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特征分析

2012-07-16 11:11余菜花崔维军
华东经济管理 2012年9期
关键词:子群合肥安徽省

余菜花,崔维军

(1.东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安徽省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中西部地区面向长三角经济合作的桥头堡、出海大通道的咽喉和门户,是沟通中国中西部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廊道,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但是安徽城市经济发展远落后于长三角地区。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立,同年合肥和马鞍山成功加入长三角城市群,2011年7月撤销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将其分别并入合肥、芜湖和马鞍山,说明安徽正在积极响应“中部崛起”的号召,抓住机遇,发展壮大。但如何在发展中确定安徽省各城市的经济地位和作用,使其形成合理的城市群,发挥各自特色,互惠发展,以实现各城市自然资源和地域等优势条件的合理利用,确保安徽经济的突破式发展,因此,亟需加强对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研究。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群经济联系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之后赖利(W.Reily)的“零售引力定律”、康弗斯(P.D.Converse)的“断裂点模型”、齐普夫(G.K.Zips)的“引力模型”等为定量分析城市间经济联系测度提供了基础。国内学者对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主要包括经济联系方法的研究[2-7]、城市与区域经济联系以及空间相互作用与整合研究[8-13]和城市空间结构[14-18]等方面。但是大多数研究主要针对长三江、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地区,仅发现一篇对安徽省城市经济联系进行研究的文献[19],该文献从中心城市的等级划分、可达性分析和经济联系量三个方面对安徽省区域经济联系进行阐释。但对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结构的变化、各城市间的经济关系、联系程度以及各城市在安徽省中的经济位置等问题没有进行详细研究。因此,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对该经济联系网络结构进行深入分析,解析安徽省城市经济发展进程,为安徽省城市的定位和建设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和政策依据。

一、研究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一种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方法,它力图用图论工具、代数模型技术描述关系模式,并探究这些关系模式对结构中的成员或整体的影响,适用于研究群体的互动关系与群体结构。早期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情报学等领域,探索人际关系网络、学术研究领域内的合作、引文引用以及知识共享等[20-23]。近些年,部分学者尝试将该方法应用到产业集聚结构[24-30]、旅游[31-34]、城市空间经济联系[17,35-36]等领域中,逐渐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新的范式。

(1)网络密度。网络密度指的是网络中各个成员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其高低代表群体成员平均互动程度的多寡,从中可以看出成员的互动管道和程度,是网络分析中测定的重点指标,其公式为[37]:

其中,D为网络密度;k为节点数量。D值越大,节点之间的联系就越多。当D=1,说明网络节点之间都有联系;当D=0时,则节点之间都没有联系。

(2)中心性分析。中心性分点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和中间中心性三种形式。点度中心性是测量网络中单个节点结构位置的指标,如果一个点与其他许多点直接相连,则该点就具有较高的点度中心度,其公式为[38]:

其中,CD(ni)为点度中心度;Rij为节点间的联系强度。

接近中心度是以距离为概念来计算一个节点的中心程度,与别人越近者则中心性越高,反之则越低,但是接近中心度要求网络必须是完全相连图形才能计算,故较少采用。

中间中心度测量一个人作为媒介者的能力,也就是占据在其他两人快捷方式上重要位置的人,其公式为[38]:

其中,gjk是行动者i到达行动者k的捷径数。

(3)凝聚子群。“凝聚子群是满足如下条件的一个节点子集合,即在此集合中的节点之间具有相对较强的、直接的、紧密的、经常的或者积极的关系。”[37]凝聚子群密度主要用来衡量一个大的网络中小团体现象是否十分严重,可以从关系的互惠性、子群成员之间的接近性或可达性、子群内部成员之间关系的频次、子群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密度四个不同的角度来度量[39]。

(4)核心—边缘结构。核心—边缘结构分析根据网络中节点之间联系紧密程度,将网络中的节点分为两个区域,核心域和边缘区域。处于核心区域的节点在网络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二、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的构建

(一)节点选择

安徽由合肥、蚌埠、淮南、淮北、宿州、阜阳、亳州、滁州、六安、巢湖(2011年8月22日,巢湖市被正式撤销)、芜湖、马鞍山、安庆、铜陵、宣城、黄山、池州共17个地级市组成,总面积13.96万km2。本文以安徽省隶属的17个地级市为网络中的节点。因此,本文所构建的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共有17个节点。

