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县魔芋高产栽培技术

2012-08-15 00:48陆良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655600韩丽敏高鸭红
云南农业 2012年3期
关键词:软腐病魔芋杂草

□陆良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655600 韩丽敏 高鸭红

魔芋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天南星科,全世界魔芋属植物有163种,我国有30余种,云南有8种,曲靖现已明确的有“花魔芋”和“白魔芋”2种,并已引进了脱毒苗和脱毒种芋种植。魔芋全生育期为160~200d,春天发芽,地上部秋季枯死,以球茎越冬,二年开花,受精结籽后枯死。魔芋块茎中含有果胶、生物碱、多种氨基酸,葡萄甘露糖等多种物质,因此在食品加工、医药卫生以及工业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

魔芋是陆良山区传统的经济作物,随着魔芋加工工业规模的兴起和外销渠道的增加,魔芋种植已从房前屋后、田头地角零星种植逐步转变为大田规模化种植,目前魔芋种植面积近1666.67hm2,产值近5000万元。通过对近几年来陆良县魔芋种植现状和栽培实践的调查,提出陆良县魔芋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农户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1 选地与整地

魔芋宜选择半阴、温暖、湿润的地块栽培。魔芋喜温耐荫,喜凉怕热,不耐强光和雨涝,是一种典型的阴性植物,应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光照条件较好但又无强光照的半阴半阳的缓坡、山间谷地为宜,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和腐殖质的中性偏酸、易排水的砂壤土最佳。选地一忌酸性土、粘泥土;二忌连作;三忌渍水;四忌高温;五忌与茄科、十字花科瓜类等轮作和间作。选好地后在头年冬季深耕25~45cm,加深土层,促进土壤熟化、细碎,春季要疏松土壤,以求良好的通气透水,深耕时每亩用50kg生石灰、硫酸铜粉1kg消毒土壤,同时起到中和酸性的作用,为来年开春播种作好准备。

2 栽培方式

可采用轮作、间套作、垄作三种方式种植。重点避开马铃薯、辣椒、萝卜等易感软腐的作物,一般以玉米接茬较为安全。间套作可以与玉米、果树、桑园等实行间套种植,通常2行玉米套4行魔芋。垄作可避免田间积水,适宜干旱地区的平地及坡度较小的半坡地。

3 选用良种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富含葡萄甘露聚糖的优良品种,如本地花魔芋、白魔芋及脱毒苗、脱毒种芋等。在种芋选择上,应选择球茎上端口平、芽窝小、色泽正常、形体饱满、顶芽呈锥形、无损伤、破裂、疤痕、霉烂和病虫危害过的种芋。种芋以头年收挖的新鲜球茎和根状茎为好,要求顶芽粗壮,表面光滑,上部暗灰色,底部光滑,白色的球茎为最佳,大小以200~300g为宜。选择好的种芋要摊晾,待鲜芋晾干水气后再逐层堆放保存,播前做好种芋的消毒晒种处理,确保种下的魔芋有较高的出芽率和生根率,使其早发芽、早换头,以延长生长发育而提高产量。具体方法是:用1000万单位的农用链霉素8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pH为3.5的草酸液播前浸种杀菌30min,或用2∶1的草木灰和生石灰混合物拌种;处理过的种芋在阳光下晾晒1~2d后即可播种。

4 适时栽种

魔芋一般在春分尾、清明前(日均气温稳定在15℃后)种植,应保证全生育期200d左右,海拔低的地方播期适当提早,海拔高的地方播期适当延迟。

5 合理密植、提高单产

实行规范起垄栽培,以2m开墒起垄,垄面宽1.6m,沟深20cm,垄上种植行数根据种芋大小确定密度。土壤肥沃或病毒易发生地块要稀植,土壤肥力差或病害轻的地块要密植,下种时种芋略倾斜,以免芽窝积水引起烂种。为了便于管理和收挖魔芋,给魔芋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应根据种芋的大小合理密植,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种芋大小在500g左右时,种植规格35cm×45cm, 净种每亩3500~4500塘;

2)种芋大小在200~300g时,种植规格30cm×40cm, 净种每亩4500~5500塘;

3)种芋大小在100g左右时,种植规格为20cm×30cm,净种每亩8000~10000塘;

