。进一步强化旅游服务的支柱地位,逐步形成以吸引入境旅游为重点、境外商业存在为突破、自然人流动和过境消费为重要补充,四大创汇领域并进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格局。大力发展都市型旅游产业,利用后世博效应加快培育浦东旅游品牌。力争在近年内把浦东初步建成与现代国际商务城区相适应的,以都市观光、游憩购物、休闲度假、产业旅游和水上旅游为特色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2)重点举措。借助世博契机,策划和推介浦东旅游品牌。以旅游大项目建设为主线,促进新区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能级提升。巩固和拓展“上海桃花节”和“上海国际音乐烟花节”旅游品牌,延长其带来客流在新区的逗留时间和消费链。吸引国际体育组织、知名赛事在浦东举行,促进国际体育赛事旅游发展。做好旅游集散功能的开发,完善新区旅游会展咨询服务中心布点,进一步完善浦东旅游标识和旅游导引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以银联卡中心为依托的国际结算服务平台。加强旅游相关部门的合作协调,信息互通。引进会展旅游专业化公司,推动展览、会议、旅游之间相互联动发展。

6.咨询服务

咨询服务包括法律、会计、管理咨询和公共关系服务等。随着新区“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的逐步推进,新区咨询服务贸易也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2011年新区咨询服务贸易进出口64.66亿美元,是新区服务贸易进出口的主要项目。

(1)发展方向。配合浦东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核心区建设,提高咨询服务水平,提升浦东咨询服务能级。加强咨询服务的执业标准国际化。培育咨询服务比较优势,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咨询服务品牌。

(2)重点举措。扩大咨询服务业对外开放,继续引进国际和国内知名咨询服务机构。鼓励和培育咨询服务贸易人才中介机构,加快引进和培养咨询服务专业人才。支持本土咨询服务企业扩大跨境服务,承接国际业务。推动咨询服务企业参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咨询服务工作。

7.文化服务

在数字出版、网络游戏、动漫、新媒体等为主的新兴文化产业快速壮大的基础上,新区文化服务贸易获得较快发展。2011年新区广告、宣传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9.78亿美元,电影、音像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0.05亿美元。

(1)发展方向。积极培育文化服务贸易重点企业,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项目。构建文化服务贸易平台,助推文化服务贸易发展。加快传统文化服务贸易提升改造,积极培育新兴文化服务贸易发展。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品牌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2)重点举措。加快推动新区文化企业参加国际性活动,推动优秀演艺企业进行国际合作和跨国经营,引进国外优秀文化产品。依托外高桥区位优势,加快建成面向国际、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对外文化贸易平台。发挥动漫基地优势,推动动漫游戏出口。整合各部门资源,完善文化服务贸易统计分析体系。鼓励和支持文化经纪、版权代理等中介服务机构开展业务。支持新区文化服务类论坛及会展业务向高端发展。

(四)新区服务贸易发展的空间布局

1.布局原则

新区作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先行地区,以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张江高科技创意文化和信息服务业集聚区,上海综合保税区航运服务贸易集聚区等为载体,集聚了大量服务企业,为服务贸易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根据新区政府“7+1”生产力布局,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大战略,以提升服务贸易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培育“浦东服务”品牌为中心环节,在未来三年的发展中,新区服务贸易将按照“巩固优势,挖掘潜力,分层推进”的原则,继续鼓励各区域板块培育特色,并在未来开发中继续深挖潜力。对于特色鲜明、载体框架形成的板块,如上海综合保税区板块,应持续开发;对于载体成熟、规模具备的区域,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应继续推进、深挖潜力;对于快速发展的区域,如世博区域,应重点培育、寻求突破;对于新兴的国际旅游度假区、临港主城区版块则考虑探索发展。

2.主要区域

(1)上海综合保税区。强化国际贸易集成功能,拓展高端航运服务功能,探索离岸服务贸易功能,全面向与国际接轨的自由贸易园区转型发展。大力发展新型国际贸易结算中心业务、航运服务贸易、仓储服务贸易和文化服务贸易。进一步提升口岸贸易的服务功能。

