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科研信息服务创新研究

2012-08-07 07:18张迎春韩亚兰
老区建设 2012年12期
关键词:科研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

张迎春 韩亚兰

[提要] 从高校图书馆科研信息服务的深化和拓展两方面探讨嵌入式科研服务、学科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构建信息共享空间、利用学科博客构建高校科研平台和图书馆移动服务等科研信息创新服务。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科研

[作者简介]张迎春(1970—),女,南昌大学图书馆员;韩亚兰(1963—),女,南昌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江西南昌330047)

图书馆、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的三大支柱,高校图书馆对高校科研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信息支撑作用,科研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和信息服务。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科研用户的科研习惯、使用的资源类型、对信息的需求层次等都在发生改变,高校图书馆在为科研用户提供现有的如专题咨询服务、定题服务、科技查新、查收查引、馆际互借和原文传递等科研信息服务的基础上,还要从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创新,努力满足科研用户的新需要。

一、科研信息服务的深化

随着学术交流模式与科研环境的变化,高校科研的水平在不断地提高,研究向纵深发展,

这就需要图书馆深化科研信息服务,从用户的立场和需求出发,融入一线,嵌入科研过程,提供学科化、个性化的服务,为科学研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保障。

(一)嵌入式科研服务

科学研究的全程都需要大量的文献信息,而在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类型多样,数量庞大,网络信息资源更是无序且良莠不齐,给用户使用造成了许多困难。因此,他们需要既熟悉本学科文献资源又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学科馆员,为其提供嵌入式的信息服务,以便提高科研效率。学科馆员嵌入到科研过程之中,以主动参与的姿态,贯穿课题始终,从项目的选题、申报、研究、结题、成果评价和成果转化等各个环节提供全程式的信息服务,为科研项目的运行提供资源和信息的支撑。选题阶段要提供查新咨询立项服务,全面了解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成果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判断选题的新颖性,帮助用户选择有意义、有价值、切题适用的相关文献资料,为课题准备参考材料和立项依据;课题研究阶段,学科馆员要注意把握项目技术发展趋势,定期或不定期提供同行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学术动态信息,为科研用户提供不间断的知识信息服务,推动本课题走在同类课题的最前沿;在结题评价阶段,提供查新、引证分析等科研评价信息,对课题的创新性和科学性进行客观评价,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为课题的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成果转化阶段要为研究成果的发表、奖励申报、专利申请进行积极宣传,提供全面的信息帮助,加速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在整个课题的嵌入式服务中,非常强调学科馆员的主动深入性、文献和情报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学科化服务

学科化服务是图书馆为适应新的信息环境、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而推出的一种贴近用户一线的新型创新服务。它是图书馆面向某一特定学科,以学科馆员为核心,通过学科信息存取和学科情报分析来满足用户在学科活动中的信息需求,并帮助用户提升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的一种专业化服务。学科服务已不仅仅是用户联络、学科资源建设、参考咨询、用户培训等服务,而是包含用户调研、机构设置、资源建设、服务设计、技术平台及管理等一整套全新的运行机制。学科馆员可根据本学科用户的需要,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查阅、整理相关信息源,对分布于各种载体的学科文献资源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对比、归纳,形成学科文献综述、述评、研究报告等信息产品提供给本学科用户;可为本学科用户提供专业信息资源导航,使庞杂的网络资源变无序为有序,变分散为集中,建立学科资源网络链接;可根据本学科科研需要,密切跟踪相关课题的学术研究动态与学术前沿,利用信息分析工具,对学科发展现状、比较研究和发展态势等经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并通过发布学术研究动态信息,给用户的科研指明方向。另外,学科馆员要从文献服务走向信息环境的构建服务,建立学科知识信息门户、学科知识服务智能化平台;对各种异构的数据库资源进行整合,使其具有统一的检索界面,提供集成信息检索服务;利用RSS建立学科相关新闻、公告、新书通报等信息推送等,为科研用户服务。

(三)个性化服务

网络信息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需求复杂化和多样化,需要学科馆员为用户提出的要求提供最贴切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个性化服务是指图书馆针对信息用户的信息行为、习惯、偏好、特定需求(或潜在需求方向)为用户提供满足其各种个性化需求的高质量、系统的信息服务。它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最基本的特点是服务的针对性,即对不同的用户,采取不同的服务策略,提供不同的服务。个性化服务方式主要包括分类定制、界面定制、信息推送、定题服务、科技查新、信息检索帮助、个性空间等。用户需求分析是个性化服务的前提,学科馆员要全面、客观地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过滤,使信息分流,得到用户所需的个性化信息精品,然后通过电子邮件、上门服务、信息推送等方式传递给用户。个性化服务主要将科研骨干、重点课题组和学科带头人列为重点服务对象,建立用户档案,了解每位重点用户的需求动态,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情报,跟踪学科领域的前沿发展,对学科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和提炼,形成知识产品,为重点用户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

