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安排

2012-08-15 00:46
黑龙江史志 2012年8期
关键词:修志全省办公室

一、2011年工作

2011年是我省地方志事业“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省地方志办公室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团结和谐、奋发向上,敢挑重担、勇于进取,推进工作有新举措,依法治志有新突破,二轮修志有新进展,资源开发有新成效,网馆建设有新亮点,史志编研有新成果,机关建设有新加强,党建工作有新气象,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一)推进工作有新举措

新的领导班子组成后,主动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和省政府汇报工作,争取支持。朱佳木、于莎燕等领导同志对如何推动我省地方志工作科学发展给予了极大关注,寄予了深切厚望,提出了明确要求。领导班子又先后到北京、天津等地,就修志用志、资源开发、网馆建设等工作进行了学习考察。科学制定了《黑龙江省地方志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我省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和推进措施。制定下发了《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方案》,提出了“以推进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地方志工作服务科学发展为主线,以完成地方志工作任务为重点,以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实干型、廉洁型’地方志机关为目标,为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提供精神动力、信息服务和智力支持”的总体要求,明确了全年工作任务目标,落实了目标责任制。从实施效果看,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了机关内部的团结协作,增强了干部职工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二)依法治志有新突破

抓住纪念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实施五周年有利契机,下发了《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通知》,要求全省地方志系统将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条例工作纳入重要议程,在全省掀起了学条例、讲条例、懂条例、用条例的高潮。在《黑龙江史志》开设专栏,陆续刊登了于莎燕副省长和地市有关领导的专题纪念文章。在中国龙志网站开设了专题,上传各类学习宣传文稿十余万字。各市(地)地方志办公室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编印学习材料、制作宣传展板、举办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条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省法制办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我省地方志工作立法项目。学习借鉴全国二十多个已经立法省市的经验,完成了省内立法调研,起草了《黑龙江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了全省13个市地和省直有关单位的意见,对《办法》做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目前已被省政府列入2012年立法预备项目,编入省法制办立法计划,有望2012年颁布实施。

(三)二轮修志有新进展

在省编委的大力支持下,重新成立了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调整了黑龙江省志总编室、省志责任副总编、责任编辑及其分工。启动了组建黑龙江省志书终审专家库工作。出台了《黑龙江省地方志书审查验收和出版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对全省特别是市(地)第二轮修志工作的指导。由省地方志办公室主要领导带队,先后到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鸡西、双鸭山、七台河、鹤岗、黑河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在宝清县召开了全省市(地)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座谈会,总结交流了各地工作情况,重点推广了宝清县地方志工作的先进经验,对市(地)如何开展好地方志工作特别是如何进一步搞好第二轮修志工作提出了要求。截止目前,第二轮省志各分志已有22部进行了正式评议,其中有13部基本具备终审条件;市(地)、县(市、区)志已出版28部。年鉴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一些没有编纂年鉴的县(市、区)陆续启动了年鉴编纂工作。目前全省已有70个县(市、区)编纂年鉴,约占总数的60%;年鉴编纂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

(四)资源开发有新成效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地方志文化资源,按照省政府领导指示,省地方志办公室决定举全办之力,充分利用第一轮修志成果,启动编纂《黑龙江简志》,并把这项任务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配齐配强编纂人员,考察借鉴外省经验,明确简志编纂原则,精心制定编纂方案,组织全办评议试写稿,编纂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省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开发利用地方志文化资源,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信息服务。如牡丹江市地方志办公室高艳撰写的六级电视片《流放宁古塔》,获省广播电视和电视文艺一等奖。佳木斯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纂出版了《佳木斯百年图志》,市委书记题词,市长作序,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双鸭山市地方志办公室在《双鸭山日报》头版头条以《铁笔丹心著汗青》为题,推介了宝清县地方志办公室的先进事迹,有效推动了全市地方志工作。黑河市召开专题研讨会,启动编纂《抗联三路军英雄史》、《五大连池山水志》等项目,并举办“学习地方志,了解家乡情,为黑河发展做贡献”百题知识竞赛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其它市(地)也推出了一批用志成果,扩大了地方志工作和地方志文化的影响。

