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养蜂政策现状及分析

2012-07-25 03:34李海燕刘伟平
中国蜂业 2012年5期
关键词:养蜂业蜂业蜂产品

李海燕 刘伟平

(1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州 350002;2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北京 100093)

养蜂业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于一体,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农业之翼”[1],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我国是世界蜂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蜂蜜、蜂蜡、蜂王浆等蜂产品在国际蜂产品市场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历来是我国传统出口创汇产品[1]。同时,蜜蜂作为最重要的授粉昆虫,对于维持生态环境稳定,促进农业生产也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蜜蜂授粉每年为我国农业的贡献价值高达3042.21亿元,是中国养蜂业总产值的76倍,相当于中国农业总产值的12.30%[2]。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昆虫栖息地环境遭到破坏、加之农药的大面积使用以及病虫害爆发等原因[3-5],包括蜜蜂在内的多种传粉昆虫受到了威胁,数量大幅下降。发展养蜂业,推动农业养蜂授粉服务日益为各国政府所重视。近年来,我国政府也逐渐认可养蜂业的重要性,陆续出台了一些养蜂扶持政策,我国养蜂业发展也出现了新的机遇。2009年底,国家对蜂农实行高速路绿色通道,降低了蜂农养蜂转地成本。2010年,农业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相继制定并出台了《农业部关于加快蜜蜂授粉技术推广促进养蜂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和《蜜蜂授粉技术规程(试行)》两个文件,明确提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养蜂生产和推进农作物授粉并举,加快推动蜜蜂授粉产业发展”,揭开了我国养蜂业发展的新篇章。

1 国外养蜂相关政策

1.1 美国

美国是世界养蜂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蜂蜜生产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蜂蜜消费国。美国每年蜜蜂直接生产的蜂产品价值约1.4亿美元,而利用蜜蜂去为农作物授粉,使农作物增产的价值高达190亿美元,是蜂产品价值的143倍[6]。因此,美国联邦政府对蜂业的生产和贸易的支持力度较大。主要支持措施有:

1.1.1 提供贷款,促进生产

美国对养蜂业的支持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政府按照当年蜂蜜价格的60~90%实行抵押贷款,对养蜂者给予支持。这个政策一直延续到1995年。1996年,《联邦农业改进和改革法》将蜂蜜排除在可贷款产品之列。但是1998年,美国政府又签署了一系列紧急农业救济措施,其中列入了一项新的农业政策——农业损失援助中有关蜂蜜无追索权营销援助贷款和贷款差价支付计划(Honey Nonrecourse Marketing Assistance Loan and Loan Deficiency Payment Program),对蜂蜜生产者提供每磅(1磅约合0.4536kg)65美分的贷款援助。《2002年农场安全与农业投资法案》(The Farm Security and Rural Investment Act of 2002)中商品计划项的“营销援助贷款和贷款差价支付”(Marketing Assistance Loan and Loan Deficiency Payment)子项目,重新将蜂蜜划定为“可贷款商品”(loan commodity),并且规定蜂蜜在2002年以及2003~2007财政年度的贷款率(loan rate)为每磅0.60美元,贷款期限为9个月。

养蜂者在需要资金组织生产时,可以将要生产的蜂产品作抵押,从农业部的商品信贷公司(CCC)的基金中申请贷款,对蜂蜜产品,贷款申请的有效期为当年生产开始到次年的3月31日止。当完成生产后,如果蜂蜜、蜂蜡等产品的价格高于贷款率时,养蜂者可以将蜂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在贷款期限内还本付息;当市场价格低于贷款率的时候,蜂蜜生产者不必将蜂产品抵押给国家,而是继续拿到市场上去出售,对于市场价格低于贷款率的部分,国家予以补贴。这样做,市场价格仍然由供求关系决定;国家没有库存,减少损失;而蜂农的收入也保持在贷款率水平上没有减少,这就是所谓的“贷款差价支付”。与价格挂钩的援助贷款和贷款差价支付项目为蜂蜜生产者建立了一个安全网,既保证了资金的来源,又保障了生产者的收入处于贷款率的水平之上,确保蜂蜜产品的市场供给。

