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油气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2012-08-15 00:42王威赵淑华安书行
中国石油企业 2012年9期
关键词:长庆油田油气田煤层气

□文/王威 赵淑华 安书行

长庆油田近十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管理理念的创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鼓励突发奇想”的创新观和“人才就在身边”的人才观。

纵观长庆油田致密油气和华北油田煤层气勘探开发的过程,建设大型油气田、实现管理质量提升,总的来说,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技术与人力资源是企业战略发展的关键

长庆油田始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2011年底长庆油田成为仅次于大庆油田的中国第二大油气田。“十五”期间,依靠人才与科技两只手、国内与国外两条腿,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油田注重人才培养、提拔和使用,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营造才尽其用的氛围。油田科技工作紧密围绕低渗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建设实际,对严重制约油气田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开展科技攻关,在低渗透条件下建成了2000万吨级大油田和我国最大的产气区。

近年来长庆油田加大水平井钻探和深度压裂等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了以苏里格气田为代表的致密气藏高效开发的12项主体开发技术,创新了以华庆油田为代表的致密油藏规模有效开发5大技术系列,年产油气当量在2007年2000万吨基础上翻了一番,创造了“三低”油气田高效开发奇迹。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以目标吸引,精神鼓励,业绩兑现”的方法,以及长庆油田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的管理理念。

新能源勘探开发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华北油田从2006年进入煤层气勘探开发业务,经历了国外合作、国内合作等多种开发模式,最终凭借自身技术创新、管理精细的优势,经过3年的勘探开发建设,于2009年在沁水盆地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数字化、规模化煤层气田,实现了煤层气处理中心外输线与西气东输主管网的对接,标志着我国煤层气规模商业化开发进入新阶段。

油田加大以下工作的力度:首先是创新合作模式,争取和扩大新的矿权,实现了沁水、长治、马必的规模建产基础。其次是加快产能建设步伐,推进勘探开发、合作开发一体化。通过探索形成了“以自动化为依托、以市场化为手段、以专业化为支撑、以扁平化为基准、以低成本为目标”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再次是加大人才培养和标准规范的制定。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上,与石油院校联合举办新能源研究生班,定向培养,为我所用;在技能人员培养上,立足职业学院实地教学与学研相结合,直接培养,直接上岗;在新技术与课题研究方面,立足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前瞻性研究、课题攻关与相关标准起草。

延伸思考

尽快实现页岩气规模开发,有利于缓解我国油气资源短缺的现状,甚至改变整个能源结构。为此,“加快页岩气勘查、开发攻关”,已经写入了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科学规划,顶层设计。《“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分别提出了今后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主要任务和2012年工作原则。新能源勘探开发需要国家战略性综合统筹、顶层设计和油气企业科学规划、精细实施,其中的关键是政府的协调、服务、监督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培养与执行力到位。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技术进步一靠引进,二靠创新,关键是创新。在自主创新方面,要搭建良好的技术创新机制和管理平台,营造技术创新的人才、投资、政策等优良环境,积极鼓励应用型新技术的推广和利用,突出非常规天然气成藏理论、富集规律研究,攻坚关键工艺、混有化学品的水力压裂等开采技术以及其他核心技术。

加大人才培养,建立人才梯队。新能源的勘探开发、国家的“能源独立”离不开人才;人才成长需要环境和培养,需要体制和机制,需要战略定位和科学规划。新能源开发过程中,人才管理要积极推行走出去、引进来和自我培养,立足科研、技术、操作层面,形成人才梯队管理模式,适应新能源勘探开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长庆油田油气田煤层气
油气田工程造价控制要点及其管理模式
涠洲油气田风能资源特征分析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气厂
智能油气田生产管理系统
长庆油田节能技术研究
2019年《中国煤层气》征订单
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再认识
煤层气输气管道最优化方法研究
长庆油田设备再制造又创三个国内第一
DFS-C02V煤层气井高产因素简析