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几对辩证关系

2012-08-15 00:43余清1李英姿2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农村建设文化

余清1,李英姿2

(1.中共象山县委党校,浙江象山315733;2.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太原030006)

文化建设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几对辩证关系

余清1,李英姿2

(1.中共象山县委党校,浙江象山315733;2.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太原030006)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要坚持党的领导,还要遵循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为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文化建设中一元与多元、多投入一点与少投入一点、传承与保护、“引进来”与“走出去”、“城”与“乡”、普及与提高六对辩证关系,是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建设;辩证关系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一元与多元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要注意文化建设的统筹发展问题,这其中关键是要处理好一元与多元的关系问题。首先,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1〕663社会主义文化正是社会主义政治与经济在文化层面的反映。因此,在指导思想上,绝不允许多元化。同时,必须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在“枪炮入侵”和“商品入侵”策略失效后,对我国进行的“文化入侵”。其次,在领导者问题上,坚持领导核心只能是中国共产党。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2〕。第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宗旨是唯一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坚持“一元”的同时,也要重视文化建设中的“多元”问题。一是在群众的文化需求方面,要区别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应考虑到不同年龄、地域、职业、收入群体间的文化需求差异,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和意愿,有针对性地提供文化产品和设施。二是在文化创作上,要改变从前“单打一”的格局,积极调动民间艺人、普通群众及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进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三是在文化投入与供给方式上,要采取多元路径,倡导、鼓励企业和个人等社会资本投入文化建设。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多投入一点与少投入一点的关系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资金投入,作为政府,是多投入一点还是少投入一点?这实质是处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问题。政府手中的“蛋糕”大小既定,文化领域切多了,其他领域就分少了。对政府而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领域都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不过,从长远看,应在文化建设领域多投一点。理由是:首先,我国文化建设投入长期不足。以2009年为例,全国文化事业费为292.32亿元,占财政支出的0.39%,还比上年回落了0.01%;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2009年为21.90元,其中,最高的地区上海市是人均93.51元,最低的河北省人均仅有9.60元,两者相差近10倍,且人均文化事业费最高的也不到100元。因此,文化建设需要下大力气“补课”。其次,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恩格尔系数告诉我们: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而比原先多出来的那部分收入,就会用来提高生活品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向温饱型、小康型向享受型转变,原先因贫困而受到抑制的文化需求此时获得释放,所以,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第三,加大文化投入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传承与保护的关系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它有自己的特点,也有许多珍贵品,这就提出了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对老祖宗的宝贵遗产,是批判继承还是摒弃?这个问题难以回避。正确的态度是,“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534。要继承宝贵遗产,就要有针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没有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子孙后代就无法知晓其历史脉络,就缺乏文化自信心和传承自觉心。

文化教育传承之路任重道远,而文化保护的现状也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关于历史遗迹遭破坏、文物被盗方面的报道屡见不鲜。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记录,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所以,对文化的保护也是对民族和国家历史的保护。在当前,一些传统文化不仅未得到有效保护,反而不断遭到破坏。对此,深究其原因,大致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缺乏文化保护意识,没有文化自信心和自觉心,缺乏历史责任感,文化保护工作萎靡不振,执行力软弱,相关的法律法规得不到落实,助长了部分人、部分组织的胆大妄为。另一方面是没有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关系。不少地方和部门,没能认识到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保护文化也是在创造GDP。正因为没有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关系,所以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把具有历史的老街拆了,把名人故居拆了,把老城墙也拆了,他们丝毫没有想过,有些文化遗迹和文物一旦遭受破坏,就难以进行修复,就没有了原味。因此,必须正确认识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增强保护意识和历史责任感,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从快从重处理破坏文物和历史遗迹的行为。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

“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是指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3〕。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条件下,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一样,同样离不开世界。所以,毛泽东提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而学习国外优秀文化,要有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对外国的文化,一概排斥或全盘吸收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是有分析有批判的学习、吸收,而“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此外,还必须确立“引进”文化的标准。这其中,一个标准是国情,把是否和我国主流文化价值相符合,能否推动社会进步作为重要考量;另一个标准是民情民意,把群众是否需要,是否喜爱作为引进外国文化产品的重要依据。

