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耗材伤口护理专项培训考核”效果的评价研究*

2012-07-28 14:10于春华蒋琪霞仲继红刘亚红程秀红钟添萍朱兴喜
中国医学装备 2012年1期
关键词:耗材医用伤口

于春华 蒋琪霞 仲继红 祁 静 刘亚红 程秀红 钟添萍 朱兴喜*

医用耗材是指经常使用的一次性卫生耗材、人体植入物、消毒后可重复使用且易损耗的医疗用品,是医院开展医疗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物质基础。随着医疗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医用耗材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特别是一次性卫生耗材,如纱布片、纱布巾、纱布球、药棉、无纺布片、留置针、腰椎穿刺针、中心静脉导管、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血袋、采血针、采血管、创可贴、橡皮膏、输液贴、敷料贴、自粘式伤口敷料、各种绷带、各种导管(喂食管、胃管、吸痰管、导尿管、肛门管、鼻氧管、气管插管以及各种连接管)、试纸、尿袋、手套、缝合针、手术衣、口罩、帽子等等,是所有医院医疗和护理必备的,也是越来越成为医疗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医用一次性耗材在伤口护理中的安全使用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在建立医用卫生耗材全程质量管理体系和医用耗材质量控制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医用一次性耗材在患者伤口护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医院医学工程科与医院护理部伤口护理小组合作,并由耗材供应商和医院伤口护理组专家共同制订和实施的“一次性耗材伤口护理专项培训考核”活动,通过活动结果采用统计学的处理方法进行效果评价和分析研究[1-3]。

1 专项培训考核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伤口护理学组骨干护士35名,分别来自门诊伤口护理中心和急诊室共计7名,13个外科系科室共计13名,内科系科室共计15名;均为女性;年龄23~30岁,平均年龄为(26.94±1.56)岁,护龄3~9年,平均护龄为(5.18±1.79)年;大专学历24人, 本科学历9人,在读护理硕士研究生2人。所有培训对象均有临床使用一次性耗材进行皮肤护理和预防及处理压疮的需求,并有不了解耗材特性、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和如何判断不良反应并正确处理等问题。

1.2 方法

1.2.1 制定“一次性耗材伤口护理专项培训考核”计划

根据所涉及的耗材联系供应商和伤口护理组护士长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包括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培训目标为安全、准确使用耗材,准确判断不良反应和及时处理。培训内容为相关耗材的样品展示、特性介绍、作用和不良反应介绍、正确使用的方法和操作技巧、临床应用案例分析以及操作训练等。

1.2.2 培训时间和方法

2010年1~6月,每月利用下午或晚上集中培训1次,每次培训时间为60 min。采用多媒体讲解、操作演示、分10人一组讨论和角色扮演(2人一组面对面操作练习和模拟训练)等方法进行培训。

1.2.3 效果评价指标

⑴由5名内外科和护理中心护士长讨论制定考核项目和评分标准,并组成考核组,培训前对培训对象进行摸底考试,其主要内容有:皮肤和压疮护理,常用一次性耗材的名称、特性、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案等。考核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2次进行,理论知识为笔试,实践操作分情景模拟考核和递交在临床护理中实际应用≥10例患者的应用报告。

⑵培训结束后3个月和6个月,再次考核培训对象,方法和内容与培训前相同。

⑶考核组统一对每个骨干的理论和实践考核进行评分。统计培训对象所在科室接受培训前后医用一次性耗材不良事件发生的数量和处理结果。

⑷不良事件的判断标准:根据不良事件的定义(指获准上市的合格卫生材料和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或可能导致的与预期效果无关的人体伤害事件)和医用一次性耗材的用途,制订的判断标准为:①对医用一次性耗材过敏:使用后皮肤发红、发痒、起疱或破溃;②医用一次性耗材吸收渗液或水分后对皮肤的刺激:浸渍发白、刺痛或痒[1-2,4]。

1.2.4 统计学处理

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正态分布均数(x±s)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均数(x±s)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专项培训考核前后结果统计

2.1 培训前后考核结果

本组培训对象均按要求参加培训并完成了各项考核,无脱落和漏考。按2010年1-6月为培训前、2010年7-12月为培训后分组,作自身对照,比较培训前后理论、实践、应用报告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数量,(见表1)。

2.2 不同科系培训考核前后结果

考核以内科、外科和门诊、急诊培训对象分组,比较培训前、后各项考核结果(见表2和表3)。

表1 培训前后各项考核结果比较

表2 不同科系培训前各项考核结果比较(ANOVA)

表3 不同科系培训后各项考核结果比较(ANOVA)

由表3显示,理论考核和应用报告结果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采用Dunnett T3检验,结果显示:理论考核内科系与外科系比较,P>0.05(P=0.83);和门急诊比较,P<0.05(P=0.03);外科系与门急诊比较,P>0.05(P=0.11)。应用报告内科系与外科系比较,P>0.05(P=0.99);与门急诊比较,P<0.05(P=0.02);外科系与门急诊比较,P<0.05(P=0.01)。

不良事件均数为偏态分布数据,故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内外科系、外科与门急诊、内科与门急诊两两比较,结果显示P均>0.05(P分别为0.72、0.35和0.19)。

