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域融合”视野下“以诗为词”的论辩

2012-08-15 00:44赵英超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视域融合视域苏轼

赵英超

(陕西理工学院 文学院,陕西 汉中723001)

“以诗为词”的问题是苏轼词研究史上一个著名的“公案”,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讨论热烈。多角度、多层次的阐述论证,使苏轼词大放异彩。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提出了“视域融合”的观点,这正是倡导沟通古与今、自我与他者的多角度的观点的融合,以丰富研究命题,提高研究起点。“我们既不处于封闭的视界中,也不是只有唯一的视界。”[1]75“视域融合”视野下苏轼“以诗为词”的研究,是以关怀人类生命为基础的对人类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多元化判断。

一、“以诗为词”研究的阐释学缘起

阐释学是一门指导文本理解和解释的学科,因此诠释活动诸如“视域融合”的开展是以文本为对象的。文本是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诗(词)作为一种含有凝练性、跳跃性以及节奏韵律性的文学话语活动,是一种典型的文体,是对文学文本存在的基本形态和表现形式的确定。“以诗为词”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置于苏轼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之上。对“视域融合”视野下“以诗为词”的阐释,就是对文本本体的基本形态与表现形式的探究。这种探究是对文本阐释的一种深化与拓展,其有利于实现对文学审美价值的追求,可使阐释活动变成一种“有意义的裁判”。

伽达默尔把理解的境遇称之为“视域”。“视域就是看视的区域,这个区域囊括和包容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2]391,受个人主观条件的影响,每个人能够超出眼前东西向外去观看的范围就不同,所以在阐释学的境遇里会存在不同的“视域”。伽达默尔认为,“理解不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2]302,“对一个文本或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的汲舀是永无止境的”[2]303-304,而“理解其实总是这样被误认为是独自存在的视域融合过程”[2]396。所以,理解(视域融合)的过程是一个具有未定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在视域融合的过程中,一种视域并不能消解另一种视域,各种视域是相互独立的,它们共存于一个完整的对话体系中。此外,“每一个时代都必须按照它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历史流传下来的本文,因为这本文属于整个传统的一部分。”[2]383所以在理解的过程中,阐释者总是被置于自身的历史视域中,阐释者的观点所反映的仅是自我的、一个历史时代的特色。总的看来,只有进行“视域融合”,沟通文本视域与读者视域、自我视域与他人视域以及古代视域与现代视域,才能“不断地结合成某种更富有生气的有效的东西”[2]396,从而实现真理的分享。

历史视域中褒扬与异议“以诗为词”的论辩,是对不同视域下的“以诗为词”的综合研究,其能防止苏轼词研究的片面性,使我们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不断开创新的研发点。

二、历史视域中的自由论争

(一)历史视域中褒扬“以诗为词”的论辩

“历史意识要求应当从每一个过去的自身存在去观看过去时,也就是说,不从我们现在的标准和成见出发,而是在过去自身的历史视域中来观看过去”[2]415,所以理解“以诗为词”就要从理解苏轼的文学创作论出发。

苏轼“以诗为词”的词学理论是建立在“诗词同源”基础之上的,“清诗绝俗,甚典而丽。搜研物情,刮发幽翳,微词宛转,盖诗之裔”[3]。词为诗之苗裔,苏轼重点强调的是词如诗的主观抒情性、个性化的色彩,用以淡化词之媚俗,展现文人士大夫刚健清雅的精神境界,这就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摆脱了音律对词的束缚,从而改革词风,扩大词境,促进词之雅化,提高词之品格。古往今来的论者,对“以诗为词”的褒扬者,其在自己所处时代的历史境遇内,皆是以诗词的相通之处——诗词均出自于《诗》、《骚》、古乐府,都能吟咏性情,皆可作为察政观俗的工具,词可寓诗人的句法[4]50为基点,进而对苏轼“以诗为词”理论的进行发扬。

