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音乐教育之我见

2012-08-15 00:42
戏剧之家 2012年6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材儿童

学前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具有普及性、广泛性等特点。对学前音乐教育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理论研究、将会为学前音乐教育提供理性思辨与教学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为此,本文结合笔者个人多年来学前音乐教育实践与理性思考,对学前音乐教育这一重要命题谈几点拙见,以作引玉之砖。

一、学前音乐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学前音乐教育在整个学前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学前教育是指针对学前期(幼儿后期)儿童所进行的教育,即入小学之前在幼儿园所进行的教育,一般指三岁至六七岁年龄段的儿童。因此,学前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必须以艺术教育为主,因为艺术作为“人类以情感和想像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像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它是人们现实生产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1]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美育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艺术教育则是美育的核心,因为美学即“艺术哲学”,而音乐教育又在艺术教育中居于首位,这正如革命导师恩格斯所说:“在一切艺术中,只有音乐才能产生与广大群众的合作,同时在表达力量上,音乐也是优胜者……”[2]

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尤其居于首位,是因为学前儿童更易与音乐产生亲和力,从音乐胎教到幼儿初期的儿歌、摇篮曲,几乎都由音乐伴随。

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首要地位,也与它的重要作用密切相关,换言之,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首要地位,是通过它的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出来的。具体而言,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享受音乐快乐,培养艺术感觉。学前音乐教育,会使幼儿体验到音乐的美妙,尽享音乐的快乐。音乐不仅可以愉悦人的听觉器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愉悦人的精神。在汉字中,音乐的“乐”与快乐的“乐”是同一个字,其含义也密切相关,也就是说,音乐即快乐,快乐即音乐。同时,在音乐教育中,会培养孩子们的艺术感觉能力,如节奏感、韵律感等等。

其二,陶冶情感,美化心灵。音乐具有“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功能,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儿童们可以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心灵的净化。因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心灵的艺术,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可以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收到以情动情的教育效果。这正如黑格尔所说;“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3]

其三,健全心理结构,塑造完美人格。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儿童们的注意力、感知力、联想力、想像力、理解力、创造力等心理能力,健全其心理结构。并可以塑造孩子们的良好性格、完美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考量,就不难理解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礼乐相济”的教育理论的真髓了。

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是显而易见,勿庸置疑的。

二、学前音乐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学前音乐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是学前音乐教育的载体与依托、实体与支撑。

(一)学前音乐教育的内容

学前音乐教育的内容,是学前音乐教育内部诸要素的总和,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两项内容:

⒈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高低。

作为现实社会的延伸,网络空间也同样充满了各国之间的分歧和冲突。个别西方国家依靠自己的网络技术优势,垄断网络资源和网络话语权,实施网络霸权。某些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惩罚或推翻非亲西方的发展中国家,往往会以切断其国家的网络服务为借口进行要挟,逼迫发展中国家就范;或者利用网络空间对于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造成社会的混乱;更有甚者直接利用网络工具煽动和策划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反政府力量进行推翻现有政府的活动。这些活动必然会加深发展中国家与这些发达国家之间关于网络规则、网络秩序和网络治理理念的分歧与对抗。

“课程”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明代朱熹的《朱子全书·学六》;“宽著期限,紧著课程。”[4]指的是按教学计划所设置的一门学科。

学前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在具有科学性、完整性、体系性、实效性的统一原则的前提下,更要凸显学前教育的规律与特点,即儿童性、趣味性、简易性、浅显性。一般情况下,只设置《儿童音乐欣赏》与《儿童音乐表演》两门课程,其中又都以儿童歌曲的欣赏与演唱为主。

⒉教材选用

教材是指供教学使用和学生学习掌握的基本材料,是课程的有效形式,也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音乐教材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主要有文字教材(如教科书)、视听教材(如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等)、电子教材(如电子软件、电子课件等)、网络教材、电信教材等等,可谓五花八门,美不胜收。

