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副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碳标签食品的主要因素研究

2012-07-16 11:12王晓莉吴林海
华东经济管理 2012年10期
关键词:副食品能源消耗标签

王晓莉,吴林海,2,童 霞

(1.江南大学 食品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2.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江苏 无锡 214122;3.南通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一、引 言

在全球共同关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由于食品生产与消费所引发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量的18%[1],而且牲畜及其副产品生产与加工产生的温室气体也至少占到全球总量的51%[2],食品生产的碳减排问题也备受关注。碳标签作为既有效约束生产者的碳排放,又积极引导低碳消费的工具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英国政府于2007年3月试行推出了全球第一批碳标签产品。卡西诺、沃尔玛等多家公司随后在部分食品上加贴了碳标签,此举既表明食品加工者选择低碳生产,也藉此引导消费者选择低碳食品,全民共同加入缓解气候变化的行动[3]。由于英国、法国、瑞典、瑞士、日本等国的碳标签大多选择加贴于食品,碳标签有望在世界各国的食品行业中率先兴起[4]。

农副食品加工业一直是中国的支柱性产业,2009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8万亿元人民币同时,能源消耗也达到创纪录的2795.37万吨标准煤,计算得出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28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CO2e)。由于农副加工食品也是中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一直约占出口食品总量的60%,也多出口到日本、欧盟等已经实施食品碳标签的国家和地区[5],农副食品加工企业是否考虑生产碳标签食品将直接影响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以山东省苍山县和江苏省丰县的87家农副食品加工企业为案例,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简称PLS)分析影响其选择生产碳标签食品的主要因素,对推进和鼓励加贴碳标签食品的生产与消费无疑具有参考价值。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2007年英国政府推出的食品碳标签,在标明产品碳足迹同时,其实质就是要求加贴该标签的企业在未来两年内必须通过低碳生产实现碳减排[6]。因此,本文从此角度分析影响食品企业生产碳标签食品的主要因素。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最高决策者

与其他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企业不同,食品加工者还没有全面认识到气候变化与其生产方式的联系[7],企业最高决策者更关注的是食品质量安全而非环境因素[8]。而对中国企业而言,决定最高决策者环保态度导向的主要因素是其年龄、学历等个人特征[9]。

(二)政府扶持与企业规模

政府扶持食品加工企业,其采用碳减排生产的效果明显[10],更能影响企业的碳减排[11]。因此食品加工企业生产选择加贴碳标签更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引导[12]。Stancu和Smith[7](2007)的研究还证实,无论食品企业的规模大小都会因政府扶持而采取不同的环保生产措施。吴林海等[13](2011)也认为企业规模是食品企业加贴碳标签的主要因素。

(三)市场的环保产品需求

食品加工者通常高度关注市场需求[8],消费者接受生态标签会显著促进企业选择加贴该类标签[14]。但多数消费者显然还没有接受环保产品[15]。2008年仅有5%的美国消费者愿意支付碳标签食品溢价的5-10%[16]。同时,灵活反应市场需求的下游食品销售商(包括批发、零售等)由于直接面对环保食品的消费者,为增强竞争优势也会诱导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碳标签食品[17]。

(四)保证食品安全的HACCP认证

由于国内外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日益增强,中国政府对食品企业开始推行相关的食品安全强制认证[18]。通过认证的食品加工企业会增强消费者对其信任度[19],但也有研究表明生产者采用环保生产措施后反而可能增加食品不安全的风险[20]。食品生产企业参与HACCP认证,就是在食品加工环节通过控制生产环境风险以保证食品安全。因此加工企业生产碳标签食品必须控制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以保证食品安全。

(五)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认证

Babakri等[21](2004)研究发现,通过ISO14000认证的企业往往选择环保生产。Sambasivan和Ng[22](2008)认为,参加ISO14000认证有助于企业获得经济和环境收益。不少食品企业采用ISO14000环境管理,将其与食品质量标准有机结合[23],这也是食品企业实现环保生产的手段[24]。印度政府[25](2011)则提出食品企业采用ISO14000是保证食品质量同时,也是产品顺应市场需求,被国际市场认可的基础条件。

