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梅花鹿粪便链霉菌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2012-07-27 07:20曹艳茹黄学石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2年6期
关键词:二肽结构式腺苷

李 鑫,韩 力,曹艳茹,刘 江,姜 怡,黄学石

(1.中国医科大学 代谢病分子机制与药物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01;2.云南大学 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 微生物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91)

作者从梅花鹿粪便中分离得到一株链霉菌,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

1 实验

1.1 菌株

菌株于2009年从昆明野生动物园健康成年梅花鹿的粪便中分离得到,由云南大学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姜怡博士鉴定为链霉菌(Streptomycessp.),微生物样品保存于云南大学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菌株编号YIM 100471。

1.2 材料、试剂与仪器

薄层色谱硅胶GF254、薄层色谱硅胶H、柱色谱硅胶(100~200目,200~300目),青岛海洋化工厂;Sephadex LH-20,Pharmacia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的分析纯试剂。

Varian Mercury-VX 300 MHz型核磁共振仪;Finnigan LCQ型质谱仪,Thermo。

1.3 提取与分离

菌株分离纯化后,用改良61号培养基(蛋白胨2 g、葡萄糖20 g、可溶性淀粉5 g、酵母膏2 g、NaCl 4 g、K2HPO40.5 g、MgSO4·7H2O 0.5 g、CaCO32 g、H2O 1 L,pH值7.8)发酵培养70 L,滤出菌丝体。发酵液用XAD-16大孔树脂柱处理,依次用水、20%乙醇、95%乙醇洗脱。收集95%乙醇洗脱部分,合并洗脱液,浓缩蒸干得到粗提物22 g。粗提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二氯甲烷-甲醇溶液梯度洗脱,得到10个馏分(Fr.1 ~ Fr.10)。Fr.3经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溶液梯度洗脱,得化合物Ⅴ(6 mg)和Ⅵ(25 mg);Fr.7经Sephadex LH-20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Ⅰ(10 mg)、Ⅱ(6 mg)和Ⅳ(11 mg);Fr.8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Ⅲ(23 mg)。

1.4 结构鉴定

分别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Ⅰ~Ⅵ进行1HNMR、13CNMR、MS鉴定。

2 结果与讨论

从菌株发酵液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6个已知化合物,其波谱数据分析如下:

化合物Ⅰ:白色固体,ESI-MS,m/z:296[M+H]+,确定化合物Ⅰ的分子质量为295。1HNMR(300 MHz,DMSO-d6),δ:8.37(1H,s,H-8),8.21(1H,s,H-2),5.90(1H,d,J=6.0 Hz,H-1′),5.46(1H,d,J=5.7 Hz,OH),5.38(1H,brt,J=5.7 Hz,OH),5.20(1H,d,J=3.6 Hz,OH),4.67(1H,brq,J=5.1 Hz),4.14(1H,m),3.96(1H,brq,J=3.6 Hz),3.67(1H,dt,J=11.7 Hz,4.0 Hz,H-5′),3.55(1H,ddd,J=11.7 Hz,6.6 Hz,3.7 Hz,H-5′),3.35(6H,s,Me)。13CNMR(75 MHz,DMSO-d6),δ:151.8(C-2),150.0(C-4),119.9(C-5),154.4(C-6),138.7(C-8),87.9(C-1′),73.6(C-2′),70.6(C-3′),85.8(C-4′),61.6(C-5′),38.1(6-NCH3,宽峰)。上述数据与文献[1]报道的6-N,N-二甲基腺苷的波谱数据基本一致。故确定化合物Ⅰ为6-N,N-二甲基腺苷,其结构式见图1。

化合物Ⅱ:白色固体,ESI-MS,m/z:298[M+H]+,320[M+Na]+,确定化合物Ⅱ的分子质量为297。1HNMR(300 MHz,DMSO-d6),δ:8.36(1H,s,H-8),8.15(1H,s,H-2),7.30(2H,brs,NH2),5.88(1H,d,J=6.0 Hz,H-1′),5.50(1H,d,J=6.0 Hz,OH),5.32(1H,d,J=4.2 Hz,OH),4.75(1H,brq,J=5.4 Hz),4.14(1H,m),4.03(1H,m),2.88(1H,dd,J=13.9 Hz,5.9 Hz,H-5′),2.78(1H,dd,J=13.9 Hz,7.0 Hz,H-5′),2.05(3H,s,SMe)。13CNMR(75 MHz,DMSO-d6),δ:152.8(C-2),149.6(C-4),119.8(C-5),156.2(C-6),139.9(C-8),87.4(C-1′),72.7(C-2′),72.7(C-3′),83.8(C-4′),36.1(C-5′),15.6(5′-SMe)。上述数据与文献[2]报道的5′-甲硫基腺苷的波谱数据基本一致。故确定化合物Ⅱ为5′-甲硫基腺苷,其结构式见图1。

