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认识误区及对策

2012-07-26 09:07寿国文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11期
关键词:经营活动企业

寿国文

一、我国企业内控制度的发展状况

2006年7月,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牵头,由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起成立了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并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在北京召开联合发布会,隆重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自2012年1月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将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

二、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根据国家2008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将内部控制的划分为三类,即内部环境类指引、控制活动类指引、控制手段类指引,基本涵盖了企业资金流、实物流、人力流和信息流等各项业务和事项。

其中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支配着企业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影响着全体员工实施控制活动和履行控制责任的态度、认识和行为。内部环境类指引有5项,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控制活动类应用指引是对企业各项具体业务活动实施相应的控制,包括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9项;控制手段类指引偏重于“工具”性质,往往涉及企业整体业务或管理,包括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和信息系统4项。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都是股份公司,公司的所有权和管理权都是分离的,财政部在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一方面是为了“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另一方面是为了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保护众多股民的利益,也可以说是保护不直接参与经营的股东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在上市公司先推行内控制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中小企业对实施内部控制的认识误区

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在我国,中小企业以民营为主。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往往是同一人,企业的所有者(股东)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的利益高度一致,企业的管理层级一般较少,决策权和管理权较为集中,治理层通常密切参与公司日常经营及管理活动。由于以上种种决因素,定中小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有着种种认识误区。

1.对内控必要性的认知存在误区

由于民营中小企业家多是依靠自己对市场的正确判断能力和愿意承担风险的魄力完成了个人原始资本的积累,并将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开始逐步发展起来。他们对自己的经营能力和控制能力充满自信,并且风险偏好比较大,在他们看来市场才是最重要的,认为内部控制体系没有必要,一切由老板自己决定就是最好的风险控制。

2.对内部控制认识上的片面性,只重视内部业务活动控制

很多中小企业家片面的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对会计信息、资金运转、资产安全、采购及销售等方面加强监控,把对企业具体业务活动的控制等同于内部控制的全部。在对于业务活动控制的过程中又经常犯另一个错误:制度、流程合理完备,但出于有自己人(通常家族企业比较多)办事放心的想法,不相容岗位没有完全区分,做事还是靠人不靠制度,风险依然存在。

3.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环境被忽略

企业内部环境控制包括组织架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社会责任。由于中小企业管理层级一般较少,组织架构简单,责权划分明确,老板往往就是实际经营决策的人,在这种模式下企业的执行力很强,通常不觉得会有问题。但实际上是有巨大风险的,由于缺乏制约,老板通常凭自己个人一时冲动就做出决策,容易导致决策失误。

其次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而录(任)用的各种人员,包括高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小企业面临的人力资源问题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激励约束制度不合理,关键岗位人员管理不完善,人才难招易流失,从而导致经营效率低下。

4.内控控制手段薄弱

控制手段包括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和信息系统4项。全面预算是企业对一定期间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财务活动等作出的预算安排,既是公司开展经营活动的目标,也是业绩考核、公司资源分配的依据。由于中小企业预算责任人是老板自己,因此预算往往缺乏刚性、执行不力、考核不严,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合同管理往往也是企业内部控制中最为疏忽和薄弱的环节之一。一方面中小企业很少设有专业的法务审查合同,另一方面,在与大公司签订合同时,中小企业往往是弱势的一方,出于接单的冲动很少在合同条款方面坚持平等有利的原则,最后都会承担很大的风险;内部信息传递上,主要是没有一套完整的内部信息传递机制,容易导致重要信息的传递不完整、不及时,或商业秘密被泄露。

5.缺乏内部监督机构,缺少内控评价体系

内部监督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日常监督是指企业对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常规、持续的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关键岗位员工等发生较大调整或变化的情况下,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或者某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由于财务会计在内控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一般中小企业把财务部默认为内控监督机构,但以中小企业目前的财务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担负起监督功能是有困难的。由于缺乏内部监督机构,缺少内控评价体系,很难及时识别、认定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无法及时发现和回避企业经营中的风险。

四、对策

1.民营企业家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对内控的认识,强化内控意识

企业家应充分认识到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对企业经营效率以及企业未来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应走出误区,更新观念,内部控制不仅是企业的业务活动规范可控,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决策行为也要是规范可控。要为员工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建立企业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促使全体员工认真实施控制活动和履行控制责任。

2.引进或培训内控专业人才,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内部控制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强调全员参与内部控制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培养从事内部控制的专业人员。企业可以抽调财会、审计和生产管理等业务骨干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培养内部控制专业人才。一方面通过外部培训学习等,促使内控人员掌握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让从事内部控制的专业人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学习,以内部控制基础理论、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为指针,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结合实际,自我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的业务能力。

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

聘请专业中介机构进行内控评价,及时发现内控缺陷,防范风险,使内部控制始终符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在不同阶段持续有效。由于中小企业的所有者往往是直接经营者,企业发生经营风险也是由经营者自己承担,因此监管层并未象对上市公司一样要求企业成立内审部门,聘请专业中介机构进行内控评价。但这并不说是中小企业面临的风险就比上市公司小,恰恰相反,由于中小企业体量小,更经不起风险的袭击。中小型企业更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持续监控和定期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尤其要对会计信息、资金运转、资产安全、采购及销售等方面加强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缺陷,确保内部控制持续有效改进,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

[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彭晶晶冶金财务,2005(8).

[3]《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楼德华、傅黎瑛.三联书店上海分店.(2005年5月1日).

[4]《论小企业内部控制:COSO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李明辉.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7).

猜你喜欢
经营活动企业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六小”活动
企业
“活动随手拍”
企业
企业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