(六)企业的技术创新与能源消耗

Zwetsloot和Ashford[26](2003)发现技术创新对企业选择生产环保产品具有促进作用。由于技术创新能力取决于企业研发资金等要素的投入强度[27]。因此,Baldwin和Lin[28](2001)提出只有技术创新的投入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环保生产技术才会真正发挥作用。也正因为新西兰食品企业采用低碳技术,其较高的能源效率使得出口到欧盟食品的碳排放甚至低于欧盟本土生产的同类食品[29]。而由于食品企业只有能源投入成本占生产成本比重极小时忽略其能源消耗才不会影响企业的技术效率评估[30],所以将食品工业纳入国家碳减排计划的澳大利亚政府认为,能源消耗较多的食品企业会考虑通过技术创新,以采用提高其能源效率的生产技术[31]。

因此,基于以上的文献回顾,本文假设影响农副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碳标签食品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企业最高决策者的年龄和学历、企业规模、ISO14000环境管理和HACCP认证、能源消耗、技术创新能力、政府扶持和包括消费者和下游销售商在内的环保需求等九个因素。

三、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食品加工企业选择对其产品加贴碳标签主要是希望通过产品差别化,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从而最大程度获取经济利益[15]。

本文以文献回顾为基础,采用PLS回归模型,研究影响农副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碳标签食品的主要因素Xi,企业选择生产碳标签食品,即Yi=1,相应的模型为:

PLS会在尽可能多地提取自变量信息成分基础上,保证提取成分与因变量间最大相关性,在自变量存在多重相关性时仍可较好预测因变量。另外,各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大小可用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ariable Importance for Projection,简称VIP)表示,藉此可精确反映出变量解释能力的强弱。

(一)实证样本与变量

山东省的苍山县与江苏省丰县地理上相互毗邻,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农业生产与农副食品加工业结构非常类似,均以当地种植的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加工和出口。本文选择苍山和丰县两地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为调查对象,直接与企业总经理面谈。共回收有效问卷87份。

结合公式(1)的研究假设,建立影响企业生产碳标签食品的主要因素的PLS回归模型,各变量定义与赋值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赋值及调研数据的均值、标准差

表1中可见,所调查的87家农副食品加工企业的基本特点如下:①56.3%的企业选择生产碳标签食品;②调研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63.2%的样本企业的员工人数在300人以下;③12.6%的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④23%的样本企业获得HACCP认证;⑤16.1%的样本企业的能源消耗成本占生产成本的10%以上;⑥50.6%样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以上。

(二)结果及分析

1.PLS成分提取

本文运用SIMCA-P11.5软件进行PLS回归分析,利用交叉有效性原则确定提取的成分数,保证提取的成分尽可能多地携带各自总体中的信息,并确保因变量和自变量成份之间的相关程度达到最大。交叉有效性的结果见表2所列。

表2 模型的交叉有效性

从表2可以看出,按照Q2≥0.0975的决策原则,只提取一个成分时,拟合方程的预测性能为最佳,所以仅从PLS模型中提取一个成分。

2.结果与分析

PLS的回归结果为:

为了更好地考察各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计算VIP值的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影响企业生产碳标签食品的主要因素的VIP值

图1显示,企业最高决策者的学历和年龄、企业规模等三个变量对企业选择生产碳标签食品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也可能与调查样本的特性有关,调研数据显示,被调查的农副加工企业的最高决策者的年龄整体偏年轻化,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67.8%的最高决策者年龄在45周岁以下,而近60%的最高决策者学历为本科以下,一定程度造成企业最高决策者的年龄和学历对其选择生产碳标签食品的影响不显著。而63.2%的被调查企业的2009年员工人数为300人以下,也可能导致规模对企业生产碳标签食品的影响并不显著。

另外,按照影响程度由强到弱排列,企业技术创新、政府扶持、市场需求、HACCP和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企业能源消耗等变量对企业生产碳标签食品都有显著影响。

(1)企业技术创新。农副食品加工企业的技术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以上,对其生产碳标签食品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初步验证了Zwetsloot和Ashford[26](2003)的结论。由于低碳技术包括调整能源消耗结构和使用清洁低碳能源等,显然,只有具备一定技术创新投入和相应低碳技术的加工企业才会切实考虑加贴碳标签。

