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离退休干部党员独特优势 做好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群众工作

2012-08-15 00:45史琳燕黄向军
党史文苑 2012年8期
关键词:优势干部党员

史琳燕 黄向军

(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63;中共江西省委老干部局 江西 南昌 330006)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每一个共产党员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笔者认为,社会转型期群众工作呈现的新特点需要全体党员的共同参与,离退休干部以其独特优势,能在群众工作中大有所为,理应引起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

一、社会转型期群众工作的新特点需要离退休干部党员的积极参与

当前,处于社会艰难转型期的中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人的经济主体角色意识不断增强,使功利性与实用性成为衡量价值的重要尺度。这也决定了我国目前社会生活中人民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身居其中的群众工作呈现诸多新特点。

1.主体的多元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去的“两阶级一阶层”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社会阶层结构逐步形成。在新的社会阶层结构中,掌握和运作经济资源的阶层在不断兴起和壮大。他们主要包括私营业主阶层、经理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据统计,2006年新社会阶层人数在5000万上下,加上相关行业的所有从业人员总人数约1.5亿人。他们掌管着约10万亿的资本,使用了全国半数以上的技术专利,直接间接地贡献了全国33%的税收。群众工作的对象呈现出日益多元的发展趋势。

2.思想的对抗性。在我国,党群关系本应该是鱼水关系,党员和群众理应利益一致、感情融洽。但是,在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时候,国外意识形态领域多途径的影响、分化,国内党政干部队伍制度建设的滞后,社会出现了许多漠视、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件,伤害了群众的感情,引发群众的不信任。尤其是分配不公,导致社会贫富差距继续加大,由此产生了群众对社会的抵触心理和对抗情绪,无形中在党员和群众制造了障碍。近年来,以广东乌坎事件为代表的群体性事件处置难度加大就足以说明问题。

3.工作的艰巨性。跟以往比,当前的群众工作已经涉及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企业改制、涉法涉诉、社会保障、安全生产、民族宗教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牵涉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处置难度明显加大。加之,民众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信息获取途径增多,法律意识、民主意识随之增强。网络问政、网络维权成为群众诉求的新方式。更多群众懂得用政策和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却较少思考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这给群众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二、离退休干部党员具有做好群众工作的独特优势

离退休干部党员是党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重要的执政资源。据中组部2008年统计,全国离退休干部党员达908万,占全国党员总数的12.2%。如此庞大的队伍,因其独特优势必能在群众工作中大有所为。

1.政治可靠,值得信赖,具有政治优势。离退休干部党员大都经历我国革命、建设、发展各个历史阶段,长期接受党的教育,历经政治风波、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带来的各种考验。他们政治坚定、理想永存,是我党忠实的追随者、拥护者。离退休后,他们坚持退休不褪色,依然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参加政治学习、参与经济社会实践,思想常新,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政治力量,是一支值得信任的队伍。

2.时间充裕,分布广泛,具有时空优势。与在职干部不同的是,离退休干部党员离开工作岗位后,没有工作压力和硬性工作任务。对他们来说,时间显得非常充裕。随着社区建设的逐步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员更愿意在自己熟悉的社区、单位里活动,他们与群众有着广泛的接触,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掌握民情舆情,这种优势是在职干部无法比拟的。

3.长期实践,经验丰富,具有经验优势。几十年的学习工作,特别是参与群众工作的经历,使离退休干部党员懂得群众的心理、特点,掌握群众需求。他们当中不乏懂政策、善管理、技术精、能干事的行家里手,是引导群众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一旦发生问题,他们能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文化知识方面“腿短”,实践工作“腿长”的老同志所具备的经验优势值得我们尊重。

4.为民谋利,心系百姓,具有声望优势。艰苦的成长经历,长期的执政经历,使离退休干部党员对群众工作有着更深的理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些工作理念深深地刻在他们心里。正是带着这种认识,在位期间,他们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以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标准,扎实工作,一心为民,成就了一大批得民心、受拥护的好干部、好党员。他们在群众中享有极高的声望。

三、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群众工作的考量

发挥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新时期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应重新审视他们的优势,为他们积极参与群众工作创造条件,为构建和谐社会调动更多的力量。

1.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群众工作要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目前,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群众工作大都处于自发、分散状态,作为一支强大的队伍,整体能量远没有发挥出来。各级党委应当以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注重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在安排党建工作时,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将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纳入整个党建工作体系,真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具体指导,老干部工作部门狠抓落实,行政部门大力配合的工作机制。用坚强的组织保障为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群众工作解除思想困惑、路径困惑,努力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群众工作的强大合力,更多地投身基层,为党分忧解愁,共促社会和谐。

2.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群众工作要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经济是社会运行的基础。共产党人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也始终坚持维护党员的合理合法收益。离退休干部党员离开工作岗位后,整个收入比在岗时要差,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支出随之增大。这种客观实际就要求各级党委一方面要全力保证离退休干部党员的离退休金按时足额到位,及时化解他们的生活中存在实际困难,为他们参与群众工作解除后顾之忧。试想,让一个整日为生存担忧的党员去参与群众工作是多么不切合实际。另一方面,要筹集一些资金,纳入单位预算,补助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群众工作时可能发生的交通费、通讯费和误餐费,避免离退休干部党员在做群众工作时产生“做群众工作,费时又费钱”的认识。

3.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群众工作要建立考评激励机制。管理学认为,考评激励是对行为的肯定和强化,它可以促成工作者对某种行为的连续性和有效性。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保障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基本衣食无忧,他们更多地追求精神世界的自我实现。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顾炎武曾说:“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老人都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有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离退休干部党员更注重个人精神的自我满足。因此,在组织支持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群众工作的同时,应该满足他们的正常心理需求,注重在媒体、在社区、在单位,大力宣传他们在群众工作中的感人事迹,及时表彰他们中的优秀代表,鼓励他们在群众工作中更加有为。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袁莹.新时期群众工作创新的制度和机制研究[J].领导科学,2011(10).

猜你喜欢
优势干部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矮的优势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画与话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