1.1.2 立法,对于养蜂生产予以保护

农药的大量使用促进了现在农业的发展,但也给养蜂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农场使用农药造成大量蜜蜂死亡,严重的影响了养蜂生产。1970年美国农业法案(The Agricultural Act of 1970)通过了养蜂保护措施。该法案授权对那些在1967年1月1日后,因为联邦政府注册并允许使用的农药使用导致的蜜蜂损失的,且不是自己原因出错造成的,养蜂者的损失进行补贴。具体实施主体是美国农业部农业稳定和保护局(The Agricultural Stabilization and Conservation Service,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以项目(项目名称:The Beekeeper Indemnity Payment Program)的形式对养蜂者养蜂损失进行补贴。根据养蜂者损失情况,由州或县养蜂专家或农业稳定和保护局的雇员检测并做出检查报告,确定补贴额度。

1.2 阿根廷

阿根廷年产蜂蜜约10万吨左右,是世界第三大蜂蜜生产国,其中90%以上用于出口,是目前世界第一大蜂蜜出口国。阿根廷蜂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对养蜂业的重视和支持。具体表现在:

1.2.1 采取措施,应对国际贸易壁垒

阿根廷蜂蜜过去也曾经历“绿色壁垒”、“关税壁垒”的遭遇,20世纪90年代初,阿根廷也曾因氯霉素等抗生素残留问题,导致蜂蜜出口受阻。然而,面临困境和挑战,阿根廷政府及时应急,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推出了生物技术促进政策,研发了能为欧洲标准所接受的无公害蜂药,培训蜂农如何提高饲养技术、如何用药,指导解决了抗生素残留问题。同时,还建立了一套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的符合自己国情的质量监控体系,如每出口200吨蜂蜜,须进行一次内部抽样检查,严把质量关,不达标者不得出口,从而保证了出口产品的质量安全。政府的这些支持,有助于促进阿根廷养蜂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短短几年时间,阿根廷蜂蜜又被美国、欧洲所青睐。

1.2.2 促进计划,提升竞争力

阿根廷政府不仅重视发展养蜂业,而且为养蜂业提供很多优惠政策和补贴。阿根廷农业部和蜂蜜主产省政府都有帮助养蜂者的“促进计划”。该计划要求养蜂者组成合作社,合作社还可获得政府的“支持贷款”。贷款期为1年,分3个季度偿还。阿根廷68%的出口企业为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有限。阿根廷政府部门充分发挥阿根廷养蜂协会作用,推动成立了“养蜂联合体”,在国际市场上以“联合体”出面,集体参与国际竞争,“联合体”实现集体报价,利润共享,避免了行业内部的恶性价格竞争,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的效果[7]。

1.2.3 其他政策

阿根廷支持蜂蜜出口贸易,对出口的蜂蜜提供高达10%的补贴。2000年,阿根廷农业部与各蜂蜜生产省政府又共同制定了“2000年蜂蜜计划”,“出口和内销蜂蜜质量监控”计划,出版“各蜂蜜产区的信息”,为蜂蜜生产者提供服务,扩大内需,促进国内蜂蜜消费增长。

1.3 欧盟

蜜蜂是欧洲地区主要授粉昆虫,对于欧洲的农业生产、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对农作物的授粉贡献巨大,蜜蜂被认为是欧洲第三大最有价值的家养动物[8]。然而,由于欧盟农作物趋于单调,加上农药的广泛使用,近年来欧盟境内蜜蜂的数量越来越少。为此,欧盟委员会推出了拯救蜜蜂的行动计划,内容包括:一、设立研究项目,搞清蜜蜂死亡的真正原因,并调查清楚蜜蜂死亡的严重程度及后果;二、鼓励发展养蜂业,对养蜂人进行培训。目前欧盟国家共有70万人从事养蜂,但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只是把养蜂作为业余爱好;三、成立蜜蜂健康研究室,提高蜜蜂的身体素质;四、修改欧盟相关法令,禁止对蜜蜂有害的农药进入市场;五、就保护蜜蜂加强国际合作。欧洲议会还批准一个计划,在欧洲范围内建立蜜蜂“恢复区”,该计划被称为“蜜蜂计划”。在这种区域内,将会有数量众多、品种丰富的花蜜和花粉植物,而且不会使用杀虫剂,这个区域将成为蜜蜂的天堂。

