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莫做“三旨公”

2012-08-15 00:51逐中
支部建设 2012年25期
关键词:庸人圣旨干事

■逐中

为官莫做“三旨公”

■逐中

宋朝有个宰相叫王圭,是庸人的典型代表。王圭在朝为相16年却始终无所作为,他每天负责进殿领圣旨,然后从皇帝那里接圣旨,最后传达圣旨给众大臣,因此被谓为“三旨公”。他事事依圣旨而行,离开圣旨就办不了任何事。

现在有些干部就像王圭一样,领着国家的俸禄,过着清闲的日子,不干事也不犯事,得过且过,坐等提拔,这样的干部表面上看是“老实”人,严格按照上级安排干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实际上则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耽误了地方的经济发展不说,还会影响一些能干事、想干事的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是典型的庸人。

我们党历来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三旨公”干部说得难听点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有百害而无一利。要减少“三旨公”干部,笔者认为不妨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增强干部的本领意识,提高其驾驭市场、发展经济、干事创业的能力,通过能力素质的提高转变干部作风,变无为为有为。另一方面,考准考实干部业绩,选拔干部时,要本着“五湖四海,选贤任能”的原则,打破资历、辈分,凭实绩选干部,大胆提拔重用那些有头脑、有知识的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

一个地方的发展,不仅需要天时地利,还需要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有眼光、敢闯敢干的干部队伍,惟其如此,地方才有希望,人民才有福祉,党的事业才能够兴旺发达。

猜你喜欢
庸人圣旨干事
古代为什么不假造圣旨?
“忠诚许国,老而弥笃”——“干事创业敢担当”评论之一
职务纵有“天花板”,干事也没有
古人为什么不造假圣旨
放开干事创业的“手脚”
古人为什么不造假圣旨
皇帝的圣旨
出来混,谁都有几把刷子
出来混,谁都有几把刷子
我倒在了职场“庸人”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