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新路子

2012-08-15 00:48云南省农业信息中心650225冯稚进
云南农业 2012年12期
关键词:信息网州市云南省

□云南省农业信息中心 650225 冯稚进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650033 杨 煌

□云南省农业信息中心 650225 陈 斓

1 云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取得的成绩

按照 “统一组织实施,分级管理维护;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强化应用、注重特色”的工作思路,云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已建成覆盖省、州、县、乡农业信息和数字乡村网络体系,信息服务工作全面展开。

1.1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云南省通过实施 “三电合一”工程、数字乡村工程、金农工程等农业农村信息化项目,全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到2011年底,全省农业系统共拥有计算机6297台,服务器212台,数码相机2328台,摄像机675台,打印机1843台,省级农业数据中心初步建立,各州市、县区、乡镇农业部门均配置了计算机、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并实现互联网接入。与“十五”末相比,计算机增加2921台,增86.5%;服务器增加166台,增3.6倍。

1.2 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发展较快

省、州、县三级均建成了农业信息网,形成以云南农业信息网为龙头的全省农业信息网网站群;建成了覆盖省、16个州市、129个县区、1348个乡镇共1494个数字乡村网站集群和14万个村级网页,将农村面貌、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等155项指标搬上了网络。各级涉农部门和农业企业积极投入信息化建设,建立了云南农业技术推广网、云南农村能源网、云南动物卫生监督网等24个行业网站。部分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和网络中心。

1.3 组织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有新的突破

全省16个州市有15个州市、80%的县区成立了信息工作机构,70%的乡镇指定了兼职信息员。全省农业信息工作组织体系初步形成。截至2011年年底,省、州、县共有农业信息工作人员759人,农村信息员4067人,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队伍不断壮大。

1.4 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和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近年来,云南省以农网和数字乡村网为农业宣传主阵地,紧紧围绕把云南农业信息网办成服务“三农”的“百科全书”,把数字乡村网办成反映 “三农”的“活字典”这一总目标,加强信息采集、编辑,及时向农民、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等发布农业政策、生产指导、市场导向等方面的信息,改变了长期以来农业部门只搞技术指导的单一做法,较好地适应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同时,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理念,增强了生产经营的主动性、科学性。农业农村信息化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1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722元,比2010年增长19.5%,其中信息的促进作用占了近1/5。

2 主要做法

2.1 强化资源整合,实现农业农村信息化机构、人才、资金和信息等资源共享利用

2008年,云南省在原来分散建设、各自为政的各级农业信息网建设的基础上,对各级农业信息网进行升级改造,采取统一指标体系、统一开发软件、统一数据管理的办法,使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区的农业信息网站集合到云南农业信息网,实现了农业信息网集群管理。同时,与全国各地各类涉农网站建立了友情链接,进一步拓宽了信息的来源渠道,丰富了信息内容。

2.2 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全省各级农业网站的共同发展

全省各级农业信息网实现集群管理后,为督促各级网站的建设发展,加速网站的推广应用,迅速担起服务“三农”重任,2009年6月印发 《云南省农业信息网网站管理绩效测评办法(试行)》,建立起信息发布量、网站访问量等指标的考核评分体系,每个季度对州市网站和县级网站分别进行考核评分排名,将结果公布到云南农业信息网上,同时邮寄纸质成绩单给州市分管领导和信息科负责人。2010年3月对该办法进行修订。网站测评办法的实施,达到预期效果,各级网站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服务“三农”的效果明显增强。全省农业信息网网站群年均信息发布量由“十五”末的不足10万条发展到2011年的50余万条,网站年总访问量由100万人次发展到现在的5000万人次。

2.3 加强信息采编发布,不断提升网站服务水平

我们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紧贴 “三农”实际,根据“三农”工作需要,不断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在内部信息采集方面,云南省已建立起了信息逐级上报机制,畅通了县、州、省、国家农业部信息上报渠道;建立了以农业基点调查、农情调查、物价调查等为代表的综合信息采集渠道;以种植、畜牧兽医、水产、植保、种子、肥料、农机等为主要内容的行业信息采集渠道;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要内容的菜篮子产品价格信息采集渠道。在外部信息的采集方面,主要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媒获得国内国际实时信息和预测信息,和当地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采用“摘编、采编、创编”的信息采集加工模式,确保农业信息的时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2.4 推进农业信息技术应用

已建成了省农业厅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省市县农业部门公文交换系统并全面投入使用,正在建设全省农业视频会议等系统。同时还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名登记系统、农机补贴监管系统、农机管理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等。应用农业信息技术,探索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今年4月开通运行了“云南农业信息网商务版”,探索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多渠道建设信息网络,各级农业部门还和移动、电信、联通等通信企业紧密合作,开通了 “‘三农’信息无缝覆盖系统”、“12316” 农业公益服务热线、“农业新时空”等服务平台,实现服务主体多元化。

3 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新路子

3.1 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加强省级信息处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语音视频等功能,努力把云南农业信息网做大做强。推动乡镇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村级信息网络向农户延伸等工作。

3.2 探索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路子

利用“3S”技术(地理信息 GIS、全球定位GPS、卫星遥感RS)、精准农业等信息技术,逐步实现 “农业基础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农产品交易电子商务化”。

3.3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整体应用水平

加强业务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农业信息工作队伍计算机整体应用操作水平。

3.4 拓宽农业信息应用领域

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农业专家系统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政府、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农贸市场、种养大户、经纪人等信息化应用水平,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信息网州市云南省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广州市培正中学作品集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魔方
荷塘月色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