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

2012-08-15 00:43杨宏雨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传统

杨宏雨

(复旦大学,上海20433)

发挥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

杨宏雨

(复旦大学,上海20433)

不少学者就如何开发、利用传统文化,把它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问题进行了探究。学者们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及路径选择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主要表现为缺乏微观的、深入的研究。因此,今后的研究应在以下几方面努力:全面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加强微观研究,考虑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观念、特点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结合群体特点,研究如何利用传统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统文化;成绩;不足;努力方向

2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后,学术界先后有不少关于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论著问世。如何利用传统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检索了近几年的相关论文,拟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成绩和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进行简单概述。

一、研究中的成绩

迄今为止,学术界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论文尚不是很多,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影响较大的论文仅11篇。这11篇论文,发表于209年的有2篇、2010年的有4篇、2011年的有5篇。这11篇论文主要论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宁阳认为:“诞生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并不能自动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内容上结合。这种结合并非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消解,也不是异域文化的简单移植,而是在本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中创生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文化生命形态。”〔1〕高飞指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舶来的社会理论,要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国家里被认可,并发展壮大,就一定要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紧密融合。”〔2〕徐建雄也认为:“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作为一种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要想在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东方大国落地生根并传播开来,就需要与中国传统文化嫁接,实现有机结合。”〔3〕周华、赵晓霞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不是简单地从外面强行‘灌输’的过程,而是中国人民自觉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让它成为人们言行的指导思想、转化为社会大众日常话语的一部分,这就需要在民族文化心理上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4〕罗小松、汪荣有认为:“由于中西方思维的巨大差异,绝大多数国人很难读懂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让老百姓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变得十分困难。因此,让马克思主义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就显得十分必要。”〔5〕刘红英认为:“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西欧,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和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要想在一个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的东方大国扎根发芽,就需要寻求结合的土壤,就需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是沃土,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同样是沃土。马克思主义从中国化到大众化的进程不会自发地完成,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是它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6〕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题中应有之义。”〔1〕马克思主义不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产物,它源自西方,从属于西方文化,包含浓厚的西方传统,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中国大众所接受,就“必须完全脱下它的外国服装”〔7〕,与中国的文化、风俗、传统相结合,穿上中国的民族服饰,带上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这是学者们在探讨时得到的一个共识。

马明茹认为:“当今精神领域的消极现象如此泛滥,既需要传统文化加以教化,又需要马克思主从科学的视角加以指导,两者互为补充。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传统文化的会通,确实存在现实之必要。”〔8〕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说法。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可能性。宁阳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因为双方有着内在的“契合性”——“首先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的普遍性、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吸纳传统文化的精华;其次,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有利于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相衔接、有利于向现代性转换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传统,两者都是从根本上关注人的现实的生活世界,并在文化形态与哲学形态上有着相同之处”。此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也符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共同要求”〔1〕。周华、赵晓霞认为:“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上存在着一定的相通相近之处,这些相通相近之处就是两者的契合点所在。正是这些相通相近之处促进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国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认知障碍,从而奠定了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础,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4〕马明茹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有着不同的定位,前者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理论,目标在于观察国家命运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后者则是逐渐从当初的社会秩序的具体设计转向从民族角度理解中国文化的贡献。因此两者可以相得益彰,而非水火不容”,“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会通,既是马克思主义本身对各种文化兼容并蓄的历史成就和内在要求,也是传统文化在批判和吸收中发展的题中之义,两者存在实质上的精神互通”〔8〕。

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东方文化。东西方文化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西方文化重法,东方文化隆礼,但在本质上还是可以相通的。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相联系的合理性既是法制存在的前提,也是礼制存在的条件。无论是东方世界还是西方世界,都不存在绝对不合理的“礼”和“法”。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解放全人类为使命的革命文化,除了具有我们通常所说的阶级性、革命性、科学性、实践性外,开放性——不拒绝任何人类文明,汲取其中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进步因子——也是它的重要特色。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9〕中国的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开放与继承,取向相异,但却同等重要。没有开放,就看不到差距,更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没有继承,就会妄自菲薄,割断历史,陷入民族虚无主义。开放是继承、取舍的前提,继承是开放、发展的基础。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过千辛万苦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维新、变革的要求,是双方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能够相互结合、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重要原因。

(三)利用传统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刘红英认为,充分利用传统文化,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普及化和通俗化〔6〕。具体地看:“传统文化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内核”,“传统文化的传播机制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传播路径上的借鉴”,“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思想教育资源”〔10〕。

