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应用型本科教育对大陆独立学院的启示

2012-08-15 00:44刘尧飞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应用型办学学院

刘尧飞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商学院,江苏 泰州225300)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一种新型探索和实践。独立学院自产生以来,不断发展,日渐壮大。截至2012年9月,全国有独立学院303所(不含已转制为独立民办本科院校的独立学院),在校学生近200万人,占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一半以上,占全国民办本科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近90%。作为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高校群体,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与一般本科高校存在同质化现象,而我国台湾地区应用型本科教育较为成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研究台湾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状况,对于确立具有独立学院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台湾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概况

台湾应用型本科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为了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台湾地区逐渐兴办了一批应用型技术学院,当时主要集中在工业经济较为发达的台湾北部,后来为均衡台湾南北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各地培养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在南方也建立了一些应用型大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应用型本科教育迅速发展,许多技术学院升格为科技大学,为台湾的经济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培养了大量应用型人才。面向职业、产学结合、强调应用是这类大学的鲜明特点,其办学层次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等。目前,台湾本科层次的科技大学和技术学院有80所左右,约占全台湾本科大学的50%,这些科技大学的出现是台湾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对技术性人才需求层次提高而产生教育层次提升的结果[1]。

二、台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情况

台湾应用型本科高校坚持“实务第一、学生第一、学科服从实务和学生”的教育理念,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价值观和学术氛围,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设置、评价机制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有效满足了行业对应用型人的需求。

(一)培养目标

台湾地区应用型大学主要立足于地方和行业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其总体办学理念是:“落实务实教学,推动产学交流,加强科技整合,因应产业升级;重视通识人文,培养国际宏观,扩大推广教育,畅通进修管道;结合地方特色,促进地区发展”。培养目标是:(1)培养敬业乐群、卓越创新之产业发展菁英;(2)从事着重实务之应用研究与推广服务工作,发展大学之社会功能。不同类型的高校也有不同的办学理念和目标,例如台湾德明财经科技大学的办学理念是:为国家培育专业人才,为企业注入商业精英。其培养目标是:(1)发展优质精致的商管学府;(2)营造产学合一双赢的环境;(3)促进学术与实务研究并重;(4)培养专业人文并重的人才。在学校总的培养目标下,各院系都有非常明确具体的目标,而不是雷同的口号式的目标。

(二)师资队伍

台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师资来源呈现多元化特点,除一部分要求教学经验丰富外,更多的师资要求具有实践工作经验。其师资招聘条件是必须有5年以上的教学经验和4年的“产业年资”(实践工作),必须是“学验俱丰”,即教学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他们认为只要教师具有优异的教学经验与产业背景,就能实现办学的“创新及实务导向”的结合。如德明财经科技大学的每位教师都有实践经验,其中有公司经理、新闻记者、高级工程师、科研人员、政府部门的顾问等。由于教师的特殊经历,他们很容易申请到研究课题及横向委托项目,平均每人每年的科研项目在3项以上。教师通常会吸收学生一起参加这些科研项目,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力。

(三)课程设置

台湾应用型本科大学的课程设置集中体现了“新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即理论不再先于实践,实践不再是理论的附属,理论与实践是并列的。尤其强调需要将能力与应用这种能力的具体情境联系起来,以实践为先导,教学尽可能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进行[2]。台湾应用型大学的课程设置特点是:将教育目标细化,形成能力表;以能力标准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的引导,也作为课程实施后学生品质的评价指标。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开设实务方面的课程,实务类课程占有较大比重,一般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重视校外实习课程是台湾应用型本科大学课程设置的另一特点,如朝阳科技大学会计系,要求学生毕业前需至实务界全职实习,安排在第二学年后的暑假,至少需要一个月,到会计师事务所或一般公司的会计相关部门实习。而云林科技大学会计系计划第三学年上学期,共计六个月到会计师事务所等相关部门实习[3]。除此以外,台湾地区应用型本科大学在专业知识与技术教育的基础上,十分注重通识教育,强调人文与科学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生源特点

台湾应用型本科大学除招收高中毕业生外,还招收大量的中专毕业生以及高职毕业生,这部分学生在中职或高职阶段已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训练,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在继续学习进修的过程中能够较容易地提升专业应用能力。

(五)评价机制

台湾应用型本科大学对学生的评价机制灵活多样,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不同的课程有相应的评价标准,以实践课程为例,学生实习单位工作评分占60%,老师教导占10%,实习作业与心得报告占30%。