(二)边与边权的确定

引力模型是揭示城市间相互经济联系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获得广泛应用。本文选取安徽省统计局编制的《安徽省统计年鉴》(2001、2006、2011)共3个截面的统计数据作为分析的基本数据来源。为了防止网络出现封闭子环,不考虑城市与其本身的经济联系关系[40]。借助描述区域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引力模型[41],计算出安徽省各城市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值。考虑到经济联系的紧密度,设定临界值[42]。当城市间经济联系值小于临界值,说明两者间的经济联系非常弱,则认为这两个节点间不存边,并将边权赋予0;否则认为两节点间存在边,边权值即为两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值。

(三)网络结构拓扑仿真

UCINET能读取多种不同形式的数据,处理大量的节点,并且能进行密度、中心性、子群等分析,是广为采用的社会网络分析软件。本文采用UCINET,构建安徽省2000、2005和2010年度的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结构图,见图1所示。

图1 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结构

三、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的特征变化分析

(一)网络结构分析

由图1看出,2000—2010年,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变化较为明显,网络结构逐渐趋于复杂,这说明了安徽省城市间的空间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由2000年的以合肥为单中心,逐渐发展到2010年的以合肥、芜湖等城市的多中心。

(二)网络密度分析

网络密度值越大表明城市间经济联系渠道和合作行为越多。运用公式(1)计算,结果见表1所示。由表1可知,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密度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每阶段同比增长率均超过100%,说明了中心城市对省内城市的辐射作用不断增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交往活动越来越密切和频繁;但总体来看,该网络的密度并不高,2000年仅为0.1985,2010年也未超过0.5,说明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还处于弱联系。

表1 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密度

(三)网络中心性分析

1.点度中心度分析

运用公式(2)计算点度中心度,结果见表2。通过点出度比较发现:①2000—2010年,合肥的点出度一直排名第一,说明了合肥一直处在安徽的经济核心地位,并且其对周围城市的辐射范围和辐射力度也越来越大。②仅次于合肥的是巢湖、芜湖、六安、蚌埠、马鞍山和滁州,这些城市对省内其他城市产生了较大的经济影响,但相对而言滁州和马鞍山的经济影响要小些,滁州的点出度排名从2000年和2005年的第三名急剧下滑到2010年的第七名,马鞍山的点出度排名一直相对比较靠后,这与它们的GDP实力不相吻合,可能是这两个城市靠近南京,这些年较好地融入了南京都市圈的发展,与省内部分城市的经济联系相对增长较慢。③亳州、黄山等部分城市点出度一直非常小,反映了这些城市经济几乎没有发展,可能原因是它们受合肥、巢湖、芜湖、蚌埠、六安、马鞍山等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市的经济辐射较小,造成了发展速度和程度相对于其他城市明显要慢,另外其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也与其他城市存在很大的差距,自身实力的薄弱会影响到对周边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

表2 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点度中心度

点入度比较发现:①从整体上看,合肥、芜湖、巢湖、蚌埠、淮南、马鞍山、滁州这些城市的点入度都较高,其和一直在80%以上,说明它们是经济发展中的活跃城市,与省内其他城市建立了积极的联系,但相对而言,2000—2010年,合肥的点入度一直最大,并且远远高于紧随其后的芜湖、巢湖、蚌埠、淮南、马鞍山、滁州等城市,这说明周围城市对合肥的作用最强、最显著,合肥比其他城市更容易获得资源。②其余城市的点入度都比较低,均在30以下,受其他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度较小。

点出度和点入度对比分析发现:①合肥的点入度明显高于点出度,说明合肥受其他城市的经济辐射影响程度大于自身对周边城市的作用,即合肥的经济集聚功能远大于其经济辐射功能。②芜湖的点入度和点出度基本相等。③巢湖、蚌埠、淮南、马鞍山、滁州的点出度要明显高于点入度,这说明它们对其他城市的经济辐射要大于周边城市对自身的作用。④其余城市的点出度和点入度都较小,而且两者基本持平,说明它们受其他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度较小,同时对其他城市的发展贡献也不大。