周华、赵晓霞认为,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思想资源,在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统文化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特点增强了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传统文化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指导作用〔4〕。徐建雄认为,传统文化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的大众性有助于在大众文化盛行的社会氛围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统文化的民族性有助于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大众化的第一个前提,所以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第一个贡献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但中国化毕竟不是大众化,无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要被大众所掌握,都需要经过一番深入浅出的分析,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艰深难懂的学术语言为平易直白的大众语言。一句话,只有做到了通俗化,马克思主义才能大众化,才能在人民大众中普及开来,成为他们解放自己、变革社会的工具。

(四)如何利用传统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徐建雄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个问题:(1)以传统文化为基本元素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2)不断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构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合理文化内核;(3)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构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支持系统〔3〕。宁阳也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个问题:(1)在内容上,要在扬弃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在形式上,要借鉴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3)在机制上,要建立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长效机制〔1〕。

此外,罗小松、汪荣有研究了“传统儒学普及经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借鉴与启示”〔5〕,而杨威则对如何“借鉴传统文化传播方式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了一些探讨。

研究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应该而且可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内容、形式、精神,还是传播方法、手段、机制,只要借鉴合理、使用得当,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发挥多方面作用。

(五)利用传统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注意的问题。徐建雄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纠结”来表达他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他从两个方面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说,“我们可以借鉴解释学中的‘成见’理论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这一理论认为:成见是理解的前提,它构成理解者的视界或视域,‘成见’作为历史的、传统的客观存在,影响着人们的文化活动,如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认同,人们当前的认识总是要受制于过去的‘传统’因素”,“从这一视角考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可以发现,它既需要借助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开辟自己的文化路径,同时又受制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惯性,在依存与冲突中引发了一场文化纠结”。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求文化支撑”;另一方面,从传统出发、用传统的惯性思维和既有认识为前提来向大众介绍马克思主义,“结果是可能把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导引到错误的方向”〔11〕。

马明茹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传统文化会通的难度”来表达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极具必要与可能,然而毕竟两者来自不同时代、不同阶级,彼此存在着根本对立。从性质来看,马克思主义虽然不乏对人自身的关注,但它首先是一种关于社会科学的理论;从思维方式看,前者的思维方式是思辨形式,而国学对身心修养、情感慰藉和人生意义的诉求,是建立在人生经验基础上的,即它使用的是日常方式,重在讲求个人体悟而非逻辑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国学存在着内在张力,必须直面两者的区别。”〔8〕

宁阳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要注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多元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庸俗化”,“要重视马克思主义和民间文化的结合”。他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和民间文化结合的意义,指出:“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广大老百姓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信仰都在出现急剧的变化,民间文化又相对单调和匮乏,加之老百姓对思想文化领域的辨别能力相对不足,如果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民间文化的阵地,就会有其他的文化去占领它。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与民间文化的结合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根、发展乃至命运,比马克思主义与精英文化的结合更加重要。”〔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是要形成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列宁曾经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12〕马克思主义要为大众所接受,需要通俗易懂、简单明了,但不管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一点是不能含糊的,即这个大众化的东西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的而不能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要求的而不是与之背道而驰的。所以,在利用传统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迎合大众口味,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是错误的;鱼目混珠,用传统文化曲解马克思主义,也是不允许的。

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这一课题的研究,虽然较有影响的论文只有十多篇,但从上面所述来看,成绩还是不错的。当然,这些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不揣浅陋,略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1.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功能定位不甚清楚。毫无疑问,利用传统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为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为了让理论成为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在战争年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就是政治动员,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在一个已经取得了政权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如何考虑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在和平建设年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不应再是政治动员,而应该使之成为加强思想修养、推进公民文化建设的一部分。用传统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建设要求相一致的,多元化、理性化和世俗化应该是现代公民文化的重要内容。王蒙说“躲避崇高”,但其真实要求是荡平激情、回归理性、尊重世俗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越来越走向世俗化。这种世俗化,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非常巨大的进步。没有这一进步,中国就不能告别乌托邦,摆脱“左”的思潮和“文革”的阴影。现在时常有人推崇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单纯、理想和激情澎湃。不错,与之相比,目前这种世俗化颇让人感觉卑微、平庸,但它却蕴含着绝对不容忽视的巨大意义。在向往单纯、理想和激情澎湃的时候,别忘了历史的另一面,别忘了那一时期各种思想整肃运动及其后果,别忘了大字报、语录本、忠字舞、红海洋、革命样板戏带来的非正常“狂热”;别忘了胡风、马寅初、杨献珍、55万右派和千千万万在文革中惨死的“牛鬼蛇神”。在经历了反右和文革这两场巨大的历史灾难之后,我们应该对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单一化和绝对一致的危险性保持清醒的认识和警惕,应该摒弃那种把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现代哲学、文化思潮对立,动不动就试图用马克思主义批判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而不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是儒学的名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是现代社会的共识。古今在这里相通,中西方文化在这里一致。不同的文化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交流、互动、发展、进步,正是得益于这些共识。基于此,有些学者把用传统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定位在抵制西方思潮、防止信仰危机等功能上,恐怕有点不太恰当。有人期望通过这项工作解决目前社会转型和发展中民众因房价高、看病难、就业难等问题产生的不满情绪,老实说,和平年代,要用精神的东西解决由物质因素产生的问题,恐怕不现实,即使有些用处,也是微乎其微。