1.4 其他国家

加拿大通用标准委员会制定加拿大有机蜂蜜的国家标准,加拿大有机生产标准是自愿的,不强迫有机生产标签的标识,有机认证由专门的3个团体认证[9]。

澳大利亚农业部畜牧业有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全国的养蜂工作,把所有蜂场情况全部录入电脑。农业部还专门为养蜂制定了法规,明确规定对作物和果树等使用农药的范围时间和浓度,严禁乱施农药,违者严加处罚以保证养蜂业的发展。澳大利亚政府成立了国家蜂蜜管理局,并在各蜂蜜主产州设分处专门监督控制蜂蜜出口[10]。

2 国内养蜂相关政策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国家及各级政府对于养蜂业有了新的认识,一些养蜂扶持政策也相继出台,给风雨中的养蜂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2.1 国家层面

2009年,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专门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的通知》(交公路发〔2009〕784号)文件,首次明确将蜜蜂(转地放蜂)列入了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享受绿色通道政策,并自2010年元旦起实行。这一政策的实施,将明显的降低每年蜂农异地转蜂运输的成本。

在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批示下,农业部于2010年2月份相继出台了《蜜蜂授粉技术规程(试行)》(农办牧[2010]8号)和《农业部关于加快蜜蜂授粉技术推广促进养蜂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农牧发[2010]5号)文件。两个文件,特别是“5”号文件明确了蜜蜂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对我国蜂业工作指明了方向。2012年,农业部又出台《养蜂管理办法(试行)》,于2012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

2.2 地方层面

近年,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养蜂业的发展逐渐重视起来,出台了一系列的养蜂扶持政策。

2.2.1 密云

北京市密云县对养蜂业十分重视,2005~2009年,密云县人民政府连续五年制定发展养蜂业的扶持奖励办法,通过统购蜜蜂、蜂箱和老户带新户等系列措施,推动全县养蜂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规定老户带新户繁殖蜜蜂传授技术,对年内新发展的蜜蜂养殖户,蜂群达到30群(含)以上,给予每箱150元的资金扶持。具体的扶持资金发放流程如下:

图1 扶持资金发放流程图

乡镇林业站负责当地养蜂情况的摸底调查,然后各乡镇根据情况制定蜂业发展规划(下一年度计划新增群数)上报县农委,经过县农委审核落实到全县12个镇、127个行政村,有所入合作社统购蜂箱(蜂农暂时自己支付购买蜂箱款)。每年10~12月,由县财政局、县农委和县园林绿化局联合验收,通过验收的发放扶持资金(每群150元)。

2005~2009年,密云县共拿出扶持资金885万元,促进了密云县养蜂规模的迅速扩大,从2005年开始至今养蜂规模位居全市区县首位。依托扶持政策,使该县部分养蜂户发展成为养蜂大户,养蜂大户扩大规模成为养蜂专业户。2009年,密云县蜜蜂饲养量达8万群,比2004年底增加了4.9万群,养蜂户1600户,蜂蜜年产量达170万公斤,蜂王浆1万公斤,蜂产品年产值1680多万元。

2.2.2 上饶

养蜂业是上饶县的传统特色产业,养殖历史悠久,养殖基础扎实。近年上饶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养蜂事业,积极扶持养蜂发展。县财政、发改、扶贫开发等涉农部门要加大对养蜂业开发的扶持,实行以奖代补,贷款贴息或优先申报项目资金等办法多方筹措资金,发展蜂业经济,加快形成以蜂农为投入主体、政府扶持、信贷投入,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2007年,上饶县从财政拿出资金专门支助蜂业发展。2008年,县政府积极争取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的支持,对养蜂给予支持。

2.2.3 文昌

近年,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依托林改,积极发展养蜂业作为林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为让拿到林权证的农民有更多致富途径,县里先后两次组织镇村干部和农民到琼中等地学习经验,引进了近600箱蜜蜂蜂种,让头脑灵活的农民开始试养蜜蜂。为了鼓励大家养蜂,当地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养蜂产业,对养蜂10箱以上、20箱以下的农民,给予70%的投资补贴。

3 我国养蜂业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蜂业的发展与政府的支持密切相关。阿根廷的蜂业发展对我国蜂业的启示。二者同样遭受绿色壁垒,蜂业却发展的比我国快。国外的养蜂扶持政策固然成功,但我国发展扶持养蜂政策不可照搬国外经验,需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扶持经验的精华之处,发展我国蜂业。