(六)培养层次

除招收本科生以外,台湾的大部分应用型大学还招收硕士生,有的还招收博士生,人才培养层次较高,招收的硕士生也基本为应用型硕士,具有较为完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德明财经科技大学为例,该校除招收本科生以外,还在资讯管理、财政税务、金融服务管理等领域招收硕士生。

综上所述,台湾应用型本科大学有丰富的办学经验,毕业生受到广泛的欢迎,对提高劳动力素质,推动台湾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台湾应用型本科教育对大陆独立学院的启示

台湾应用型本科高校为经济建设和职场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级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对大陆地区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独立学院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重视独立学院的办学地位

高等学校有明确的分工和定位,从教学组织形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来看,独立学院定位于应用型、教学型本科大学,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策支持方面,国家相继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促进了一批重点大学的发展。此后,国家又出台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和“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等一系列措施支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与此同时,各省也出台了省级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然而,作为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独立学院,却未受到同等的待遇。全国现有独立学院300多所,在校学生近200万人,而国家有关支持独立学院发展的文件寥寥无几,资金上实质支持的文件更是空白。目前,独立学院的运行还主要依靠自身学费收入。另外,在教师职称评定方面仍参考母体高校做法,有的母体高校是重点研究型大学,而独立学院定位为教学型、应用型大学,两者采用同一标准评定职称十分不合理。不仅如此,在一些省部级科研项目申报方面,许多都是采用限额或分配名额申报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学院往往不在分配名单之列,这无形中减少了独立学院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总之,涉及独立学院办学的规章制度现阶段仍然缺失,独立学院在很多方面仍作为一种“怪胎”存在,与独立学院现实的发展状况十分不符。因此,为了促进独立学院与其他类型普通高校和谐发展,一方面迫切需要政府出台支持独立学院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在教师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申报、经费投入等方面,能结合独立学院实际,实施有差别的、具有应用型本科大学特色、体现独立学院特点的体制机制。

(二)建立专兼职结合、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必然要求有一支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师资队伍。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的仍然“克隆”母体高校做法,在师资引进和培养方面脱离了人才培养目标,盲目追求高职称、高学历,忽视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鉴于此,独立学院应建立一支“双元双优”的师资队伍,即由校内优秀教师和企事业单位一线优秀员工组成的师资队伍,两者可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命题,共同评价和考核学生。独立学院还应与企业深度合作,按计划每年安排校内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由企业对挂职锻炼的教师作出实践考核。

(三)加强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验实训场所,一方面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按照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建立校内仿真实验室,模拟工作环境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方面的训练。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校外实践基地,与企业、工厂等单位合作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将部分实践性课程搬入实践基地组织教学[4]。

(四)开展与中职高职院校有效衔接合作

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两种办学层次,独立学院主要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主要培养专科层次的技能型、操作型人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在校期间往往开设较多的技能类课程,忽视基本原理的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学历层次,可以尝试将独立学院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贯通培养,即每年独立学院可拿出一定计划专门招收高职院校对口专业的毕业生,经过1~2年培养,考核合格的授予相应学科的学士学位。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生源萎缩带来的生存压力问题,还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另外,目前独立学院还仅仅面向高中毕业生招生,对于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还未纳入其招生范围,因此,也可尝试招收部分专业对口的中专毕业生,一方面带动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另一方面扩大生源范围。

(五)提高独立学院办学层次

台湾地区大部分应用型本科大学招收硕士生,同样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独立学院,只要符合要求,办学条件较好的独立学院也应该允许其招收应用型的专业学位硕士生。目前,大陆地区应用型硕士主要依靠一本院校和办学条件较好的二本院校来培养,另外还有几所办学条件较好的独立民办本科院校也有招生资格,独立学院至今仍没有机会涉足其中。实际上,不少独立学院办学条件十分优越,软硬件条件都比较适合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若允许这部分独立学院招收应用型硕士,不仅能提高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层次,增强其办学积极性,而且有利于优化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合理分工。

[1]许德仰,刘国买.台湾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能力结构[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5):156-158.

[2]邓晓荣.两岸应用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比较[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0(1):79-81.

[3]许德仰,刘国买.闽台应用型本科教育现状与特点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考试,2008(2):62-65.

[4]蒋新华,谢鸿飞,薛涛.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9(5):110-112.

猜你喜欢
应用型办学学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纷享销客:应用型公司生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