2.3 不同护龄培训结果

本组护龄3~9年,以5年为界分组,比较不同护龄培训后的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护龄培训后各项考核结果比较(ANOVA)

3 讨论

3.1 医用一次性耗材的安全使用管理是末端管理的重要环节

顾伟[5]的研究报告显示,医用耗材已占医院收入的30%~40%并有迅猛发展之势。因此,加强医用一次性耗材的采购与验收及跟踪管理,以确保医用一次性耗材的质量与安全已日渐成为管理共识[1-2,4-10]。医用耗材使用过程的管理是医用一次性耗材全过程管理的最终环节,已有文献仅报告了完善制度、加强使用人员的培训与不良事件的监测与跟踪,能使安全风险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但如何培训使用者和监测及处理不良事件的具体方法尚未作进一步研究[5-9]。为探讨安全使用医用一次性耗材的末端管理方法,选择临床护士常用而且容易客观性评价的医用一次性皮肤护理医用耗材作为切入点,与临床科合作,以“专项培训考核”培训护理人员的方法,建立考核和评价指标,观察“以解决问题为培训目标和内容的专项培训考核”对提高医用一次性耗材的安全使用质量和降低不良事件的效果。

3.2 医用一次性耗材使用人员培训的方式及其效果评价指标探讨

本研究为首次与全院性的伤口护理小组[3]合作培训一次性耗材临床使用护士,针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制订了培训目标和内容,入选了来自内外科系、门急诊的骨干护士进行培训,旨在形成培训骨干→骨干指导临床护士的使用管理链,继而以点带面快速落实到末端。培训方式及其效果评价指标借鉴了在伤口护理专科培训和伤口护理骨干护士的培训中使用的方法及其效果评价,根据医院面上课题“压疮预警管理项目”要求和本项目的培训内容设定了本研究的培训方式及其评价指标[10-12]。并力求量化客观评价效果,如针对培训内容的理论考核能够评价护士对相关耗材特性、成分、适应症、作用及不良反应等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能够评价护士对相关耗材的操作技能掌握程度;应用报告考评的是每名骨干护士在至少10例患者应用中理论指导实践的掌握程度。对于不良事件发生的数量,主要考评的是骨干培训后回科室指导本科护士按正确方法使用以及以点带面的骨干作用发挥的情况,由此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

3.3 医用一次性耗材使用人员培训效果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见表1),培训后6个月与培训前6个月比较,理论考核成绩、实践操作和应用报告成绩均有明显提高(P均<0.01),护龄5年内和5年以上的护士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和应用报告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分析表4结果可认为,设定的培训方法和内容是合理可行的,能有效提升不同护龄护士对医用一次性耗材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培训前6个月,30个护理单元发生的不良事件27次中有24次为急诊ICU、内外科ICU患者因病重、皮肤水肿等原因,在使用医用一次性耗材处理伤口或预防压疮中出现皮肤发红或起疱和破溃;3次为手术中患者在受压部位所用的减压泡沫敷料被手术冲洗液浸渍后皮肤发白、破溃。针对特殊患者皮肤特点,在培训时由医院伤口护理小组的伤口护理专家制定方案进行有针对性培训,培训后全院发生皮肤过敏仅有6次,经过及时处理后均在5 d内恢复,未留任何后遗问题。

培训前后比较,科室不良事件发生数量明显下降,此结果说明面对面培训方式和内容有利于控制医用一次性耗材使用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处理(见表1)。分析不同科系的培训结果,培训前内外科和门急诊骨干护士的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和应用报告及所在科室的不良事件次数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培训前存在问题和理论与实践及应用的基线资料基本一致(见表2、表3)。培训后各个护理单元的护士理论、实践和应用报告成绩均有明显提升,但各科室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我们的培训对不同科系护士均适用(见表1、表3)。

4 结语

医院的“一次性耗材伤口护理专项培训考核”在医用一次性耗材安全使用管理中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提高了护士对医用一次性耗材的安全使用认识和管理效能,本研究充分证明了医学工程科与临床科室合作培训是一种有效可行的管理方法。

[1]于春华,于京杰.医用耗材质量控制研究与实践[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2):106-107.

[2]于春华,戚仕涛.医用卫生材料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初探[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12):1300-1302.

[3]蒋琪霞,刘云,刘亚红,等.伤口护理虚拟学组组织架构和工作模式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09,9(8):3-5.

[4]陈郁韩.医用耗材安全使用体系的构建[J].医疗设备信息,2010,25(4):4-7.

[5]顾伟.医用耗材的采购管理与跟踪管理[J].医疗设备信息,2006,21(11):1-3.

[6]张玲.加强医用耗材质量管理的探讨[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4):69,37.

[7]张锦,刘立明,李晓燕.浅谈医用耗材的安全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8):63-64.

[8]金美娟.加强医用耗材安全使用的环节质量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8,18(9):1302-1303.

[9]杨国华,杨玲.医用耗材采购与验收安全风险控制要点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2):61-63.

[10]蒋琪霞,李晓华,刘云.伤口护理专科培训方法及其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8):739-741.

[11]蒋琪霞,刘云.伤口护理骨干护士的培训及其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8):905-907.

[12]蒋琪霞,刘云,刘亚红,等.压疮预警管理项目设计及其实施[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9):5-8.

猜你喜欢
耗材医用伤口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