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四维透析

2012-08-15 00:43赵跃先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血肉先进性作风

赵跃先

(1.河海大学,江苏南京210098;2.山西师范大学,山西临汾041004)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四维透析

赵跃先1,2

(1.河海大学,江苏南京210098;2.山西师范大学,山西临汾041004)

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是其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省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保证,而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并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其核心内容和价值追求,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则是其实现路径。

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先进性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它不仅关系到党的形象与党的生命,更是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实践证明,优良的党风能够使党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前进繁荣;反之,党风不正,人民群众就会与党离心离德,党的事业就会受挫。因此,新形势下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省的重要体现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不断反省自我的政党

善于反省自我,在实践经验中自我纠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秀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九十多年曲折的风雨历程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党的历史上曾有过两次突出的自我反省并及时纠正错误的经历:一是遵义会议后纠正党指导思想的错误,二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纠正“文革”的“左”的指导思想错误。这是一个负责任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反省自我的表现。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党对此始终保持高度的清醒,在每一次取得成就和经历挫折时都会认真反省自我,认真总结经验,以明确下一步的前进目标。正因为如此,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才能够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尤其是近些年来,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中央领导层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及时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失败的惨痛教训,提出要坚持实事求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使党的优良作风的内容不断得到丰富。

(二)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反省自我的重要载体

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不断反省自我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特点。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开拓性地论述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早在1942年2月,毛泽东就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讲演,第一次提出党风这个概念。1946年在党的七大上,他把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1〕1093-1094。这三大作风高度概括了我们党的工作作风,对党的自我建设提出了高标准和高要求,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列主义理论、对待人民群众和对待自己的科学态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面对十年动乱造成的党风廉政建设严重破坏的复杂形势,邓小平指出:“如果不坚决搞好党风,进一步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就可能出现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大大小小的乱子,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在刚刚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就遇到严重的障碍。”〔2〕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直把作风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来抓,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在新的历史时期,胡锦涛号召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自觉地发扬脚踏实地的作风,坚决反对浮躁浮夸和铺张浪费,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保证

(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前提

苏东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惨败教训告诉我们,执政能力建设是决定执政党生死存亡的一项根本建设,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则是党提高自身执政能力的关键所在。在实践中,党的执政能力主要是由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及工作作风体现出来的,领导干部能否在思想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直接决定着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首先,思想作风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思想道德基础,没有了这个基础,党就失去了把握方向的功力,我们的事业就会停滞不前。其次,优良的学风是领导干部增长才干和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基础,其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难想象,一个不善于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的领导干部,能够带领人民在不断变化了的新形势下取得进步。因此,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就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再次,除了思想作风的道德基础和优良学风的理论支撑外,要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领导干部还必须有真抓实干和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有了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使正确的思想路线、优良的学风在各项工作中得到有效的贯彻和体现,使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手段

党六十多年的执政历史和执政经验告诉我们,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和灵魂,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一个政党不管它资格有多老,执政时间有多长,过去曾经多么强大,如果丧失了先进性,不能站在时代进步潮流的前列,终将会被抛弃。因此,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而要保持党的先进性,离不开优良的思想作风、学风和工作作风。党的先进性与党的作风密切相联,党的作风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手段,党的先进性靠党的优良作风来体现。没有良好的作风,党的先进性、党员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可以说,抓住了作风建设,就抓住了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的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抓住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切入点,也就抓住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

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并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价值追求

一方面,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和价值取向的外在表现,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作风建设,只有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方向才会正确,效果才会显著。离开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这个重点,党的作风建设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作风建设的核心就是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3〕,党能否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是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能否增强、地位能否巩固的重大问题。历史和现实表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一个政党的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曾经遭到严重挫折,多年执政的老党毁于一旦的惨痛教训之一就是其严重脱离人民群众,进而丧失了自身存在的依据。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执政过程中之所以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历经磨难而不衰,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和群众有着血肉的联系,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奋斗目标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视群众利益为自己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所在。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4〕毛泽东则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1031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广大领导干部要“忧民”,关心群众疾苦,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只有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才能赢得民心、树立威信。

新形势下,党中央提出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党不断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真实体现。人民群众是党的政策与科学发展的受益者,也是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持同人民群的众血肉联系,是夯实党执政地位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是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是新时期党不断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核心所在。但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要求党必须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真正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及时体察群众的疾苦,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更好地团结和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四、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是党保持优良作风的实现路径

(一)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引领党的作风建设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要求我们在思想上、理论上、实践上与时代同步,不断推进党风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赋予新时期党风建设以时代特色。在当今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社会矛盾复杂多样,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使得党员个体的价值判断、行为标准、生活方式和心理特征与以往相比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接受知识能力强,思维活跃,思想开放,主体意识强烈等,这些都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因此,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严肃正视这些变化了的新情况,从新的视角审视和探索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居安思危,勇于创新,永不僵化,这既是对党的执政智慧的深刻考验,也是对党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严峻考验。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价值导向

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指导方针而进行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意志的产物,是全体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探索。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价值导向,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现实表现。邓小平曾指出:“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5〕江泽民也说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每个干部和党员来说,都是首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或解决得不牢靠,不论搞革命,还是搞建设,是不可能兢兢业业的,也不可能做出什么成绩来。”〔6〕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7〕。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引领党的作风建设,不仅能够较好地阐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意义,也能够鲜明地体现出党在作风建设方面始终坚持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把民族精神与时代风尚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精神合力,发挥独特的引领、整合和规范功能的实践价值。

(三)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依托

众所周知,优良学风本是党的优良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失却了勤奋好学的风气,党的作风建设也就失去了根基和保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求党要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在学习中使自己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的作风建设要想始终保持优良状态,就要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重要依托,在不断的学习中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实践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是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的根本,也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精髓。只有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我国面临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而在这一实践推进过程中,党的理论创新的成果得以总结和升华,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得以开辟,全党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得以巩固,党的优良作风得以继承和发扬。同时,党要想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必须以学习型党组织为重要媒介,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发展的动力,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自觉贯彻群众路线,培养与群众的感情。这就需要党在实践中不断学习,除学习理论知识外,还要学习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进而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此外,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通过学习在实践中改正自己的错误认识,纠正自身思维的片面性,不断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直面自我,反省自我,审视自我,以塑造开放的心智模式,培养正确的思维模式,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这是党能够始终保持优良作风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2.

〔3〕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07-0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4.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4.

〔6〕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191.

〔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9.

Improving the Party’s Style of Work

ZHAOYue-xian1,2
(1.He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China;2.Shanxi Normal University,Linfen 041004,China)

The CPC’s fine style of work is the Party’s notable characteristic different from any other political party.Improving the Party’s style of work is both the important demonstration of a Marxist party’s self-examination and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of improving its governance capacity and of retaining its vanguard nature.To maintain close ties with the masses and to defend their fundamental interests constitute the core content and value petition of improving the Party’s style of work.In practics,to constantly pioneer and make innovation is the path for improving the Party’s style of work.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improvement of the style of work;vanguard nature

D261.3

A

1009-1203(2012)02-0034-04

2012-01-05

赵跃先(1965-),男,山西临汾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

责任编辑 冯耀明

猜你喜欢
血肉先进性作风
山东省 发挥少工委组织作用 彰显团属青少年宫为党育人先进性
篆刻
黄显声:血肉长城第一人
今夜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如何提高企业中青年党员的先进性
血肉相依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看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