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知识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2012-08-07 01:38河北省中医院高彦庭
中国商论 2012年8期
关键词:管理企业

河北省中医院 高彦庭

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而对传统产业来说“知识化”也将是其维持现有产业地位或实现产业更新的必然出路。传统产业“知识化”不仅涉及产出结构,而且涉及投资和就业结构,甚至涉及到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目前就三次产业结构来说,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服务业比重则显著增加[1-2]。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的经济学界与管理学界加注了知识、知识经济以及知识管理的关注。

本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实际应用结合企业知识管理理论,探索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知识管理的新方向,推进企业知识管理的发展。

1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企业知识管理发展到目前为止,国际上有很多关于企业知识管理的文献资料。充分研究分析国内外此类案例的文献,吸取借鉴后用于企业知识管理,能让我们事半功倍的出色完成探索。

专家访谈法:通过对国内大学某些大学的一些知名学者的访谈,向他们讨教有关企业知识管理以及目前市场经济近况等的一些学术上的问题。

2 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知识管理的问题

2.1 企业管理理念出现严重偏差

目前,知识是关键生产要素的思想的知识管理观念还没有被我国一些企业确立,对企业管理观念做出相应的转变和对企业按知识管理的要求是更不用说的。这种现象主要是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表现的。首先,对目前早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情况没有充分的认识到,传统上企业管理的计划已经满足不了企业管理的需求,指挥、控制、协调和组织已经不再是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责,而大力加以培育和创造良好的新知识资本环境是最重要的。其次,对知识的资本性的认识不足。知识创新商品化的发展和知识资本的积累的进程不足以被认识被影响。再次,拥有强大知识资源来源——人才的作用没有被高度重视,没有发挥重点的人才作用,人力资源的巨大潜力财富白白流失。人力资源作为财产的重要性并没有被企业意识到,比任何物质资源都重要的是人才的创造性智力资源,导致企业投资员工的培训和教育被长期处在直接忽略的状态。

2.2 管理者素质偏低,民主氛围不够浓厚

一批高素质经营管理者队伍的拥有对对企业来说是必要的,特别是想要对有效的知识管理进行实现。为了对多样化的国内国际消费的适应,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的推动下,从企业的生产和需求来看,智能型的工具会被大量引进将会在企业柔性的生产方式使用下实现,以期个性化的和知识含量高的产品被生产出来。昂贵生产机器的购入,增大了生产资料的成本,降低了劳动者成本。因而,管理压力增大和有机构成的提高,是由劳动力成本在生产过程中大量减少导致的。例如管理信息系统被如何始终保持高效运行、计算机知识的运用和不断更新的软件的如何运用等。这本身对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管理文化的要求很高,经营管理者必须走在知识经济的前沿,懂得综合知识。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阶层在我国目前还是十分缺少的。

领导者成为的权威条件,不仅包括他自身的才智、人格魅力等因素,更重要的是他的掌握丰富的信息资料并正确及时地作出决策的能力。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特殊知识和关键信息被许多领导者认为是一种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是必需的,只能自己去对这种权利进行支配,对信息和知识的保密必须保有绝对掌控权,他们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被维持。成功和失败的标准被在日常的生产管理和经营活动的情况下,被许多企业领导制定来作为规则,使员工得挑战权威的思想在被领导进行的严格控制中丧失。自尊心受害和得不到尊重的员工思想和知识,是这种领导方式下的结果,员工也就没有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全部力量。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不能进行坦诚合作,这就阻碍了高效合作、创新和知识共享的有效实现。

2.3 在组织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

(1)严重的问题在组织结构方面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尚处初期,政府调控、计划经济的影响依旧强劲。长期以来,“官本位”思想始终存在于我国企业,科层等级制度(官僚制)是实行的部门,也是工业经济时代的服务对象,以制度和规则为管理主体,按职能划分部门,按工作分工和按职位分层。管理严密和分工细致最官僚制主要的特征。知识管理中的缺点的表现,是因为僵硬的组织结构。首先,10人左右被一个管理者管理使有限管理规模,管理跨度原则是其根据,企业内部组织层次的增多,是随着增大的企业规模所必然的结果,垂直的信息沟通渠道从而被延长,上层管理人员对瞬息变化的市场信息的掌握被阻碍,也阻碍了与广大员工的信息沟通和知识共享。其次,系统是一个整体事物被科层组织结构从两方面分割开。一是各职能的子部门负责把管理过程分割开,而自己的行为会被各个职能的子部门更精心的构思,利益的最大化是一切子部门的出发点,知识和经验的共享是不愿意被进行的,特别是与其他的部门。二是自己岗位的工作都是每个工人只干是不同的岗位被一系统的工作流程分割的结果。没有信仰的“机器人”和没有决策能力的工人被单调而枯燥的劳动造成,工人的想象力、积极性、创造力和个人自主决策性无法被发挥,知识的共享更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总的来说,人们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和人们的个性与创造力被这种缺乏灵活性的和僵硬的组织结构阻碍和抑制了,不能得到广泛传播和共享是因为知识是被固定化的和被按范畴分类的。