学前音乐教材的选用,要在遵循科学合理、新颖独特、实用有效的一般原则的前提下,强化学前儿童的地域性、儿童性、时代性等特点。黑龙江省的学前音乐教育,就应选用黑龙江现代儿歌和儿童动漫中的插曲。例如高金枝作词、孙凯作曲的幼儿儿歌《我是小小一分钱》:“我是小小一分钱,/掉在地上没人捡。/风吹雨打车子碾,/引来宝宝的视线。/看一看滴溜圆,/擦一擦银光闪,/一分一分慢慢攒,/积少成多做贡献。/我是小小一分钱,/放在抽屉不显眼。/杂乱东西挤得满,/宝宝把我手儿牵,/数一数一二三,/摇一摇钱罐满,/送到山村盖学校,/失学孩子把书念。”[5]浅显中寓高尚的思想,通俗中表现崇高的情怀,幼稚中又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堪称学前音乐教育的绝妙教材。

在选用学前音乐教育的教材中,还要注意多选童声合唱作品,因为这些音乐作品可以培养儿童们团结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

(二)学前音乐教育的形式

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是一对范畴,教学形式既受教学内容的决定与制约,反转过来又为教学内容服务,并反作用于教学内容。学前音乐教育的最佳状态应当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完美结合。

具体而言,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⒈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教学的式样、方式。又分为课型(讲授课、问答课、观摩课、欣赏课、练习课、辅导课、表演课等)、课形(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等)两种。学前音乐教育应以练习课、表演课与集体课、小组课为主。

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实现教学目的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支柱就是认识论与方法论。所以学前音乐教学必须采用现代先进、科学、实用的新的教学方法。其中主要有:亲情关爱法、启发诱导法、形象比喻法、精讲多练法、游戏娱乐法、化整为零法、示范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等。

⒊教学手段。教学手段也是教学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实现教学目的,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前音乐教学手段,主要有:常规教学手段(教师讲授、学生欣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音乐表演练习)、电化教学手段(录音、录像、电视、电影、广播、光盘、磁盘等多媒体手段)、网络教学手段(计算机互联网实行网络远程教学,做到师资资源、教学资源共享)。

由此可见,学前音乐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是丰富多彩的,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三、学前音乐教育的措施与保证

为了真正有效地具体落实学前音乐教育,必须采取系列化的具体措施,并提供可靠的保证系统。

(一)学前音乐教育的措施

⒈学前教育机构要把音乐教育列为正式的教学内容。所有的学前教育机构(如幼儿园、幼稚园、苗苗学校等),都必须把音乐教育列为正式的教学内容之中,万万不可使其缺失。

⒉教育主管部门要把音乐教育作为检查、考评、检验学前教育机构的一项硬性指标。有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把音乐教育作为检查、考评、检验学前教育机构的一项硬指标;并负责制订相关的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

⒊文化宣传部门与各种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与监督力度。有关文化宣传部门与各种新闻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要加大学前音乐教育的宣传力度与监督力度,并举办各种学前音乐教育的比赛(学前儿童音乐表演比赛、幼儿音乐教师业务大赛等),推动学前音乐教育的开展。

(二)学前音乐教育的保证

学前音乐教育必须建立可靠的保证系统,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⒈人力保证。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幼儿音乐教育师资队伍,有关幼儿师范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幼儿音乐教育专业。各学前教育机构必须配备专职的音乐教师。

⒉物力保证。各学前教育机构,必须配备完善齐全的音乐教学设施设备,如钢琴、简单的乐器、电视机、录音机、录像机、VCD、卡拉OK、电脑等。

⒊财力保证。各学前教育机构,必须保证音乐教育的财政支出,予以足够的资金支持。

⒋智力保证。各学前教育机构的有关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在教育理念与思想观念上对音乐教育提供充分的智力保证。

综上所述,学前音乐教育关系到对学前儿童美育的大问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并付诸实施。而在整个学前音乐教学过程中,又必须贯彻“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儿童学习音乐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学前儿童的音乐开蒙,建构一个靓点与支点,打下良好的基础。

[1]辞海[M]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P674.

[2]转引自陈兆金主编.艺术鉴赏学导论[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P195.

[3]转引自汪流等编.艺术特征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P239.

[4]转引自吕利著.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实用教学新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P125.

[5]高金枝著.黑土地上的童谣[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P36.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教材儿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