2.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理解有误。在已有的研究中,不少学者主张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特别是儒学的普及经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说这一看法是对的。但问题是怎么样借鉴,采取什么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的学者认为“官方手段和升学考试机制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思想普及手段”,主张“靠政府的力量来推动当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的升学考试机制”。笔者认为,这些想法有值得商榷之处。首先,我们要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和儒学不同,它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且是一门科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传播、它的胜利主要靠自身的真理性,而不能靠外部的行政力量。其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需要与其他各家学说碰撞、争鸣,汲取其他学说的营养,在斗争和批判中丰富和发展自己。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已经是一种国家意识形态,如果再依托强大的行政力量去大力推动它的传播,这不仅容易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政治权威,一种政治批判力量运用”,而且容易导致马克思主义学说“丧失其固有的科学性”,走向“固定化、教条化”〔13〕的发展道路。第三,目前中国的高等学校普遍开设了各类马克思主义教育课程,但实事求是地说,这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为什么?一个重要原因不是没有强化考试机制,而是因为这类课程带有的灌输性导致了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提升大学生的理论修养和道德品质,培养“四有”新人是开设这类课程的目的。强化考试机制,除了能让大学生多背诵一些应试的马克思主义知识,还能得到什么?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改善这类课程的教育方式方法,让其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联系起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孔子的这段话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此外,在以往的一些研究中,有学者说,“在余秋雨之前,很多中国人买古典名著只是为了装点门面而不是拿来品读”。其实,《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这类古典名著通俗易懂,识字达到扫盲程度的普通中国民众大多都读过,“装点门面”说显然不合乎事实。有的学者主张借鉴中国传统蒙学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对4岁~6岁的儿童搞所谓“学龄前儿童马克思主义初识教育”,这既不符合儿童心理学,也不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问题的研究尽管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总体上看也还有许多不足。笔者认为,下列三个方面可能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1.全面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过去有句话,传统文化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我们不主张什么都要往里装,但也不能以偏概全,用部分代替整体。儒、释、道三足鼎立,相对独立又彼此渗透,这应是公认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目前的学术研究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先用儒家文化代替中国传统文化,再用先秦的孔孟学说代替儒家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被大大缩小。在这一狭窄视野下讨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其缺陷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能分别探讨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综合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可能会更好、更合理。当然,把传统文化分成儒、释、道三个部分,也只是一种相对比较合理的分类而已,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可以有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等多种分类,认真研究和揭示它们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2.加强微观研究,考虑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观念、特点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都非常宽泛,所以,要真正理清两者的关系,除了进行宏观研究外,还应进行更多具体、深入的研究。譬如,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在中国传播的双重影响,大同情结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差异及其对中国人选择现代化道路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用思维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等等。对此笔者不作一一列举,如果不从这些比较具体的研究入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课题的研究就容易流于空泛。

3.结合群体特点,研究如何利用传统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众是一个内容非常复杂的群体,他们的身份、职业、文化层次、知识结构千差万别。如果用适合于大学生的方法在市民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肯定行不通。所以,研究如何利用传统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考虑群体之间的差异,因人制宜,不能一概而论。

〔1〕宁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的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9(5).

〔2〕高飞.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学理分析〔J〕.理论月刊,2010(4).

〔3〕徐建雄.论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9(6).

〔4〕周华,赵晓霞.试论传统文化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J〕.求实,2010(2).

〔5〕罗小松,汪荣有.传统儒学普及经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借鉴与启示〔J〕.红河学院学报,2011(5).

〔6〕刘红英.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云梦学刊,2010(6).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4.

〔8〕马明茹.传统文化复兴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J〕.陇东学院学报,2011(5).

〔9〕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9.

〔10〕刘红英.论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价值〔J〕.党史文苑,2010(9).

〔11〕徐建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路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4).

〔12〕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67.

〔13〕吴江.与胡耀邦最后一次晤谈〔J〕.同舟共进,1996(3).

D616

A

109-1203(2012)05-015-05

2012-08-1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10J D71028),负责人杨宏雨。

杨宏雨(1965-),男,江苏淮安人,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和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

责任编辑 周荣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传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