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研究应该有哲学家的头脑

2012-08-15 00:42文孔
中华魂 2012年13期
关键词:本性生产力本质

文孔 见

经济学研究应该有哲学家的头脑

文孔 见

毛泽东十分重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他主张,经济学研究应该有哲学家的头脑。他说:没有哲学家头脑的作家,要写出好的经济学来是不可能的,马克思能够写出《资本论》,列宁能够写出《帝国主义论》,因为他们同时是哲学家,有哲学家的头脑,有辩证法这个武器。从哲学的高度研究经济学,才有可能做到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具有说服力。他批评苏联政治经学教科书没有运用一贯的、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事物。

这一段话,切中时弊。当前经济学研究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一个毛病就是缺乏哲学头脑,停留在现象的描述上,从而不能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经济问题。

毛泽东特别重视矛盾分析方法。他认为,当作一门科学,应该从分析矛盾出发,否则就不能成其为科学。苏联教科书的基本缺点就是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不承认矛盾的发展和转化,不承认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还是矛盾。

毛泽东这个论断对我们研究当前的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应该看到,改革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的一种手段。我们不是为改革而改革,而是因为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不适应甚至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研究改革问题,必须从分析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着手。我们必须全面地探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具体地分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哪些部分是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因而必须坚持,哪些部分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了,因而必须改革。切忌笼统地讲改革,仿佛凡是改革都是对的,都应该支持。如果具体地分析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矛盾的状态,我们可以发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部分(反映在制度上就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适应生产力性质,能够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决不能抛弃;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某些局部性的环节 (反映在制度上就是具体的经济体制、运行机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与生产力发生矛盾,需要进行改革。例如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就是如此。换句话说,改革的对象是经济体制、运行机制,而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确定了这一点,就可以划清两种改革观的界线: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经济体制,这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因为就改革的内容来说,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把改革的矛头指向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否定和抛弃整个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这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改革,目的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遗憾的是,某些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改革家”在论述改革时,往往不是从分析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出发,而是从抽象的人性出发。他们的逻辑是,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所有的人都追逐个人的私利。必须根据人的自私的本性来进行“制度安排”。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是与人的自私自利的本性相矛盾的。过去我们搞这一套是“人性的迷失”,这是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即根据人的本性来改造社会主义制度。按照这种观点,结论必然是:改革应该抛弃不符合“人的本性”的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通过私有化恢复符合“人的本性”的私有制,重新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回到人类文明的正道”。显然,这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是违反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上并没有抽象的人性。自私自利,作为一种观念,属于上层建筑,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而不是永恒存在的“人的本性”。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以抽象的人性论作为逻辑起始点的“制度安排”,只能把改革引导到资本主义化道路上去。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应该透过现象找到本质,这是毛泽东一再强调的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他指出:研究问题,要从人们看得见、摸得到的现象出发,来研究隐藏在现象后面的本质,从而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的矛盾。人的认识总是先接触现象,通过现象找出原理、原则来。他完全肯定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方法,指出: 《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就是从现象出发,找出本质,然后又用本质解释现象,因此,能够提纲挈领。他批评苏联的教科书,说它不承认现象和本质的矛盾。本质总是藏在现象的后面,只有通过现象才能揭露本质。

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存在一种倾向:满足于描述现象,用现象代替本质。经济学家往往沉湎于一大堆数学公式而不揭示这些数学公式背后所隐藏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热衷于描述各种生产要素在配置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而不揭露背后的各个阶级、阶层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详细地分析各种工资、奖金形式的利弊,而不研究决定分配方式的生产方式,即“生产条件的分配”;如此等等。所有这些研究工作都是必要的,但停留在这上面是不够的,用现象的描述来掩盖事物本质,更是错误的。经济学的任务应该透过表面现象来研究和揭露人们的经济关系。

没有哲学头脑,没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经济学研究就抓不住事物的本质,往往一大篇文章,不知所云,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类教训,比比皆是。✿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猜你喜欢
本性生产力本质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措施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童年的本质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羊质虎皮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本性最美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