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心电学研究最新进展之一

2012-07-29 01:31程中伟摘译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房颤中风栓塞

程中伟摘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730)

亚临床房颤与中风的危险

Healey 等进行ASSERT 研究共入选2 580 例近期植入起搏器或除颤器患者(年龄≥65 岁,合并高血压,既往否认房颤病史),平均随访2.5 年,主要终点为缺血性中风或全身栓塞事件。亚临床房颤定义:心房率>190 次/min,持续至少6 min 的事件,而临床缺乏房颤证据。植入起搏器或除颤器3 个月时,共261 例(10.1%)患者发生植入装置识别的亚临床房颤。亚临床房颤与临床房颤(HR 5.56,95%CI 3.78 ~8.17;P <0.001)以及缺血性中风/全身栓塞事件(HR 2.49,95% CI 1.28 ~4.85,P =0.007)危险性增加相关。51 例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均没有临床房颤),其中11 例患者3 个月时存在亚临床房颤。校正中风其他危险因素后,亚临床房颤仍为中风/全身栓塞事件的预测因子(HR 2.50,95%CI 1.28 ~4.89,P =0.008)。该研究表明亚临床房颤在植入起搏器或除颤器人群常见,与中风/全身栓塞事件危险增加相关(N Engl J Med,2012,366:120-129).

QRS 间期为男性心源性猝死的预测因子

Kurl 等进行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共入选42 ~60岁男性2 049 例,随访19 年,其中156 例发生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作为连续变量,QRS 间期每增加10 ms 与SCD 危险增加27%相关(HR 1.27,95%CI 1.14 ~1.40,P <0.001)。校正已知的关键危险因素(年龄、饮酒量、既往心梗、吸烟、血清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 反应蛋白、2 型糖尿病、身体质量指数、收缩压和心肺功能)后,QRS 间期>110 ms 者SCD 危险为QRS 间期<96 ms 者的2. 5 倍(相对危险度RR 2. 50,95% CI 1.38 ~4.55,P=0.002)。除QRS 间期外,吸烟、既往心梗、2 型糖尿病、心肺功能、身体质量指数、收缩压和C 反应蛋白亦独立与SCD 危险相关。不同QRS 间期人群累积存活率见图1(组1 ~组5 QRS间期分别为<96 ms,96 ~100 ms,101 ~105 ms,106~110 ms 和>110 ms)。该研究表明QRS 间期为男性SCD 的预测因子,适用于普通男性人群SCD 危险评估(Circulation,2012,125:2588-2594).

图1 不同QRS 间期人群累积存活率比较

静息心率变化可预测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死亡

挪威学者Nauman 等对既往没有心血管疾病的13 499 例男性和15 826 例女性人群进行前瞻队列研究。大约间隔10 年测量2 次静息心率(resting heart rate,RHR)。第2 次RHR 在1995 年8 月至1997 年6 月间测量,随访至2008 年12 月31 日。共60 例失访患者,全部是由于移民离开挪威。经过(12±2)年随访,3 038例死亡,其中388 例死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随着RHR 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死亡危险性增加。与两次测量RHR 均低于70 次/min 者(8.2 名死亡/万人/年)比较,第1 次RHR <70 次/min,而第2 次RHR >85次/min 者(17. 2 名死亡/万人/年)校正HR 为1. 9(95% CI 1.0 ~3.6);第1 次RHR 70 ~85 次/min 而第2 次RHR >85 次/min 者(17.4 名死亡/万人/年)校正HR 为1.8(95% CI 1.2 ~2.8)。该研究表明既往没有心血管疾病人群,10 年间RHR 增加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死亡危险增加相关(JAMA,2011,306:2579-2587).

早复极为急性心梗患者48 h 内室颤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Naruse 等对220 例连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57 例女性,年龄(69 ±11)岁。依据AMI 后48 h内是否发生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进行分组。早复极定义:至少2 个下壁或侧壁导联QRS-ST 交界区抬高至少0. 1 mV,示例见图2。结果表明,21 例(10%)患者在AMI 后48 h 内发生VF。多因素分析表明,早复极(OR 7.31,95%CI 2.21 ~24. 14,P <0. 01)AMI 发病至入院<180 min(OR 3.77,95% CI 1.13 ~12.59,P <0.05)和Killip 分级>I 级(OR13. 60,95% CI3. 43~53. 99,P <0. 001)为VF 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该研究表明早复极增加AMI 后48 h 内VF发生的危险性(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2012,5:506-513).

图2 早复极示例心电图

猜你喜欢
房颤中风栓塞
老年房颤患者,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