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2-08-15 00:43常家胜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污染环境生态

常家胜

(中共阳谷县委党校,山东阳谷252300)

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常家胜

(中共阳谷县委党校,山东阳谷252300)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但是农村污染问题也成为制约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如中小企业肆意排放污染物、农药化肥无节制使用等制约着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为此,要深刻认识农村环境污染对农民生存环境造成的影响,并能因时、因地制宜制定出符合农村绿色发展、环保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完善农村环境管理体制,加强农村生态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尽快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防止农村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努力建设绿色农村、环保农村、生态农村和现代农村。

农村生态;农村生活环境;绿色链

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一种世界公众性的悲剧,它既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带来障碍,同样也会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1〕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了大力发展经济,已经使农业、农村中的交叉污染变得异常严重。目前我国不少农村仍然坚持着“宁可毒死,不可穷死”的错误观念,不惜以牺牲环境、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让一些不符合污染处理标准的小型加工企业在广大农村“安家落户”,使农村生态环境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和谐发展民生为本,科学发展生态为重,生态是借贷,而不是继承”。人的生存是民生问题的底线,而生态和谐则是维系生命的根源所在。当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已成为时代的强音,积极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营造和谐农村生态家园是顺时应势,势在必行。

一、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近几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政策规定,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企业肆意排放污染物,对我国农村贫乏的水资源污染依然严重。由于我国以往的工业企业布局缺乏整体规划,污染治理设施不够完善,节能减排改造又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大企业,忽视了对农村小企业的管理,农村工业污染已使全国16.7万km2的耕地遭到严重破坏,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7.5%。〔2〕同时,因环境基础设施投入相对不足,建设严重滞后,导致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导致农村河网水质恶化,造成了水系的病源体污染、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等。〔3〕这种污染导致有的河水乌黑浑浊、臭气冲天,河道积淤严重,水体已基本丧失流动性和自净能力,给周围土地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正如前水利部长汪恕诚在中国水利学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所作的学术报告中指出,“我国的水污染问题已十分严重,其造成的严重后果不亚于洪灾和旱灾,已经到了迫在眉睫、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4〕。

(二)农村畜禽养殖业的大规模发展与相应的污染防治配套设施严重失衡。在我国,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进一步扩大,农村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再加上农村地区畜禽养殖比较分散,规模较大,畜禽排泄的粪便并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进一步加大了农村的环境污染。这种未经处理的粪尿中所含的病源体对广大农民的生活和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其一,空气污染。据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对全国20多个规模化畜禽养殖较集中的省、市调查显示,我国2004年畜禽废弃物产生量约为19亿吨,是工业固体废物的2.4倍,这些畜禽废弃物会向空气中散发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甲烷等有毒有害的恶臭气体,污染养殖场及周围空气,影响养殖场员工的身心健康。其二,污染水源。农村养殖业发展后,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也会进一步加剧农村水源的恶化,进而影响到饮用地下水的质量。其三,传播病菌。农村畜禽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源微生物、寄生虫卵以及滋生的蚊蝇,会使环境中病源种类增多,病源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造成人、畜传染病的蔓延,尤其是人畜共患病时,会导致疫情发生,给人畜带来灾难性的危害。

(三)生活垃圾污染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制约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高。据有关资料显示,小城镇和农村广大农民居住的区域每年都会产生约为112亿吨的生活垃圾,这些垃圾几乎全部堆放在露天的空地中,这些露天堆放的垃圾既浪费了大量的良田又污染环境。广大农村的生活用水也要直接排放在沟渠、池塘中,加剧了农村生活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农村生活垃圾随意乱倒,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妨碍环境卫生,更破坏了地表植被。如地膜、塑料袋等在土地中的残留率高达20%~30%,造成农村的化学污染、垃圾污染,严重威胁着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了农村科学发展。因此,整治农村生活垃圾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四)大量农药、化肥的无节制使用使脆弱的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在我国广大农村,农民在使用化肥过程中浪费十分严重,约有70%的化肥在环境中流失,化肥的大量浪费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巨大污染。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的大量使用,特别是氮肥的过量使用,使部分化肥又通过降雨、灌溉以及地表径流等循环进入河道池塘,使水体中所含营养质过多,造成大量水生植物的疯长,从而也造成了水源的污染。农村长期过量使用化肥,也会使土壤承载压力过重,造成土壤结构变差,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土壤板结,土地肥力下降等现象,进而造成农作物减产。

二、整治农村生活环境、打造农村绿色生态的应对之策

搞好农村生态建设,整治农村生活环境,我们要从各个环节入手,在政策的扶持、资金的支持、技术的指导等方面,上下互动,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为建设绿色农村、环保农村、生态农村、现代农村作出贡献。