(五)网馆建设有新亮点

省地方志办公室与省图书馆本着“开放办志、开放办馆、资源共享、科学发展”的原则,为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贡献的宗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互建分馆,成功举行了黑龙江省图书馆地方志分馆签字与揭牌仪式,合作项目进展顺利。启动了“黑龙江省省情数据中心”项目建设,立项工作已经通过专家论证和省财政厅审核。启动了地方志软科学项目建设,调研报告已经得到科技厅领导和专家的认可,今年正式提交立项申请。启动了“中国龙志”网改版工作,目前已完成软、硬件平台调试,网站群站系统、数据库系统、管理员系统、办公系统等试用版本均部署完毕,正式授权后服务器即可投入使用。加快了网站扩容增量,新加工录入14部志鉴。利用网络平台报道新闻240余次,各级部门利用在线修志发布通知34条。资料馆接待单位及个人咨询16次。哈尔滨方志馆正式挂牌运行。省方志馆项目建设有了新的进展。

(六)史志编研有新成果

全面完成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黑龙江通鉴》编纂任务,现已着手印刷出版。圆满完成国家《抗震救灾志·黑龙江篇》8万多字文稿的编纂任务。完成《中国方志百科全书》部分编写任务。收集整理了近30年的人文地理信息上报省委,得到省委和省军区领导的充分肯定。帮助西藏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开展业务培训,介绍工作体会,讲授方志理论,并完成了对西藏自治区《仁布县志》和《康马县志》审读评议。充分发挥地方志协会作用,成功组织出境、出省学习考察,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主动学习借鉴外省地方志工作经验,开阔了眼界,锻炼了队伍,增长了才干。《黑龙江史志》编辑部立足龙江,面向全国,发展了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作者,建立了稳定的通讯员队伍。全年编发24期,质量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为指导全省地方志工作特别是第二轮修志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向国家方志馆捐赠黑龙江史志鉴共660部,得到了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表扬。

(七)机关建设有新加强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支持下,在省地方志办公室内部首次选拔产生了一名副主任,加强了班子的力量。调整充实了部分处室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成立了目标责任制考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大了对机关实施目标责任制管理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机关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完善了工作运行机制。设置了专门的地方志协会常设机构,保障了协会工作的正常运转。规范选人用人机制,按照公务员法和省人事部门的有关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公开遴选工作人员,通过严格的笔试、面试、考察、体检和政审,有3名综合素质较高的同志入选并走上工作岗位。

(八)党建工作有新气象

通过加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举办机关干部学习园地、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研讨等方式,积极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党员干部理论水平不断提高。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创先争优目标,实施公开承诺办法,使机关党的组织建设不断加强,贾宏斌、徐萍同志分别被评为省直机关优秀青年岗位能手和优秀共青团干部。按照省委部署,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五常市山河屯林业局,开展了“学讲话、忆党史、看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加强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省地方志办公室被重新命名为2010年度省直文明单位标兵称号。开展了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学习活动和警示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开展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主题实践活动,举办了《光辉的历程》宣传图片展,组织机关干部听取了朱佳木同志做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史专题讲座。深入开展了“讲党性、树新风、优环境、促发展”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活动,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之所以能取得以上这些成绩,一是得益于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和省委、省政府的深切关怀。朱佳木常务副组长、刘玉宏副主任和于莎燕副省长去年都到我省和我办检查指导工作,极大地激发了全省广大地方志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的热情。二是得益于省地方志办公室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新的领导班子组成以来,能够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精心谋划、科学指挥,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开创了新局面,取得了新成绩,营造了新氛围,树立了新威信。三是得益于省地方志办公室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绝大多数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够讲政治、讲团结、讲奉献,都能够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断进取,很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正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目标责任制的制定实施和检查考核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全省第二轮修志工作特别是对省志编纂工作还存在管理不够到位、指导不够科学、推进不够有力等问题;三是干部职工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这些问题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我们要认真加以对待,切实进行整改。