(2)政府扶持。受到政府关注和相应扶持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生产碳标签食品,该结论支持了文献[12]的观点。这也表明推广碳标签初期,政府扶持农副食品加工企业的低碳生产,是企业生产碳标签食品的重要支撑。

(3)市场需求。市场的环保需求显然对农副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碳标签食品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Massoud等[8](2010)的研究基本吻合。只要具备一定的环保、绿色的市场需求,就可能显著推动加工企业选择加贴碳标签。这些华东区域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显然具有高度的市场导向。

(4)HACCP认证。企业通过HACCP认证与其生产碳标签食品显著正相关。通过HACCP认证代表着企业有能力生产安全食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有保证的食品安全风险的控制能力显著促进其考虑加贴碳标签,该结论也为食品安全与碳标签食品实现无缝对接提供了有益参考。

(5)ISO14000环境管理。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显著排斥加贴碳标签。与Boudouropoulos和Ar⁃vanitoyannis[23](2000)的研究不同,中国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多为分散经营的中小型企业,10人以下的小企业和小作坊全国有几十万家[32],本研究中63.2%的样本企业也都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刚刚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并且多数企业认为,企业良好的环境管理无须再加贴碳标签。因此,认真贯彻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后的监督过程,普及企业对环境管理的正确认知,才能成为企业生产碳标签食品的良好保证。

(6)能源消耗。能源消耗占生产成本10%以上一定程度加强企业选择生产碳标签食品。与WGCP[31](2008)一致,提高能源效率与选择生产碳标签食品后的环保生产技术紧密相关,能源消耗越大的企业就越有可能考虑采用低碳技术。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涵义

通过对87家农副食品加工企业的调研,实证分析各主要因素对企业生产碳标签食品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①显著影响企业生产碳标签食品的主要因素,依据影响强弱依次为企业技术创新、政府扶持、市场需求、HACCP和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企业能源消耗;②企业最高决策者学历和年龄、企业规模对企业生产碳标签食品并没有显著影响;③ISO14000对企业加贴碳标签的负面作用,表明多数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对碳标签食品与ISO14000环境管理之间的异同存在明显的认知错位。

上述结论对引导和促进农副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碳标签食品的政策涵义如下:

第一,加大与能源消耗紧密联系的低碳技术创新投入,是农副食品加工企业自愿加贴碳标签的重要条件。应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企业提高研发强度,加强碳标签食品相关的技术创新投入。

第二,提高扶持企业节能减排生产的力度。推广碳标签初期,通过提供生产补贴和税收优惠,推广与宣传企业对碳标签的正确认知,与ISO14000环境管理实现有效衔接,并逐步利用市场需求引导企业形成稳定的生产碳标签食品的渠道。

第三,相关政策措施应考虑将食品安全认证与碳标签食品进行适当地捆绑性推广,实现保证食品安全与生产碳标签食品的全面兼容。

第四,目前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多为分散经营,企业管理者的学历相对不高。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实现兼并重组同时,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低碳环保态度的培养,使两者都能成为促进企业选择生产碳标签食品的主要途径。

[1]邴绍倩.食品“碳排放”标准及应对之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20):265-266.

[2]Goodland R,Anhang J.Livestock and climate change[R].World Watch Institute,2009.

[3]Brenton P,Edwards-Jones G,Jensen M F.Carbon labelling and low-income country export:a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issues[J].Development Policy Review,2009,27(3):243-267.

[4]Garnett T.Livestock-relate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im⁃pacts and options for policy makers[J].Environmental Sci⁃ence&Policy,2009,12(4):491-503.

[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6]Carbon Trust.Nine Leading Companies Commit to Carbon Footprint Products[R].London:Carbon Trust,2007.

[7]Stancu C,Smith A.Food and beverage sector survey environ⁃mental practices and export-related requirements:current practice and needs[R].Landcare Research Contract Report:LC0607/100,2007.

[8]Massoud M A,Fayad R,El-Fadel M,et al.Drivers,barriers and incentives to implementing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 in the food industry:A case of Lebanon[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0,18(3):200-209.

[9]Fryxell G E,Lo C W H.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nd values on managerial behaviours on behalf of the en⁃vironment: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managers in China[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3,46(1):45-69.

[10]UNEP(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al Program).Integrated Assessment of the Association Agreement with the EU-with a focus on the olive oil sector[EB/OL].[2012-01-10].http://www.unep.ch/etb/areas/pdf/Lebanon%20ReportFINAL.pdf.