(一)进一步完善农村环保管理体制,实施统筹协调战略。既要使群众富起来,又要使祖国大地绿起来,这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生态治理、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促进。〔5〕由于我国农业的高分散性带来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在农民中形成一种可以互相监督、健全的管理机制,从深层次切断污染渠道和源头。因此,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觉悟和组织化程度对防止农村环境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的农业生产相比较,机械化的农业生产虽然可以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让人们获得较高的收益,但是如果监管不力、生产无序,势必会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很大污染,这种沉重的代价最终要由全社会来承担。因此,我们要以政府为主导,关键就是要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关于农村生态环境方面的干部考核机制,建立分工明确、多方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把维护农村环境、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的收集、禽畜养殖污染治理、生态公益林和沿海防护林建设等各项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责任制,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范畴。农业、科技、规划、城建等部门,在农业废弃物利用、开展污染治理相关课题的科研攻关、村庄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村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要按照生活污染源处理“就近、经济、效率”的原则,确立市场化运行规划,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二)加强农村生态污染治理项目建设,转变补贴方式,支持零排放无污染的绿色产业。要想搞好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根据我国目前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首先应转变以往的补贴方式。我国政府对农村生态污染治理的财政政策支持,应从单纯治理污染向支持绿色经济、无污染和零排放产业转变,支持综合性农业合作社的绿色循环农业,关、停、转高污染和高消耗的企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化肥,避免无节制过量使用,避免化肥、农药进入到水网、空气当中。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在新农村建设中,就要以农民为本,发展无污染、零排放的企业。政府应对高排放、高污染的企业加以限制,对高污染、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行业予以重罚,进而建立起符合农村生态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三)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快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一要抓好村镇发展的长远规划。根据各村镇经济能力和群众意愿,明确各村镇的规划标准和发展方向,把村镇的环境建设纳入各地的生态村镇创建规划中,科学确定村镇发展目标,明确村镇布局、污染治理和绿化美化等实施方案。二要切实加大对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公共产品的资金投入力度,把农村污水就近处理纳入城镇污水管网中。三要根据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搞好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以基层生态创建为抓手,确保组织领导、资金保障、政策措施、技术支撑、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六个到位”。要想保持农村可持续发展势头,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体系,让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至于影响到我们小康社会的实现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这对于我们发展中大国来说,面临巨大挑战。我国75%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环保的压力是巨大的。因此,我们要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积极创造农村环保新思维,开创农村发展新渠道,将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式转到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的方向上来。

(四)打造现代农业,不断完善制度建设,确立循环经济发展新战略。近年来,我国政府已认识到在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及时调整了片面追求发展经济而忽视环境的传统做法,不再单纯追求GDP的增长,提出要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时刻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理念,根据党在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思路,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确立“农业现代化”的指导思想。这也为农村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农业发展由粗放型向生态可持续农业转变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国务院已经把农村污染列入全国污染现状普查体系,并且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针对农村污染现状、治理农村污染、维护农村环保的会议,会议上还强调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切实把农村环保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这些政策的变化都说明打造现代农业需要制度建设的支持。通过制度的支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城乡建设和农村发展中去,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使农村生态环境逐步进入良性循环。

(五)借鉴国外保护农村环境的经验,搭建城乡互动桥梁。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市民支援农业是比较普遍的社会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规模的现代化,离不开广大市民的支持和支援。在发达国家,有很多市民支援农业发展,如韩国就有环境亲和与生态农业建设、品牌经营与差别农业选择等措施,我们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切实应用到我国的农村建设中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国应倡导不使用化肥、农药以及转基因等产品,不以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方式来提高农业产值的做法。我们要提倡利用和开发农作物自身特性抵抗病虫害,并开发和提高农作物对人类的营养和保健潜力。在流通渠道方面,为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让农民获取更多农产品的利润,要搭建起农村生产者与城市消费者直接联系的桥梁。各地市民可以通过志愿者的方式,组织形成“生产—消费”合作社,以产销双方直接见面的方式,简化流通环节,将生态农业的收益最大程度地留存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大群体内部。这样既可以保证生产领域绿色环保,又可以保证农产品的顺利销售,这种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形成,为城乡统筹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刘跃奎.发展经济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228.

〔2〕杨晓东,白人朴.小城镇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9(6).

〔3〕金瑞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51.

〔4〕汪恕诚.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与调控〔N〕.中国水利报,2001-11-06.

〔5〕姜春云.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92.

X3

A

1009-1203(2012)01-0069-03

2012-01-02

常家胜(1976-),男,山东阳谷人,中共阳谷县委党校讲师。

责任编辑 李英姿

猜你喜欢
污染环境生态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环境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