相比“引进来”,我们“走出去”的文化甚少,存在着严重的“文化逆差”现象。之所以会产生“文化逆差”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文化进口的需求量高于出口量的局面;二是国人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不少文化产品被重复引进;三是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文化产业规模和技术实力与国外同行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缺乏精品意识和竞争理念,产业趋同性强等问题突出。“引进来”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西方文化,增强我国文化国际竞争力;“走出去”与狼共舞也是为了提高我国文化的竞争力。从长远看,“文化逆差”的后果比贸易逆差的后果更可怕。“文化逆差”现象的长期存在,说明我国是一个文化消费大国,而不是一个文化强国。所以应当下决心解决“文化逆差”的问题。基本思路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文化“引进来”。要继续从国外拿来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同时,也要从我国国情和民情出发,有所侧重、有的放矢,防止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带来的重复引进。另一方面是主动“走出去”。在提高引进文化产品质量的同时,勇敢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对本国文化要有自信心,要根据中国文化的特点,精心打造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精品文化,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五、正确认识和处理“城”与“乡”的关系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同样,没有农村文化的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然而,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是:文化设施陈旧落后;部分公共文化设施“空壳化”;还有部分地区没有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建设资金、人才也严重匮乏。事实上,农村群众应同城镇居民一样无论男女老少,都应平等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而现实有很大的距离。另外,人的需求是由低级向高级逐渐递进的。当人的低层次需求获得满足后就会追求高层次的需求。农村群众长期为温饱问题犯愁,在温饱尚未解决,子女教育与婚嫁尚未完成,自身健康医疗尚未得到保障前,其文化需求呈隐性状态。这也是农村文化消费一直疲软的原因,但这并不能否认农村群众没有文化需求,不代表将来农村文化消费依然疲乏。只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村群众后顾之忧,那么,潜在的文化需求就将成为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繁荣的强大动力。因此,推动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首先要改变重“城”轻“乡”的旧观念。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2009年,国家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仅占28.2%,而对城市投入的比例却高达71.8%。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323.06亿元,而农村投入是116.41亿元,也仅占36.0%〔4〕。其次要加强农村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在农村,年轻人除了看电视就是打牌,老人则是下棋,与城镇的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公园、健身广场等设施相比,农村文化活动设施少之又少。所以,政府应当在农村配置基本的文化活动设施,满足农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六、正确认识和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我国文化是大众的文化,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文化成果的拥有者、享受者不再是某个阶层或某个群体,它最终服务的对象是最广大人民群众,不论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的差别,都享有法律所赋予的基本文化权益,因此,从这点讲,文化建设应该选择普及。然而,从我国国情看,文化消费的绝对量很惊人,而文化消费层次和质量却很低下。我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还不够,文化产业在整个GDP中的比重还很低,从这点看,似乎又该选择提高。其实文化强国的基础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提高,普及是基础性的工作,没有普及这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提高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当然,普及与提高并非完全对立。根据实际,可以“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同步进行,也可以“雪中送炭”多些或者“锦上添花”多些。但基础必须要扎实,文化建设不能搞形式主义,更来不得“大跃进”。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普及任务任重道远。首先,应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文化建设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国民素质的提高。我国是人口大国,并非教育强国。国民受教育现状总体还处于低水平,上学贵、好学校难上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制约文化建设长足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文化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其次,要重视文化活动设施的配套工作。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物质文明突飞猛进,精神文明建设却成了“短板”。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以释放,却苦于文化活动设施不足。比如,农村缺乏一定数量的适合基层群众需求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改变农村以往精神风貌,类似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社区文化中心、小型健身场所等活动设施的配套建设必不可少。再次,要重视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产值比重只占GDP的2.5%,将文化与产业结合,一方面可以解决文化传承与保护、创新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产业化,把民族性的文化变成世界性的文化,可以增强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总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文化建设同样需要积淀,因此,文化建设不能急于求成。当下关键是要遵循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上述几对关系,这既是当前文化建设中不可回避的现实任务,也是长远发展的重要命题;既关乎文化发展的规律认识,又关系文化建设的实践推进。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4〕阳耀芳,孙静.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11).

G02

A

1009-1203(2012)05-0095-03

2012-08-08

余清(1983-),男,浙江常山人,中共象山县委党校助理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

责任编辑 宇一

猜你喜欢
农村建设文化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