3.1 重点扶持与辅助扶持相结合,填补国家财政补贴空白

我国在养蜂业方面的国家层面的财政补贴尚且空白,只有在地方上有一些地方补助,支持政策方面缺乏重点扶持,没有主次之分,像美国的补贴政策主次分明,针对蜂农的风险问题,推出的贷款差价支付,降低了蜂农的风险,还有蜜蜂损失的补贴等等。我国可以借鉴蜜蜂损失的补贴,提供支持贷款、支持蜂业的科研工作等。

3.2 扶持养蜂合作社发展

当前,虽然我国养蜂专业合作社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这些合作社仍然在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缺乏专业人才等。借鉴国外经验,养蜂合作社在蜂业发展中十分重要。为此,有关部门应该出台措施积极支持养蜂合作社发展,发挥合作社在蜂农与企业间的纽带作用。

3.3 重视蜂业的科普宣传,提升蜂农的技能素质

养蜂业普遍被认为是一个狭小的行业,不具备什么发展空间。蜂农老龄化,年轻人对蜂业存在许多误解。国外蜂业发达的国家在蜂农培训上都有较大的投入,我国蜂农素质相对较低,因此要加强培训和科技推广工作,提升蜂农科技文化素养。同时,在一些基础较好的城市,也可积极宣传推广业余养蜂,从而提升人们对养蜂业的了解,增加社会对养蜂业的认同。

3.4 加强质量监管,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

质量是我国蜂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政府可以支持蜂产品的质量检测监督,减轻蜂农和企业的负担,立法方面加紧建设。我国蜂产品出口遭遇许多绿色壁垒,提升质量,可以缓解出口问题。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在养蜂的科研方面,多学习多借鉴国外先进的养蜂方法。

3.5 紧跟养蜂业“十二五”规划脚步,加速蜜蜂授粉的发展

蜜蜂授粉存在极高的经济价值,随着近年来“全球粮食危机”不断被人们提及,蜜蜂授粉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全国养蜂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蜜蜂授粉作为一项重要问题提出。我国蜜源丰富,但分布不集中,需要转地放蜂授粉,授粉产业无标准,许多蜂农果农对授粉缺乏深刻的认识,应加强授粉应用推广工作,使蜜蜂授粉逐步成为一项事业。

3.6 发展和扶持特色蜂业

近年来,蜂业经营的产业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发展蜂业还需要创新突破。根据当地的地理蜜源条件,发展出特色蜂业。如北京密云县的有机蜜、南川中蜂养殖基地的保健蜂蜜等等。建立在我国蜜源种类丰富的优势之上,发展特色蜂业,这样能够提高蜂业的市场竞争力。

[1]刘朋飞,李海燕.技术壁垒对我国蜂蜜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11:99-104.

[2]刘朋飞,吴杰,李海燕,等.中国农业蜜蜂授粉的经济价值评估[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4):5117-5123.

[3]徐环李,杨俊伟,孙洁茹.中国野生传粉蜂的研究现状与保护策略[J].植物保护学报,2009,36(4):371-376.

[4]Kremen C,Williams M N,Thorp W R.Crop pollination from native bees at risk from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 f the Un ted States of America,2002,99(26):16812- 16816

[5]Biesmeijer J C,Roberts S P M,Reemer M,et al.Parallel declines in pollinators and insect pollinated plants in Brita in and the Netherlands[J].Science,2006,313(5785):351- 354

[6]王勇.蜂业与生态[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4.

[7]陈黎红,吴杰等.中国养蜂业与阿根廷养蜂业的差异[J].中国牧业通讯.2009(6):40-42.

[8]苏松坤译.蜜蜂的神奇世界[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8:26.

[9]哀胥凫译.加拿大有机蜂业[J].中国蜂业,2004,55(4):42-43.

[10]陈黎红,谢双红等.从澳大利亚养蜂业看中国养蜂与国际的差距(二)[J].中国蜂业,2006:29-31.

猜你喜欢
养蜂业蜂业蜂产品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蜂产品科普宣传工作有效性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鄂西武陵山区五峰县及周边主要木本蜜源植物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策略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蜂产品认知与消费行为调查研究
河南卓宇蜂业
蜂产品科普比蜂产品销售更重要
湖北省将蜂产品纳入农商互联重点支持农产品范围
对绍兴市柯桥区养蜂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