2.中间中心度分析

运用公式(3)计算中间中心度,结果见表3。对中间中心度比较发现:①合肥的中间中心度一直保持第一,远远高于排名第二的城市,这说明合肥处于安徽经济发展的中心,对其他城市的空间经济联系最为紧密,仅次于合肥的是芜湖、安庆、蚌埠和淮南,它们与合肥的中间中心度之和一直占总量的70%以上,说明这四者同处于安徽城市空间的核心圈层,对其他城市的空间经济联系较为密切;②总体而言,2000—2010年,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中间中心度在逐步减弱(淮南等极个别城市除外),说明各主要城市对资源的控制程度都有所减弱,其中滁州、蚌埠、阜阳和安庆的中间中心度下降幅度最快,均超过55%,合肥和芜湖的中间中心度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从某种程度上说,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正趋于均衡。

表3 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中间中心度

3.中心势分析

整个空间经济联系网络的点度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①点出度中心势有轻微减小,可能原因是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主要集中在合肥、巢湖、芜湖、淮南、六安、滁州和马鞍山等城市之间,另外可能是基于合肥都市圈、合芜蚌和皖江城市带等政策的推动,这些城市间的合作、交流、人员往来以及交易成本等方面有所下降,城市间经济活动范围在缩小。②点入度中心势从2000年的21.92%逐渐增大到2010年的28.41%,可能原因之一是安徽一些中小城市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引进外部资源,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其他城市对其投资,原因之二是安徽正不断加快与长三角等省外城市的空间经济联系,吸引外来投资促进自身发展。③中间中心度的中心势由2000年的42.63%下降到2010年的24.8%,表明安徽省中心城市的资源控制能力在下降,即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在降低,城市发展趋向均衡,这与中间中心度的分析结果一致。

表4 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中心势

(四)凝聚子群分析

凝聚子群是分析哪些城市间存在相对紧密的、直接的、经常的或者积极的经济联系。如果空间经济联系网络内的子群较多,则不利于整体网络的发展。在UCINENT中,采用CONCOR方法进行凝聚子群分析,结果见表5和表6。总体而言,各凝聚子群的密度值都在增大,表明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和频繁。

对凝聚子群中成员的变化分析发现:①2000年,合肥与芜湖、马鞍山、宣城和铜陵共同构成一个凝聚子群,但2005年后,合肥则与巢湖和六安构成一个凝聚子群,而芜湖、马鞍山、宣城和铜陵则与滁州、安庆、池州、黄山构成一个凝聚子群,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合肥的经济影响作用有所下降,而芜湖、马鞍山、滁州等城市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对周边城市的经济影响作为在上升,可能的原因是这些年来芜湖、马鞍山和滁州都积极采取东向战略,主动融入长三角,尤其是南京都市圈,经济发展较快,而作为省会的合肥,由于地理位置并非紧靠长三角地区、加上人口、面积等不足因素,却很难发挥省内龙头作用,导致合肥对省内城市的经济辐射力一直有限;②2000年,六安、安庆、蚌埠、淮南、阜阳、巢湖和滁州构成一个凝聚子群,但是2005年后,该凝聚子群只有蚌埠、淮南和阜阳三个城市,其余城市则分别融入到以合肥为首的凝聚子群,或者融入到以芜湖为首的凝聚子群中,这说明皖北的经济辐射能力在下降,而皖南的经济影响作用在加强;③2000—2010年,淮北、亳州和宿州一直作为一个凝聚子群,并且该子群的密度值由2000年的2.5上升到2010年的6.333,说明这三个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与其他凝聚子群的联系很弱,这不利于这三个城市的经济发展。

对凝聚子群内部及相互间的密度分析发现:①2000年,由六安、安庆、蚌埠、淮南、阜阳、巢湖和滁州组成的凝聚子群对由合肥、芜湖、马鞍山、宣城和铜陵组成的凝聚子群有重要经济影响;②2005年,由芜湖、铜陵、滁州、马鞍山、池州、安庆、黄山和宣城组成的凝聚子群对由合肥、巢湖和六安组成的凝聚子群有重要影响,由淮南、蚌埠和阜阳组成的凝聚子群对由合肥、巢湖和六安组成的凝聚子群也有重要影响,并且这种作用在2010年变得更加明显,而且由合肥、巢湖和六安组成的凝聚子群对由池州、安庆、黄山、芜湖、铜陵、滁州、马鞍山和宣城组成的凝聚子群和由淮南、蚌埠和阜阳组成的凝聚子群的经济影响也在增加,密度值分别由2005的3上升到2010年的5.556,2005的1.333上升到2010年的2.267。