(2)首先,建立面向知识的技术和知识的有效分类和收集并没有太多的企业建立专门的部门进行,知识管理机构没有被使用,知识的流向也没有被监督。其次,对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很少企业能结合经营进行,来对开发机构和自身的研究的建立和完善,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

2.4 信息化程度不高

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有效的知识管理的基础。信息技术在近几年发展迅速,特别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使知识管理具有可行性和实践性。

首先,各个职能部门和每一位员工在计算机网络都是网上的一个节点,相互间的交流障碍被结构扁平化的企业内部组织所消除,共享知识的环境会被营造,团体合作精神会被增强。“知识资本”是被整体合力形成的,是在大家通力合作中产生的。其次,外部网络系统被使用,来让超越空间的网络组织可以在企业间被建立,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企业的优势互补是通过共享人才资源、信息、技术和资金实现的。起步阶段是我国企业运用计算机网络从整体上来看的结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被其具体包括,一是不够重视的业内人士。在国家经贸委调查的300家上网企业中,企业已接通互联网虽然有70%,网络资源没有被利用来对企业管理进行加强,同时任何商务活动没有在网上被开展,仅仅是在网上开设了邮箱地址和主页。二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稀缺,特别是掌握并熟悉网络知识和主要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人。

3 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企业知识管理的有效途径

3.1 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信息系统的构建就是变革的一系列过程。员工对系统的态度对信息系统来说,最终成功与否是被它所决定的。信息系统实施的效果被员工的接受速度和系统的采纳程度所共同决定着。因此,以下几个问题就需要被想要对信息技术进行完善的企业进行考虑。

(l)企业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在信息系统实施之前,对信息系统进行合理的选择。原来的信息系统在企业计划的组织内被更新,进行有效的宣传去宣传新系统,是在实施新系统的时候所必需的,敢于创新的氛围会被在员工之中建立,信息化意识也能够被提高,这样部分员工的不理解,甚至抵触情绪都能得到安抚,使得员工了解新系统并自愿自觉地支持配合新系统的实施。如若不然,新系统的实施和系统之后的使用都会因为员工心理上的反对受到影响。

(2)信息系统实施之后,知识信息系统就进入了维护和更新阶段。员工在进入此阶段,情绪会被放松,更新和维护产生会因为他们认为项目已经结束,而放松和轻视,进而产生的问题就不能被进行及时反馈。因此通过培训的手段让更新和维护系统的重要性被员工认识到,有感问题的主动沟通的意识也要对员工进行培养。

3.2 重视人才的培养

企业为本企业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时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适合的。在制定企业培训计划前期,企业的人力部门组织人力根据企业知识盘点做好调查。首先,要明确本企业对员工的定位,员工具体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以后他们渴望获得哪方面的专业知识。通过盘点企业能够清楚了解自身的薄弱环节和人才需求量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加大教育培训的投入,从外部引进知识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力争把每个企业员工都培养成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的人才。

3.3 建立一个共享型的企业

研究的结果在实际上证明:在对企业知识管理效果的影响上,企业文化和信息技术水平相比,企业文化的影响要低一点。企业应当重视知识共享型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的。对于企业文化的创建,从而为企业实施知识共享提供基础保障,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对企业文化进行改进和实施:

(1)精神层面。损己利人是人们传统观念对共享的理解。实际上,实现交流者的双赢可以在共享的基础上实现,用得好可以充分发挥共享的资源。全新的企业文化理念被深入贯彻可以到企业员工心中,共同愿景从这句话“个人发展和企业在知识共享中得到好处”得到体现。企业和员工个人的共同意志和愿景会被好的企业文化会结合起来,企业知识被员工从个人知识转变过来,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知识管理效果还有企业知识资本总量的增加只又可能在团结一致和上下一心的企业被实现和提升。纵观国际国内,企业对员工的知识共享的鼓励在精神层面上几乎是被达成共识的。

(2)制度层面。为了促进知识共享,建立学习型组织是必要的。学习型组织是保持员工相互学习的能力的一种知识资源共享机制。如专家访谈会,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基础员工培训,优秀知识员工座谈等方式,促进组织的学习和交流,使团队知识的潜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使知识共享的目的在企业各层次员工在组织学习中相互交流中达到。在今天IT业界主流方式是知识管理系统,有效的企业文化制度是惠普进行知识管理的主要手段,而不是IT。“师傅带徒弟”的传授方式是惠普最常见的传授方式,“徒弟”身边的资深同事或者上司就是“师傅”,“徒弟”遇到的问题他们都清楚了解,给予帮助能够十分准确,任何管理系统都无法替代这种隐性知识的传递。

[1]邵宁.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说起——对创新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述评[J].江苏商论,2007(7).

[2]Ingemar Dieriekx, Karel Cool. Asset Stock Accumul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Management Science,1989,35(12).

猜你喜欢
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