洋山保税港区主要发展面向亚太地区的分拨配送中心、有色金属大宗商品集散中心、集装箱中转集拼中心和航运企业集聚服务中心。大力吸引跨国企业采购分拨中心、营运结算中心以及国际航运企业入驻,促进航运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开推动云海数据中心建设,配合制定有利于离岸数据产业发展的信息监管方案,逐步构建离岸数据产业集聚区。外高桥保税区继续发展进出口物流服务,大力推进保税区仓储转口贸易发展。继续吸引跨国贸易中间商在区域内集聚,扩大新型国际贸易结算中心业务的规模。开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无环境污染的非国内制造产品检测维修业务,建立全球维修检测中心。建设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平台,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推进建设外高桥贸易技术服务园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积极发展以空运进出口分拨、航空物流、飞机融资租赁、航空检测维修等为特色的运输服务。进一步强化和拓展保税区的仓储、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快件中转、研发、检测维修、展览、分拨理货、转口贸易、国际商务、信息服务、航空租赁等服务。

(2)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重点发展金融、商贸商务、航运服务及相关专业服务业,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区域、上海核心中央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端航运服务集聚区。

陆家嘴航运服务集聚区重点发展航运物流、航运金融、国际贸易等业务,加快集聚航运主体,引进一批著名船公司、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船代、货代、关代企业等,扩大船舶经纪业务试点范围。陆家嘴软件园重点发展以金融行业为服务对象的金融信息技术服务和金融业务服务外包,主要包括金融机构数据中心、后台服务中心、金融信息软件研发和运作、电子商务、金融业务咨询等。进一步开展园区软件产业支持政策的延伸协调工作。

(3)张江高科技园区。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氛围,集聚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和高素质人才,吸引留学归国人员到张江创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创意文化等领域的服务外包。建设张江文化创意和数字出版产业服务外包专业园区。

加快上海银行卡产业园建设,聚焦金融后台,重点引进金融数据处理中心和银行卡后台数据处理中心;重点发展金融业务流程服务外包(BPO),加强与陆家嘴金融CBD“前台服务+后台服务”模式的联动发展。加快浦东软件园三期建设,大力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完善软件技术公共服务、出口展示交易、公共培训、公共信息服务等服务外包推进体系。鼓励软件企业逐步进入研发设计等高附加值环节,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出口比重。大力引进外部医疗资源,支持召开相关国际会议,建设医药人才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和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的优势互补和联动发展,促进医药、医疗产品出口和医疗服务贸易出口。加快国内外从事研发外包服务的著名生物医药企业向张江药谷的集聚,推进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国际合作中心和张江药谷国际中医药会展中心建设。利用国家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准入范围的机遇,重点发展高端医疗和相关的服务外包,开展中医药医疗及保健服务。

(4)新博、世博区。依托新国际博览中心等展馆设施,承接境内外大型展会,在花木地区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商贸、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贸易出口。充分利用后世博机遇,挖掘、激活上海的世界性旅游资源,与世博会自身的世界性资源“互融共振”,以世博会展馆设施与新国际博览中心相互配合为契机和平台,促进会展旅游服务贸易出口。

(5)国际旅游度假区。以迪士尼主题乐园建设为平台,推动与迪士尼特色和本土文化融合相关的动漫、影视、演艺、图书等文化视听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承接和发展上海迪士尼乐园的溢出效应和品牌影响力,在区域内引进国际大型旅行社、旅游专业服务公司和国际知名商业零售商等,大力发展区域入境旅游和过境消费。依托度假区核心项目迪士尼主题乐园和度假区核心协调区的功能性质,与三甲港海滨旅游度假区和临港滨海旅游度假区等周边旅游资源组团式协调联动发展,打造能级高、辐射强的国际化旅游度假区,大力促进旅游会展、文化创意等服务贸易出口。

(6)临港主城区。完善、完备商务会展的主要载体建设,完成滴水湖三岛及周边商务办公、餐饮住宿、交通等会展配套设施的建设,依托临港地区主导产业基础,培育特色展览与会议产业,开创自主品牌展览与专业性会议。进一步营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文化创意和商务投资环境,发展以华语影视为核心的国际影视传媒及相关产业,依托新城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城区功能条件,努力建成面向国际国内影视传媒资本广泛合作的示范性项目。依托临港地区重装备产业基础,发展以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大型客机等机械及装备设计为主的工业设计产业。

(五)保障举措

1.政策建议

(1)深化新区服务业市场开放。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和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扩大新区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和主要区域的开放水平。充分利用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场所的功能优势,促进服务贸易发展。重视扩大现代服务进口,发挥进口促进新区服务贸易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支持新区率先建成国家服务贸易开放示范区。进一步加强国际多双边服务贸易交流与合作,深化新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管理机构之间的联系。