4)种芋大小在50g以下时,种植规格为10cm×30cm,净种每亩15000~30000塘。

5)套种:一般以果树行间距和种芋大小来行决定种植规格,一般的种植规格为40cm×40cm。

6 魔芋施肥

施肥原则是:农家肥为主,施足底肥,早施追肥。魔芋是喜肥怕瘠、需肥力强的块茎作物,在施肥中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忌偏施化肥。重施底肥,底肥施用量应占总用肥量的70%以上,肥足、肥优才能满足魔芋全生育期营养的需要,魔芋在生长期缺肥,会导致病害和减产,试验证明,魔芋减产的重要因素首先是缺钾,其次是缺磷,再次是缺氮。栽植前每亩应施腐熟农家肥3000~4000kg, 钙镁磷肥50kg,15∶15∶15 复合肥30kg,硫酸钾10kg。在魔芋生长过程中结合培土追肥2次,即第一次追施在栽植后70~80d(齐苗后叶片完全展开10d左右),结合中耕培土亩施尿素10kg,三元复合肥10kg,采用条施或穴施,离苗10cm左右,切忌化肥与根、茎、叶直接接触,追肥后立即培土,能增大叶面积,增强光合作用;第二次追施在栽植100d后亩追施硫酸钾10kg,尿素10kg,三元复合肥15kg,离苗10cm处条施或穴施,能增强地上部分生长势,延缓叶片衰老,推迟倒苗,加速块茎膨大,提高产量和品质。

7 加强水分管理

由于魔芋根系不发达,不耐旱涝,应控制好水的排灌,特别是伏旱时,降水量少、气温高,魔芋叶片蒸腾作用很大,叶片易出现生理萎蔫,当土壤缺水严重时由萎蔫加重为永久萎蔫,植株倒伏而死亡。因此伏旱秋旱时应注意浇水,一般要求较湿润的土壤环境,生长后期土壤应稍干,含水量应占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有利于球茎的膨大发育。总之,在魔芋整个生育期过程中应掌握“不干不浇,随浇随排”的水分管理原则。

8 病虫草害防治

在魔芋整个生长期,病虫草害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病害主要有软腐病、白绢病、叶枯病、黑腐病、病毒病、缺素性病症和日灼病,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软腐病、白绢病;害虫主要有甘薯天蛾、斜纹夜蛾、豆天蛾(猪儿虫)、蛴螬(金龟子)、蝼蛄、小地老虎等;杂草主要以禾本科、沙草科杂草为主。

1)杂草防治。魔芋播种出苗前,一是预计魔芋5d后将出苗,但杂草已经出苗,可亩用20%克无踪水剂250ml对水45kg,对地面杂草进行喷雾;杂草较多时,用量加大,本剂是触杀剂,2h见效,能迅速杀灭杂草,但不能治根;二是预计魔芋20d后才出苗,但杂草已经出苗,可亩用10%草甘膦水剂500ml或用41%农达水剂200~300ml对水30kg对地面杂草喷雾。该两种药剂属灭生性、内吸传导性较强的除草剂,靠杂草叶部吸收,传导至杂草整株,对水量不能太多,喷雾要彻底均匀,避免药液滴漏药效降低和伤及其他作物,杂草一般7d后死亡,能杀灭杂草根部。

2)虫害防治。由于魔芋一年仅生长一片复叶,这唯一的功能叶若发生虫害受损对后期产量影响较大。更为严重的是害虫啃食后造成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引起病害流行。

①地下害虫:为害魔芋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白土蚕)、蝼蛄、小地老虎(黑土蚕),可亩用50%辛硫磷200ml与农家肥混合作底肥施入进行防治,或在块茎膨大期用90%敌百虫对水45kg进行灌塘,也可防治地下害虫。

②地上害虫:为害魔芋地上部分的害虫主要有甘薯天蛾、豆天蛾、斜纹夜蛾的幼虫,虫口少时可人工捕杀。虫量多时,可亩用2.5%的敌杀死20ml对水45kg进行叶面喷雾。

3)病害防治。危害魔芋生产的病害主要有软腐病、根腐病,其中以软腐病较为严重,应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进行防治。

①合理轮作。选择二年以上轮作,避开前作为薯芋类、茄果类的地块。

②选用无病种芋。加强检役、选用无病区域的种芋和无病种芋,清除田间病残体、杂草。

③加强病情调查。发现软腐病中心病株立即拔除销毁,并在病穴撒上生石灰200~300g。

④药剂防治。幼苗出土展叶后,用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800倍液、敌克松原粉800倍液或50%代森铵1000倍液喷施于植株基部和周围土壤,每间隔7~10d喷1次,连续3次;或亩用生石灰粉50~100kg在植株周围20cm范围内土壤上撒施以预防软腐病发生。

9 适时采收,安全贮藏

适时采收是确保优质魔芋收获的关键,一般在植株枯萎倒伏后15d选择晴天进行收挖,收挖时尽量避免芋球受伤。收挖的魔芋分级后分别摊晾、贮藏,大于500g的作为商品芋销售,芋球小于500g的精心挑选后可贮藏作为来年的种芋。种芋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施表面,晾干后芽眼向下用干沙分层贮藏。

猜你喜欢
软腐病魔芋杂草
拔杂草
揭开魔芋的健康秘密
洪洞:立即防除麦田杂草
拔掉心中的杂草
魔芋不可盲目食用
魔芋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魔芋防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红薯黑斑病、软腐病的防治
三个萝卜主产区软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与毛毛黑怪的追逃战(下)(巨魔芋小学怪传 第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