北宋苏门之士黄庭坚持诗词同等观,强调词如诗能抒发自我情感的自娱体性。他在《小山词序》中指出晏几道正是以诗人之句法作词,才创作出抒发自我豪雅之情的“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5]的作品。南宋整个词学批评理论的大趋势是肯定苏轼的“以诗为词”的理论以及其实现的词的“一洗绮罗香泽之态”。王灼赞同苏轼“诗词同源”,其《碧鸡漫志》云,“故有心则有诗,有诗则有歌”[6]73。胡仔更是赞扬“东坡皆绝去笔墨畦径间,直造古人不到处,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叹”[7]267。

金元时期的词学是对南北宋词学理论的发展。王若虚认为词本色如诗,其《滹南诗话》卷中:“盖诗词只是一理,不容异观。”[7]669元好问推崇诗词同质,其《新轩乐府引》称赞苏轼以诗化词的“一洗万古凡马空”的气象。

明代词论围绕“主情”和“音律”展开。孟称舜在《古今词统序》中对苏轼以诗为词引发的豪放词风加以肯定,他认为“苏子瞻、辛稼轩之清俊雄放”与“张三影、柳三变之属”各有其美。

清代是词学集大成的年代,“阳羡派”陈维崧的“选词所以存词,其即所以存经存史”体现了诗词同等观。学者吴衡照从苏词的雅正出发来称赞东坡,“苏辛并称,辛之于苏,亦犹诗中山谷之视东坡也。东坡之大,与白石之高,殆不可学而至”[6]2648。

民国时期的郑文焯、叶恭绰对苏轼词都极为赞扬,肯定苏词豪放词风对词史的贡献。五四时期的胡适认为东坡作词“只是用一种新的诗体来作他的‘新体诗’”,肯定其“以诗为词”。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将东坡词的诗化当作最具开创性的特点。

建国以来,随着政治对文学影响的深入,词学研究者重视豪放词风爱国主义精神的显现,所以赞赏苏轼的“以诗为词”。新时期以来,“以诗为词”日渐被广泛的肯定,其着眼点在于“以诗为词”促进词体的独立、豪放词风的发展以及词的雅化。黄昭寅、张士献在《唐宋词史论稿》中指出,苏轼最重要的贡献是其“有意识追求并开创了一种与诗相通的雄壮豪放,开阔高朗的艺术风格”[8]。杨海明在《唐宋词风格论·张炎词研究》中不仅指出了“以诗为词”是苏轼对“主体风格的变革”,更进一步指出“苏轼词完成了词的比较充分的‘士大夫化’”[9]。

情感的诗化表达是生存论的表现之一。从北宋至今,对于“以诗为词”的褒扬者而言,他们虽处于不同历史视域,或赞扬“以诗为词”诗词同源,词可以言志;或赞扬“以诗为词”开豪放的新风气;抑或赞扬其开拓词境、提高词品,但都是基于某种生存状态下,对人类自我主观感情抒发的关注。关注各时代历史视域中活动着的不同视域,能促使我们关照各时代文人的精神生活状态。

(二)历史视域中异议“以诗为词”的论辩

“历史地思维的人可以理解流传物的意义而无需自己与该流传物相一致,或在该流传物中进行理解”[2]309。所以异于赞赏苏轼“以诗为词”者,视词的本色为“纤艳柔婉”,而不是“特立新意,寓以诗人句法”,他们更强调诗与词的区别,重视词的音律格调和传承唐五代花间词作的柔婉抒情的特色。

北宋陈师道虽最先明确用“以诗为词”来评价苏轼的词作,但其着重于批判苏轼的“以诗为词”打破了词的格律,丧失了词的音乐美感。其《后山诗话》云,“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7]58。晁补之亦认为“苏东坡词,不谐音律,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6]125。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强调词“别是一家”,反对苏轼的“诗词同源”观,更从音律入手,批判苏词诗化,不合音律,云“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茸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6]202。金元时期的仇远重视词的格律,亦云东坡之作“不知宫调为何物,令老伶俊娼,面称好而背窃笑”[10]是不足以称为词的。