二、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我们要继续按照地方志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和省委、省政府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任务,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团结和谐、务实创新,牢牢抓住全省第二轮修志工作重点,全面推进地方志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更好地为我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信息服务。

(一)适时召开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

为更好地完成我省地方志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今年工作任务目标,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适时召开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和今年我省地方志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任务目标、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召开省地方志协会第三届理事会,搞好协会换届改选工作。

(二)大力推进第二轮修志工作

对全省地方志工作进行全面督查,掌握情况把握进度,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通报全省推进工作。以全面提高志书编纂质量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全省地方志工作的指导,确保第二轮修志工作又好又快完成。认真做好志书评审工作,建立志书评审专家库,健全志书评审机制,完善志书评审标准,提高志书评审质量。力争从今年开始,陆续出版省志各分志。继续加大对市(地)、县(市、区)志书的评审出版力度。

(三)不断强化地方综合年鉴管理

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要求,认真履行对全省地方综合年鉴管理职能,逐步理顺地方综合年鉴管理体制。重点推进县级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工作,争取尽快实现全覆盖。着手建立健全对地方综合年鉴评议、审批、出版、备案工作机制。开展好地方综合年鉴评选表彰活动,促进年鉴编纂出版质量不断提高。

(四)加速实现地方志工作法制化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开展好省外调研活动,组织好专家论证工作,修改好条例实施意见,准备好相关配套文件,争取早日上报审定和颁布实施。继续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重点加强对全省三级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工作的依法监督检查力度,明确行政执法权限,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依法推进地方志各项工作。

(五)深入搞好地方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继续抓紧编纂《黑龙江简志》,力争全面完成文字编写、图片收集、版式设计、总纂评审等各项工作,尽快印刷出版。围绕省委“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积极探索开发利用地方志文化资源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新项目。适时启动《黑龙江参与上海世博会图志》和《黑龙江公路建设三年大决战志》。继续办好《黑龙江史志》,发挥好理论研究、业务交流和工作指导作用。指导各地各部门充分挖掘地情文化资源,拓宽志书编纂领域,丰富志书编纂方式,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志书成果,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六)不断加快地方志网馆建设步伐

抓紧网站科研立项,争取在资金到位情况下,完成网站系统技术升级工作。创新网站建设,调整栏目分类,加强新闻的采集、编辑和发布,及时为全省地方志工作服务。扩大信息量,继续搞好史志鉴数字化录入和数据库的扩容。继续加大资料室的资料征集、整理工作力度。办好黑龙江省图书馆地方志分馆,加快实现“开放办志、开放办馆、资源共享、科学发展”目标。成立省方志馆建设筹备办公室,积极做好建馆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七)认真抓好干部队伍建设

继续做好省地方志办公室机关年度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工作,进一步完善跟踪问效机制,不断探索加强机关内部建设,规范机关工作运行的长效机制,推动全省地方志工作机构实现科学管理和规范运行。深入实施“人才强志”战略,通过组织境外省外学习考察、举办业务培训班、开展岗位练兵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全省地方志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积极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干成事的人才竞争成长氛围,努力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实干型、廉洁型”机关。

(八)努力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工作

加强党组织建设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坚强保障。继续加强各级地方志机关党的组织建设,着力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制度建设,进一步改善机关工作作风,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务实创新的工作氛围。继续加强各级地方志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和谐机关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环境,为机关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思想保证。进一步加强支部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猜你喜欢
修志全省办公室
办公室减肥日常
办公室迷惑日常
办公室搞笑日常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河东区地方志第二轮编修工作动员大会召开
河北区第二轮修志工作中期推动会召开
浅谈在第二轮修志过程中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