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业标准化为抓手全力打造地方农产品新品牌

2012-08-15 00:47张文学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种猪场示范区标准化

张文学

实施农业标准化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与有效载体。几年来,七台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市质监局)始终坚持以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以全力打造地方农产品名优品牌为目标,明确“选好一个项目、建好一个体系、形成一个龙头、树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工作思路,坚持“三重三抓”的工作方法,引导培育勃利县五方种猪场开展“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闯出了“五方猪肉”品牌,带动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精品示范区建设的显著成效。

一、重思路,抓基础,深刻把握标准化工作在品牌建设中的准确定位

始终明确农业标准化工作对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打造名优品牌的基础地位。为扶持五方种猪场发展,市质监局坚持从推进企业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入手。一是领导到位,明确发展方向。全局高度重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坚持以点带面、以推进五方种猪场的创建工作作为重点与切入点,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有关技术专家、标准化工作人员组成了专门工作小组,始终把工作思路定位在打造精品示范区建设上。为实现这一目标,局领导多次深入到种植养殖的农业生产一线,积极指导与引导企业开展创建活动,先后帮助解决人员培训、标准制修订以及检验检测体系、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的问题20余件,坚定企业信心、扫清发展障碍,不断推进企业由单一的养猪场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养殖场迈进。二是责任到位,加大推进力度。市质监局出台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方案》,特别针对五方种猪场的创建工作制定了详细规划,以农业标准化工作为核心,无论是在养殖过程标准和产品标准的修订上,还是在各项配套制度与管理制度的制定上,都将各项任务目标逐层分解,具体到相关科室、落实到有关人员,全局各有关部门和人员能够定期深入企业,不间断的开展各项指导活动,尤其是邀请农业技术专家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授标准种植养殖知识与技能,大大加快了企业创建精品示范区、打造农产品新品牌的步伐。三是宣传到位,强化标准意识。始终认识到企业是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主体。全局以开展“培一扶十指百”活动为载体,坚持实地调研、现场指导,了解企业标准化建设与生产情况,无偿提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宣传咨询服务,讲解标准化生产的现实性、迫切性以及对推进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使企业深切认识到实施标准养殖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打造农产品新品牌的必由之路,并在逐步确立“公司+基地+标准+农户”的经营模式中,牢固形成“质量第一、标准为先”的工作理念,找准了自身发展定位,明确了企业发展方向,为推进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重规范,抓管理,紧紧突出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

标准体系建设是重点,管理是关键。市质监局在开展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培育“五方猪肉”品牌中,始终坚持突出工作重点,紧紧抓住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一是突出生产环节,健全标准体系。提升农产品品质、确保消费者健康安全是创建标准化示范区、实施标准化生产的着眼点。几年来,市质监局因地制宜,依据企业发展实际,先后帮助企业制定《绿色猪肉企业标准》、《五方种猪场质量手册》、《绿色食品肉猪质量安全可追溯饲养管理规定》、《绿色食品肉猪质量安全可追溯兽医防疫管理规定》等标准规程,形成了饲料种植、原料、药品、疫苗、采购、种猪繁育、饲养、屠宰、加工、使用、销售等各个生产环节一整套的标准体系,把标准贯穿到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项流程,做到每个环节有标准、每项操作有规范、每段过程有记录,真正实现“从土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二是突出管理环节,完善各项规范。始终把建立完备的管理机制作为实施标准化生产的可靠保障。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学、合理、效率为原则,引导企业采用“五统一分”的管理模式,即“统一种猪品种、统一养殖技术、统一防疫灭病、统一饲料配方、统一生猪销售、分户饲养计酬”,并帮助企业在每个环节领域都制定了相应管理制度,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进一步把管理工作纳入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不断加强每项生产流程的质量管理与每个技术环节的严格把关,规范了企业员工日常生产行为,确保每项生产经营活动都一丝不苟地按照标准组织实施。三是突出销售环节,实行质量追溯。我们十分注重农产品质量的安全问题。为做到问题可找到、源头可查询、责任可追溯,我们利用网络标准信息平台,追踪收集全国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的最新进展与信息,督促企业健全与完善“绿色食品肉猪质量安全可追溯项目基地各岗位职责”、“追溯设备及网络管理使用维护规定”、“追溯信息采集点管理要求”以及“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制度,坚持从产仔到防疫、从饲养到出栏,都建立养殖档案,做到一猪一卡、一猪一编码、一猪一佩戴二维码标识。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条码技术建立追溯体系,既增强了养殖户的安全责任意识,又确保在发生质量安全事故时,可快速查询到生产销售源头、快速进行产品召回。

三、重提升,抓深化,进一步打造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带动龙头

经过几年来质监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五方种猪场于2008年被国家标准委认定为第六批国家级良种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在企业通过考核后,我们继续加大扶持培育力度,不断推动企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一是抓好员工培训,依靠人才增活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为魂”。为推动企业向更高层次迈进,我们注重企业员工农业技术标准水平的提升,采取现场示范、讲课、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形式,经常组织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以及专题培训活动,使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能手与拔尖人才,建立了一支全是大中专毕业生的18人科研创新队伍,取得了研发种养殖新技术的多项成果。通过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引领,有力扩展了企业生产规模,企业先后投资3800万元,扩充养殖分场5个,年出栏瑞系长白、美系大白、美台系杜洛克等五大品系优良种猪达到26000头;并投资1200万元,在黑龙江双城市建立分公司一个,增加日存栏生猪3000头、单班年屠宰绿色生猪20万头,被确定为省一级原种猪场、全省重点畜禽场、国家级中央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场。二是坚持内引外联,依靠技术提效益。为使企业随时掌握与采用先进技术,几年来,我们依托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八一农垦大学等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学者教授,全面加强种植养殖技术革新与生猪品种改良;积极沟通协调、牵线搭桥,促成企业与高等院校签订协议,使五方种猪场成为东北农业大学科研实验实习基地;多次邀请有关专家到企业授课,现场指导生产、育种、疾病防治等工作,并采用数量遗传与分子遗传相结合、纯种繁育与杂交繁育相结合、早期隔离断奶以及按猪群生理阶段进行免疫和药物保健等新技术,以科技促进了企业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既与周边2800个农户建立常年协作关系,开辟绿色饲料原料基地1000hm2,拉动了传统种植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又辐射带动了全县东进、大东、和平等一大批养殖场走上农业标准化发展之路,使养殖业与种植业“平分秋色”,成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三是实施以质取胜,依靠品牌创信誉。几年来,在质监局的大力扶持下,五方牌猪肉产品先后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食品安全保证体系认证,达到了绿色食品A级猪肉产品标准;先后获得了省名牌产品、省肉类食品行业特色品牌、全省优秀畅销产品称号;五方种猪场也被评为黑龙江省定点达标屠宰单位、国家合格评定质量信得过好产品重点单位、中国质量万里行“质量信誉双信荣誉单位”。企业信誉、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在全省大部分市县都设立了直销点或代销点,始终成为人们争相选购的放心食品,有效彰显了“五方猪肉”的品牌效应。

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打造农产品新品牌,使五方种猪场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不知名到知名的巨变。同时,质监部门也积累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丰富经验。我们将总结、提炼、推广五方种猪场开展精品示范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坚持以质量为基础,以安全为底线,全面搞好第七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活动,继续为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做出我们质监部门的新贡献。

猜你喜欢
种猪场示范区标准化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陕西丹凤:大型现代化种猪场投产运营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标准化简述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