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坏死的MRI表现研究分析

2012-08-08 08:05陈俊浩林伟添莫志标
当代医学 2012年20期
关键词:骨坏死线状软骨

陈俊浩 林伟添 莫志标

骨坏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膝关节骨坏死发病率仅次于股骨头的缺血性坏死而居第二位[1]。多由骨骼血液供应受阻或中断引起。本病少见,多年来因对膝关节原发性骨坏死认识不足,常规平片难以显示病变,使早期病变易漏诊,诊断较困难。现收集我院门诊、住院36例膝关节周围原发性骨坏死病例的MRI表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36例膝关节骨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膝关节MRI检查,男17例,女19例。平均年龄50.8岁。共扫描48个膝关节。所有患者发病时均有活动量增加或轻度损伤,伴行走疼痛症状,并存在关节间隙周围压痛,麦氏征阳性,其中18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活动受限。病程长短不等。长期使用激素者13例,长期酗酒者15例,曾行中西医多种对症治疗,效果不佳。使用PHILIPS1.0TMR,表面线圈,采用SE法脉冲系列,T1WI 500/20~30ms,T2WI 2000/80~100ms;冠状面层厚7.5mm,横断面层厚10mm,部分病例做了横断,层厚7mm,T1WI、T2W行4次重复收集信号平均(部分T2WI为2次平均)。观察T1WI、T2W及脂抑序列病灶大小、形态、信号特点,并观察周围骨质情况。

2 结果

本研究所有病例的MRI影像共发现56处病变,发生部位均位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的膝关节周围骨质。其中,发生于股骨内侧髁的有26个病变,为最好发部位,因该部位为膝关节的主要承重关节面。

结合应用SONK的MRI分期表[1],分析本研究36例患者48个膝关节的56处病变的形态、大小、信号特点,并观察病变周围的骨质变化情况,如表1。

表1 应用SONK的MRI分期分析本研究56处病变

通过表1可见,原发性膝关节坏死的MRI各期征象不同。I期最多,共30处,占总病变数的54%,1期的主要表现为:T1WI承重面软骨下区域低信号病灶内有线状的极低信号,T2WI高信号病灶内有线状极低信号,即低信号区周围包绕以高信号带的特点,脂抑序列显示骨水肿的范围。2期18处,占总病变数的32%,其主要表现为:T1WI不均匀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脂抑序列显示其骨水肿不明显。3期较少,8处,占14%,T1WI示高信号病灶内有线状极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脂抑序列呈混杂高信号病灶。(如图1-8)。

3 讨论

膝关节骨坏死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研究认为,多种原因所致血管受损或梗阻,受累部位骨的血液供应明显减少或丧失,而导致骨坏死,这些原因包括外伤、酗酒、激素治疗、脂肪代谢紊乱、胶原病、减压病等。

骨坏死的发生有一定的病理变化过程,就决定了MRI各序列、各期信号上的不同。骨细胞缺血6h,造血细胞出现坏死;48h后,各种骨细胞坏死;2~5d后,脂肪细胞坏死[2]。此时,MRI上可以观察到明显异常,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改变。周围组织开始修复时,MRI上T1WI呈仍低信号,T2WI上表现出高信号周围有低信号改变。修复进一步进行时,MRI可见软骨下混杂信号[3]。

MRI是一种无创性、敏感的技术,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利于观察髓腔病变。骨坏死发生后骨质的病理改变是MRI对膝关节原发性骨坏死的分期基础。通过研究文献[4]及本研究总结发现:(1)1期的主要表现为:T1WI承重面软骨下区域低信号病灶内有线状的极低信号,T2WI高信号病灶内有线状极低信号,即低信号区周围包绕以高信号带的特点,脂抑序列显示骨水肿的范围。(2)2期主要表现为:T1WI不均匀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脂抑序列显示其骨水肿不明显。3期T1WI示高信号病灶内有线状极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脂抑序列呈混杂高信号病灶。由于现阶段人们医疗水平的提高,MRI检查虽较昂贵,但是已经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更多的早期骨坏死病例得以发现,因此,本研究中1期病例较多,表现最为典型,MRI已经成为膝关节原发性骨坏死的最有效的影像检查方法。

骨坏死病变需要与许多慢性病变鉴别,如剥脱性骨软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软骨破损是其共同特点。此外,还需与骨骺肿瘤或肿瘤样病变鉴别。结合临床病史及症状并对MRI图像进行细致的观察,进一步开发膝关节的多种扫描序列[5],更加清楚地观察骨质细节,将更有利于发现早期的骨坏死病变及进行相关的鉴别诊断。

[1]孙金霜,姚安晋,王万里,等.膝关节骨坏死的MRI诊断[J].中华骨科杂志,1996,16(8):489-491.

[2]刘子君.骨关节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76.

[3]崔光彬,王玮,宋立军,等.骨梗死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5):724-726.

[4]张雪哲.骨坏死的影像学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8):882-883.

[5]张玉祥,孔德明,李真民,等.MRI压脂扫描在骨坏死诊断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08,48(17):42.

猜你喜欢
骨坏死线状软骨
无取向硅钢边部线状缺陷分析及改进措施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骨坏死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热轧卷板边部线状缺陷分析与措施
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原发肺软骨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线状生命
线状α=MnO2的水热制备及其电容性能
骨坏死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