表5 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凝聚子群分析结果

表6 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凝聚子群密度表

表7 安徽省空间经济联系网络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五)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核心—边缘结构分析的目的是研究哪些节点处于网络中的核心区域,哪些节点处于网络中的边缘区域。在UCINET中进行核心—边缘分析,结果见表7和表8。从核心—边缘结构来看,安徽省城市间的核心区、边缘区十年来并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合肥、芜湖和安庆一直处于网络的核心区域,且相对位置也未发生变化,滁州和巢湖就相继由核心区被划入到边缘区,其他城市一直处于边缘区。

对网络联结密度进行分析发现:核心区与边缘区的联系密度在不断增长,核心区成员的联结密度由2000年的5.05增长到2010年的19.417,核心区与边缘区的联结密度也由2000年的0.35增长到2010年的2.154,说明核心区城市之间、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城市空间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而边缘区城市间的联结密度由2000年的0.371增长到2010年的1.096,增长非常缓慢,可见边缘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是比较弱的,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中存在较明显的分层。

表8 核心区与边缘区网络联结密度变化趋势表

四、结论与启示

总体看来,目前安徽省城市经济联系逐渐加强,但联系程度不强;经济往来主要围绕合肥和芜湖,经济发展极度不对称,且合肥集聚功能很强,但辐射功能较弱;经济发展中心有南移趋势,皖北城市发展明显滞后。主要表现为:安徽省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的密度逐渐增大,由2000年的0.1985增加到2010年的0.4449,但密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十年均未超过0.5;点入度中心势是点出度中心势的近6倍,经济联系主要集中于合肥、芜湖、巢湖等一些城市间,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不对称性比较严重,同时合肥的点入度为337,而点出度仅106,合肥的经济辐射能力较弱;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中的四个凝聚子群内部以及凝聚子群间的经济联系密度在逐渐增大;从核心—边缘分析看,核心区有明显往南发展的趋势,核心城市由2000年的合肥、芜湖、安庆、巢湖、滁州过渡为2010年的合肥、芜湖、安庆。

由于长期形成的行政区块管理体制,安徽省各城市不可避免地存在因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追求所带来的矛盾冲突,这对安徽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安徽要利用其处于东部之西、中部之东的独特区位优势,做好城市发展规划,快速实现崛起,建议如下:

第一,安徽省各城市需在考虑各自的资源禀赋基础上,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加大融合力度,加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各个城市按照“加大区域资源整合力度,优化总体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原则,在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外围环境努力实现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功能互补,采取错位发展,积极推动安徽经济的发展。

第二,合肥作为安徽的首位城市以及江淮地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合肥必须正确把握城市发展定位,推行科学的发展战略,向区域性特大城市跨跃。一是培育区域性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科教中心、信息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等功能,扭转合肥目前的城市规模扩展很快,集聚功能很强,但辐射功能较弱的局势,打造区域性特大城市的综合功能;二是与周边城市构成紧密型联系的分工协作关系,推进合肥经济圈建设,并逐步向以合肥为核心城市的江淮城市群发展,从而使合肥的辐射力跨江越淮,带动全省发展。

第三,加快皖江城市带的发展。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域内长江黄金水道、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完善,区位优势明显;与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产业分工互补,合作基础较好;自主创新特色鲜明,产业基础良好,配套能力较强;矿产、土地、水、劳动力资源丰富,长江岸线条件优越,承载空间较大。应着力推进皖江开发开放,加快推进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不断扩大承接产业转移规模,带动安徽经济发展。

第四,培育皖北次中心城市。蚌埠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要地;淮南是安徽重要的能源基地,紧邻合肥,位于蚌埠与阜阳之间,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阜阳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丰富,特别是京九铁路贯通,交通优势明显提升。这三个城市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可将蚌埠、淮南和阜阳培育成皖北的次中心城市群,加强城市间的协作,使其构成皖北城市体系发展的“金三角”。可以促使皖北经济区域城市体系向网络城市体系转变,共同带动整个皖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五,优化城市群发展,核心城市要积极发挥经济辐射和增长极的作用,带动边缘城市间的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空间协调和整合,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加速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和促进作用;处于边缘的城市则应在核心城市的辐射中,做好产业承接转移,积极调整自己在整个区域内的产业地位,并向核心区域城市提供原材料和市场。

[1]熊剑平,刘承良,袁俊.国外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进展[J].世界地理研究,2006,15(1):63-70.

