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采集的误差护理因素的分析

2012-08-15 00:42马南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8期
关键词:条码试管合格

马南

我国目前大多数医院的住院患者的检验标本在采集前的准备通知、标本的采集、标本的运送等工作都是由护理人员来负责的[1]。对患者准备工作的交待情况、采集方法的告知情况、采集部位的选择情况、采集标本量的多少情况、通知标本送检的及时情况、标本送检的准确情况等护理因素对于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本文通过统计的120份不合格误差化验标本事例分析,总结出影响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的主要护理因素以及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1 资料

120份不合格误差化验标本事例来自于作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401例,尿液标本44例,其他痰液等标本26例。主要包括明显的外观不合格标本如试管类型的错误、标本采集量的不足或过多、未及时送检的标本、申请单与标本不符的错误等;另一方面是检验科生化室、免疫室、微生物实验室等各个专业组与临床的沟通中的工作记录(已经明确排除检验分析过程中的可能造成的因素),包括标本凝固、采血部位的不当(如血气标本值与病情极度不符),患者的准备不够充分(如药物的浓度峰值等)。

2 标本采集前存在的误差

血液检验标本采集前患者的生理准备包括是否在安静状态下,如:晨起基础状态下还是活动后等、饮食状况包括空腹和进餐后几小时等的要求、服用的药物包括是否服用降糖药等、运动及情绪等各方面。都会对患者的检测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标本采集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宣讲有关常识,使患者从心理和身体上做好充分准备。

3 标本采集中存在的误差

3.1 在有静脉输液的同侧肢体进行抽血的影响。在有静脉输液的同侧肢体抽血,无论穿刺部位在近端还是远端,标本的生化指标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在120例误差标本中同侧输液进行采血的占6.0%。如:一位大出血的患者,第一次抽血结果:钾2.37 mmol/L,钠38.5 mmol/L,氯38.8,二氧化碳7.7 mmol/L,糖27.7 mmol/L,总蛋白 22.4 g/L,白蛋白 12.2 g/L;第二次抽血:除糖10.6外,其他结果均正常。

3.2 抽血量的影响。生化标本按不同检测目的采血量是有所区别的,如全血大生化要求抽血量3 ml或以上(35个项目抽一个管);抗凝标本应严格按比例采血不论量是多少一定严格按照采血管上面标注的采血量采血,比例失调则容易引起检测的误差发生。如:一位抢救患者,第一次血气结果:pH7.315、PaCO266 mm Hg、PaO245 mm Hg,Hb91 g/L、K1.8 mmol/L;第二次抽血(按要求):pH7.15、PaO289 mm Hg,Hb114 g/L、钾离子4.2 mmol/L。导致结果较大差异的原因是这位患者抽血困难,第一次标本量不足1 ml。

在统计数据中标本采集量<1.5 ml的占8.5%。这样将造成患者所需实验项目做不完全;反复离心,又将使标本的血细胞内成分溢出细胞外或产生溶血,而使血钾产生假性的增高;对产生疑问的结果,又没有办法进行复检而失去验证的机会;如果重新抽血这样既延长了检验结果的回报时间,又增加了患者的不必要的痛苦。

3.3 不认真进行查对的影响。护理人员在进行采集标本时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未认真查对患者的姓名、床号、试管等。一次检验科回报了2份结果:患者甲的尿素6.7 mmol/L,肌酐 71 μmol/L,尿酸 326 mmol/L;患者乙的尿素 13.6 mmol/L,肌酐 432 μmol/L,尿酸 455 mmol/L。但是,临床主治医生认为此份报告与患者的实际情况严重不符,于是实验室再次复查,复查结果无误,追究原因发现是因为护士在抽血时,未认真查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将两位同住一室的患者的标本试管弄错,致使结果颠倒。

4 标本采集后存在的误差

4.1 标本送检不及时的影响。带肝功能、血糖等检测的标本应立即送检,否则血糖浓度将会随着停留时间的延长因糖酵解的缘故而降低。某临床科室星期一送检了8份标本,血糖结果平均为1.6 mmol/L,血钾平均为7.1 mmol/L,而几位患者都没有低血糖和高血钾的症状。原来标本有的是前一天抽的,护士将标本放置在2~8℃冰箱中认为不会对结果产生影响,未及时送检而造成的。

4.2 未按送检要求的影响。血氨标本在抽血后应该立即放置在盛有冰水的容器中送检,但是有的护理人员将标本直接插入冰块盒中,这样容易引起溶血;有的护理人员甚至将血液标本和冰块直接放入一次性手套内,而且试管封盖处未盖严,冰块融化后冰水进入标本管内造成严重溶血,导致不能检测。

5 讨论

造成检验标本不合格出现误差的因素有很多,而这其中由于护理相关因素所造成的不合格误差标本又占到了70.44%;而由于医生填写化验单不规范、电脑下错医嘱所造成的仅占到了不到9%,且这一因素也随着我院2008年实行电子病历的规范化管理后在逐年的递减。

在产生此类不合格化验标本的护理因素中,护理人员采集标本的方法不正确(包括标本的凝固或溶血、使用试管的类型不正确、标本的采集量不足、采集的部位不正确等)是造成化验标本不合格和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但是临床重要的检验标本送检的不及时或者张冠李戴的严重差错却更加的应该引起重视。

另一方面,由于我院于2010年起,开始在临床检验标本管理中推行条码信息系统和标准真空采血技术后,将条码信息系统运用到护理站检验标本的管理中,从医嘱的产生开始到检验结果的产生,均可通过标本的唯一的条码信息被跟踪,而在临床患者标本采集阶段,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查看此项条码来获取采集所需要的特殊信息及要求如试管的类型、标本采集的量、采集的时间等,并将不同类型的试管采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减少差错的发生,也可以使临床的不合格标本的发生率较前有明显的下降。有报道,在推行条码系统后,不仅仅减少了不合格检验标本的发生率,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率[3]。

[1]李燕平.重视分析前质量控制 提高检验质量.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2):219.

[2]李影林.中华医学检验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89-561.

[3]林瑞娇,李永中,马焰霞,等.条码技术在外科病房标本采集中的应用.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0):229-230.

猜你喜欢
条码试管合格
热线互动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浅析影响商品条码质量的主要因素
日杂商品条码质量现状研究
不合格的洗衣工
试管难题
做合格党员
异型试管在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ISSN条码的制作和印前输出要点
句子的合格与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