(2)集聚高能级服务贸易主体。多渠道引进、吸收和集聚一批高能级、有活力的贸易主体,带动新区服务贸易整体水平的提升。重点引进大型跨国企业的地区总部/区域总部、营运中心、物流中心、分拨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重点引进若干交易额达百亿元以上的、在国内市场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的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企业。大力吸引有一定海外业务网络基础的咨询服务企业集聚。大力吸引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外贸易组织、贸易促进机构和认证机构的集聚。

(3)开展服务贸易便利化试点工作。围绕服务贸易便利化试点工作,为企业进出口贸易活动提供便利的经营环境,制定、落实相关政策措施,着力深化和拓展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内涵,加强部门联动,研究小额外币兑换、外汇支持服务业发展等课题,探索建立服务外包交易中心,建设浦东新区“服务贸易便利化示范区”,争取国家、上海市层面的突破性政策率先在浦东先行先试,不断提升新区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

(4)推进服务贸易领域创新实践。加强服务贸易领域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服务模式创新和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研究。密切跟踪服务贸易各领域新兴业态、交易内容、交易方式的变化趋势,研究适应服务贸易创新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和指导企业开展相关创新。积极推进服务贸易便利化,在服务贸易工作中体现服务创新,有效提升上海服务贸易发展的规模、质量和效益。

(5)积极落实服务贸易财政政策。根据《浦东新区促进商贸业发展财政扶持办法》及《实施细则》,积极落实新区层面对服务贸易的政策扶持。积极推动公共贸易服务平台建设,对新认定的服务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予以补贴;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降低国际贸易风险、拓宽融资渠道,对新区服务贸易企业通过中信保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予以支持;鼓励企业参加境内外重点展会,对参加由政府引导和组织的重点境内外展会予以一定资助。

2.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新区服务贸易企业统计监控体系。全面开展浦东新区服务贸易统计工作,建立健全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在规范软件和服务外包、技术进出口统计等基础性统计基础上,拓展文化、金融、医药、运输等重点领域服务贸易统计。与外汇管理部门、统计部门加强联动,逐步建立新区服务贸易国际收支BOP统计和外国附属机构FATS统计分析预警机制。

(2)完善新区服务贸易推进服务工作体系。完善政府间及政府和企业间的协调沟通,形成横向联合、纵向合作、政企联系的网络状服务贸易推进工作体系。重视建设和发挥服务贸易发展协调推进机制,加强各单位间的协调配合,保证服务贸易发展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指导。依托行业管理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服务贸易重点企业联系制度。逐步建立新区服务贸易信息监测与分析机制,试点建立服务贸易预警应急机制。

(3)深化服务贸易平台建设及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大力推动综合保税区专业化服务贸易平台建设,继续提升文化服务贸易平台影响力。在巩固和发展已有专业化服务贸易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国外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档消费品保税展示与交易。逐步完善以银联卡中心为依托的国际结算服务平台,争取建设国际供应链服务平台和国家服务外包交易平台。继续争取各类服务贸易平台落户浦东。依托浦东新区现代服务业促进会等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拓展和深化新区与国内兄弟省市、与国外重要服务贸易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的机制和渠道。

(4)强化新区服务贸易政策扶持体系。充分把握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与部市合作发展服务贸易的契机,围绕各类国际服务贸易区建设,结合《关于促进上海市服务贸易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浦东新区促进新兴服务业发展的财政扶持办法》、《浦东新区促进商贸业发展的财政扶持办法》等政策文件和具体实施细则,逐步完善促进新区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体系。

(5)强化新区服务贸易人才建设管理体系。在现有各项人才引进政策基础上,将人才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重点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水平的高层次、复合型外经贸人才,使新区成为世界级人才的宜业、宜居之地。继续做好新区服务贸易人才管理和培养工作,推进建设各类人才服务平台和人力资源服务外包项目。改善新区服务业企业外来从业人员就业扶持政策,积极探索对有正式工作岗位、有较高学历的人才根据岗位、缴纳税收等因素界定人才标准,支持人才在浦东落户、生活和工作。继续推进“人才公寓”建设,解决青年人才阶段性困难。争取简化外籍员工的签证审批程序。继续支持职业技术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并给予财政支持。

[1]上海市商务委员会.2011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报告[R].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8-12.

[2]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10-2011[R].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20-24.

[3]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浦东新区服务贸易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EB/OL].(2011-08-04)〔2012-03-01〕.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4]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浦东新区会展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EB/OL].(2011-07-13)〔2012-03-01〕.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猜你喜欢
新区贸易服务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贸易统计
雄安新区的期许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