[11]Bremmers H,Haverkamp D,Sabidussia O M T A O.Do stakeholder groups influenc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development in the Dutch Agri-food sector?[J].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2006,16(3):214-231.

[12]Cary J,Bhaskaran S,Polonsky M.The limitations of market driven sustainability:The case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 for food production in Australia[EB/OL].[2012-01-10].http://ageconsearch.umn.edu/bitstream/9465/1/cp071.pdf.

[13]吴林海,赵丹,王晓莉,等.企业碳标签食品生产的决策行为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6):87-99.

[14]Polonsky M J,Bhaskaran S,Cary J.Exploring the opportuni⁃ties for sustainable food labelling-a supply chain perspective[R].ANZMAC 2005 Conference:Social,Not-for-Profit and Political Marketing,2005.

[15]McEachern M G,McClean P.Organic purchasing motivation and attitudes:are they ethica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umer Studies,2002,26(2):85-92.

[16]Pirog R,Rasmussen R.Food,fuel and the future:consumer perceptions of local food,food Safety and climate change in the context of rising prices[R].Iowa State University:Leop⁃old Center,2008.

[17]Bjørner T B,Hansen L L G,Russell C S.Environmental la⁃belling and consumers choice: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the Nordic Swa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4,47(3):411-434.

[18]Ortega D L,Wang H H,Wu L,et al.Modeling heterogeneity in consumer preferences for select food safety attributes in China[J].Food Policy,2011,36(2):318-324.

[19]Nilsson H,Tuncer B,Thidell Å.The use of eco-labeling like initiatives on food products to promote quality assurance—is there enough credibility?[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4,12(5):517-526.

[20]Beretti M,Stuart D.Food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impose conflicting demands on Central Coast growers[J].California Agriculture,2008,62(2):68-73.

[21]Babakri K A,Bennett R A,Rao S,et al.Recycling perfor⁃mance of firms before and after adoption of the ISO 14001 standard[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4,12(6):633-637.

[22]Sambasivan M,Ng Y F.Evaluation of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of implementation of ISO 14001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a case study from Malaysia[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8,16(13):1424-1433.

[23]Boudouropoulos I D,Arvanitoyannis I S.Potential and per⁃spectives for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EMS)and ISO 14000 to food industries[J].Food Re⁃views International,2000,16(2):177-237.

[24]Gerbens-Leenes P W,Moll H C,Schoot Uiterkamp A J M.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measuring method for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 food production systems[J].Ecologi⁃cal Economics,2003,46:231-248.

[25]Ministry of Food Processing Industries of India.Amendments to the Guidelines for the Scheme of Implementation of HAC⁃CP/ISO22000,ISO14000/GHP/GMP Quality/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During 11th Plan Period[EB/OL].[2012-01-10].http://mofpi.nic.in/guidelines/haccp-ISOguidelines.pdf.

[26]Zwetsloot G I J M,Ashford N A.The feasibility of encourag⁃ing inherently safer[J].Safety Science,2003,41(2/3):219-240.

[27]Janicke M.Ecological modernisation:new perspective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8,16(5):557-565.

[28]Baldwin J,Lin Z X.Impediments to advanced technology adoption for Canadian manufacturers[J].Research Policy,2001,31(1):1-18.

[29]Saunders C.Carbon Footprints,life cycle analysis,food miles-global trade trends and market issues[J].Political Sci⁃ence,2008,60(1):73-88.

[30]Dimara E,Skuras D,Tsekouras K,et al.Productive efficien⁃cy and firm exit in the food sector[J].Food Policy,2008,33(2):185-196.

[31]WGCP(Working Group for Cleaner Production).Greenhouse gas emissions-E3 Eco-efficiency resources for the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R].Queensland Government of Australian,2008.

[32]周小梅.我国食品安全管制的供求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9):98-104.

猜你喜欢
副食品能源消耗标签
《江苏调味副食品》稿约
《江苏调味副食品》稿约
《江苏调味副食品》稿约
《江苏调味副食品》稿约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需求驱动我国能源消耗效应研究——基于改进的两级分解法
标签化伤害了谁
科学家的标签
工业制造项目新增能源消耗影响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