[2]周一星.主要经济联系方向论[J].城市规划,1998,22(2):22-25.

[3]苗长虹,王海江.河南省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与强度——兼论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对外联系[J].地理研究,2006,25(2):22-32.

[4]孟德友,陆玉麒.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苏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与方向[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5):697-704.

[5]李国平,王立明,杨开忠.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及分析[J].经济地理,2001,21(1):33-37.

[6]沈山,陆宁,郭黎霞.淮海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系与整合发展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26(3):55-58.

[7]王德忠,庄仁兴.区域经济联系定量分析初探——以上海与苏锡常地区经济联系为例[J].地理科学,1996,16(1):51-57.

[8]牛慧恩,孟庆民,胡其昌,等.甘肃与毗邻省区区域经济联系研究[J].经济地理,1998,18(3):51-56.

[9]陈彦光,刘继生.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空间互相关和功率谱分析[J].地理研究,2002,21(6):742-752.

[10]戴学珍.论京津空间相互作用[J].地理科学,2002,22(3):257-262.

[11]修春亮,许大明,祝翔凌.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评估[J].地理科学,2004,24(3):320-325.

[12]顾朝林,张敏,张成,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展望[J].地理科学,2007,27(1):1-8.

[13]李俊峰,焦华富.江淮城市群空间联系及整合模式[J].地理研究,2010,29(3):535-543.

[14]周一星,张莉.中国大陆对外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J].经济地理,2000,20(1):18-24.

[15]张敏,顾朝林,陈璐,等.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空间建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6):787-792.

[16]刘承良,余瑞林,熊建平,等.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J].地理研究,2007,26(1):197-209.

[17]侯赟慧,刘志彪,岳中刚.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社会网络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12):90-101.

[18]梅晓红.苏州五县一市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1-63.

[20]Hu C,Racherla P P.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knowledge net⁃works: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hospitality research do⁃ma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8,(2):302-312.

[21]Hamulic I,Bijedic N.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n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at facul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fit),Mostar[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09,(1):2269-227.

[22]徐媛媛.社会网络分析法在引文分析中的实证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1(2):184-188.

[23]余菜花,袁勤俭.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我国网上书店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0):36-40.

[24]李二玲,李小建.欠发达农区传统制造业集群的网络演化分析——以河南省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产业集群为例[J].地理研究,2009,28(3):738-750.

[25]王霄宁.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产业集群建模及实证检验[J].系统工程,2005,25(3):115-119.

[26]朱华晟.浙江传统产业集群成长的社会网络机制[J].经济经纬,2004,(3):42-45.

[27]汪少华,汪佳蕾.浙江产业集群高级化演进与区域创新网络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25(6):1244-1248.

[28]王贤梅,胡汉辉.基于社会网络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12):86-91.

[29]陈金丹,胡汉辉.产业集群网络上的知识转移分析——以南京大明路汽车销售与服务产业集群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2):100-104.

[30]孟韬.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基于柳市电器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07,(3):6-11.

[31]杨效忠,张捷,乌铁红.跨界旅游区的组织网络结构与合作模型——以大别山天堂寨为例[J].地理学报,2009,64(8):978-988.

[32]刘法建,张捷,章锦河,等.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省级旅游地角色研究[J].地理研究,2010,29(6):1141-1151.

[33]陈秀琼,黄福才.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5):75-80.

[34]周蓓.四川省航空旅游网络空间特征及其结构优化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4(1):100-104.

[35]侯赟慧,刘洪.基于社会网络的城市群结构定量化分析——以长三角洲城市群资金往来关系为例[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6,3(2):90-101.

[36]韩会然,焦华富,李俊峰,等.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变化特征的网络分析及机理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3):384-388.

[37]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87-153.

[38]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51-157.

[39]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UCINET软件实用指南[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11.

[40]张亚雄,赵坤.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78.

[41]王欣,吴殿廷,王红强.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定量计算[J].城市发展研究,2006,(4):55-59.

[42]吕康娟,付旻杰.我国区域间产业空间网络的构造与结构测度[J].经济地理,2010,30(11):1785-1791.

猜你喜欢
子群合肥安徽省
超聚焦子群是16阶初等交换群的块
成长相册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子群的核平凡或正规闭包极大的有限p群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
恰有11个极大子群的有限幂零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