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主要差异

2012-07-26 09:07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11期
关键词:资本化小企业借款

杨 华

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财政部制定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小企业提前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构建完成的基本标志,它意味着我国的总体会计改革已经完成了从会计制度为核心的规范体系向以会计准则为核心规范体系的重大转变。

众所周知,固定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资基础,是企业产生效益的源泉,关系到企业运营与发展。对众多即将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来说,如何做到科学管理和核算固定资产呢?笔者认为应在分析比较《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核算的主要差异基础上,《小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管理产生的影响以及企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差异

(一)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尽管《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都要求以固定资产取得成本作为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但就不同取得方式下也存在如下差异:

1.自营建造的固定资产

(1)成本的截止日期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截止到竣工结算前,企业会计准则截止到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2)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条件和范围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为购建固定资产在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资本化金额按照资本化期间内借款费用的实际发生额计算确定,也就是说,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仅限定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起止时点(包括暂停资本化的情况),而不考虑购建支出的进度,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不与资产支出挂钩。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购建和支出,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资本化的金额要区分一般借款和专门借款。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的购建和生产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及存货等资产。

2.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

接受固定资产投资的企业,在办理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之后,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者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者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者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3.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当按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的相关税费等确定,避免了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过程中涉及的职业判断及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等较为繁琐的计算。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以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入账价值。

4.确定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

对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的弃置费用问题,小企业会计准则未作规定,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考虑弃置费用因素。

(二)后续计量

1.固定资产折旧

(1)折旧范围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除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外,应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2)折旧年限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下,为了便于小企业实务操作,减轻纳税调整负担,小企业在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估计的前提下,可以直接采用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折旧最低年限作为相关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年限定量控制标准,允许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自行确定。

2.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1)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下,符合税法规定的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会计准则下,符合资本化确认条件的,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不符合资本化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2)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处理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下,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制造费用科目,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管理费用”科目。企业会计准则下,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3.固定资产清查

(1)固定资产清查盘亏净损失的处理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如属于经营损失,计入“管理费用”科目,如属非常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企业会计准则下,不需要区分原因,全部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2)固定资产盘盈的处理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下,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过渡,盘盈净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企业会计准则下,作为前期差错处理,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前应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4.固定资产减值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不计提减值,企业会计准则下,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计提减值。

(三)固定资产的处置

由于小企业准则不计提减值准备,因此,处置固定资产时应结转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包含减值因素。而企业会计准则处置时需要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

针对《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差异,笔者认为对小企业影响主要体现以下方面:

(一)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

由于小企业规模小、组织结构简单、涉及行业种类繁多,有些小企业根本不建账,有些有账但账目极其混乱。由于小企业会计准则简单易懂,易于操作的特点,非常符合小企业会计基础薄弱的现状,因而有力保障了小企业能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进而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可靠保证。

(二)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会计准则中对于企业的固定资产,如期末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为企业提供了操纵利润的空间,《小企业会计准则》却可以非常有效地遏制那些人为操控利润的行为发生。

(三)对企业税收的影响

《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简化有利于小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使得小企业财务信息的梳理整合更为便捷有效。《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诸多内容与税法要求高度一致,小企业日常财务信息为其日后的纳税核算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以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为契机,全面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小企业在正式实施前,要组织会计人员认真学习《小企业会计准则》,深入掌握《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严格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财务管理,全面提升小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二)按照成本计量固定资产应,不再提取资产减值准备

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二十八条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计量,也就是说即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实际市场价值差异很大,固定资产原价也不能调整,同时固定资产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只有实际损失发生时才确认其损失。

(三)提高固定资产核算水平,降低企业税收成本

《小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核算与企业所得税法保持协调一致,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最低年限,以及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方法等。由于不存在暂时性差异,不需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只会对出现的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进行纳税调整即可。实际发生的固定资产损失的,应当在该年度内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并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证据资料进行申报后方能在税前扣除,未经申报的损失,不得在税前扣除。同时小企业可以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建立和完善财务工作的制度规范,由核定征收转为查账征收。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降低小企业的税收成本。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企业会计准则立足于我国小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在简化核算、便于操作以及与税法保持协调等方面有着鲜明的特色,是一部为我国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会计准则。企业要良性发展,在小企业准则下加强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小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小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年1月.

[2]财政部会计师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

猜你喜欢
资本化小企业借款
军工资产资本化现状及问题研究
微信上小额借款 请务必通话确认
50强上市房企资本化利息情况研究
R&D 资本化对地区GDP 的实际影响研究
——基于16 个地区GDP 历史调整数据
妻子的借款该如何认定债务关系呢
日照银行:以大格局服务小企业
《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确定之我见
电镀厂涨价搬迁 卫浴小企业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