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校新生养成教育的培养

2012-08-15 00:54杨丽莉
科技视界 2012年24期
关键词:职校习惯职业

杨丽莉 丁 顶

(1.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淮安 223300;2.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江苏 淮安 223300)

0 前言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它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重任。而学校工作计划的实施,管理活动的开展,甚至教育方针的贯彻,都要依靠班级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来实现。班级作为高职院校的基层组织,肩负着引导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任务。班主任是高职学生管理的基层力量,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纽带,是学校领导管理学生的得力助手,更是加强学校管理的落实人[1]。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是关键,策略运用得当,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问题提出

但随着近几年高职生源的萎缩,高职生源质量也不断下降,使高职校的学生管理面临日益严峻的局面。笔者认为,在学生入学时开展卓有成效的“养成教育”能极大的减少高职学生管理难度,有利于学生成长,有利于高职校更好的培养优秀人才。

2 养成教育的含义及重要性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的,如培养文明礼貌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等,不仅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作风规范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也要具有职业学校的特色,即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道德规范,将职业素质与道德规范相融合,加深对所从事职业的感情,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适应性的教育。

教育家斯特娜夫人曾经说:“孩子的心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养成教育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是重中之重。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学生受害终生;相反,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也会使孩子受益终生。古代著名的大学者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教育者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应该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抓住先入为主的规律向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因此作为学生,尤其是高职校入学新生,他们还处于较原始的感知阶段,必须靠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来认知世界。

3 高职校加强养成教育的策略

3.1 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和谐教育

养成教育的培养不等同于“说教”,而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学生的主体性为特征和目标。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质,就是重视人本身的发展,将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和谐教育要促使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个性爱好充分发展,从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来看,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相互依赖和相辅相成的。全面发展不等于不要个性。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兴趣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往。一个人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发展,具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就可以从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愉悦,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养成教育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自觉探索,不断构建新知,从而达到自主自觉的过程[3]。为了达到培养目的,学校可以从学生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出发,利用黑板报、班会课、辩论赛等各种活动形式对学生经行正面疏导教育,也可在专业课中渗透一些养成教育理念。

3.2 加强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学生身心不够成熟,自觉抵制力较差,极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各种畸形心理问题和障碍,对社会容易产生一种极端和偏激,这些对他们的发展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对以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一个极大的障碍。每个教师必须牢记“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从根本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且从教学方式和内容上加以落实,有目的、有计划地疏导学生思想,消除思想压力,从根本上消除教学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使学生从被动变主动,从消极变积极,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与跟踪指导,要用心与学生交流,只有打开彼此的心扉,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大多数高职学生曾因在应试教育中受到挫折,易对生活和学习失去信心,所以老师要及时给与鼓励和指导,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对于犯错的学生,老师要从心理上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打开学生的心扉,用爱融化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不是采取简单惩罚措施。

3.3 争取家校合作,共同培养良好习惯

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角,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角。每个老师希望自己的学生都很优秀,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非常出色。因此,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家长要和老师密切联系,互相配合,形成合力,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在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品德教育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学生的养成教育过程中,家庭更应该担当重要的角色。不少家庭缺乏正确的育人理念,无论大小事情,一手包办代替,长期严重的“关爱过渡”,导致孩子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都被剥夺。而高职校的新生仍处于未成年阶段,在生活上和经济上都还没有独立,仍需要家长的扶持和帮助,在生活和学习习惯上仍离不开父母的指导。有的家长以为孩子一旦入学,只需要在经济上给予孩子最大的支持就可以了,认为孩子的教育和管理都是学校的责任了,这种行为在无形中给孩子的养成教育造成了反效果。家长应转变观念,认识到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离不开家庭的教导,要将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任务一以贯之。家长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优势,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及时多与学校联系,多与老师沟通,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把握孩子成长发展脉博,教育方法上宽严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为了减小高职学生管理难度,有利于学生成人成才,有必要在高职校开展养成教育。要想有效地开展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和谐教育,加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争取家校合作,共同培养良好习惯,这样才能促进高职校新生的养成教育,职业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功效。

[1]潘锐,王鸿.对高职班主任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大江周刊:论坛,2011(12):210-210.

[2]杨建梅.中等职业学校养成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4.

[3]李梦卿,张艳颖.职业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策略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2-75.

猜你喜欢
职校习惯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我的职校我的梦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为职校设立“职业体验日”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