化合物Ⅲ:白色粉末,紫外254 nm下观察有暗斑点,与1%(体积分数)香草醛硫酸试剂反应显暗蓝色。化合物Ⅲ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对照品[3]共薄层,在3种展开系统下,Rf值及斑点显色均一致。故确定化合物Ⅲ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其结构式见图1。

化合物Ⅳ:白色粉末,ESI-MS,m/z:261[M+H]+,确定化合物Ⅳ的分子质量为260。1HNMR(300 MHz,DMSO-d6),δ:8.15(1H,d,J=4.2 Hz,NH),7.12~7.30(5H,m,H-2′,H-6′),5.00(1H,brs,OH),4.11(1H,m,H-6),3.97(1H,brq,J=5.1 Hz,H-3),3.45(1H,dd,J=12.1 Hz,3.3 Hz,H-1″),3.18(1H,m,H-2″),3.14(1H,m,H-1″),3.02(1H,dd,J=13.5 Hz,6.6 Hz,H-7′),2.91(1H,dd,J=13.5 Hz,5.1 Hz,H-7′),2.11(1H,m,H-3″),1.84(1H,m,H-3″)。13CNMR(75 MHz,DMSO-d6),δ:168.3(C-2),55.5(C-3),165.2(C-5),57.9(C-6),136.3(C-1′),129.8(C-2′,C-6′),128.4(C-3′,C-5′),126.9(C-4′),39.2(C-7′),52.9(C-1″),66.7(C-2″),36.9(C-3″)。上述数据与文献[4]报道的环-(苯丙氨酸-羟脯氨酸)-二肽的波谱数据基本一致。故确定化合物Ⅳ为环-(苯丙氨酸-羟脯氨酸)-二肽,其结构式见图1。

化合物Ⅴ:淡黄色粉末,紫外254 nm下观察有暗斑点,与1%(体积分数)香草醛硫酸试剂反应显深紫色。化合物Ⅴ与吲哚-3-甲酸对照品[5]共薄层,在3种展开系统下,Rf值及斑点显色均一致。故确定化合物Ⅴ为吲哚-3-甲酸,其结构式见图1。

化合物Ⅵ:白色粉末,紫外254 nm下观察有暗斑点,与1%(体积分数)香草醛硫酸试剂反应显鲜红色。化合物Ⅵ与对羟基苯乙醇[6]对照品共薄层,在3种展开系统下,Rf值及斑点显色均一致。故确定化合物Ⅵ为对羟基苯乙醇,其结构式见图1。

图1 化合物Ⅰ~Ⅵ的结构式

3 结论

从链霉菌发酵液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N,N-二甲基腺苷(Ⅰ)、5′-甲硫基腺苷(Ⅱ)、胸腺嘧啶脱氧核苷(Ⅲ)、环-(苯丙氨酸-羟脯氨酸)-二肽(Ⅳ)、吲哚-3-甲酸(Ⅴ)、对羟基苯乙醇(Ⅵ);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菌株中分离得到。

[1] 于德全,杨峻山.分析化学手册:第七分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743.

[2] Robins M J,Hansske F,Wunk S F,et al.Nucleic acid related compounds.66.Improved syntheses of 5′-chloro-5′-deoxy- and 5′-S-aryl(or alky1)-5′-thionucleosidesl[J].Can J Chem,1991,69(9):1468-1474.

[3] 郑丹,姜怡,韩力,等.一株新种链霉菌菌丝体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0,20(3):201-205.

[4] 李德海,顾谦群,朱伟明,等.海洋放线菌11014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I.环二肽[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5,30(8):449-452.

[5] 霍培元,陈华红,姜怡,等.傣药黑面神内生菌Bacilluspumilus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2,22(1):38-42.

[6] 郑丹,姜怡,娄恺,等.一株耐碱链霉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9,19(5):375-378.

猜你喜欢
二肽结构式腺苷
大型海藻中环二肽类抑藻活性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为什么越喝咖啡越困
左旋多巴与脯氨酸或谷氨酸构成的环二肽的合成及其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测试
结构式摘要撰写要求
结构式摘要撰写要求
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糖尿病相关二肽
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
二肽的生物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α-硫辛酸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