明代王骥德尚词之婉媚,贬苏词之豪放,其在《曲律》中云:“词曲不尚雄劲险峻,只一味妩媚闲艳,便称合作。是故苏长公、辛幼安并置两厢,不得入室。”[11]清代沈谦崇尚婉约之风格,否定苏轼“以诗为词”,其云苏词“为填词之变调,非词之正宗也”(《答毛稚黄论填词书》)。厉鄂以苏词不就声律,故称其词为“硬语”。

自民国至今以来,虽以赞同“以诗为词”为主流,但仍存有个性化的反向论辩。施议曾在《词与音乐关系研究》中指出,苏轼“以诗为词”并没有很大的改革词风,其“独立抒情诗体只是其著作的一少部分,并没有彻底地打破‘诗庄词媚’、‘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12]230。崔海正在《东坡词研究中几个问题的再思考》中,则认为否定“以诗为词”这个命题比高举它好,因为“以诗为词”是从诗的立场来看词体,而不是立足于词本身来观察它的发展[4]330-331。

每一个历史境遇中的视域都存在着变体,因为人们都是从自我生存状态出发,来关注本我的价值,不同的生存状态,其关注点也就不同。异议的声音,打破了传统的关注点,为我们探索新的生存状态的表现开启了新的空间。

三、人文关怀共通感基础之上的综合论述

“视域对于活动的人来说,总是变化的”[1]393。受时代、环境以及阐释者自我本身条件的制约,每个阐释者对于苏轼“以诗为词”理论的切入点和挖掘的深度是不同的,但是每个视域的存在都是合理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它们存在的共通感就是对人类自我生命生存状态的关注,因为艺术的本质在于“在人类面前展现人类自身”(《美学讲演录》),其使命是“人在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世界中的自我发现”[1]63。因此,正如学者张惠民和张进所洞察的,诗词“同质异体”——诗词都是用来抒发人的情感的载体,只是相对的分工不同,诗歌更注重对社会大我的针砭时弊,而词作更倾向于个人的细腻抒情;词用以歌唱,应更注重音律[13]。所以说,以上褒扬与异议的两个大的历史视域并没有对错之别,而是对同一个问题的相互补充。

“以诗为词”多元化的视域融合,使我们更深入了解了词的“本色”以及诗词的界限与相通,使我们的研究“向一个更高的普遍性的提升,这种普遍性不仅克服了我们自己的个别性,而且也克服了那个他人的个别性”[1]394。“我们的理解总是同时包含某种我们一起归属这世界的意识”,因此我们的理解“总是涉及比单纯历史地构造作品所属的过去‘世界’更多的东西”[1]374。古今的中介,打破了研究的断代,实现了苏轼词研究的连续,“让我们在一个更大的整体中按照一个更正确的尺度去更好地观看这种东西”[1]394-395。文学是人学,对视域融合视野下“以诗为词”的关注就是对人类自我生存状态的反思(就如基本的人的感情的抒发问题)——在异己的世界里认识自身。我们要承认自身的有限性、传统的有效性,在不同的视域中进行对话,追求诠释的可能性。

[1][法]保罗·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科学[M].陶远华,袁耀东,冯俊,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2][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苏轼.苏东坡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86:391.

[4]刘靖渊,崔海正.北宋词研究史稿[M].济南:齐鲁书社,2006.

[5]施蛰存.词籍序跋萃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51.

[6]唐圭章.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施蛰存,陈如江.宋元词话[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8]黄昭寅,张士献.唐宋词史论稿[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153-175.

[9]杨海明.唐宋词风格论·张炎词研究[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211-347.

[10]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241.

[11]隗芾,吴毓华.古今戏曲美学资料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191.

[12]施议.词与音乐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230.

[13]张惠民,张进.士气文心:苏轼文化人格与文艺思想[M].北京:人民文艺出版社,2004:416.

猜你喜欢
视域融合视域苏轼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从善如流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基于视域融合视角的古诗教学变革研究
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
论现代释义学的“前世”与“今生”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