二、科研信息服务的拓展

(一)构建信息共享空间

构建信息共享空间就是构建一个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较高的信息检索能力、科研团队引导、方便的学术交流场所,其目标在于将图书馆的资源、功能和服务进行有效合理的整合,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可以促使图书馆利用自身的资源、技术融入科研创新的过程,为科研人员提供即时的信息交流场所。如美国 Calgary大学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该空间中聚集了学科专家、技术专家、图书馆员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交流、学习与研究环境。用户可以通过共享空间与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也可以与图书馆员交流,享受他们提供的信息服务,用户与用户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讨论彼此的思想。在这个空间中,图书馆管理员与用户有了一个便利的沟通平台,可以针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及时调整服务方式。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则刚刚起步,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首创的 IC2服务社区,营建支持主题学术交流和创造的环境,图书馆不仅设计有支持个体和团体学习研究的空间,也提供鼓励创新和实验,支持跨学科交流、合作与用户参与的个性化知识环境,使资源和服务无缝整合且无处不在,图书馆管理员把大部分时间放到与用户交互并建立密切的联系上。可以预见,以提供支持信息交流和知识汇聚的“社区型”信息服务必将受到科研用户越来越广泛的欢迎。

(二)利用学科博客构建高校科研平台

学科博客是由学科馆员利用博客平台,以某一学科为单位,跟踪本学科前沿课题、报道本学科前沿动态、满足科研过程中的特定信息需求,把所获得的信息资源加以选择、评价、组织,并把整理后的资源按专题放在学科博客上,供本学科的科研用户使用。学科博客的知识具有发布迅速、交换迅速、搜索迅速等特点,学科博客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网络化、专业化的学习和信息交流平台,利用学科博客既可以发布最新信息,推广相关资源和服务,又可以聚集感兴趣的用户,建立互动的学术交流社区。许多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都在建立和发展学科博客,如。上海交通大学有关于材料学科、化学化工等专业学科博客;上海师范大学有关于教育学和金融学的学科博客;厦门大学的图林博客圈等。

学科馆员可通过综合性门户网站(如国内的新浪、腾迅、搜狐等)或专业博客网站(如博客中国、中国博客、博客动力等)提供的博客服务免费申请到博客空间后来建立学科博客。学科博客通常包含固定栏目和动态栏目两部分。固定栏目主要包括学科热点研究、学科会议动态、学科资源推荐、著名学者数据库、核心期刊数据库、学科网络信息导航、信息获取技巧、常用软件使用等内容;动态栏目主要是业界最新消息,以及与科研用户合作,参与到科研活动中,跟踪课题研究。学科馆员要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学科博客的服务方向和服务热点。

(三)图书馆移动服务

图书馆借助无线通信网络和移动技术,支持用户通过手机、阅读器、学习机、PDA、PSP等移动设备使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可提高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可获得性和易用性,使用户在出差、出国、户外作业或在其他任何地方任何时候获取和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更加方便。其中,手机的普及率高而且随身携带,可利用手机进行新书通报、参考咨询、书目查询和资源阅览等。目前我国开展手机图书馆业务的主要有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同济大学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等。国家图书馆和中国移动联手设立了掌上国图服务,该服务包括移动数字图书馆、短信服务、国家图书馆WAP网站、手机阅读和国图漫游五部分,其中移动数字图书馆是以智能手机为载体,采用先进的移动快讯技术,将实时信息推送服务和用户自主选择相结合,为用户提供便捷、及时、个性化的新型服务。清华大学的手机图书馆也实现了馆藏书目查询、个人借阅信息查询、预约和续借图书、多库电子资源/数据库检索阅览服务。特别是随着能提供更大的系统容量、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丰富媒体的3G技术出现,为图书馆服务嵌入手机带来了机遇,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随身地进行图书馆馆藏资源检索、书目查询、用户信息管理等。通过3G设备,还可以嵌入新的信息服务,如移动博客、播客、移动学科动态、数据库、移动交流平台等,引领Lib2.0服务功能从桌面向掌上过渡,实现学习的高度随身性。

总之,高校图书馆要创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深化信息服务的内容,拓展信息服务的方式,更新信息服务的手段,积极开拓创新信息服务的新领域,努力提升图书馆为科研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廉芳,许春漫.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创新服务模式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8).

[2]贺秀英.对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思考[J].新西部,2011,(3).

[3]刘颖,黄传惠.嵌入用户环境:图书馆学科服务新方向[J].图书情报知识,2010,(1).

[4]詹勋武.学科馆员的学科角色探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5]楚存坤,孙思琴.学科馆员利用学科博客构建高校科研平台的推广与应用[J].现代情报,2010,(1).

[6]李文文,陈雅.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模式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1).

[责任编辑:欧阳小芹]

猜你喜欢
科研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
农业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